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东婚俗》剪纸,是杨毅先生遍访河东十三个县(市、区)民间老艺人后创作的。不但继承民间传统,剪纸工艺极为精湛,而且长达21米的剪纸艺术长卷本身就是个奇迹!
作者选取婚俗题材也可说是独具慧眼。我国儒家传统对婚俗极为重视,认为“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婚礼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们的大事,是“万世之始”,是“礼之本”。故其意义非同寻常。
1.《中庸·第十二章》。
2.《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3.《礼记·郊特牲》:“天地合而万物兴焉,夫昏礼,万世之始也。”
4.《礼记·昏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日昏礼者,礼之本也。”
婚俗同其它所有民俗一样,是一个变体,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演进,有些习俗会被淘汰;有些虽被传承,也不断会有或大或小的改变。完全照原样永久传承的几乎没有。尤其是在由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化,社会生活发生历史巨变的当今,《河东婚俗》剪纸不但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有着极为珍贵的历史价值。
《河东婚俗》剪纸有着深厚的传统底蕴。河东不但是尧、舜、禹三代建都之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_,而且是传说中人类始祖女娲“抟土为人’的地方。我国传统婚俗起自何时?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女娲就“祷祀神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被奉为“神媒”、“送子娘娘”。传统婚俗成熟于何时?在五经之一的《礼记》中,其《昏义》就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几项,加上“亲迎”,就是延续两千多年的“六礼”。即一、纳采:男方送礼到女家求婚,收下即表同意;二、问名:询问女方生辰年月,看是否相合;三、纳吉:卜问于祖神,吉则成,凶则止;四、纳徵:男方送财币到女家,订立婚约;五、请期:男方选定婚期吉日,备礼征求女家意见;六、亲迎:结婚之日,男方到女家迎亲。河东婚俗虽然也是由“六礼”发展而来,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但形成了与其它地方不同的独具特色的“河东婚俗”,而且其所辖十三个县市区,乃至一个县市区内不同的地域也各自不同。(《河东婚俗》剪纸,就是作者遍访十三个县市区后,选择了从“提亲”到“听房”的32个婚姻习俗,历时三个半月编创而成。这32个习俗依次是:
1、提亲;2、会面;3、许亲;4、择日;5、八顶枕;6、祭祖宗;7、接喜神;8、拔汗头;9、敬鱼馍;10、离娘锁;11、羊羔馍;12、锁嫁箱;13、披花红;14、备礼;15、舅家糕;16、迎亲;17、送嫁;18、砸五谷;19、过火盆;20、拜花堂;21、踩四角;22、暖被子;23、抹黑红;24、烤馄炖;25、拔花;26、拽“旋子”(油煎饼);27、滚“旋子”;28、改口茶;29、翻福碗;30、长命面;31、辈辈发;32、听房。其“提亲”相当于“六礼”的“纳采”;“许亲”相当于“纳徵”;“择日”相当于“请期”;“迎亲”相当于“亲迎”;其余大多为备嫁及迎亲前后的具体细节。
这些习俗大都具有显明的河东特色。且略举几项如下:第5项之“八顶枕”,是女方出嫁前为自己所绣的“鱼卧水”、“龙登云”、“虎卧深山”、“鸟入林”、“蛾扑菊”、“鱼钻莲”、“事事如意”、“吊枝圆”八个“枕顶”。第23项的“抹红黑”,运城一带抹红,当然是图吉利;而笔者老家却“抹黑”,戏称“谁家锅底没有黑?”第27项之“拽旋子”(油煎饼),是新郎新娘各坐一凳,单脚相对,同拽一“旋子”,新娘念念有词:“板脚(土话念je或juo)对板脚,越对越谄和;一拽“旋子”二拽葱(土话念cuen),最后再拽萝卜根。”第28项之“滚旋子”,是两口从窗口滚起,新娘要说:“咕噜咕噜滚旋子,来年要(生)个亲蛋子;要小子,要那能写会算的,不要外(那)北山卖炭的;要女子,要那能描会剪的,不要外(那)痴眉瞪眼的。”第29项之“翻福碗”,是端来三个“碗扣碗”,一放钱,一放饭,一空碗,让新娘翻。翻到钱财运到,翻到饭有饭吃,翻到空不发家。第31项之“辈辈发”,一个箭杆,九把高梁杆刷子,寓意“久发”、“辈辈发”。等等。另外,其背景风物也充满河东气息。
