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肖恒是个海归,国内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直接到美国读信息通讯专业。在美国学习、生活了两年,他回国后发现自己在就业市场的身价远远低于自己的心理预期。首先,像他这样到国外学习过的人很多;其次,工资起薪也很低。出国前,他是这样设想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进一步掌握专业技术知识,进一步提升英语能力,尽可能多了解美国文化,回国后进一家美资企业,过上人人羡慕的中产阶级生活。但在外企应聘的现场,他发现和他有相同背景的人太多,他绝对不是稀缺资源。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肖恒很迷茫。海归,能否成为外企用人的“香饽饽”?
一位海归的尴尬
吴曜圻(成都)/文
一些学有所成,想回国报效祖国的海归“怀才不遇”,难以找到发挥才能的地方。海归,遇到了尴尬。
王博士是位优秀的软件专家,又有爱国精神。在一家外资企业的邀请下,他辞去了在美国待遇优厚的工作,离开妻子女儿到中国工作。他设想,将在美国学习工作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身体力行地传播到国内应用,将对中国软件业的发展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那家企业的资方对王博士十分器重和信任,让他自主组建团队开发软件。
公司专门为王博士提供了单体别墅作为研究基地,购置了全套的硬件,选拔了最优秀的技术人员接受王博士的指挥。意气风发的王博士设计出了先进的软件体系结构,带领研发团队开发出了一个又一个软件构件。这些软件构件可以用通行的编程语言表达,王博士曾给笔者演示过,同一个构件有多个表达窗口,习惯用C语言的人可用C语言表达和修改,想用JAVA语言的人也可以转到自己熟悉的语言环境。以建筑做比喻,王博士平时为公司建造了许多高质量的基础构件,在需要时,能够像搭积木一样,快速地构成客户需要的软件。这样,就使公司具有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核心竞争力,又能使软件开发成本不断下降。
资方希望王博士不断取得佳绩来验证他的设想。实际上王博士仅做了一个学校管理软件,虽然专家们对软件结构及其可扩展性赞赏有加,但并没有为资方获取高期望的回报。在种种压力下,王博士辞职返回了美国。由他组建的研发团队被一家民营软件企业接管。
这家民营软件企业用王博士奠定的基础,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年业务量以亿元计算。现在的技术领头人就是当年王博士的助手。客观地说,他的技术水平不如王博士,但为什么在国内公司所起的作用比王博士要大呢?这是个让人很费思量的问题。
在一个动力项目的技术评审会上,认识了研究动力系统的张教授,他所提出的观点让笔者有些开悟,理解了造成王博士尴尬处境的原因。会上,有人提出组成动力系统的各个子系统都是成熟可靠的,以此推理,整个动力系统也是成熟可靠的。张教授以比喻的方式指出,两个非常优秀的男女,不一定能够组成和谐的家庭,这是在现实社会中常见的现象。这说明了一个科学真理,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最优,不一定能够组成整体最优的系统。
姑且不论滥竽充数的现象,即使海归们个个都是非常优秀的,也并不能肯定这些优秀的海归会在我们的公司中起到突出的作用。王博士个人非常优秀,但以他所在的公司整体考虑,他所起的作用并非最优,而技术能力相对低的王博士助手,可能更适应国内公司的环境,所以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
由此我们看到一个认识误区,就是过度地夸大个人作用。认为受过洋教育的海归能力高强,能够力挽狂澜,救公司于危难之中,或者为公司拓展新路,实现跨越发展。事实上,将海归作为空降奇兵的公司多以失败告终。经历过挫折的公司,不再对海归寄予过高的期望,将其作为一般员工对待,是企业正视现实,成熟、进步的表现。
对于想出国留学的同学来说,不要指望在国外拿个文凭就能回国找到待遇优厚的工作,从此过上高枕无忧的生活。无论到哪里学习,都要掌握真才实学。国内有些企业曾经炒作过海归人才,在媒体上发布高薪聘请海归的消息,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而后把海归悄悄解聘。但这给社会造成了一种虚假现象,以为出国是一条发财致富的捷径,使得办出国学习服务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有些投机分子赚得盆满钵满。
实际上,现在的海归人才良莠不齐,有些人确有真本事,有些人仅有个洋文凭。这样,就会产生“劣币驱良币”现象。因为洋文凭靠花钱就能容易得到,使得有些在国内高考成绩不佳的学生花钱在国外学习,然后回国找工作。国内有些企业聘用了这些海归后,并没有看到有突出的能力,也不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因而使得海归劳动力的社会平均价格下降。一些聘请过海归的企业认为,除了外语能力外,海归的专业能力平平,眼光高,不好管理。有些企业为了解决人才问题,将德才兼备的资深员工外送培训,或者建立企业商学院,这样培养的人才对企业更有价值。基于这种情况,一些学有所成,想回国报效祖国的海归怀才不遇,难以找到发挥才能的地方。
过去的“王博士”所遇到的尴尬情况是中国企业的特色情况所致,现在的“王博士们”可能会遇到新的尴尬情况,就是伯乐难寻或者明珠暗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让企业不断地增加新见识,提高判断能力。海归曾经是“香饽饽”,但随着海归暴露的问题增多,又出现了否定海归的倾向,使得“真金海归”受埋没。虽然在局部还存在对待人才不公的现象,但是,总体上讲,现在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内在价值,不论是“海龟”还是“土龟”,能创造价值的才是“好龟”。
