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以为,语文教学的境界是大音希声,大道无形。换句话说,就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简单”,也就是教学过程中追求本真、自然,不着意雕琢,不刻意粉饰,朴素,端庄,一堂课,只要有一点能让人铭记,有一刻尤其闪光,即可。
关键词:高中语文;感性思维;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73-01
思维有两种形式;一是形象思维,二是逻辑思维。人类思维发展史是最早出现一种与直观、形象性紧密结合的思维方式,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体。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只有感性生命和理性生命和谐发展,才称得上是一个健全的人,完善的人。然而我们大量的语文教育却是理性的,教师纯理性教语文,学生纯理性学语文。结果是;语文形象被淡化,语文情感被稀释,语文直觉被斩断,语文想象被干涸,语文灵性被扼杀。一言以蔽之,感性干涸。
1把握整体
语文课文是个七宝楼台,不能把瓦也揭了,楼也拆了,分解的太多太细。钱梦龙先生撰文指出:“任何一篇范文,都是各种言语要素--文化的、文学的、文章的、语言的、文字的,乃至意识形态、审美趣味等要素的'活的综合体'。这些都不见于部分而存在于整体之中,不应零打碎敲。新课标再次强调,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把文本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具体”进行整体把握,也是我国传统文论的重要内容。钱锺书先生在《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中指出,古人论文是“把文章通盘的人化或生命化”。 通盘地人化或生命化的“文章”,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已被“打通”,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再现于读者思维活动中的“精神上的具体”了。
2重视朗读
2.1审美效应。
汉语语言本身具有独特音乐美:清脆美,声如裂帛;高亢美,响遏行云;纤弱美,莺语蝶舞;浑厚美、黄钟大吕;流利美,溪水潺潺;连腔美,珠圆玉润”。一唱三叹,方知其味。吟诵把无声语言化为有声语言,在感性声调起伏中融化了感情。 学生通过朗读获得感性印象,通过反复朗读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和审美热情。
2.2语感培养。
反复朗读可以便于记忆,积淀语感和美感。对记忆来说,朗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熟读古人也有精辟的见解。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陆世仪说;凡人有记性,悟性。自使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后,知识渐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古人凡有所读之书。皆当使五以前使之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朗读才能积累大量语言材料和背景经验,激发出思考的热情,从而获得深刻的语言洞察力和透视力,达到如水入口,冷暖自知的境界。
所以我们不要在学生朗读上吝啬时间,要用大部分时间让学生无拘无束的读书。正如一首诗写的;读书声,从课桌的手掌∥鸽子一样的扑扇着翅膀∥一起飞出 ∥ 明净的窗棂,栖落在∥布满童贞气息的草坪。
3寓教于乐
我们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孔子的这堂课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是一堂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孔子作为老师纯粹只是起了一个引导着、组织者的作用。面对学生,老师不是板着面孔,而是“以吾一日长乎尔”拉近与他们的心理距离,这种循循善诱的平等意识也便于学生的畅所欲言。所以,直爽坦率的子路“率尔而对”,才有求、赤他们的各言其志,且面对有些犹疑的点是大胆鼓励,“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听到了不同于自己的观点后要么是“哂之”,要么是不动声色,不加评判,而对曾皙的回答,却是长长一生叹息(喟然叹曰),可以看到孔子的真性情的一面,让人心动,让人亲近。这堂课,我们既没有看到孔子要求学生要达到一个怎样的情感、智力、理性的高度,也没有要求学生有着怎样的美学熏陶,但是,我们又不能否认这堂闻名数千年的课既有情感的感染,也有理性的思考。从赞同曾皙的喟然长叹声中,他的弟子们以及数千年之后的我们,也能触摸到孔子内心深处情感的脉动:崇尚自然;同时也有他的崇高的政治理想的展现,让人生出理性的思考;而那如诗如画般的描述中不也暗含着美育的熏陶?其实,从这堂看似不经意的课中,我们不仅看到孔子的因材施教,对弟子各自特点的了然于胸,是否也有他的匠心独运?让我们思考,真正的语文课堂是归于本真、自然,在简单中追寻繁复,在清浅之中寻找深沉。
4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性材料
学习语言必须以积累大量感性材料为基础,没有必要的积累,识字不多,词汇贫乏、句式单调便谈不上运用。相反,积累丰富,读说听写就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这才具备了提高语言能力的条件。
4.1记诵。记诵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经验。古人一直强调多读,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读课本中好的文章,精彩的文段,优美的词句,并记忆成诵。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多读报刊和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扩大阅读量,拓宽视野,达到知识的广泛积累。
4.2模仿。模仿是语言习得的重要途径,也是积累语言材料的方法。学生在语言运用中,不断吸收词汇,借鉴句式也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为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模仿。
语言材料的积累,主要靠学生自己的实践,但教师也应适当地进行指导点拨,因为学生的认识往往有模糊笼统的毛病。如记了一个成语却不求甚解、读了一个好句不知其妙、背一个文段却未解其意。这些都有赖于教师的点评;哪些文学作品对学生有好处,在阅读作品时把握其中的哪些妙处,从中应学到什么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效的积累,从而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总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感性思维训练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和目的所在,有助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
