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技能人才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人才种类,是工业制造的中流砥柱,尤其是目前我国面临着高技能人才荒,更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高职院校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技能人才 培养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34-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各界尤其是工业经济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对高技能人才尤其渴求,这既是高职院校的机遇,也给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提出了一定要求。因此,面对这种有利形势,高职院校必须迎难而上、正视困难、发现问题、及时全面解决,从而培养出更多高技能人才,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服务于社会各行各业,从而能够使教育和产业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共同打造中国梦。下面,笔者就以自己所在的高职院校为例,结合教学实践和调研材料等,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问题,努力寻找对路的对策建议,从而寻找到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路子。
一、高职院校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必要性
一是高职院校和其毕业生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目前虽然产业人才荒年年发生,但是这基本都是针对低端劳动力的,不能说明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也是供不应求的,更不是高职院校和毕业生降低对自己要求的依据,可以看到,一些毕业生确实是供不应求的,但不能将这种现象想当然地普及到所有专业、所有学生。为了适应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让自己的社会地位向上升,争取更多的社会发展资源,高职院校和毕业生就必须加强自己的能力培养,从而让白己在各种竞争中能够顺利胜出。
二是促进产业强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看到,我国和德国等传统产业技术强国相比,毕业生的质量在全面性、深度上都是不能比的,落后一大截,所以我们的机床创造不出德国机床的价值,我们的机电设备质量上也是不能和一些技术发达国家比的。为了更快缩短这些差距,就需要高职院校和毕业生能够迎难而上,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自身能力的提高,从而让技工荒得到缓解、让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可以看到,目前我国产业工人队伍总体素质是不高的,是高技能人才更是缺乏,设计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等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尤其缺乏,己经影响了产业强国梦、中国梦的实现。因此,要想更好发展区域经济、中国经济,就要努力提高人才的利用率,培养一批既能懂现代科技知识又能具备熟练操作技能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二、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上存在的普遍问题
从总体上看,因为国家的重视、社会的需求和毕业生自身素质的提高,近年来的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数量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但是不可否认,这几年的飞速发展不能完全解决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上的全部问题,还有一些问题亟待各方尤其是高职院校认真、全面整改,才能培养更多更好的高技能人才。
(一)思想观念上仍存在轻技能、重学历的错误倾向。
社会上的重视和追逐学历教育、轻视和躲避技能教育的风气仍没有完全散去,这种错误、扭曲的思想观念仍在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们,导致他们也随之产生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态,不能正确认清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从而走向了重视学科建设、重视学历继续教育、重视升学率,而忽视了专门化技能培训、忽视职业化技能教育知识和忽视就业率。这种三重三轻的错误思潮,使得一些学校专注于如何让自己的学校在学历层次上追求上档次(比如专升本),而不是追求如何提高和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从而为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失误埋下了伏笔,导致毕业生技能不够强、与社会企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知识不够应用性等问题频繁出现。
(二)专业设置方面缺乏市场的适应性。
高职教育本身是一门即时应用性的教育,根本目的是毕业生对手头的工作能够就上手、做起来有绩效,这种教育的课程設置需要有浓厚的现实性和市场适应性,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尤其是“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学历崇拜的指导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仍有不符合现实需要之处,一些高职院校简单套用了职工大学、成人高校甚至中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并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和特点,从而在现实需求面前不能有效解决需求,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重视实践、重视技能培训。另外,还有一种不良的学科建设倾向就是跟风,看到市场上有某种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不顾条件设置或者更新专业,不考虑自己的历史优势和地区产业需求,导致人才生产和人才消费双向脱节。
(三)课程设置缺乏专业和职业性。
具体的众多课程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内容,也是最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但是因为高职院校教育的不成熟,很多课程理论性过强、模仿大学传统公共课和专业课的痕迹过深,导致强调知识的理论性和完整性过度,而对知识的技能性和实践性则强调过少,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能达到高职院校应有的水平、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尤其是一些关系到文化创意、动漫产业、计算机等方面知识技能更新速度快的课程,这种差距和问题表现更为明显,己经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个体就业。
(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教师队伍的实践性特色不强烈,因为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和普遍本科、中职院校等层次的教师队伍相比较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在知识掌握的深度、全面性上有差别,但是他们本来应该在实践性上有本质的差别的,却没有突出这个特点,因此这种实践性特点的缺乏,导致了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这种匾乏直接导致不可能培养出成批的高技能人才。
(五)实践基地建设力度不够。
职业技术教育,本身就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实践基地,在多年的建设中,很多高职院校也确实建立了一大批实践基地,这也是不可抹杀的办学特色和成果。但是总体来说,因为经费投入、监管等各方面的原因,这些基地并没有完全发挥其深刻作用,办学条件良荞不齐,很多基地的技术水平普遍与产业界的真实工作水平有差距,尤其是硬件设备方面有较大的差距,导致建设更加滞后,达不到高职院校打造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比如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能及时反映到基地的实践课程中,一些新的专业甚至没有系统的教材和实践项目,这都成为制约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 三、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对策建议
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多层次的复杂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社会各界支持下、教育管理部门指导下,高职院校全体师生配合下,一起努力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具体来说,笔者认为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应对,夯实基础,才能更好地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一)彻底转变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