海归,不是太多,而是远远不够
刘海(温州)/文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关于“海归搜索行动”的调查表明,截至2005年底,我国约有70万人在国外留学,已有17万人回国就业或创业,36万人仍然在读,17万人在海外工作。调查还显示,在海外的留学生中,87.7%的人表达了回国的意愿。而随着海外留学人员归国人数的逐渐增多,“海龟”这个名词也越传越响。
就国内职场整体而言,现在的海归不是过剩了,而是远远不够。在不久前结束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说,我国需要大量的人才,特别是国家急需发展的领域,通信与信息技术、农业高新技术、材料科学与新材料、能源与环境、工程科学等。
现在国内很多企业面临的瓶颈是本土人才接受教育的方式、知识面、创新能力、与外国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心理素质等都比较薄弱,而海归们一般都具有这样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比本土人才更容易迅速融入团队、熟悉市场。而目前海归绝大多数选择的就业地点,都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几个大城市,而且都盯上了为数不多的大公司,求职自然就会很困难。
随着市场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需求的人才也越来越国际化,“海龟”们要想不沦为“海待”,特别是没有工作经验的“海龟”,首先对自己的求职定位要清晰,特别是能否迅速、有效地适应新环境。而不是看不清自己的实际水平,自恃是“海龟”就乱开价,求职开口就是月薪过万,稍有不如意就跳槽走人,丝毫不考虑用人单位的感受,这使得本来需要“海龟”的企业望而却步;有的“海龟”盲目自大,不把本土人才放在眼里,企业担心“招来女婿气走儿”,在本土人才与“海龟”出现激烈矛盾时,一般也会选择放弃“海龟”;其次是现在国内企业聘用人才越来越理性,已经不像上世纪末那样,一味追求聘用了多少博士、硕士和多少“海龟”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而是关注聘用的这些人才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效益;第三是在出国前要分析了解国内需要哪方面的人才,定位自己出国学习哪方面的知识,回国前也要充分了解国内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和需要具备什么样能力的人才。如果“海龟”们没有充分考虑以上三点,回国后只是有了一个学位,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海龟”变成“海待”也就不奇怪了。
很多人出国留学是为了学习更多知识,将来就业也比较容易,而国家的发展壮大,同样也需要更多的海归人才。对海归人才有需求的不仅仅局限于几个大城市,很多二线城市需求量大,但很少有海归愿意前往,西部、东北等急待发展的地区更是乏人问津,然而这些地方存在着更多的机遇,正逐步从传统的制造业向高新技术、无线通讯、医药、汽车、金融、保险、银行、教育等各个领域发展,当地政府也通过创建“留学生创业园”、“高新技术孵化器”和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等来吸引海归。因此,海归选择就业,不要紧盯大城市不放,应看重长远职业规划,到二线城市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去;不要计较公司名气大小和薪水高低,一定能成为企业用人的“香饽饽”,自己的职业生涯也一定能得到充分发展。
海归,“下蛋”前先“趴”一会
王甲佳(温州)/文
对于许多海归来说,一下子把自己平民化,是不好接受的。然而海归们要想跃上期待的中产阶层,却需要一段时间来积蓄力量。
海归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是语言优势,在国外几年时间,语言的进步是非常具体的,我们公司就有一位海归,在加拿大工作学习了七八年,前两天恰巧公司来了几个美国客人谈贸易合作的事情。他到现场和人家交流的场面,你绝对以为是他遇到老乡了,他们甚至用一些俚语交流,气氛是没得说的,何况我们的产品本来就有优势,这个合作最后是谈成了,老外临走的时候,甚至有点恋恋不舍。
第二是文化优势,海归们有在两种不同文化下生活的体验,大部分时候能在两种环境中做良好的切换,会用不同的方式最终实现公司的商业意志。这比只熟悉一种文化的“楞头青”自然要好得多了。
第三是技能优势,一般情况下,海归们都掌握了不少特殊的技能,要是分开来看,可能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由于集中了语言、文化、公司机制等元素,这些技能就变得特殊了,这也是很多海归很得意觉得很有资本的地方。可惜最近十多年来,拥有这样资本的人越来越多了,总指望回国后会有很大的事业空间,但是那些跨国公司、外资企业也不是一直虚位以待的。对于绝大部分海归来说,必须最大程度地耐下性子,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这样的形势必将越来越严峻。海归们必须思考一个新的介入方式和介入范围,以维持一如先前的那种竞争力。
我的理解就是要再修行一番,可能不能靠可以成为跨国公司、外资企业的“螺丝钉”来给自己定位了,需要把自己的差异化找出来,如果找出来有些吃力的话,就需要放下所谓的身价,俯下身来寻找,许多时候会从容发现自己到底有什么优势,又有什么劣势。
我们明白,对于许多海归来说,一下子把自己平民化,是不好接受的。仔细研读肖恒的案例,我突然有一种设计的冲动,我们是不是通过一个系列的设计最终形成一个贵而不骄、富而有德、能而有信的新海归阶层?
