高职院校毕业生优质就业平台构建研究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毕业生能否实现优质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福祉,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可反映出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应以毕业生实现优质就业为着眼点,从就业队伍、市场、课程、服务、信息化及考核评价等“六大建设”层面,探讨高职院校毕业生优质就业平台构建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优质就业;平台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1-0085-03
  
  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更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工作,各高校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由校领导亲自挂帅,举全校之力做好这项关系到毕业生职业人生、关系到学校发展壮大、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工程。担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责任的高职院校,在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基础上,更把目光投入如何提升就业质量、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上。笔者拟从就业队伍、市场、课程、服务、信息化及考核评价等“六大建设”层面探讨高职院校构建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的优质就业平台的途径。
  打造“双师素质”的职业化就业指导队伍
  当前,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培养和学科建设与高职教育的发展还不相适应。尽管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机构,但由于其工作人员忙于应付大量事务性工作,以致难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而且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就业指导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者应有的水平。因此,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推动毕业生优质就业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要按照“校企培育”和“专兼结合”的思路(见图1),一方面加强对专职就业指导人员的业务培训,强化他们生涯设计引导者、职业工作推荐者、就业信息提供者、职业决策咨询者的专业角色定位;另一方面分批选派专职人员到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挂职培养,了解企业招聘人才的方法和对人才的要求;同时聘请社会上的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政府领导、优秀校友等各个领域的有关专家担任就业指导兼职教师,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指导服务。要进一步优化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和能力结构,建设一支集指导、咨询、教育、服务、研究于一体的“双师素质”的职业化就业指导队伍,提高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
  建设“校企共赢”的优质化就业市场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指适应和符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由社会提供的就业信息场所和需求人才的用人单位。经过多年的开拓,很多高职院校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就业市场体系。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可采取行业互动、重点培育、基地依托、网络拓展、创业基地等五大措施(见图2),建设优质的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就业的机会。
  巩固就业市场,促进行业互动 要充分利用行业优势资源,加强与本校专业特色吻合的行业的合作交流,巩固毕业生就业市场。一是重点筛选并邀请规模以上企业参加校园招聘会,确保提供优质就业岗位;二是实行“2+1”合作培养,即与优质企业合作培养毕业生,企业提前1年选拔在校毕业生并签订就业意向书,为签约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育条件;三是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单位负责人来校,重点推介知名企业,为拓展与优质企业的合作打下基础。
  加强合作,重点培育优质企业 要归纳分析校企合作企业和用人单位状况,根据行业排名、企业规模、校企合作程度、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等制定优质企业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已开展合作的用人单位进行遴选,进一步加强合作,并按照优质企业标准不断拓展与优质企业的合作,建立优质企业数据库,重点培育优质企业,使之成为就业市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重点建设,强化基地依托 要以行业为依托,建立相对稳定、适应本校专业特色的毕业生就业基地,这是建设优质化就业市场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要加强与就业基地的互动交流,及时向就业基地选拔推荐毕业生,就业基地应优先向合作院校提供需求信息,参加其主办的各种招聘活动,优先录用其毕业生,使实习基地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市场,实现“顶岗实习→优质就业”贯通机制,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有形与无形并重,拓展网络途径 在优质化就业市场建设中,高职院校必须既重视以供需见面会为主的有形市场的建设,又注重以信息交流为主的无形市场建设,利用网络优势拓展毕业生就业工作新阵地,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良性互动。一是推进网络化管理;二是举办网上招聘会;三是实行网上对接,达到资源共享。
  积极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与孵化基地 高职院校不但要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更要积极整合资源,特别注重依托大学科技园等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建立创业实习基地及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教育培训、配备创业导师,在场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扶持一批学生实现自主创业,逐步形成以创业带动优质就业的良性造血机制。
  实施“三级融通”的全程化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了解就业政策、掌握求职技巧、培养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就业能力的有效方法。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见图3),对学生实施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化指导,由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业指导、求职体验、择业指导、创业指导、升学指导和求职技能指导等构成完整的就业指导体系。
  一年级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结合入学教育和专业学习,推进“五模块教学”,即专业认知、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定位及职业生涯设计,重在自我认知和职业生涯设计。要引导学生了解专业,适应大学生活,合理进行学业规划,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
  二年级可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推进“四模块一体验”指导,即职业态势研究、职业资格认证、创业创新能力训练、就业模式指导四大模块,并通过校园供需见面会和求职体验区进行求职体验,重在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训练。就业模式指导包括协议就业、升学考本辅导、三支一扶、参军入伍、自主创业五大部分。
  三年级可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推进“六模块一推荐”指导,即顶岗实习指导、就业心理训练、求职技能指导、就业服务、职业决策、职业素质六大模块训练,并推荐毕业生上岗就业,重在求职技能和职业素质训练。职业素质训练包括职场自我管理、职业化自我训练、工作情商修炼三大部分。要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开展“量身定做”的人本化就业指导服务
  要按照“确保充分就业,促进优质就业,引导岗位创业,鼓励自主创业”的就业工作思路,围绕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设计构建就业服务体系,助推学生成功就业和成就事业。针对毕业生个体不同的就业需求,可建立“一对一”个性化就业咨询室和职业素质测评室,开展职业素质测评和“一对一”的人本化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成功就业。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残疾毕业生等特殊群体,应建立“一对一”跟踪和帮扶机制,通过分类指导、技能培训、求职补贴、优先推荐等方式帮助其顺利就业。在毕业班级可评选“职业之星”,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网络和毕业生职业发展跟踪服务数据库,在学生毕业后,组织职业指导师坚持与其联系,关注其职业发展状况,针对个别在用人单位表现欠佳、频繁“跳槽”、工作浮躁的毕业生,及时进行教育引导,促使其安心工作,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
