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还没来得及整理思绪,旧的一年匆匆过去了。在这新旧交替的门槛前,人们无外乎要做两件事情:总结和计划。回顾2014年的生活,对2015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期待。
人们把每年新旧交替的日子,称为元旦。
人的一生即是在无数仪式中度过的。从满月到毕业,从生日聚会到春节过年,从婚礼到葬礼,无数个仪式提供了无数个身份认同的时刻。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忙得把吃饭睡觉的时间都压缩了,也要千里迢迢赶回家过年,也要“劳民伤财”办盛大婚礼。仪式不是例行公事般的繁文缛节,而是心灵休憩的港湾。
仪式的概念常见于人类学和宗教学。作为心理工作者,关心仪式这样的概念也不足为奇,尤其是当临床中见过强迫症病人之后。
不少强迫症病人,其症状之一就是表现出仪式化的行为。曾经有一位病人,每天早晨起床叠被子时必须按照特定的一套程序进行,如果程序有误,就一定要重新来过,这让其本人非常痛苦。
在解释其强迫行为时,我们注意到,他的内心通常有比较强烈的不安全感和自我冲突。可以说,其强迫行为或强迫思维正是内心冲突和强烈不安全感导致的外显症状。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其强迫行为或强迫思维,尤其是仪式化行为,是其自我化解内心冲突和强烈不安全感的一种方式。
如果离开强迫症这个狭隘的视角,仪式是一种人类共有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为了满足心理需要而进行的一套个人化的、重复的、遵循一定形式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比如亲人离世后,为了回忆他们,出门前要摸一下门口的植物,吃饭时要摆放一套餐具……因为这些与亲人是相互联系的,这就是仪式。
人类学家阿劳德·凡·根纳普将所有仪式概括为三类,包括“个人生命转折仪式”,比如出生、成年、死亡;“历年再现仪式”,比如生日、元旦、春节;“生命周期仪式”,比如与个人生活转承有关的婚礼、毕业典礼等。德国心理学家洛蕾利斯·辛格霍夫认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个人化的日常仪式,比如睡前给孩子讲故事、开工作例会、做年终总结等。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当传统生活所带来的安逸感几乎消失殆尽时,搭建一个特殊的心理空间,也是修复心身健康的手段。
仪式的心理作用有很多。拿大学毕业典礼来说,首先是情绪的释放。过渡总会伴随着告别,即将与相处四年的老师、同学们告别,还要离开自己习惯了的大学生活环境,不舍之情可以想见。毕业典礼让同学们有了一个共同的时间,营造出了一个集体的氛围,共同承担离别的悲伤,彼此在感受上心心相映,即产生共情,收获安慰。另外,毕业典礼是构建意义的一种手段,穿学位服、戴学士帽,让导师为自己“拨穗正冠”,齐声朗读毕业生宣言……毕业典礼上的种种要素都有着很强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四年的辛苦付出,大学的累累硕果,难言的师生情谊,对未来的深深期许。这样的仪式能加强人们的自我认同,与过去的自己告别,准备扮演新的社会角色。
同样,死亡是每个人都必经的一个过程。死亡对于逝者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但对于生者即是一种严重的丧失,常常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葬礼和清明节围绕着逝者进行,但在操作中也显示着为生者服务的一面。生者通过仪式宣泄了丧失的哀伤,恢复了原本的生活秩序,适应了新环境。
我国学者认为,缓解焦虑是仪式得以延续的心理需求之一。过去,人们会请巫师作法消除病痛,如今这种场面很难见到了。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疾病对古人来说是超出能力范围的,对此,人们会恐惧、焦虑,于是需要一个仪式来化解心中的不确定,并寄托美好的愿望。当科技进步后,多数疾病可以治疗,与驱魔有关的仪式逐渐走向了消亡。但人们在潜意识里总会有三种心理需求:归因、暗示和安慰。很多地方过年要烧高香,为新年祈福,只要这一年风调雨顺,人们就会觉得是烧香起了作用;而一旦遇到坎坷,则归罪于没有烧好香。
仪式对人如此重要,那么,元旦仪式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年会。很多企业在年底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年会,它的出现源于社会竞争重压下,一个企业寻求存续和发展的美好愿望。总结过去是为了看到成绩,答谢客户,坚定信心,同时也是为了发现问题,期待突破,给一年的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清扫房间。给家庭房间和办公室打扫卫生,往往意味着把生活和工作中累赘的东西赶走,并建立全新的希望,以此迎来一个新的开始。许多家庭和工作团队有定期打扫卫生的习惯,这样往往能带来更为生机勃勃的氛围。
对于孩子来说,元旦等节日是喜庆的。在这一天,不论是平时多么普通的孩子都能成为焦点,他们得到祝福,收获礼物。即使再严厉的家长,在节日里也会网开一面,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愿望。另外,逢年过节,长辈会给孩子“压岁钱”,孩子们也能收到“压岁钱”。“压岁钱”有拜谢长辈、寄托希望、收获祝福的象征意义,家长们不要被“走形式”、“礼尚往来”这些表面看法所左右。
对于老人来说,元旦等日子更像是他们一个召唤子女的理由。这些老人,经历了风风雨雨,生命正走向衰弱,此时最需要的是子女的关怀,最怕的是分离和孤独。坐在一桌子团圆饭旁,老人感受到的是子孙满堂的心理慰藉。拍张全家福,留住这个瞬间,同样也是欣慰于生命的延续。