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是最根本的保证,只有转变了,才能带动其他方面一起转变,最后系统地培养高技能人才。笔者认为,目前高职院校要做的:一是要更新教育理念和对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的认识,从科教兴国、产业结构调整、开发人力资源等更加宏观的角度,和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等微观层面来考虑,认识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二是要牢牢树立教育质量观,将学生视为教学产品,将社会和市场需求视为买方市场,这样就能进一步树立学以致用的办学观念,以解决现实需求为根本追求目标,树立新的教育质量关,让学生接受更多有用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三是以就业为导向,开展顶层设计工作。只有采取这种逆向思维,才能让学生、教师都有压力,才能让校方做好主动,打造学生就业竞争力,更好办好学生满意、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二)不断优化和改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
专业设置决定了每届毕业生是否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是否能够消化顶层设计的内涵,因此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因此,高职院校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以社会需要为依据,以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等文件为指导,开展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活动,从而让教学活动更具有合理性,并借此优化教育资源,适当增设或删减专业,从而使得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本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相符合,做到自我调节机制顺畅运行,使得高技能人才培养更有效益。
(三)强化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最大优势就是上手快、实践性强,可以说除了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外,高职学生应该具备深厚的本专业各种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打造出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要牢固树立实践教学、技能培训的意识,采取各种措施,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将校内教育、校外实践相结合,围绕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这个主题,做好教学和实践活动。尤其是对于知识教学活动来说,要注意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和知识更新情况,做好教材质量把关控制工作,认真组织“双师型”教师研发校本教材,突出自己学校和专业的特色,强调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实践性,在理论上给予能力培训全面的保障,使得教材内容和实践需求得到双面补充。
(四)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无论是理论教授还是实践指导,最主要的师资还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有他们的能力强、素质高,才能带动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力和素质双强。因此,要按照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一个素质高、能力强、结构优、专业深的优秀师资队伍。这个队伍的打造关键,一是要加强对他们理论上的深化,让他们在理论上有所建树,通过不断充电学习来达到目的。二是要加强实践锻炼,通过教师实践基地、企业人才互动等形式,做好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工作,通过不断接触实践、锻炼能力,打造动手能力。三是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将企业中能力强、有理论指导能力的人才请进学校,让他们担任兼职教师或者实践训练指导员,从而让社会优质师资进入学校。四是做好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管理工作,从制度上激励人,鼓励教师或补充理论知识,或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并将技能素质高低作为各种精神和物质奖励的重要依据来参考,从而带动教师主动全面发展自己。
(五)最大化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
高职院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践基地开发和利用,为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因此,高职院校要继续发挥和利用这个优势和特点,通过各种实践来强化学生能力。一是首先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按照教育部“水平评估”等要求,高标准、符合实际地建设实训基地,按照社会实际尤其是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来设计和操作,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和培养,让高技能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实际。这主要限制因素是经费和行政领导的意识能力,需要购置最新的实训设备。二是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企联合、产学共建等原则,高职院校要大力开发外部资源,优化外部环境,在增强内向发展能力的同时,加大校外资源的开拓,通过多种措施来优化和合作企业的关系,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让学生能有基地可以实习,学校还可以借机争取企业对学校在师资、资金、装备等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技术上的支持,从而为学校下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强化和发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结合尤其是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因此高职院校要紧跟这一世界潮流,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一是学校要有优化外部环境,选择优质的企业,和他们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合作计划,通过这种双向互动参与,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在企业锻炼自己技能,从而实现双赢。二是要加强企业深化学校教育的程度,鼓励企业直接接入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和实施,让这种订单教育更具有互动性,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等方面都给予切实中肯的意见,在师资、技术、设备、信息等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实现“共赢”。三是校企要创新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方案和思路,可以采取科研项目、联合开发新产品、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等方式来做好双向关系深化工作,让订单式培养成为高技能人才最有效的培养方式,从而化解学校办学、企业用人和学生就业三方面的矛盾,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四、小结
总而言之,高技能人才是目前高职院校重点教育任务,对于推动高职院校发展、校企合作、乃至经济社会发展都是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因此,院校和教师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上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战略规划、具体培养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从而让他们顺利就业、走上工作岗位后顺利成为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陆建芬.我国“技工荒”成因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4)