这个新的阶层和老的阶层最大的区别在于,新阶层的价值完全是通过融合,类似化学反应这样的机制来体现的,不同于老的阶层那种嵌入,类似机械变化的情况来实现价值。惟有主动发生化学变化,海归们才会有在老阶层当年的中产地位。
这个化学变化是什么呢?我想具体的方程式肯定有各式各样的。但是有几个“势”是客观存在的,不妨在这里说出来,给大家参考:
承认自己的独特身份,融进本土文化。海归将会长期存在,我们的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也非常需要各式各样的海归人才,不要因为暂时的不适应,位置不好找而否定自己独特的“两栖”身份。我们清楚的事情是本土企业的外向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已经成为巨大的国际市场的一部分,所以融进本土文化并不局限于那些跨国公司、外资企业,更多的可以考虑其他企业,现在衡量东家的标准要根据它们外向化的程度,而不单单是原始的身份,这是一个大势,需要我们突破。
认同海外文化,但对海外管理模式要采取拿来主义。随着企业“群体”的变化,海归们直接或者间接服务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那些在外资企业很平常的工作方式,在国内企业里可能就引发很大的冲突。通常我们所见到的情况是,大家对海外管理的成就并不怀疑,就认为已经被200年历史所证明的成功管理方式、做事模式一定是我们本土企业克敌制胜的法宝,肯定是企业迅速脱胎换骨的重要载体,同时有许多企业也这样认为,我们发现许多变革不考虑现实基础,不考虑客观条件,不考虑渐进性,结果自然是很让人失望的,耽误了企业,也耽误了自己。格式化是非常简单有效的操作,但是在一个新的系统中,历史数据没有了,工作又怎么能做好呢?
掌握好规则与文化的边界。人们往往是爱屋及乌的,比如我们尊重国际惯例,那样有利于提高行动效率和差错,同时又往往喜欢把一些做法自然延伸过来,与本土公司内部文化形成冲突,如何掌握边界,实现和谐,是我们要留心的。比如外贸条款、数据需要精细化,而我们内部管理还不能对接,很难实现各个环节的精细化,这样的情形怎么处理,怎么做到内圆外方?
