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研究与实践基础上,对影响中学生阅读困难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重点介绍了应用概念图策略、阅读理解策略和分层评价策略,解决学生阅读困难问题的做法和引发的思考。
阅读困难解决策略中学生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改变,研究中学生阅读困难,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学生阅读困难的因素分析
为了明确影响中学生阅读困难的因素,我们在调查、分析、研究后,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教师因素
1.由于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的限制,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大多数中上等水平的学生进行教学,不能满足有阅读困难学生的需求。
2.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重视不够,无法制定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或是找到了原因制定了解决策略,却没有实施。
(二)学生因素
背景知识缺乏造成的阅读理解困难,阅读过程中对句子理解的困难,影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阅读过程中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困难;一是对文章表层含义理解的困难;二是对文章内在含义的理解困难。阅读过程中对检测题意理解的困难:一是学生对题中主题干的理解困难;二是学生对主题干下的答案选项理解困难。针对学生阅读学习过程中信息提取困难所采取的构建各类文体的阅读图示、改进课堂教学和阅读学习指导方式、方法和途径。
二、解决学生阅读困难的三种策略
(一)概念图策略
概念图的理论依据是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利用概念图帮助学生将获取的信息合理的建构到自己的观念架构中,使学生成为知识概念的拥有者,而不是强迫学生利用机械式的记忆去学习。
1.从文章结构角度解决阅读困难问题
(1)准确把握文章结构是检验阅读效果的重要维度,它可以评价所要阅读文章的相似性和不同性。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和关注这个维度,那么在学习一篇文章后所得到的方法,就不能被推广到另一篇文章或同类文章的阅读中去。探索出规模,就会解决学生对各类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困难问题。
(2)对文章结构分析结果的表述,可以表明阅读者从文章中记住的信息数量和类型。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是发现一种恰当的、决定阅读者记住什么的方法。概念图是运用学生的认知空间思考能力来促进学习的教学策略。掌握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文章的获取信息质量,很好地把握文章中内容之间的关系。
2.概念图策略用于解决文章阅读和信息提取困难
概念图可以呈现文章主要信息,包括概念、内容、结构。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基本过程如下:①由教师根据阅读材料内容结构制作出留有空白的概念图。②学生阅读课文并从中提取相关信息,填入概念图。③师生互动,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概念图作为一种学习策略,用于文章阅读基本过程如下:①写出文章的主题《即核心概念》;②开始阅读文章;③从文章中获取重要信息,找出重点词、词组或中心句;④围绕重点词、词组或中心句解读文章内容;⑤将文章的核心概念、重点词或中心句、表示内容细节的词或词组分别列出,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以线连接,构建概念图。
对学生来说,概念图策略能促使他们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有效地呈现概念间的关系,这样一来促使他们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学习更有意义。
(二)阅读理解策略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始自终都在理解、揣测作者的意图,进行心灵的沟通。应用阅读策略,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阅读策略的指导,包括:
(1)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准备,包括选择适当文本、激发阅读动机和扫除阅读困难,扫除阅读困难主要是向学生提供相应的知识背景,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意义。
(2)对不同年龄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阅读策略指导,既要考虑其接受能力又要考虑其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习特点。如,对中学阶段的学生可加强阅读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毅力、情绪的指导;对高中生则可侧重进行认知策略的指导。
(3)阅读困难学生的阅读策略与知识基础均明显低于优等生,而中等生主要是认知策略的掌握明显弱于优等生。因此,对阅读困难学生的策略指导应与知识的查漏补缺相结合,对中等生应着重加强认知策略的指导。
(三)分层评价策略
阅读理解策略关注的是文本内容、知识层面的文章阅读技巧;而评价策略是真正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及其阅读困难。
1.分层评价策略在解决学生阅读困难中的作用
由于评价的主体是学生个人,评价变成了一种个人阅读学习的自我检测、自我激励的过程。老师、同学的评价也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的自我,解决阅读困难,明确努力的方向。学生在自评、互评、小组评价、老师评价的共同作用下不断提升阅读学习能力,同时锻炼了自我调控学习的能力。
分层评价,以学生现实阅读水平为依据,不以学业成绩为唯一的评价尺度,注意开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措施,关注学生在阅读学习上的个体差异与发展需求,因人而异,使阅读困难学生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自尊,找回自信,促进了人格的健康发展。
2.分层评价策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对阅读学习的观念直接影响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他们由原来的系统分析文章,讲授知识转变到善于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是有阅读困难的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学习;由用同一尺度和标准去评价具有个性差异的每一位学生转变到关注差异和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对学生实施分层次的激励性评价;由厌恶学习困难学生转向热情地关心、指导、帮助他们,正视差异,尊重、理解差异;由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转变为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世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教师对终身化学习社会中阅读对人的发展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教师是学习化社会的先行者”有了切身的体会。教师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成为风气,阅读学科课标、师生同用一本教科书,基本放弃教学参考书,成为新的备课方式。原来依靠教学参考教书的习惯用阅读、研究文本所代替,教师成了教学的真正主人。
三、对阅读困难与解决策略的思考
解决学生阅读困难,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不是一种教学策略所能够解决的问题。因此,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改善阅读环境,研究阅读困难,提供阅读策略,进行综合推进,才能获得最佳效果,进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有效的解决策略不是最佳策略。所谓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是这些策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投入阅读实践,而不仅仅是被动听讲或盲目做题。所谓具有普遍适应性,是指这些策略只确定了中学阅读教学策略的宏观框架和活动程序,为课堂教学留下了相当大的弹性空间,不同的教师可根据自身和学生实际找到不同的操作方式和具体方法,教学效果虽有优劣之别,但毕竟在实践中解决了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一些困难。随着学习化社会的不断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阅读学习将是人们主要的学习方式,阅读困难也会是我们继续研究的重要课题。
