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课改问题 稳步推进高中课改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e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在问题
  1.师生负担加重问题
  高中新课程实施中师生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负担过重。其主要原因是模块课程所设计的教材内容跨度大、知识不系统,造成了学生认知障碍;大部分模块教学集中在高一和高二,任务重、时间紧,教师为完成教学经常赶进度,学生课业负担加重;每门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以及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繁多,在改变单一评价标准的同时,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工作量;每学期学生需要完成十几个模块的学习及考试,学生为模块、会考及相关的考试而疲于奔命;对于老师则增加了命题、阅卷的工作负担。
  2.师资与教学设备问题
  按照新课程要求,理、化、生实验内容都有所增加,理、化、生实验室的压力增大,实验室资源及教师都明显短缺;此外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均被列入必修课程,这些学科在高校没有对应的专业,招收不到专业教师。通用技术课是高中新课改的一项重要课程,但是很多学校由于受到实验室和设备的限制,本来应该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却成为了“理论课”。
  3.课改方案中模块设置的问题
  在课改实践中,难点之一是课时问题。新课程方案的模块教学中基本上都没有考虑节假日等因素,使课程实施中课时不足成为必然。而高一阶段课程门数多、模块多,每门课程课时相对紧张,各科都在赶进度,模块考试频繁,导致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对所学内容只能囫囵吞枣。
  4.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问题
  在高中课改试验中,学校校本课程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多数学校课程建设体现主观意志较多,缺乏深入的、科学化、专业化的研究;其次,对于很多学校的教师来讲,承担必修和必选课中面临的问题和工作负担已经很重,往往难以有更多的精力开设选修课程;第三,市、区级教研机构对于国家选修课的任选部分还未列入教师培训计划,教师对国家选修课培训的需求未能满足;第四,关于校本课程,多数学校还处于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行开发和实施的阶段,缺少整体的课程建设思路。
  改进建议
  1.对课程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建议课改主管部门及时收集来自一线教师对课改问题的反映,针对课改以来在新课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专家深入研究整个课程结构体系问题,探索模块课程内在关联及其缺陷,及时对模块结构、教材内容、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2.加大师资培训与教学设备的投入
  各级教研机构应继续加大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培训,与高等师范院校联合,加大对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等师资短缺学科教师的培养;按照新课程要求对学校理、化、生实验室进行标准化改造和配置;建立研究性学习教室、通用技术专业教室等,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物质基础。
  3.加强优质校与薄弱校之间的联合共建
  人大附中与人大附中分校、北航附中构建的高中新课改自主排课实验体的课改实践表明,优质校与薄弱校的校际合作能够达成共赢的局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发挥团队合作优势,实现优质资源社会效益最大化。
其他文献
北京市政协为委员知情明政拓宽渠道、搭建平台,通过情况通报、视察、考察、调研等多种方式让委员了解情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多建睿智之言,多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Q-TOF/MS)技术定性分析茶叶籽中的酚类化合物。茶叶籽样品经乙醇水溶液提取后经反相色谱分离,通过Q-TOF/MS进行化合物的鉴定
历时两周的哥本哈根缔约方大会落下帷幕,经过艰苦谈判形成了“哥本哈根协定”.虽然该协定目前尚不具法律约束力,但是其共识无疑将成为下一步谈判的坚实基础,在全球合作应对气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之路rn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来看,中国一直都以积极态度研究、讨论、制定、并实施有关政策,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
最近,科任老师来“告状”:我班学生课堂纪律差,学生好说“闲话”,不能静心听讲,不能倾听同学发言,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效果。其实,这种现象我也早有察觉:讨论时,他们喜欢扯话题,打断别人发言;听讲时,他们心不在焉;别人发言时,他们不知所云……在这样的环境下,怎能静心学习,用心思考呢?课堂教学的高效又怎能实现?  看来,让学生学会倾听已迫在眉睫。倾听不仅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学习习惯和学
编者按: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是常青的。”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完成了一轮的实验,其成果初见成效。本期,我们邀请到一线的教学管理者、教师、教研员以及学生共同谈课改,以期为进一步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群策群力。    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三年的历程,反思这一轮的高中课程实施,期间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成为课改向纵深发展的瓶颈,难题一旦得到破解,素质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问题1:应
高考改革要先于课程改革或至少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一体化推进。对高考科目进行分类、分层设计,学校才能建立真正具有选择性的课程体系,才能因材施教。目前的高考模式,其科目设置上的简单分类,要求上的整齐划一,既不利于基础教育建立以人为本的课程体系,也不利于大学选拔人才。   细化高考招生类别,核心科目分层测试。在现有的高中文、理、艺术、体育、高职等分类的基础上,需进一步细化,比如将高考考试类别细化为文史类
2009年,是本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和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在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中国经济触底震荡,并逐渐企稳回升,预计全年GDP增长率将达8%~8.5%,达
2009年下半年,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联合民建北京市委组成联合调查组,围绕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这个议题,先后赴通州、大兴、怀柔、房山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市农委进
新课程为教师划出了一道新的起跑线,所有教师都已经从这道起跑线出发了,主动也好,赶鸭子上架也罢,大家都行走在这条大道上,都在或快或慢、或多或少地改变着自己的教学。从总体看,教师们在主动地寻求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在主动加强学科内、学科间的资源整合,收获了自身的专业成长。但与此同时,在教师自身能力和课程意识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知识和能力结构不足以应对新课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