“海龟”从遥远的大洋彼岸一路辛苦回来,登陆了,是不是先“趴”上一段时间,从容地把蛋生下来?后面的路还很长,趴一段时间,也好积蓄力量,跃上自己期待的中产阶层。
教育投资应面向动态的就业市场
一清(北京)/文
留学作为一种教育投资,面向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市场,需要不断调整,并从学习方向、内容和社会资源等方面进行细化的优化,以便建立可以实现的就业竞争优势。
国内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赴美攻读信息通讯专业,学成回国进入“外企”,拿着高薪过上令人羡慕的中产生活。这是肖恒借助当年的“海龟现象”为自己编织的理想。这个理想在今天的现实面前就像云雾不能落地一样,当你强求它落地的时候,你发现它散了,连地皮都没有湿。其实,理想这东西,从来都是昨天勾画今天,今天勾画明天的事情。然而昨天的云是不是能化成今时的雨,常常是没谱儿的事情。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其实是人们生活的永恒窘境。因为理想永远是人类理性的选择,而现实却是我们构建和实现理想的变动着的框架。这种变动常常是出乎于我们先前的预料,这就使得现实演变为对人的理性的嘲笑。
有个故事很老套,但却天天在重演。农民发现今年大葱价格很高,比之种白菜的利润高很多。于是决定明年种大葱。谁料有此想法的人很多,明年市场大葱供应充足,远远超过市场的需求,于是葱贱伤农,老农决定再也不种这赔钱的玩意儿了。孰料后年又是一个葱价高于往常的年份。老农唏嘘,这好时候为什么老是赶不上呢!如果从竞争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就业竞争和市场竞争完全遵循相同的规律。
大学毕业到国外留学可以看作一种投资,做这种教育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就是就业预期。即在就业市场上哪些职位比较看好,一般而言被他人看好的职业也会被自己看好,而对于这些被看好的职业或职位,怎样的教育背景(作为能力和素质的主要参考标准)才有竞争力。对于肖恒而言,他首先根据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偏好选择了一个相对细分的市场——国内外资企业。外资企业在就业市场上对人才需求有一定的选择性,比如为沟通的方便需要一定的外语水平,有跨文化教育或生活背景更好。直白一点说,就是有国外留学教育背景的人,对外企就业机会具有竞争力。这样在就业竞争中就会相对于没有留学背景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恰在肖恒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海归——海外学子归国工作或创业是一个热潮,政府和企业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正是这时“海归”被广泛认知,就业市场对海归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巨大增长。从供求上讲,具有一定的稀缺表象。这就促使“肖恒们”做出了出国留学的教育投资决策。
仔细分析这种教育投资决策的话,就会发现肖恒是在试图用自身的能力和水平(留学背景来体现和表征)转换为差异化竞争优势。具体地讲这些优势是:(1)海归背景;(2)语言能力;(3)跨文化沟通能力;(4)新思想、新知识。这些优势都是留学所能够具备的,但都是相对于未留学的就业竞争者的。这样就有一个前提条件,学成回国之后,海归人员数量仍然处于相对稀缺状态,外企的人才需求没有降低和发生类型变化,比如本地化运营导致的人力资源本土化倾向,或者建立健全了管理本土化人力资源的体系和机制,都会导致人力资源转向本土化。而现实却不可能是这样的,因为就业市场上基本上是受市场规律的调节,也就是受“看不见的手”的调节。每一个人都希望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能够取得竞争优势,从而进行一定的投资或者资源准备。就是我们所说的个体寻优行为。而这一行为是相互影响的,当每一个人都采取这一策略的时候,就会导致未来市场特定供给的过剩,从而使得这种供给物不再是稀缺的,从而失去竞争优势。海归背景随着大量的人通过留学而具备以后,就变得没有什么价值,你的优势就不存在或者被大大削弱了。语言能力可能依然还是外企、甚至现今许多国内企业也有所需求,但这和海归背景一样 而逐渐不具备独特性。通过留学学习新思想、新知识在今天看来已经有所削弱,因为全球化进程、互联网普及应用,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的中心市场以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新知识、新思想在中国一样可以学习,并且以前所存在的传播滞后已经消失。这样就使得几年前的教育投资在进行收获时出现了与当时预期的严重错位。因此,我们常常看到特别是在职业生涯规划这一类重要选择中,我们自以为是理性的,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一种“惯性”在起作用。这种“惯性”使得现实发生变化时,我们没有能力或者来不及及时调整,当我们到达预计好的站点时,却无可奈何地发现等在你面前的早已不是那辆班车。
导弹之所以能够精确命中目标,并不是发射的时候就瞄得多么准,而是在行进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测量它和目标之间的偏差,并能够及时机动地做出调整。当你要追踪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目标时,你不仅需要发现它的变化,还要预测它的趋势。肖恒是根据几年前的中国就业市场来设想他今天的就业竞争现实的,如果在这个时间段里不对自己的目标市场进行监测和追踪的话,那就失去发现变化的机会,而不能得到调整。反之如果及时发现变化和规律,甚至能够预测变化的趋势,还是能够调整自己学习的方向和内容偏重,构建现实的就业竞争优势的。如果说今天海归在外企面前已经不吃香了,那一定代表所有的海归,当你通过不断调整成为某种独特(比如具有独特的能力、经历或资源)海归时,竞争优势就又会光临到你的身上。