[2]孙士柱,金起文.发达国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及启示[J].经济导刊.2011(01)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技能人才 培养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34-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各界尤其是工业经济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对高技能人才尤其渴求,这既是高职院校的机遇,也给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提出了一定要求。因此,面对这种有利形势,高职院校必须迎难而上、正视困难、发现问题、及时全面解决,从而培养出更多高技能人才,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服务于社会各行各业,从而能够使教育和产业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共同打造中国梦。下面,笔者就以自己所在的高职院校为例,结合教学实践和调研材料等,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问题,努力寻找对路的对策建议,从而寻找到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路子。
一、高职院校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必要性
一是高职院校和其毕业生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目前虽然产业人才荒年年发生,但是这基本都是针对低端劳动力的,不能说明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也是供不应求的,更不是高职院校和毕业生降低对自己要求的依据,可以看到,一些毕业生确实是供不应求的,但不能将这种现象想当然地普及到所有专业、所有学生。为了适应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让自己的社会地位向上升,争取更多的社会发展资源,高职院校和毕业生就必须加强自己的能力培养,从而让白己在各种竞争中能够顺利胜出。
二是促进产业强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看到,我国和德国等传统产业技术强国相比,毕业生的质量在全面性、深度上都是不能比的,落后一大截,所以我们的机床创造不出德国机床的价值,我们的机电设备质量上也是不能和一些技术发达国家比的。为了更快缩短这些差距,就需要高职院校和毕业生能够迎难而上,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自身能力的提高,从而让技工荒得到缓解、让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可以看到,目前我国产业工人队伍总体素质是不高的,是高技能人才更是缺乏,设计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等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尤其缺乏,己经影响了产业强国梦、中国梦的实现。因此,要想更好发展区域经济、中国经济,就要努力提高人才的利用率,培养一批既能懂现代科技知识又能具备熟练操作技能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二、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上存在的普遍问题
从总体上看,因为国家的重视、社会的需求和毕业生自身素质的提高,近年来的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数量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但是不可否认,这几年的飞速发展不能完全解决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上的全部问题,还有一些问题亟待各方尤其是高职院校认真、全面整改,才能培养更多更好的高技能人才。
(一)思想观念上仍存在轻技能、重学历的错误倾向。
社会上的重视和追逐学历教育、轻视和躲避技能教育的风气仍没有完全散去,这种错误、扭曲的思想观念仍在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们,导致他们也随之产生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态,不能正确认清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从而走向了重视学科建设、重视学历继续教育、重视升学率,而忽视了专门化技能培训、忽视职业化技能教育知识和忽视就业率。这种三重三轻的错误思潮,使得一些学校专注于如何让自己的学校在学历层次上追求上档次(比如专升本),而不是追求如何提高和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从而为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失误埋下了伏笔,导致毕业生技能不够强、与社会企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知识不够应用性等问题频繁出现。
(二)专业设置方面缺乏市场的适应性。
高职教育本身是一门即时应用性的教育,根本目的是毕业生对手头的工作能够就上手、做起来有绩效,这种教育的课程設置需要有浓厚的现实性和市场适应性,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尤其是“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学历崇拜的指导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仍有不符合现实需要之处,一些高职院校简单套用了职工大学、成人高校甚至中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并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和特点,从而在现实需求面前不能有效解决需求,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重视实践、重视技能培训。另外,还有一种不良的学科建设倾向就是跟风,看到市场上有某种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不顾条件设置或者更新专业,不考虑自己的历史优势和地区产业需求,导致人才生产和人才消费双向脱节。
(三)课程设置缺乏专业和职业性。
具体的众多课程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内容,也是最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但是因为高职院校教育的不成熟,很多课程理论性过强、模仿大学传统公共课和专业课的痕迹过深,导致强调知识的理论性和完整性过度,而对知识的技能性和实践性则强调过少,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能达到高职院校应有的水平、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尤其是一些关系到文化创意、动漫产业、计算机等方面知识技能更新速度快的课程,这种差距和问题表现更为明显,己经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个体就业。
(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教师队伍的实践性特色不强烈,因为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和普遍本科、中职院校等层次的教师队伍相比较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在知识掌握的深度、全面性上有差别,但是他们本来应该在实践性上有本质的差别的,却没有突出这个特点,因此这种实践性特点的缺乏,导致了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这种匾乏直接导致不可能培养出成批的高技能人才。
(五)实践基地建设力度不够。
职业技术教育,本身就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实践基地,在多年的建设中,很多高职院校也确实建立了一大批实践基地,这也是不可抹杀的办学特色和成果。但是总体来说,因为经费投入、监管等各方面的原因,这些基地并没有完全发挥其深刻作用,办学条件良荞不齐,很多基地的技术水平普遍与产业界的真实工作水平有差距,尤其是硬件设备方面有较大的差距,导致建设更加滞后,达不到高职院校打造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比如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能及时反映到基地的实践课程中,一些新的专业甚至没有系统的教材和实践项目,这都成为制约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 三、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对策建议
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多层次的复杂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社会各界支持下、教育管理部门指导下,高职院校全体师生配合下,一起努力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具体来说,笔者认为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应对,夯实基础,才能更好地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一)彻底转变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