看《河东婚俗》剪纸,勾起我儿时的回忆。笔者有幸目睹过老家建国前后的旧式婚礼。那时在我们稷山、新绛汾北一带,迎亲队伍是天黑后始从女家动身。前有红旗引路,鼓乐喧天。后有灯笼,火把,喜照,灯火辉煌。新郎骑马,头戴礼帽,上插金花,身穿长袍马褂(夏穿长衫),十字披红,英姿飒爽;新娘乘轿,凤冠霞帔,头顶红“盖头”,是“轿内藏娇”。队伍中有“抱帖匣的”,有“压马的”,有“压轿的”,有抬嫁妆的,有送亲的等等。长长的迎亲队伍踏着鼓乐节奏,穿街过巷,气势昂扬。两旁观者如堵,不时有人“挡喜”,乐人要吹打一番方可放行。笔者也曾身装五谷,等新娘下轿,同伙伴一起向新娘脸上“砸”去。新娘下轿要脚不沾地,用几条“踩布”或“毛裢”(装粮口袋)交替铺地垫脚直到院中。“听房”之前还有个“淘房”,不光增添喜气,还因过去是父母包办,小两口初到一处,还陌生、羞涩,通过淘房而使其亲近。这些都已成为历史。笔者是五十年代结婚,婚礼是四石(担)小麦,四个“棉子”(一个“棉子”为四丈土布),银戒子、银耳环各—对。迎亲时新娘已改乘轿为骑马。儿子是八十年代结婚,当时时兴的是“一份礼”:240元;“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新郎改骑马为推自行车。现在的彩礼早已今非昔比,迎亲队也早已成了“车如流水”的小车队了。时俗的变迁,使《河东婚俗》剪纸更显得弥足珍贵。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区婚俗的形象反映,她也许会像《清明上河图》一样,成为中华婚俗史上的传世之宝。
作者杨毅,字济中,1975年出生于稷山县翟店镇。其母就是剪纸能手,受其影响,终成大器。他以河东民俗为题材创作了《关帝百龙图》、《河东民俗剪纸》、《西厢记爱情剪纸》等20多个系列。《河东婚俗》同《河东年俗》、《富贵瑞祥图》蝉联中国剪纸艺术节和国际剪纸艺术节金奖,《忠义仁勇颂圣君》成功入展上海世博会。
作者选取婚俗题材也可说是独具慧眼。我国儒家传统对婚俗极为重视,认为“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婚礼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们的大事,是“万世之始”,是“礼之本”。故其意义非同寻常。
1.《中庸·第十二章》。
2.《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3.《礼记·郊特牲》:“天地合而万物兴焉,夫昏礼,万世之始也。”
4.《礼记·昏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日昏礼者,礼之本也。”
婚俗同其它所有民俗一样,是一个变体,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演进,有些习俗会被淘汰;有些虽被传承,也不断会有或大或小的改变。完全照原样永久传承的几乎没有。尤其是在由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化,社会生活发生历史巨变的当今,《河东婚俗》剪纸不但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有着极为珍贵的历史价值。
《河东婚俗》剪纸有着深厚的传统底蕴。河东不但是尧、舜、禹三代建都之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_,而且是传说中人类始祖女娲“抟土为人’的地方。我国传统婚俗起自何时?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女娲就“祷祀神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被奉为“神媒”、“送子娘娘”。传统婚俗成熟于何时?在五经之一的《礼记》中,其《昏义》就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几项,加上“亲迎”,就是延续两千多年的“六礼”。