下期话题:
挤上城市的地铁
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的陈楠把自己求职的地点定在了北京,“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西部一间房”,“北京毕竟是国家的首都,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IT行业发达,机会也很多”。但他很快发现北京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像他这样工作经验处于空白状态的应届生,在求职时连面试机会都没有。目前的人才市场上,一边是拥挤在大城市中的滔滔求职人群,一边是门前冷落的小城镇用人岗位。挤上城市的地铁,将开往何方?欢迎来稿讨论:zhangmengjun@neusoft.edu.cn
一位海归的尴尬
吴曜圻(成都)/文
一些学有所成,想回国报效祖国的海归“怀才不遇”,难以找到发挥才能的地方。海归,遇到了尴尬。
王博士是位优秀的软件专家,又有爱国精神。在一家外资企业的邀请下,他辞去了在美国待遇优厚的工作,离开妻子女儿到中国工作。他设想,将在美国学习工作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身体力行地传播到国内应用,将对中国软件业的发展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那家企业的资方对王博士十分器重和信任,让他自主组建团队开发软件。
公司专门为王博士提供了单体别墅作为研究基地,购置了全套的硬件,选拔了最优秀的技术人员接受王博士的指挥。意气风发的王博士设计出了先进的软件体系结构,带领研发团队开发出了一个又一个软件构件。这些软件构件可以用通行的编程语言表达,王博士曾给笔者演示过,同一个构件有多个表达窗口,习惯用C语言的人可用C语言表达和修改,想用JAVA语言的人也可以转到自己熟悉的语言环境。以建筑做比喻,王博士平时为公司建造了许多高质量的基础构件,在需要时,能够像搭积木一样,快速地构成客户需要的软件。这样,就使公司具有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核心竞争力,又能使软件开发成本不断下降。
资方希望王博士不断取得佳绩来验证他的设想。实际上王博士仅做了一个学校管理软件,虽然专家们对软件结构及其可扩展性赞赏有加,但并没有为资方获取高期望的回报。在种种压力下,王博士辞职返回了美国。由他组建的研发团队被一家民营软件企业接管。
这家民营软件企业用王博士奠定的基础,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年业务量以亿元计算。现在的技术领头人就是当年王博士的助手。客观地说,他的技术水平不如王博士,但为什么在国内公司所起的作用比王博士要大呢?这是个让人很费思量的问题。
在一个动力项目的技术评审会上,认识了研究动力系统的张教授,他所提出的观点让笔者有些开悟,理解了造成王博士尴尬处境的原因。会上,有人提出组成动力系统的各个子系统都是成熟可靠的,以此推理,整个动力系统也是成熟可靠的。张教授以比喻的方式指出,两个非常优秀的男女,不一定能够组成和谐的家庭,这是在现实社会中常见的现象。这说明了一个科学真理,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最优,不一定能够组成整体最优的系统。
姑且不论滥竽充数的现象,即使海归们个个都是非常优秀的,也并不能肯定这些优秀的海归会在我们的公司中起到突出的作用。王博士个人非常优秀,但以他所在的公司整体考虑,他所起的作用并非最优,而技术能力相对低的王博士助手,可能更适应国内公司的环境,所以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
由此我们看到一个认识误区,就是过度地夸大个人作用。认为受过洋教育的海归能力高强,能够力挽狂澜,救公司于危难之中,或者为公司拓展新路,实现跨越发展。事实上,将海归作为空降奇兵的公司多以失败告终。经历过挫折的公司,不再对海归寄予过高的期望,将其作为一般员工对待,是企业正视现实,成熟、进步的表现。
对于想出国留学的同学来说,不要指望在国外拿个文凭就能回国找到待遇优厚的工作,从此过上高枕无忧的生活。无论到哪里学习,都要掌握真才实学。国内有些企业曾经炒作过海归人才,在媒体上发布高薪聘请海归的消息,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而后把海归悄悄解聘。但这给社会造成了一种虚假现象,以为出国是一条发财致富的捷径,使得办出国学习服务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有些投机分子赚得盆满钵满。
实际上,现在的海归人才良莠不齐,有些人确有真本事,有些人仅有个洋文凭。这样,就会产生“劣币驱良币”现象。因为洋文凭靠花钱就能容易得到,使得有些在国内高考成绩不佳的学生花钱在国外学习,然后回国找工作。国内有些企业聘用了这些海归后,并没有看到有突出的能力,也不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因而使得海归劳动力的社会平均价格下降。一些聘请过海归的企业认为,除了外语能力外,海归的专业能力平平,眼光高,不好管理。有些企业为了解决人才问题,将德才兼备的资深员工外送培训,或者建立企业商学院,这样培养的人才对企业更有价值。基于这种情况,一些学有所成,想回国报效祖国的海归怀才不遇,难以找到发挥才能的地方。
过去的“王博士”所遇到的尴尬情况是中国企业的特色情况所致,现在的“王博士们”可能会遇到新的尴尬情况,就是伯乐难寻或者明珠暗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让企业不断地增加新见识,提高判断能力。海归曾经是“香饽饽”,但随着海归暴露的问题增多,又出现了否定海归的倾向,使得“真金海归”受埋没。虽然在局部还存在对待人才不公的现象,但是,总体上讲,现在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内在价值,不论是“海龟”还是“土龟”,能创造价值的才是“好龟”。
