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细节,铸就精彩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s352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有时候,一个教学细节的忽略,往往会导致整个课堂气氛甚至教学预期的改变。提出了教师应利用教学细节,让教学真正走向有效和高效。
  关键词:细节;精彩;预设;生成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是的,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我们教师能在课前有意识、创造性地预设好每一个教学细节,并在课堂中运用自身积累的教学经验机智地处理好每一个预设之外的教学细节,那么我们的教学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并收获课堂中那份意外的精彩。
  一、预设细节,预约精彩
  俗语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一旦方向错了,战略制订错了,细节做得再好、再努力都是徒劳的!”看来,我们教师要想在教学细节上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预设,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催生、预约丰富的“精彩生成”。
  (一)预设细节,点燃思维的火花
  【案例1】本人执教的二年级《按规律填数》
  课件出示一张桌子的图示(图1),问“一张桌子可以坐几人?”
  学生很快得出是6人。
  “猜一猜,两张桌子可以坐几个人?”接着我抛给大家一个猜测。
  “12人!”教室里迅速回响起响亮而轻松的回答声。
  “是吗?”我环顾整个教室,“有不同的意见吗?”
  但我看到的是一双双坚定不移的眼神,丝毫不为我所诱惑。
  “到底可以坐几人呢?”我伸出手做了一个“请看”的示意,把大家的目光聚集到大屏幕上。
  这时大屏幕上打出了两张桌子拼接后的形状(图2)。
  “12人!”
  还有一些学生不假思索地答道,而另有一些同学则举起手来指指点点了。
  “不对啊?好像是10人?”不一会儿,教室里冒出了一小股不和谐的声音,接着议论声更响了。
  大家都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转而把更多期待的目光投向了我。
  “到底是几人呢?”我趁机用课件动态展示了座位的安排情况(图3)。
  “真的是10人也!”猜对的同学欢呼雀跃。
  猜错的则是皱着眉头苦苦思索……
  如上环节,教师于导课时在问题呈现上从细处入手,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悬念”,从对桌子拼摆后座位的变化入手,故意让学生顺着思维惯势“猜错”,从而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在一惊一乍中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最后隐去三四张桌子图片,只剩下“6、10、14、18”这一列数,从而顺利得出数之间也和图形一样存在着变化的规律,引出课题《按规律填数》。反之,很多教师往往会把此环节安排成直接呈现所有桌子与座位情况的图形,然后让学生数一数人数的变化,变成枯燥的看图数数,学习自然少了许多热情与精彩。
  (二)预设细节,让新知与旧识对比碰撞
  课堂的新授环节蕴含着丰富的可供挖掘的“小细节”,此时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过程都与原有的旧知发生碰撞。这时如能预设好某些“小细节”,往往可以很好地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新知的消化和吸收。
  【案例2】本人执教的《有余数的除法》
  本人是通过用三角形拼小船这个操作情境来对“有余数的除法”进行研究的,试教时课堂新授情况如下(图4)。
  但在几次试教后发现学生存在两大认知障碍:
  (1)学生对老师教的“除法的竖式写法”认可度不高,不明白他们自己创造的写法为什么不对(图5)。
  (2)在图式对照中,不能很好地将“竖式中各数”与“操作图”及“横式写法”建立联系,特别是对竖式中“8”和“0”及余数“1”的意义的理解存在障碍(图6)。
  怎么办呢?我苦苦地思索着。
  “妈妈,蚕宝宝变成飞蛾飞走了!”女儿拿着一个空蚕茧来到我面前。对呀,我的脑袋突然开了窍,用三角形去拼小船的过程能不能像“飞蛾”那样破茧之后留下一个空巢,用以表示原来的小船的位置呢?受此启发,我设计了如上(图7)的课件。
  在教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写法后,我进行了一个“一图两式(横式和竖式)”的图式对照比赛。课堂片段如下:
  “下面请一位同学上台当小老师指竖式写法中的各数,另两位同学指图形及横式中相对应的位置,看谁找得快,其他同学当裁判。”
  比赛在激烈地进行着……
  当“小老师”指着竖式写法中表示拼小船用去的“8”时,那位指横式写法的同学傻了,其他同学也在议论纷纷,大家发现这个“8”在横式中根本找不到。
  “这个8表示什么意思呢?”我趁机问。
  “表示拼两只小船用去的三角形个数。”
  “横式中有吗?”
