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以网络和手机短信等为中心的新媒体的高速成长带来了媒体格局的深刻转变。这种转变的深刻性和丰富性都还有待我们深入思考,但它所带来的现实的冲击和变化不容忽视。对于具有产生时间较为长久的广播来说,新媒体的冲击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都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新媒体在冲击传统媒体广播的同时,也为广播提供了新的延伸和拓展的巨大可能。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新媒体时代下的广播新闻进行分析、解读,旨在为之提供相应的应对新媒体冲击的策略。
在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传统媒体面临着严峻挑战。各类传统媒体的占有份额不断萎缩,网络媒介的势力范围却以几何速度不断扩张。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要想不被狼吞掉,最好的办法是自己也变成狼。新媒体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传统广播传媒与其等待引外资进入新媒体产业,发起挑战,不如自己否定自己,将新媒体放在与传统媒体同等重要的地位,根据新媒体的产业性质采取相应的运营模式,包括新内容形式、新的内容制作方式、新渠道、新的推广方式、新的业务模式等等,将新旧媒体竞争从传媒集团与业外资本的外部竞争,转化为集团内部事业部之间的竞争,自发地进行平台转移,从而掌握主动权,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一、当今广播新闻的现状
新闻是广播电台的立台之本。当今社会信息瞬息万变,在与报纸、电视、网络博弈的过程中,广播新闻如不发挥其自身快速、及时、现场感强的特点,就会在传媒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失去克敌制胜的重要砝码。反之,作为广播记者如能做到先声夺人,充分发挥广播新闻的自身优势,将是广播记者提高自信心,赢得听众、赢得竞争的重要手段。
(一)缺少快速性
广播新闻以快著称,然而实际情况却名不副实。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广播记者的观念缺乏更新,仍然热衷于伏案写作,以稿件写作水平的高低来论英雄。
(二)被动性
好的录音报道能吸引人收听,听完后有的听众会有想法,于是有人同电台联系,提意见,谈感受,提供新线索等等,然后记者又会根据情况再次行动,再次形成报道,从而使广播由单向传播变成了双向传播。这样下去就让广播产生了被动性。
(三)不生动性
现在许多广播新闻稿为什么同样拥有重大的主题,但播出后却反映平平呢?原因很简单,这些稿件没有充分考虑听众的感受,基本上还是报章体的翻版,充其量加两段缺乏现场感的音响或采访录音,听起来枯燥乏味,没有吸引力。
二、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应对策略
(一)广播网的构建
广播传媒集团虽把广播网作为一项战略目标,但目前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似乎困难重重。
客观原因之一在于地方保护主义,每一家地方电台都直接受当地宣传部、广电局领导,在利益不明的情况下,很难接受横向的关系指示;其次因为目前跨区域的广告需求尚未形成市场规模,作为地方电台而言,通过加入区域性或全国性广播网来获取商业利益的需求还不强烈。
主观上则由于自身尚缺乏建立广播网的整体构思,无论是节目内容、经营理念、管理架构、经费投入等都尚欠火候。考虑到以上诸种困难,我们必须调整战略部署。应该意识到,广播网的构建并不就是整频率的节目输出,广播网只是一种与多家地方电台的时段合作模式。与致力于整频率的节目相比,我们更应该着力于制作几档其他电台无力制作的、适合跨区域播出的拳头节目;或者向其他电台提供它所需要却无力制作的区域或全国性新闻内容。
这种某一时段节目的合作方式可能比希望别人全时段、全频道转播我们的节目,要容易得多。再说广告经营,通过提供节目换取广告时段,其实质是与加盟台分享区域性广告利益的双赢模式。广播网一旦形成,网际的广告联动播出自然会对广告商产生不小的吸引力。
(二)与网络联合
在媒体技术不发达的阶段,各种媒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技术的限制,比如报纸虽然表意明确、思想深刻,但无法传递直观生动的视觉信息,电视虽弥补了报纸这个缺点,但又稍纵即逝,无法保存。而现在媒体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媒介的现有特征,为各种媒介实现融合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信息的重要性的增强,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表现出了强烈的全时空存在,24小时滚动新闻等新的信息播出方式应运而生。但“全时空存在”不仅仅包括固定空间、更包括移动空间中的全时段信息存在,此时依靠传统媒体已经不能满足这种全时空的信息需求,所以更多的媒体将通过媒介融合、充分利用声无线传播技术与渠道来满足人们在移动空间的信息需求,给自己带来新的发展。