即一、纳采:男方送礼到女家求婚,收下即表同意;二、问名:询问女方生辰年月,看是否相合;三、纳吉:卜问于祖神,吉则成,凶则止;四、纳徵:男方送财币到女家,订立婚约;五、请期:男方选定婚期吉日,备礼征求女家意见;六、亲迎:结婚之日,男方到女家迎亲。河东婚俗虽然也是由“六礼”发展而来,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但形成了与其它地方不同的独具特色的“河东婚俗”,而且其所辖十三个县市区,乃至一个县市区内不同的地域也各自不同。(《河东婚俗》剪纸,就是作者遍访十三个县市区后,选择了从“提亲”到“听房”的32个婚姻习俗,历时三个半月编创而成。这32个习俗依次是:
1、提亲;2、会面;3、许亲;4、择日;5、八顶枕;6、祭祖宗;7、接喜神;8、拔汗头;9、敬鱼馍;10、离娘锁;11、羊羔馍;12、锁嫁箱;13、披花红;14、备礼;15、舅家糕;16、迎亲;17、送嫁;18、砸五谷;19、过火盆;20、拜花堂;21、踩四角;22、暖被子;23、抹黑红;24、烤馄炖;25、拔花;26、拽“旋子”(油煎饼);27、滚“旋子”;28、改口茶;29、翻福碗;30、长命面;31、辈辈发;32、听房。其“提亲”相当于“六礼”的“纳采”;“许亲”相当于“纳徵”;“择日”相当于“请期”;“迎亲”相当于“亲迎”;其余大多为备嫁及迎亲前后的具体细节。
这些习俗大都具有显明的河东特色。且略举几项如下:第5项之“八顶枕”,是女方出嫁前为自己所绣的“鱼卧水”、“龙登云”、“虎卧深山”、“鸟入林”、“蛾扑菊”、“鱼钻莲”、“事事如意”、“吊枝圆”八个“枕顶”。第23项的“抹红黑”,运城一带抹红,当然是图吉利;而笔者老家却“抹黑”,戏称“谁家锅底没有黑?”第27项之“拽旋子”(油煎饼),是新郎新娘各坐一凳,单脚相对,同拽一“旋子”,新娘念念有词:“板脚(土话念je或juo)对板脚,越对越谄和;一拽“旋子”二拽葱(土话念cuen),最后再拽萝卜根。”第28项之“滚旋子”,是两口从窗口滚起,新娘要说:“咕噜咕噜滚旋子,来年要(生)个亲蛋子;要小子,要那能写会算的,不要外(那)北山卖炭的;要女子,要那能描会剪的,不要外(那)痴眉瞪眼的。”第29项之“翻福碗”,是端来三个“碗扣碗”,一放钱,一放饭,一空碗,让新娘翻。翻到钱财运到,翻到饭有饭吃,翻到空不发家。第31项之“辈辈发”,一个箭杆,九把高梁杆刷子,寓意“久发”、“辈辈发”。等等。另外,其背景风物也充满河东气息。
看《河东婚俗》剪纸,勾起我儿时的回忆。笔者有幸目睹过老家建国前后的旧式婚礼。那时在我们稷山、新绛汾北一带,迎亲队伍是天黑后始从女家动身。前有红旗引路,鼓乐喧天。后有灯笼,火把,喜照,灯火辉煌。新郎骑马,头戴礼帽,上插金花,身穿长袍马褂(夏穿长衫),十字披红,英姿飒爽;新娘乘轿,凤冠霞帔,头顶红“盖头”,是“轿内藏娇”。队伍中有“抱帖匣的”,有“压马的”,有“压轿的”,有抬嫁妆的,有送亲的等等。长长的迎亲队伍踏着鼓乐节奏,穿街过巷,气势昂扬。两旁观者如堵,不时有人“挡喜”,乐人要吹打一番方可放行。笔者也曾身装五谷,等新娘下轿,同伙伴一起向新娘脸上“砸”去。新娘下轿要脚不沾地,用几条“踩布”或“毛裢”(装粮口袋)交替铺地垫脚直到院中。“听房”之前还有个“淘房”,不光增添喜气,还因过去是父母包办,小两口初到一处,还陌生、羞涩,通过淘房而使其亲近。这些都已成为历史。笔者是五十年代结婚,婚礼是四石(担)小麦,四个“棉子”(一个“棉子”为四丈土布),银戒子、银耳环各—对。迎亲时新娘已改乘轿为骑马。儿子是八十年代结婚,当时时兴的是“一份礼”:240元;“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新郎改骑马为推自行车。现在的彩礼早已今非昔比,迎亲队也早已成了“车如流水”的小车队了。时俗的变迁,使《河东婚俗》剪纸更显得弥足珍贵。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区婚俗的形象反映,她也许会像《清明上河图》一样,成为中华婚俗史上的传世之宝。
作者杨毅,字济中,1975年出生于稷山县翟店镇。其母就是剪纸能手,受其影响,终成大器。他以河东民俗为题材创作了《关帝百龙图》、《河东民俗剪纸》、《西厢记爱情剪纸》等20多个系列。《河东婚俗》同《河东年俗》、《富贵瑞祥图》蝉联中国剪纸艺术节和国际剪纸艺术节金奖,《忠义仁勇颂圣君》成功入展上海世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