  “没有。”学生摇摇头说。
  “余数1是怎么来的?”我指着竖式中的余数发问。
  “从上面减下来的。”
  “那么横式中的余数1呢?它能直接减出来吗?”
  “不能!必须先在心里算好2×4=8,然后用9-8=1。”
  ……
  改进这个小细节后的教学效果让我喜出望外,学生很真切地感受到了“除法竖式写法”的优点,强化了除法竖式写法中各数的实际意义与写法上优于横式写法的独特之处,对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写法有很大的帮助,在本单元后测中,学生对笔算除法的认可与掌握程度都超过了我以往所任教的班级。
  二、捕捉细节,生成精彩
  “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诚然,教学需要预设,但因我们的日常教学有着独特的开放性、灵活性和不确定性,往往使我们根据预设教案进行课堂教学时会发生“意外”,这时,优秀的教师会时刻留心捕捉这些意外的“细节”,辅之以艺术化的处理,化干戈为玉帛,催生学生精彩观念的诞生。
  (一)捕捉细节,让“错误”华丽转身   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精彩的,然而这种精彩不仅是因为有感情交流、思维碰撞以及创造力的迸发,有时更会因“错误”而精彩。
  【案例3】本文执教二年级《解决问题》片段
  原题:“一辆公共汽车上有乘客30人,中途下车16人,又上车20人,这时车上还有几名乘客?”但在制作课件时,因版面原因,我随意把原来的问题缩写成了“这时车上还有几人?”
  生1:30-16+20=34人。
  生2:太复杂了。就是30+4=34人。
  师:不会吧?有这么简单吗?(面露怀疑之色,其实心里是在窃喜。)
  生2:上车20人,下车16人,实际多了4人,就是30+4=34人啦!
  老师面露夸张的赞许之色,说:“说得多好啊!掌声表扬!”
  “老师,我有不同意见。”鼓掌的手还没举起,就被一声嘹亮的喊声打断了,我一看,是班里的数学大王何煜杰(生3),此人脑子顶呱呱,缺点是上课爱插嘴。
  生3:条件中说的是乘客有30人,而问题中说的是车上有多少人,那就应该再加上司机和售票员,这样车上应该有30+6=36人。
  说完面露得意之色,望了我和其他同学一眼,一屁股坐下了。
  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犯大错了,刚想去改正,又有学生举起手来要补充。
  生4:我觉得何煜杰说得也不一定对,现在许多车子是无人售票的,这样车上应该有30+5=35人。
  生5:老师,这道题到底该怎么做呢?
  我灵机一动,将错就错,先大声地表扬了他们一番,然后告诉同学们:“因这道题在意思上没有表达清楚,这些算法都可以算对。”
  接着我问:“如果现在我把问题改成‘车上有几个乘客’,那应该用哪种算法呢?”
  学生纷纷举手……
  在这里,我因自己疏忽大意而造成了题意不明,幸好,我巧妙地抓住了这个错误的小细节,大作起“将错就错”的文章,不仅没有误人子弟,反而发人深省,开放了学生的思维,结出累累“果实”。
  (二)捕捉细节,化“尴尬”为动人故事
  【案例4】一位老师在执教一年级《得数是6的加法和6减几的减法》中的小片段
  师:我说1。
  生:我说5。
  合:1和5组成6。
  ……
  对口令很顺利,老师顺势引入新课,正举起手板书课题:“啪”的一声,打破了教室的宁静。
  “老师,你裙子的纽扣掉了!”学生骚动起来。
  台下听课的我暗暗替这位老师着急,不知她会如何收场。
  这位已涨红脸的老师顺着孩子们的指点,在捡起扣子抬起头的一瞬间,神色已恢复了平静。难道她已想到什么妙招了吗?我心里暗想。
  师:“同学们看,小纽扣见大家学习这么认真,它迫不及待地跳下来,想和大家一起学习呢!欢不欢迎?”