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还没来得及整理思绪,旧的一年匆匆过去了。在这新旧交替的门槛前,人们无外乎要做两件事情:总结和计划。回顾2014年的生活,对2015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期待。
人们把每年新旧交替的日子,称为元旦。
人的一生即是在无数仪式中度过的。从满月到毕业,从生日聚会到春节过年,从婚礼到葬礼,无数个仪式提供了无数个身份认同的时刻。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忙得把吃饭睡觉的时间都压缩了,也要千里迢迢赶回家过年,也要“劳民伤财”办盛大婚礼。仪式不是例行公事般的繁文缛节,而是心灵休憩的港湾。
仪式的概念常见于人类学和宗教学。作为心理工作者,关心仪式这样的概念也不足为奇,尤其是当临床中见过强迫症病人之后。
不少强迫症病人,其症状之一就是表现出仪式化的行为。曾经有一位病人,每天早晨起床叠被子时必须按照特定的一套程序进行,如果程序有误,就一定要重新来过,这让其本人非常痛苦。
在解释其强迫行为时,我们注意到,他的内心通常有比较强烈的不安全感和自我冲突。可以说,其强迫行为或强迫思维正是内心冲突和强烈不安全感导致的外显症状。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其强迫行为或强迫思维,尤其是仪式化行为,是其自我化解内心冲突和强烈不安全感的一种方式。
如果离开强迫症这个狭隘的视角,仪式是一种人类共有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为了满足心理需要而进行的一套个人化的、重复的、遵循一定形式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比如亲人离世后,为了回忆他们,出门前要摸一下门口的植物,吃饭时要摆放一套餐具……因为这些与亲人是相互联系的,这就是仪式。
人类学家阿劳德·凡·根纳普将所有仪式概括为三类,包括“个人生命转折仪式”,比如出生、成年、死亡;“历年再现仪式”,比如生日、元旦、春节;“生命周期仪式”,比如与个人生活转承有关的婚礼、毕业典礼等。德国心理学家洛蕾利斯·辛格霍夫认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个人化的日常仪式,比如睡前给孩子讲故事、开工作例会、做年终总结等。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当传统生活所带来的安逸感几乎消失殆尽时,搭建一个特殊的心理空间,也是修复心身健康的手段。
仪式的心理作用有很多。拿大学毕业典礼来说,首先是情绪的释放。过渡总会伴随着告别,即将与相处四年的老师、同学们告别,还要离开自己习惯了的大学生活环境,不舍之情可以想见。毕业典礼让同学们有了一个共同的时间,营造出了一个集体的氛围,共同承担离别的悲伤,彼此在感受上心心相映,即产生共情,收获安慰。另外,毕业典礼是构建意义的一种手段,穿学位服、戴学士帽,让导师为自己“拨穗正冠”,齐声朗读毕业生宣言……毕业典礼上的种种要素都有着很强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四年的辛苦付出,大学的累累硕果,难言的师生情谊,对未来的深深期许。这样的仪式能加强人们的自我认同,与过去的自己告别,准备扮演新的社会角色。
同样,死亡是每个人都必经的一个过程。死亡对于逝者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但对于生者即是一种严重的丧失,常常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葬礼和清明节围绕着逝者进行,但在操作中也显示着为生者服务的一面。生者通过仪式宣泄了丧失的哀伤,恢复了原本的生活秩序,适应了新环境。
我国学者认为,缓解焦虑是仪式得以延续的心理需求之一。过去,人们会请巫师作法消除病痛,如今这种场面很难见到了。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疾病对古人来说是超出能力范围的,对此,人们会恐惧、焦虑,于是需要一个仪式来化解心中的不确定,并寄托美好的愿望。当科技进步后,多数疾病可以治疗,与驱魔有关的仪式逐渐走向了消亡。但人们在潜意识里总会有三种心理需求:归因、暗示和安慰。很多地方过年要烧高香,为新年祈福,只要这一年风调雨顺,人们就会觉得是烧香起了作用;而一旦遇到坎坷,则归罪于没有烧好香。
仪式对人如此重要,那么,元旦仪式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年会。很多企业在年底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年会,它的出现源于社会竞争重压下,一个企业寻求存续和发展的美好愿望。总结过去是为了看到成绩,答谢客户,坚定信心,同时也是为了发现问题,期待突破,给一年的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清扫房间。给家庭房间和办公室打扫卫生,往往意味着把生活和工作中累赘的东西赶走,并建立全新的希望,以此迎来一个新的开始。许多家庭和工作团队有定期打扫卫生的习惯,这样往往能带来更为生机勃勃的氛围。
对于孩子来说,元旦等节日是喜庆的。在这一天,不论是平时多么普通的孩子都能成为焦点,他们得到祝福,收获礼物。即使再严厉的家长,在节日里也会网开一面,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愿望。另外,逢年过节,长辈会给孩子“压岁钱”,孩子们也能收到“压岁钱”。“压岁钱”有拜谢长辈、寄托希望、收获祝福的象征意义,家长们不要被“走形式”、“礼尚往来”这些表面看法所左右。
对于老人来说,元旦等日子更像是他们一个召唤子女的理由。这些老人,经历了风风雨雨,生命正走向衰弱,此时最需要的是子女的关怀,最怕的是分离和孤独。坐在一桌子团圆饭旁,老人感受到的是子孙满堂的心理慰藉。拍张全家福,留住这个瞬间,同样也是欣慰于生命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