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是最根本的保证,只有转变了,才能带动其他方面一起转变,最后系统地培养高技能人才。笔者认为,目前高职院校要做的:一是要更新教育理念和对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的认识,从科教兴国、产业结构调整、开发人力资源等更加宏观的角度,和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等微观层面来考虑,认识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二是要牢牢树立教育质量观,将学生视为教学产品,将社会和市场需求视为买方市场,这样就能进一步树立学以致用的办学观念,以解决现实需求为根本追求目标,树立新的教育质量关,让学生接受更多有用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三是以就业为导向,开展顶层设计工作。只有采取这种逆向思维,才能让学生、教师都有压力,才能让校方做好主动,打造学生就业竞争力,更好办好学生满意、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二)不断优化和改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
专业设置决定了每届毕业生是否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是否能够消化顶层设计的内涵,因此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因此,高职院校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以社会需要为依据,以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等文件为指导,开展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活动,从而让教学活动更具有合理性,并借此优化教育资源,适当增设或删减专业,从而使得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本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相符合,做到自我调节机制顺畅运行,使得高技能人才培养更有效益。
(三)强化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最大优势就是上手快、实践性强,可以说除了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外,高职学生应该具备深厚的本专业各种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打造出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要牢固树立实践教学、技能培训的意识,采取各种措施,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将校内教育、校外实践相结合,围绕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这个主题,做好教学和实践活动。尤其是对于知识教学活动来说,要注意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和知识更新情况,做好教材质量把关控制工作,认真组织“双师型”教师研发校本教材,突出自己学校和专业的特色,强调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实践性,在理论上给予能力培训全面的保障,使得教材内容和实践需求得到双面补充。
(四)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无论是理论教授还是实践指导,最主要的师资还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有他们的能力强、素质高,才能带动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力和素质双强。因此,要按照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一个素质高、能力强、结构优、专业深的优秀师资队伍。这个队伍的打造关键,一是要加强对他们理论上的深化,让他们在理论上有所建树,通过不断充电学习来达到目的。二是要加强实践锻炼,通过教师实践基地、企业人才互动等形式,做好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工作,通过不断接触实践、锻炼能力,打造动手能力。三是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将企业中能力强、有理论指导能力的人才请进学校,让他们担任兼职教师或者实践训练指导员,从而让社会优质师资进入学校。四是做好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管理工作,从制度上激励人,鼓励教师或补充理论知识,或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并将技能素质高低作为各种精神和物质奖励的重要依据来参考,从而带动教师主动全面发展自己。
(五)最大化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
高职院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践基地开发和利用,为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因此,高职院校要继续发挥和利用这个优势和特点,通过各种实践来强化学生能力。一是首先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按照教育部“水平评估”等要求,高标准、符合实际地建设实训基地,按照社会实际尤其是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来设计和操作,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和培养,让高技能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实际。这主要限制因素是经费和行政领导的意识能力,需要购置最新的实训设备。二是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企联合、产学共建等原则,高职院校要大力开发外部资源,优化外部环境,在增强内向发展能力的同时,加大校外资源的开拓,通过多种措施来优化和合作企业的关系,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让学生能有基地可以实习,学校还可以借机争取企业对学校在师资、资金、装备等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技术上的支持,从而为学校下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强化和发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结合尤其是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因此高职院校要紧跟这一世界潮流,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一是学校要有优化外部环境,选择优质的企业,和他们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合作计划,通过这种双向互动参与,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在企业锻炼自己技能,从而实现双赢。二是要加强企业深化学校教育的程度,鼓励企业直接接入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和实施,让这种订单教育更具有互动性,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等方面都给予切实中肯的意见,在师资、技术、设备、信息等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实现“共赢”。三是校企要创新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方案和思路,可以采取科研项目、联合开发新产品、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等方式来做好双向关系深化工作,让订单式培养成为高技能人才最有效的培养方式,从而化解学校办学、企业用人和学生就业三方面的矛盾,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四、小结
总而言之,高技能人才是目前高职院校重点教育任务,对于推动高职院校发展、校企合作、乃至经济社会发展都是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因此,院校和教师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上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战略规划、具体培养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从而让他们顺利就业、走上工作岗位后顺利成为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陆建芬.我国“技工荒”成因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4)
[2]孙士柱,金起文.发达国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及启示[J].经济导刊.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