海归,不是太多,而是远远不够
刘海(温州)/文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关于“海归搜索行动”的调查表明,截至2005年底,我国约有70万人在国外留学,已有17万人回国就业或创业,36万人仍然在读,17万人在海外工作。调查还显示,在海外的留学生中,87.7%的人表达了回国的意愿。而随着海外留学人员归国人数的逐渐增多,“海龟”这个名词也越传越响。
就国内职场整体而言,现在的海归不是过剩了,而是远远不够。在不久前结束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说,我国需要大量的人才,特别是国家急需发展的领域,通信与信息技术、农业高新技术、材料科学与新材料、能源与环境、工程科学等。
现在国内很多企业面临的瓶颈是本土人才接受教育的方式、知识面、创新能力、与外国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心理素质等都比较薄弱,而海归们一般都具有这样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比本土人才更容易迅速融入团队、熟悉市场。而目前海归绝大多数选择的就业地点,都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几个大城市,而且都盯上了为数不多的大公司,求职自然就会很困难。
随着市场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需求的人才也越来越国际化,“海龟”们要想不沦为“海待”,特别是没有工作经验的“海龟”,首先对自己的求职定位要清晰,特别是能否迅速、有效地适应新环境。而不是看不清自己的实际水平,自恃是“海龟”就乱开价,求职开口就是月薪过万,稍有不如意就跳槽走人,丝毫不考虑用人单位的感受,这使得本来需要“海龟”的企业望而却步;有的“海龟”盲目自大,不把本土人才放在眼里,企业担心“招来女婿气走儿”,在本土人才与“海龟”出现激烈矛盾时,一般也会选择放弃“海龟”;其次是现在国内企业聘用人才越来越理性,已经不像上世纪末那样,一味追求聘用了多少博士、硕士和多少“海龟”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而是关注聘用的这些人才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效益;第三是在出国前要分析了解国内需要哪方面的人才,定位自己出国学习哪方面的知识,回国前也要充分了解国内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和需要具备什么样能力的人才。如果“海龟”们没有充分考虑以上三点,回国后只是有了一个学位,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海龟”变成“海待”也就不奇怪了。
很多人出国留学是为了学习更多知识,将来就业也比较容易,而国家的发展壮大,同样也需要更多的海归人才。对海归人才有需求的不仅仅局限于几个大城市,很多二线城市需求量大,但很少有海归愿意前往,西部、东北等急待发展的地区更是乏人问津,然而这些地方存在着更多的机遇,正逐步从传统的制造业向高新技术、无线通讯、医药、汽车、金融、保险、银行、教育等各个领域发展,当地政府也通过创建“留学生创业园”、“高新技术孵化器”和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等来吸引海归。因此,海归选择就业,不要紧盯大城市不放,应看重长远职业规划,到二线城市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去;不要计较公司名气大小和薪水高低,一定能成为企业用人的“香饽饽”,自己的职业生涯也一定能得到充分发展。
海归,“下蛋”前先“趴”一会
王甲佳(温州)/文
对于许多海归来说,一下子把自己平民化,是不好接受的。然而海归们要想跃上期待的中产阶层,却需要一段时间来积蓄力量。
海归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是语言优势,在国外几年时间,语言的进步是非常具体的,我们公司就有一位海归,在加拿大工作学习了七八年,前两天恰巧公司来了几个美国客人谈贸易合作的事情。他到现场和人家交流的场面,你绝对以为是他遇到老乡了,他们甚至用一些俚语交流,气氛是没得说的,何况我们的产品本来就有优势,这个合作最后是谈成了,老外临走的时候,甚至有点恋恋不舍。
第二是文化优势,海归们有在两种不同文化下生活的体验,大部分时候能在两种环境中做良好的切换,会用不同的方式最终实现公司的商业意志。这比只熟悉一种文化的“楞头青”自然要好得多了。
第三是技能优势,一般情况下,海归们都掌握了不少特殊的技能,要是分开来看,可能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由于集中了语言、文化、公司机制等元素,这些技能就变得特殊了,这也是很多海归很得意觉得很有资本的地方。可惜最近十多年来,拥有这样资本的人越来越多了,总指望回国后会有很大的事业空间,但是那些跨国公司、外资企业也不是一直虚位以待的。对于绝大部分海归来说,必须最大程度地耐下性子,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这样的形势必将越来越严峻。海归们必须思考一个新的介入方式和介入范围,以维持一如先前的那种竞争力。
我的理解就是要再修行一番,可能不能靠可以成为跨国公司、外资企业的“螺丝钉”来给自己定位了,需要把自己的差异化找出来,如果找出来有些吃力的话,就需要放下所谓的身价,俯下身来寻找,许多时候会从容发现自己到底有什么优势,又有什么劣势。
我们明白,对于许多海归来说,一下子把自己平民化,是不好接受的。仔细研读肖恒的案例,我突然有一种设计的冲动,我们是不是通过一个系列的设计最终形成一个贵而不骄、富而有德、能而有信的新海归阶层?
