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内容层次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eha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修订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终于颁布了!
  看到课程标准的低、中、高三个阶段的划分,基本与以前总结的“有什么、什么样、为什么”的层次相合,即:低年级主要是解决“有什么”,中年级主要是解决“什么样”,高年级主要是解决“为什么”。
  对此,自己曾经与专家朋友交流,有些感概,与大家分享。
  科学教育单就认知来说,主要包括“有什么(个体、群体的存在)、什么样(形态、构造、特征)、为什么(原因、变化条件)”三方面。
  1.有什么
  中低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是接触“有什么”的问题。
  具体到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一般为观察、比较、分类、资料收集以及一些必要的实验。例如,从众多的事物中,提出、选择自己的标准再进行分类,认识到分类需要明确的标准。这个水平主要以一定的观察、比较和相对简单的实验为基础,通常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提取某一个属性,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
  2.什么样
  中高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是接触“什么样”的问题。
  具体到教学中,常用的手段除了基本的观察、比较、分类、资料收集和整理、实验以外,还包括一些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等逻辑思维。例如,从众多的事物中,提取它们共有的、本质的特征,用相对科学的方法和标准进行分类等。这个水平已经不仅仅是知道單个事物的某个属性,而是在一定的分析基础上,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3.为什么
  较高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接触“为什么”的问题。
  具体到教学中,常用的手段除了前述的内容外,还包括假设与猜想、判断与推理,以及研究计划的制定、实施和总结等。例如,把握和梳理事物内在的联系,综合相关事物的某些方面的信息,推断出可能导致的结果,并设计对应的研究方案加以验证。这个水平就不仅仅是知道某些事物的本质,而是要对这些事物内在的关系加以研究。
  以课程标准中学习内容2.1为例(如图1所示),中年级讲的是水的三态的“什么样”问题(水有哪三态、三态变化是什么样的),而高年级则要追寻水的三态的“为什么”问题(三态变化的原因、变化条件)。
  顺带多说一句,高年级的部分表述“知道温度是影响水结冰和水沸腾过程的主要因素”似可再商榷,或许想表达的是“知道能量的转移是影响水结冰、水沸腾等过程的根本因素,温度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表现。”
  又如课程标准中学习内容2.2(如图2所示),低年级是要追寻溶解的“有什么”问题(存在溶解、不溶解的现象),而中年级讲的是溶解的“什么样”问题(能溶解多少、溶解快慢怎么样)。至于溶解的“为什么”问题,则不是小学阶段解决的任务(即便是小学高年级),溶解的“为什么”问题(原因、条件)必须等到中学的物理、化学学完分子结构、化学键等知识后才能解决。
  再来看课程标准中学习内容8.1(如图3所示),低年级“有什么”方面是知道植物需要水、阳光,在中年级“什么样”方面则是知道植物是靠哪些器官获取水分、养料的,高年级“为什么”方面则是研究光合作用的机理,知道为什么说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水分并制造养分的。
  “有什么、什么样、为什么”是科学知识的三个基本层次,也是科学教育的三个不同层次的核心内容,每一课的内容必是其中的一或二、三方面,这也是科学课教学内容的基本层次和基本逻辑:因为探究以上三方面问题的需要,便有了探究这三类自然秘密的基本能力;这又影响着一课教学的基本目标——知识与能力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相互协调,同时也决定了一课教学的基本认知过程。
  认识对象可能有所不同,但认识同一层次内容的教学目标、基本教学过程大体相同,这就是科学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方面的规律。忽视或背离这个规律,编写的教材、设计的教学活动就会不像样;符合这个规律,则可以八九不离十。
  当然,死用这些规律,不结合具体内容有所变化,教材、教学就会千篇一律,表现为教条主义;在符合这些规律的前提下,力图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表达形式等方面创造一些特色、新意,便是教材或者教学出彩的地方,通常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当前的科学教育,在重视科学认知的同时又重视技术教育,这就决定了在“有什么、什么样、为什么”三方面内容的基础上,需要增加“怎么做”的内容。要教会学生“怎么做”,既要考虑认知方面的规律,又要有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更有对“什么是技术、怎样做技术”的深入理解(对技术设计的一般规律和流程,不能仅仅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教材、教学来说,既要有由浅入深的“怎么做”的内容,又要有符合认知规律、操作规律、技能培养规律的教学方法,这是当前教材、教学必须认真研究并加以体现的。
  湖南科技出版社(410008)
其他文献
农村民主议事制度是村民行使民主权利、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制度。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2009年12月2日全国人大通过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不久前,在全省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培训活动中,我借二年级学生执教“空气占据空间”内容,为与会代表研讨低年级的科学课堂教学提供“靶子”。  空气虽然是我们周围无处不在的重要物质,但是看不见、摸不着,要让低年级儿童理解空气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和空气占据空间有较大的难度。我基于儿童认知特点和学习科学概念的规律,精心设计认知冲突,通过开展对比实验、科学论证、迁移运用等教学活动,较好地帮助儿童完成了对“空气占据空
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张以及二次技术的发展,二次屏柜的压板数量急剧上升。二次压板一旦出现保护误动或拒动,将严重威胁到电网、设备与人身安全。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图像检索算法的继电保护压板状态识别系统对压板退投状态进行识别。首先,对压板图像利用背景差分法及光流法进行前景提取;然后,采用图片增强处理、边缘检测等一系列技术识别开关的投退状态;最后,再将获得的开关状态与系统数据库对比,生成可视化报表,由此判断出压板
针对输电线路各类型故障样本间的数量不平衡会造成人工智能算法对故障中的少数类样本识别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orderline-SMOTE(BSMOTE)算法与卷积神经网络(CNN)相
小学生的科学学习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是他们与同伴、学校、家庭、社区等相互作用的过程。小学生在社会化交互的过程中,在交流的对象、内容、方式等方面有什么样的倾向呢?  我们针对6—13岁的学生,从愿意交流的对象、愿意交流的内容、与同伴交流的情况、交流方式、交流中的冲突等方面,对812人进行了问卷调查(1—6年级各年段学生人数基本接近)。希望通过调查,可以全面了解他们,包括其交流的倾向和特点,有助于教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迅速膨张、信息资源的适时共享、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群的不确定性给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带来了挑战与机遇。高校图书馆要适应时代要求,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