  推进“一网打尽”的就业信息化建设
  就业信息化建设就是将就业指导工作网络化,构建校内外信息化平台。要建立校企之间、政校之间、学校之间及师生之间的信息网络,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同时,要通过校内信息化平台,保证就业信息能够及时传递给学生,并能及时反馈(见图4)。
  引进职业测评网络系统和职前教育网络系统 要充分利用职业测评软件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兴趣、职业技能、个性特质、职业价值观和驱动力等,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开展职前教育,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形成,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远程可视面试系统 应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网络软件搭建远程可视面试平台,为企业高效率、低成本地选聘毕业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使毕业生不出校门就能与异地的面试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实现网上招聘。
  建立校友资料信息库 校友资源是开展就业工作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重要资源,校友的分布地域广大,从事的行业众多,且对母校了解比较全面,对母校具有深厚的感情,高职院校应充分挖掘、利用这一宝贵资源。要利用各地校友分会和各班QQ群,收集并建立校友信息库;在校园网上设立校友论坛,构建一个在校生、校友、教师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平台;建立校友联系网络平台,开展校友交流活动,服务校友成长成才。
  强化“就业导向”的科学化就业考核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考核体系必须既能结合长远战略和短期目标,又能兼顾就业结果和工作付出,引导基层切实投入,促进大学生优质就业工作。要强化就业工作的目标管理,强化就业指导部门的自我督查,强化对系部就业工作的指导、督查与考评,完善就业工作考核激励体系。就业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包括就业目标考核和就业质量评价的完善。
  完善目标考核机制 每年年初,应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二级学院,与其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就业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应与二级学院管理考核及经费分配挂钩;要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评价二级学院办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指标,招生计划的确定、新增专业的设置都要与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挂钩。对当年9月份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就业率的二级学院,要控制其专业总数,引导其进行专业结构、招生计划的调整和新生数量的分配;对社会需求不大、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处于全校后三名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暂停招生。
  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系统 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系统包括毕业生优质就业评价指标体系、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与反馈报告等。要建立毕业生优质就业评价指标体系,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就业单位的规模、知名度、就业对口率、工作稳定性、岗位适应度、薪酬水平、企业满意度、毕业生满意度等。可通过企业回访、毕业生自评、网上调查、发放毕业生质量调查问卷等跟踪调查方式,对优质就业核心评价指标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同时归纳分析调查信息,形成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要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和质量定位,将核心评价指标分解到各对口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落实,使调查工作形成循环系统,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调控手段。
  总之,切实做好就业队伍、市场、课程、服务、信息化和考核评价等“六大建设”,实现就业率高、就业对口率高、企业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高、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度高、毕业生起薪高以及违约率低、“跳槽”率低等“五高两低”的目标,最终达到毕业生既能充分就业、又能优质就业的目标,应成为高职院校构建毕业生优质就业平台的落脚点。
  参考文献:
  [1]张涛,曾爱华.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胡颖蔓.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11).
  [3]白剑波.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5).
  [4]杨靖.构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的新思路[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5]郝刚,贾树生.关于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5).
  [6]王宜奋.论和谐发展视野下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的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09,(17).
  [7]李银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特色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
  
  作者简介:
  曾爱华(1977—),男,广东龙川人,硕士,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全球职业规划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职业发展。
其他文献
通过大量的岩心流动实验,调查了含有固相颗粒与油珠的油井产出污水回注地层时对地层渗透率降低的影响,分析了颗粒和油珠在注入水中的浓度、尺寸及尺寸级配和流速等参数与渗透率损害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网络模型模拟,研究了实验中揭示的渗透率变化规律。实验数据与模拟结果相似性很好。通过实验与模拟研究,深入认识了油井产出污水注入地层所造成的地层损害机理和损害规律,为合理处理和利用油井产出污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的多元决定了评价标准在其内部构造上的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质化标准。质化评价是对事物现象进行本质化的判断过程.在评价之前不能提出某些价值
【正】 1984年2月,原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1985年,国家教委再一次强调文献检索与利用课要成为高校的一门基础课。迄今全国
【正】 城市,是指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农业人口聚居的地区。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物质文明建设的结晶,也反映了精神文明的积累。城市的功能和作用是复杂和重要的,它
【正】 第一,在进行理想教育中,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和加强群众观点,并作为整党的一项重要内容。务必使大家认识到农村不稳,天下必乱的道理。第二,对干部进行一次农
本文应用渗流力学的径向流原理,根据钻井过程中井筒钻井液压力,储层压力与泥饼厚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利用泥饼厚度计算储层压力的方法,讨论了该方法的应用范围。经实际应用验证,该
【正】 今年8月,齐鲁石化公司党校先后到公司下属厂召开了历届毕(结)业学员座谈会,听取了他们对在校学习课程的应用情况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意见。通过这次调查,我们
通过室内实验和矿场实践,认为枣园油田开发指标很差的原因是原油为非牛顿流体,属粘性流体。本文这了其不同于牛顿流体的流变性质和渗流特征。
计算机自动拟合中用置信区间来表示每一计算参数的可信度,用累积残差作为目标函数来控制计算过程,对于手工拟合,难以用累积残差作为目标函数来寻优,本文提出用双对数及压力导数复
摘要:师资队伍素质是关乎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本文在剖析跨学科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一支集跨学科理论、技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师资队伍的师资培养方案,旨在为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提供优质师资保证。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跨学科;师资培养;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072-02    跨学科教育发展沿革  跨学科是指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