这个新的阶层和老的阶层最大的区别在于,新阶层的价值完全是通过融合,类似化学反应这样的机制来体现的,不同于老的阶层那种嵌入,类似机械变化的情况来实现价值。惟有主动发生化学变化,海归们才会有在老阶层当年的中产地位。
这个化学变化是什么呢?我想具体的方程式肯定有各式各样的。但是有几个“势”是客观存在的,不妨在这里说出来,给大家参考:
承认自己的独特身份,融进本土文化。海归将会长期存在,我们的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也非常需要各式各样的海归人才,不要因为暂时的不适应,位置不好找而否定自己独特的“两栖”身份。我们清楚的事情是本土企业的外向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已经成为巨大的国际市场的一部分,所以融进本土文化并不局限于那些跨国公司、外资企业,更多的可以考虑其他企业,现在衡量东家的标准要根据它们外向化的程度,而不单单是原始的身份,这是一个大势,需要我们突破。
认同海外文化,但对海外管理模式要采取拿来主义。随着企业“群体”的变化,海归们直接或者间接服务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那些在外资企业很平常的工作方式,在国内企业里可能就引发很大的冲突。通常我们所见到的情况是,大家对海外管理的成就并不怀疑,就认为已经被200年历史所证明的成功管理方式、做事模式一定是我们本土企业克敌制胜的法宝,肯定是企业迅速脱胎换骨的重要载体,同时有许多企业也这样认为,我们发现许多变革不考虑现实基础,不考虑客观条件,不考虑渐进性,结果自然是很让人失望的,耽误了企业,也耽误了自己。格式化是非常简单有效的操作,但是在一个新的系统中,历史数据没有了,工作又怎么能做好呢?
掌握好规则与文化的边界。人们往往是爱屋及乌的,比如我们尊重国际惯例,那样有利于提高行动效率和差错,同时又往往喜欢把一些做法自然延伸过来,与本土公司内部文化形成冲突,如何掌握边界,实现和谐,是我们要留心的。比如外贸条款、数据需要精细化,而我们内部管理还不能对接,很难实现各个环节的精细化,这样的情形怎么处理,怎么做到内圆外方?