阅读困难解决策略中学生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改变,研究中学生阅读困难,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学生阅读困难的因素分析
为了明确影响中学生阅读困难的因素,我们在调查、分析、研究后,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教师因素
1.由于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的限制,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大多数中上等水平的学生进行教学,不能满足有阅读困难学生的需求。
2.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重视不够,无法制定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或是找到了原因制定了解决策略,却没有实施。
(二)学生因素
背景知识缺乏造成的阅读理解困难,阅读过程中对句子理解的困难,影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阅读过程中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困难;一是对文章表层含义理解的困难;二是对文章内在含义的理解困难。阅读过程中对检测题意理解的困难:一是学生对题中主题干的理解困难;二是学生对主题干下的答案选项理解困难。针对学生阅读学习过程中信息提取困难所采取的构建各类文体的阅读图示、改进课堂教学和阅读学习指导方式、方法和途径。
二、解决学生阅读困难的三种策略
(一)概念图策略
概念图的理论依据是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利用概念图帮助学生将获取的信息合理的建构到自己的观念架构中,使学生成为知识概念的拥有者,而不是强迫学生利用机械式的记忆去学习。
1.从文章结构角度解决阅读困难问题
(1)准确把握文章结构是检验阅读效果的重要维度,它可以评价所要阅读文章的相似性和不同性。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和关注这个维度,那么在学习一篇文章后所得到的方法,就不能被推广到另一篇文章或同类文章的阅读中去。探索出规模,就会解决学生对各类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困难问题。
(2)对文章结构分析结果的表述,可以表明阅读者从文章中记住的信息数量和类型。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是发现一种恰当的、决定阅读者记住什么的方法。概念图是运用学生的认知空间思考能力来促进学习的教学策略。掌握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文章的获取信息质量,很好地把握文章中内容之间的关系。
2.概念图策略用于解决文章阅读和信息提取困难
概念图可以呈现文章主要信息,包括概念、内容、结构。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基本过程如下:①由教师根据阅读材料内容结构制作出留有空白的概念图。②学生阅读课文并从中提取相关信息,填入概念图。③师生互动,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概念图作为一种学习策略,用于文章阅读基本过程如下:①写出文章的主题《即核心概念》;②开始阅读文章;③从文章中获取重要信息,找出重点词、词组或中心句;④围绕重点词、词组或中心句解读文章内容;⑤将文章的核心概念、重点词或中心句、表示内容细节的词或词组分别列出,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以线连接,构建概念图。
对学生来说,概念图策略能促使他们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有效地呈现概念间的关系,这样一来促使他们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学习更有意义。
(二)阅读理解策略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始自终都在理解、揣测作者的意图,进行心灵的沟通。应用阅读策略,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阅读策略的指导,包括:
(1)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准备,包括选择适当文本、激发阅读动机和扫除阅读困难,扫除阅读困难主要是向学生提供相应的知识背景,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意义。
(2)对不同年龄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阅读策略指导,既要考虑其接受能力又要考虑其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习特点。如,对中学阶段的学生可加强阅读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毅力、情绪的指导;对高中生则可侧重进行认知策略的指导。
(3)阅读困难学生的阅读策略与知识基础均明显低于优等生,而中等生主要是认知策略的掌握明显弱于优等生。因此,对阅读困难学生的策略指导应与知识的查漏补缺相结合,对中等生应着重加强认知策略的指导。
(三)分层评价策略
阅读理解策略关注的是文本内容、知识层面的文章阅读技巧;而评价策略是真正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及其阅读困难。
1.分层评价策略在解决学生阅读困难中的作用
由于评价的主体是学生个人,评价变成了一种个人阅读学习的自我检测、自我激励的过程。老师、同学的评价也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的自我,解决阅读困难,明确努力的方向。学生在自评、互评、小组评价、老师评价的共同作用下不断提升阅读学习能力,同时锻炼了自我调控学习的能力。
分层评价,以学生现实阅读水平为依据,不以学业成绩为唯一的评价尺度,注意开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措施,关注学生在阅读学习上的个体差异与发展需求,因人而异,使阅读困难学生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自尊,找回自信,促进了人格的健康发展。
2.分层评价策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对阅读学习的观念直接影响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他们由原来的系统分析文章,讲授知识转变到善于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是有阅读困难的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学习;由用同一尺度和标准去评价具有个性差异的每一位学生转变到关注差异和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对学生实施分层次的激励性评价;由厌恶学习困难学生转向热情地关心、指导、帮助他们,正视差异,尊重、理解差异;由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转变为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世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教师对终身化学习社会中阅读对人的发展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教师是学习化社会的先行者”有了切身的体会。教师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成为风气,阅读学科课标、师生同用一本教科书,基本放弃教学参考书,成为新的备课方式。原来依靠教学参考教书的习惯用阅读、研究文本所代替,教师成了教学的真正主人。
三、对阅读困难与解决策略的思考
解决学生阅读困难,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不是一种教学策略所能够解决的问题。因此,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改善阅读环境,研究阅读困难,提供阅读策略,进行综合推进,才能获得最佳效果,进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有效的解决策略不是最佳策略。所谓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是这些策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投入阅读实践,而不仅仅是被动听讲或盲目做题。所谓具有普遍适应性,是指这些策略只确定了中学阅读教学策略的宏观框架和活动程序,为课堂教学留下了相当大的弹性空间,不同的教师可根据自身和学生实际找到不同的操作方式和具体方法,教学效果虽有优劣之别,但毕竟在实践中解决了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一些困难。随着学习化社会的不断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阅读学习将是人们主要的学习方式,阅读困难也会是我们继续研究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