从长远看,对于传统广播新闻媒体来说,仅把广播先问中播过的内容简单打包搬上新媒体平台是远远不够的,在构建新媒体产业链的同时,开发适合新兴平台的内容资源将是未来的重点所在。
在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传统媒体面临着严峻挑战。各类传统媒体的占有份额不断萎缩,网络媒介的势力范围却以几何速度不断扩张。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要想不被狼吞掉,最好的办法是自己也变成狼。新媒体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传统广播传媒与其等待引外资进入新媒体产业,发起挑战,不如自己否定自己,将新媒体放在与传统媒体同等重要的地位,根据新媒体的产业性质采取相应的运营模式,包括新内容形式、新的内容制作方式、新渠道、新的推广方式、新的业务模式等等,将新旧媒体竞争从传媒集团与业外资本的外部竞争,转化为集团内部事业部之间的竞争,自发地进行平台转移,从而掌握主动权,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一、当今广播新闻的现状
新闻是广播电台的立台之本。当今社会信息瞬息万变,在与报纸、电视、网络博弈的过程中,广播新闻如不发挥其自身快速、及时、现场感强的特点,就会在传媒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失去克敌制胜的重要砝码。反之,作为广播记者如能做到先声夺人,充分发挥广播新闻的自身优势,将是广播记者提高自信心,赢得听众、赢得竞争的重要手段。
(一)缺少快速性
广播新闻以快著称,然而实际情况却名不副实。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广播记者的观念缺乏更新,仍然热衷于伏案写作,以稿件写作水平的高低来论英雄。
(二)被动性
好的录音报道能吸引人收听,听完后有的听众会有想法,于是有人同电台联系,提意见,谈感受,提供新线索等等,然后记者又会根据情况再次行动,再次形成报道,从而使广播由单向传播变成了双向传播。这样下去就让广播产生了被动性。
(三)不生动性
现在许多广播新闻稿为什么同样拥有重大的主题,但播出后却反映平平呢?原因很简单,这些稿件没有充分考虑听众的感受,基本上还是报章体的翻版,充其量加两段缺乏现场感的音响或采访录音,听起来枯燥乏味,没有吸引力。
二、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应对策略
(一)广播网的构建
广播传媒集团虽把广播网作为一项战略目标,但目前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似乎困难重重。
客观原因之一在于地方保护主义,每一家地方电台都直接受当地宣传部、广电局领导,在利益不明的情况下,很难接受横向的关系指示;其次因为目前跨区域的广告需求尚未形成市场规模,作为地方电台而言,通过加入区域性或全国性广播网来获取商业利益的需求还不强烈。
主观上则由于自身尚缺乏建立广播网的整体构思,无论是节目内容、经营理念、管理架构、经费投入等都尚欠火候。考虑到以上诸种困难,我们必须调整战略部署。应该意识到,广播网的构建并不就是整频率的节目输出,广播网只是一种与多家地方电台的时段合作模式。与致力于整频率的节目相比,我们更应该着力于制作几档其他电台无力制作的、适合跨区域播出的拳头节目;或者向其他电台提供它所需要却无力制作的区域或全国性新闻内容。
这种某一时段节目的合作方式可能比希望别人全时段、全频道转播我们的节目,要容易得多。再说广告经营,通过提供节目换取广告时段,其实质是与加盟台分享区域性广告利益的双赢模式。广播网一旦形成,网际的广告联动播出自然会对广告商产生不小的吸引力。
(二)与网络联合
在媒体技术不发达的阶段,各种媒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技术的限制,比如报纸虽然表意明确、思想深刻,但无法传递直观生动的视觉信息,电视虽弥补了报纸这个缺点,但又稍纵即逝,无法保存。而现在媒体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媒介的现有特征,为各种媒介实现融合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信息的重要性的增强,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表现出了强烈的全时空存在,24小时滚动新闻等新的信息播出方式应运而生。但“全时空存在”不仅仅包括固定空间、更包括移动空间中的全时段信息存在,此时依靠传统媒体已经不能满足这种全时空的信息需求,所以更多的媒体将通过媒介融合、充分利用声无线传播技术与渠道来满足人们在移动空间的信息需求,给自己带来新的发展。
从长远看,对于传统广播新闻媒体来说,仅把广播先问中播过的内容简单打包搬上新媒体平台是远远不够的,在构建新媒体产业链的同时,开发适合新兴平台的内容资源将是未来的重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