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决策者,校长每天面对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该如何巧妙地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实施智慧而轻松的管理呢?
1.高瞻远瞩,有明确的思路
校长要有教育理想。理想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目标。有了理想,才能把教育当成一种事业来做,才能热爱教育,全身心地投入管理,用自己的理想引领教师成长、引领学生学习。
校长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教师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决定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决定着学校的形象。校长要能从现有的或潜在的办学资源优势上去挖掘,立足校情,提出富有个性特色的办学理念。
校长要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办学目标是校长办学理想、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校长要用希望凝聚人心,与全体教职员工一起制定美好的愿景:科学美好的远期目标、立足现实的中期目标、切实可行的近期目标。近期目标可以激发教师昂扬的斗志,让全体教职员工看到实现的可能;中期目标可以提升档次,让教职工的激情得以迸发,体会到创业的艰辛;远期目标是教职工的理想家园,给人以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目标梯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激发潜能,共同努力。
2.运筹帷幄,有科学的管理措施
了解学校的现状。作为一校之长,要清楚地了解学校的全局。对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传统、文化底蕴、教师素质和结构状况、师生的思想状态、学校的财务管理及收支情况等都要了如指掌,真正做到“知根知底”,这样才能为学校管理作出科学的决策。
培养一个核心堡垒。校长要培养一支精于合作的核心团队——教干队伍。为此,校长要善于授权给合适的人并指导他们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校长要合理地分配工作,让每位教干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自身的价值。教干的潜力得到挖掘和开发,人心凝聚,校长自然就成为了学校的“核心”的核心。
抓好一个“先锋队”。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也是学校工作的落实者。抓好班主任队伍,学校具体工作的开展就会得心应手。校长应该创新班主任培养途径:制定班主任工作制度,提高班主任津贴,评优晋级向班主任倾斜,营造学习氛围,开展研讨会、现场会,定期举办班主任沙龙等。
打造一支教师队伍。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教师。打造一支业务精良、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是每位校长的必练之功。校长要营造一种校园文化氛围,弘扬正气,激励人心;要着力构建学习型校园,引领教师终身学习;要搭建教师成长平台:邀请专家讲学,实施“青蓝工程”,举办各种竞赛、沙龙等。
协调各种社会关系。校长不仅是学校的管理者,还要成为社会关系的协调者。要懂得沟通、协调的艺术,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争取社会资金办学,争取家庭和社区协同共建,联系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充分调动一切社会积极因素,共同办学。
3.海纳百川,广开言路和谐办学
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开学之初,商讨学校的全年发展大计,共同决策重大事宜;学期结束之时,评议一年工作得失,提出合理化建议,研讨下一阶段的发展要务。学校重大事情放权给职工,“削弱”校长权力,提升校长的威信。
召开座谈会。校长要善于把握教师的思想动态,根据需要适时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离退休老干部座谈会,虚心学习经验,听取建议;青年教师座谈会,制定发展目标,热情鼓励;优秀教师座谈会,树立榜样,不断加压……
畅通联络渠道。开通“校长信箱”、博客、短信等渠道,让教师把当面不敢说、不便说的话尽情表达出来,也把当面的空话、假话变成真话、实话。校长由此可以了解到真实的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
搭建家校沟通平台。让家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之中,学生评教、家长评教、家长评校等活动,可以拉近校长与学校及家长的距离,有效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王官集初级中学)
1.高瞻远瞩,有明确的思路
校长要有教育理想。理想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目标。有了理想,才能把教育当成一种事业来做,才能热爱教育,全身心地投入管理,用自己的理想引领教师成长、引领学生学习。
校长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教师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决定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决定着学校的形象。校长要能从现有的或潜在的办学资源优势上去挖掘,立足校情,提出富有个性特色的办学理念。
校长要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办学目标是校长办学理想、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校长要用希望凝聚人心,与全体教职员工一起制定美好的愿景:科学美好的远期目标、立足现实的中期目标、切实可行的近期目标。近期目标可以激发教师昂扬的斗志,让全体教职员工看到实现的可能;中期目标可以提升档次,让教职工的激情得以迸发,体会到创业的艰辛;远期目标是教职工的理想家园,给人以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目标梯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激发潜能,共同努力。
2.运筹帷幄,有科学的管理措施
了解学校的现状。作为一校之长,要清楚地了解学校的全局。对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传统、文化底蕴、教师素质和结构状况、师生的思想状态、学校的财务管理及收支情况等都要了如指掌,真正做到“知根知底”,这样才能为学校管理作出科学的决策。
培养一个核心堡垒。校长要培养一支精于合作的核心团队——教干队伍。为此,校长要善于授权给合适的人并指导他们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校长要合理地分配工作,让每位教干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自身的价值。教干的潜力得到挖掘和开发,人心凝聚,校长自然就成为了学校的“核心”的核心。
抓好一个“先锋队”。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也是学校工作的落实者。抓好班主任队伍,学校具体工作的开展就会得心应手。校长应该创新班主任培养途径:制定班主任工作制度,提高班主任津贴,评优晋级向班主任倾斜,营造学习氛围,开展研讨会、现场会,定期举办班主任沙龙等。
打造一支教师队伍。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教师。打造一支业务精良、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是每位校长的必练之功。校长要营造一种校园文化氛围,弘扬正气,激励人心;要着力构建学习型校园,引领教师终身学习;要搭建教师成长平台:邀请专家讲学,实施“青蓝工程”,举办各种竞赛、沙龙等。
协调各种社会关系。校长不仅是学校的管理者,还要成为社会关系的协调者。要懂得沟通、协调的艺术,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争取社会资金办学,争取家庭和社区协同共建,联系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充分调动一切社会积极因素,共同办学。
3.海纳百川,广开言路和谐办学
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开学之初,商讨学校的全年发展大计,共同决策重大事宜;学期结束之时,评议一年工作得失,提出合理化建议,研讨下一阶段的发展要务。学校重大事情放权给职工,“削弱”校长权力,提升校长的威信。
召开座谈会。校长要善于把握教师的思想动态,根据需要适时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离退休老干部座谈会,虚心学习经验,听取建议;青年教师座谈会,制定发展目标,热情鼓励;优秀教师座谈会,树立榜样,不断加压……
畅通联络渠道。开通“校长信箱”、博客、短信等渠道,让教师把当面不敢说、不便说的话尽情表达出来,也把当面的空话、假话变成真话、实话。校长由此可以了解到真实的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
搭建家校沟通平台。让家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之中,学生评教、家长评教、家长评校等活动,可以拉近校长与学校及家长的距离,有效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王官集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