“海龟”从遥远的大洋彼岸一路辛苦回来,登陆了,是不是先“趴”上一段时间,从容地把蛋生下来?后面的路还很长,趴一段时间,也好积蓄力量,跃上自己期待的中产阶层。
教育投资应面向动态的就业市场
一清(北京)/文
留学作为一种教育投资,面向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市场,需要不断调整,并从学习方向、内容和社会资源等方面进行细化的优化,以便建立可以实现的就业竞争优势。
国内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赴美攻读信息通讯专业,学成回国进入“外企”,拿着高薪过上令人羡慕的中产生活。这是肖恒借助当年的“海龟现象”为自己编织的理想。这个理想在今天的现实面前就像云雾不能落地一样,当你强求它落地的时候,你发现它散了,连地皮都没有湿。其实,理想这东西,从来都是昨天勾画今天,今天勾画明天的事情。然而昨天的云是不是能化成今时的雨,常常是没谱儿的事情。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其实是人们生活的永恒窘境。因为理想永远是人类理性的选择,而现实却是我们构建和实现理想的变动着的框架。这种变动常常是出乎于我们先前的预料,这就使得现实演变为对人的理性的嘲笑。
有个故事很老套,但却天天在重演。农民发现今年大葱价格很高,比之种白菜的利润高很多。于是决定明年种大葱。谁料有此想法的人很多,明年市场大葱供应充足,远远超过市场的需求,于是葱贱伤农,老农决定再也不种这赔钱的玩意儿了。孰料后年又是一个葱价高于往常的年份。老农唏嘘,这好时候为什么老是赶不上呢!如果从竞争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就业竞争和市场竞争完全遵循相同的规律。
大学毕业到国外留学可以看作一种投资,做这种教育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就是就业预期。即在就业市场上哪些职位比较看好,一般而言被他人看好的职业也会被自己看好,而对于这些被看好的职业或职位,怎样的教育背景(作为能力和素质的主要参考标准)才有竞争力。对于肖恒而言,他首先根据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偏好选择了一个相对细分的市场——国内外资企业。外资企业在就业市场上对人才需求有一定的选择性,比如为沟通的方便需要一定的外语水平,有跨文化教育或生活背景更好。直白一点说,就是有国外留学教育背景的人,对外企就业机会具有竞争力。这样在就业竞争中就会相对于没有留学背景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恰在肖恒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海归——海外学子归国工作或创业是一个热潮,政府和企业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正是这时“海归”被广泛认知,就业市场对海归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巨大增长。从供求上讲,具有一定的稀缺表象。这就促使“肖恒们”做出了出国留学的教育投资决策。
仔细分析这种教育投资决策的话,就会发现肖恒是在试图用自身的能力和水平(留学背景来体现和表征)转换为差异化竞争优势。具体地讲这些优势是:(1)海归背景;(2)语言能力;(3)跨文化沟通能力;(4)新思想、新知识。这些优势都是留学所能够具备的,但都是相对于未留学的就业竞争者的。这样就有一个前提条件,学成回国之后,海归人员数量仍然处于相对稀缺状态,外企的人才需求没有降低和发生类型变化,比如本地化运营导致的人力资源本土化倾向,或者建立健全了管理本土化人力资源的体系和机制,都会导致人力资源转向本土化。而现实却不可能是这样的,因为就业市场上基本上是受市场规律的调节,也就是受“看不见的手”的调节。每一个人都希望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能够取得竞争优势,从而进行一定的投资或者资源准备。就是我们所说的个体寻优行为。而这一行为是相互影响的,当每一个人都采取这一策略的时候,就会导致未来市场特定供给的过剩,从而使得这种供给物不再是稀缺的,从而失去竞争优势。海归背景随着大量的人通过留学而具备以后,就变得没有什么价值,你的优势就不存在或者被大大削弱了。语言能力可能依然还是外企、甚至现今许多国内企业也有所需求,但这和海归背景一样 而逐渐不具备独特性。通过留学学习新思想、新知识在今天看来已经有所削弱,因为全球化进程、互联网普及应用,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的中心市场以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新知识、新思想在中国一样可以学习,并且以前所存在的传播滞后已经消失。这样就使得几年前的教育投资在进行收获时出现了与当时预期的严重错位。因此,我们常常看到特别是在职业生涯规划这一类重要选择中,我们自以为是理性的,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一种“惯性”在起作用。这种“惯性”使得现实发生变化时,我们没有能力或者来不及及时调整,当我们到达预计好的站点时,却无可奈何地发现等在你面前的早已不是那辆班车。
导弹之所以能够精确命中目标,并不是发射的时候就瞄得多么准,而是在行进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测量它和目标之间的偏差,并能够及时机动地做出调整。当你要追踪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目标时,你不仅需要发现它的变化,还要预测它的趋势。肖恒是根据几年前的中国就业市场来设想他今天的就业竞争现实的,如果在这个时间段里不对自己的目标市场进行监测和追踪的话,那就失去发现变化的机会,而不能得到调整。反之如果及时发现变化和规律,甚至能够预测变化的趋势,还是能够调整自己学习的方向和内容偏重,构建现实的就业竞争优势的。如果说今天海归在外企面前已经不吃香了,那一定代表所有的海归,当你通过不断调整成为某种独特(比如具有独特的能力、经历或资源)海归时,竞争优势就又会光临到你的身上。
下期话题:
挤上城市的地铁
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的陈楠把自己求职的地点定在了北京,“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西部一间房”,“北京毕竟是国家的首都,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IT行业发达,机会也很多”。但他很快发现北京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像他这样工作经验处于空白状态的应届生,在求职时连面试机会都没有。目前的人才市场上,一边是拥挤在大城市中的滔滔求职人群,一边是门前冷落的小城镇用人岗位。挤上城市的地铁,将开往何方?欢迎来稿讨论:zhangmengjun@neusof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