关键词:高中语文;感性思维;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73-01
思维有两种形式;一是形象思维,二是逻辑思维。人类思维发展史是最早出现一种与直观、形象性紧密结合的思维方式,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体。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只有感性生命和理性生命和谐发展,才称得上是一个健全的人,完善的人。然而我们大量的语文教育却是理性的,教师纯理性教语文,学生纯理性学语文。结果是;语文形象被淡化,语文情感被稀释,语文直觉被斩断,语文想象被干涸,语文灵性被扼杀。一言以蔽之,感性干涸。
1把握整体
语文课文是个七宝楼台,不能把瓦也揭了,楼也拆了,分解的太多太细。钱梦龙先生撰文指出:“任何一篇范文,都是各种言语要素--文化的、文学的、文章的、语言的、文字的,乃至意识形态、审美趣味等要素的'活的综合体'。这些都不见于部分而存在于整体之中,不应零打碎敲。新课标再次强调,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把文本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具体”进行整体把握,也是我国传统文论的重要内容。钱锺书先生在《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中指出,古人论文是“把文章通盘的人化或生命化”。 通盘地人化或生命化的“文章”,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已被“打通”,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再现于读者思维活动中的“精神上的具体”了。
2重视朗读
2.1审美效应。
汉语语言本身具有独特音乐美:清脆美,声如裂帛;高亢美,响遏行云;纤弱美,莺语蝶舞;浑厚美、黄钟大吕;流利美,溪水潺潺;连腔美,珠圆玉润”。一唱三叹,方知其味。吟诵把无声语言化为有声语言,在感性声调起伏中融化了感情。 学生通过朗读获得感性印象,通过反复朗读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和审美热情。
2.2语感培养。
反复朗读可以便于记忆,积淀语感和美感。对记忆来说,朗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熟读古人也有精辟的见解。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陆世仪说;凡人有记性,悟性。自使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后,知识渐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古人凡有所读之书。皆当使五以前使之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朗读才能积累大量语言材料和背景经验,激发出思考的热情,从而获得深刻的语言洞察力和透视力,达到如水入口,冷暖自知的境界。
所以我们不要在学生朗读上吝啬时间,要用大部分时间让学生无拘无束的读书。正如一首诗写的;读书声,从课桌的手掌∥鸽子一样的扑扇着翅膀∥一起飞出 ∥ 明净的窗棂,栖落在∥布满童贞气息的草坪。
3寓教于乐
我们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孔子的这堂课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是一堂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孔子作为老师纯粹只是起了一个引导着、组织者的作用。面对学生,老师不是板着面孔,而是“以吾一日长乎尔”拉近与他们的心理距离,这种循循善诱的平等意识也便于学生的畅所欲言。所以,直爽坦率的子路“率尔而对”,才有求、赤他们的各言其志,且面对有些犹疑的点是大胆鼓励,“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听到了不同于自己的观点后要么是“哂之”,要么是不动声色,不加评判,而对曾皙的回答,却是长长一生叹息(喟然叹曰),可以看到孔子的真性情的一面,让人心动,让人亲近。这堂课,我们既没有看到孔子要求学生要达到一个怎样的情感、智力、理性的高度,也没有要求学生有着怎样的美学熏陶,但是,我们又不能否认这堂闻名数千年的课既有情感的感染,也有理性的思考。从赞同曾皙的喟然长叹声中,他的弟子们以及数千年之后的我们,也能触摸到孔子内心深处情感的脉动:崇尚自然;同时也有他的崇高的政治理想的展现,让人生出理性的思考;而那如诗如画般的描述中不也暗含着美育的熏陶?其实,从这堂看似不经意的课中,我们不仅看到孔子的因材施教,对弟子各自特点的了然于胸,是否也有他的匠心独运?让我们思考,真正的语文课堂是归于本真、自然,在简单中追寻繁复,在清浅之中寻找深沉。
4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性材料
学习语言必须以积累大量感性材料为基础,没有必要的积累,识字不多,词汇贫乏、句式单调便谈不上运用。相反,积累丰富,读说听写就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这才具备了提高语言能力的条件。
4.1记诵。记诵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经验。古人一直强调多读,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读课本中好的文章,精彩的文段,优美的词句,并记忆成诵。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多读报刊和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扩大阅读量,拓宽视野,达到知识的广泛积累。
4.2模仿。模仿是语言习得的重要途径,也是积累语言材料的方法。学生在语言运用中,不断吸收词汇,借鉴句式也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为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模仿。
语言材料的积累,主要靠学生自己的实践,但教师也应适当地进行指导点拨,因为学生的认识往往有模糊笼统的毛病。如记了一个成语却不求甚解、读了一个好句不知其妙、背一个文段却未解其意。这些都有赖于教师的点评;哪些文学作品对学生有好处,在阅读作品时把握其中的哪些妙处,从中应学到什么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效的积累,从而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总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感性思维训练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和目的所在,有助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