  “欢迎!”
  师:“善于观察的小朋友告诉大家,老师裙子上原来有几颗纽扣啊?”
  孩子们伸出小手仔细数起来,大声说:“老师,是6粒。”
  师:“你能根据刚才发生的事情,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句话吗?”
  生1:“老师裙子上原来有6粒纽扣,掉了1粒,还剩5粒。”
  生2:“老师裙子上现在有5粒纽扣,加上掉下来的1粒,正好是6粒。”
  生3:“6-5=1。”
  ……
  这里,课堂的意外的“尴尬”没有让老师乱了方寸,机智的老师顺势发现了“出彩”的转机——裙子上的6粒纽扣与所学知识正好巧合,稍作转化,因势利导,使恼人的“事故”变成了动人的“故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我们的数学课堂就是由很多“毫末”“垒土”般的小细节组成的。一点一滴的改变、一丝一毫的关爱,到了一定的程度,教学质量就会发生变化,就会与他人拉开差距,这种差距,才能彰显你教学上与众不同的优势,铸就我们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唯有如此,我们的教学才会真正走向有效和高效,我们的课堂才会因之而充满生命的律动,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1.
  [2]蒋涛.课堂因“意外”而美丽:借助动态生成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学数学杂志,2010(01).
  [3]林高明.关注细节 有效生成[J].中国民族教育,2006(09).
  [4]郑培云.善于关注细节 构建生成课堂[J].小学教学设计,2009(32).
  [5]吴爱龙.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03).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的Story time板块通过简单而又生动的小故事,巧妙地创设出有趣的故事背景和情境,用学生喜爱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为了有效地教学Story time板块,教师应巧设故事情境,用故事呈现语言知识,在故事中进行语言实践,真正地激活英语课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巧设情境;故事
期刊
摘 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还未形成系统化成型的写作思维,因此,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如何点燃学生写作情感的投入,成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所迸发的情感是最好的写作素材,也是最初的灵感来源。但是当前的小学作文一直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多数学生对此存在明显的排斥心理。因此,通过教师课堂作文教学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显得尤为重要。在综合分析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所面临难题的基
期刊
摘 要:每个孩子都不是一张白纸,在他们走进课堂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通过搭建伙伴学习联盟,让学生共同学习、彼此沟通、交流碰撞、分享智慧,从而在小组中聚合思维,在求同思维的基础上争取发散思维,对问题产生新的数学思考,在互助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优化儿童思维,共同提升和发展。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进位)》一课为例,浅谈如何让学生在伙伴研究中,提升和优化数学思维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
期刊
摘 要:2009年,学校积极参加了焦作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申报了“农村中学语文活动课的开展研究”的课题,并研究决定以“语文活动课的开展”为突破口,认真开课,积极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成立了此课题组,把“农村中学语文活动课的开展”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旨在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素养;目标;研究  一、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新课标课程理念的第四
期刊
摘 要:初中生由于受年龄限制,往往缺乏实际生活经验,对应用题所涉及的背景知识不熟悉,对一些专业术语不理解,结果很多学生对应用题无从下手。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随时关注来自生产、生活中的各种信息,特别是加强对应用题审题策略的指导。  关键词:应用题;审题;策略  审题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后面问题的解决情况。那么如何审题呢?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加上与其他教师的经验交流,总结为
期刊
摘 要:对有关“问题链”的内涵、特征、类型和功能等进行分析,探讨问题链在化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并选取“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基于问题链的课时教学设计,形成基于问题链的化学教学设计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问题链;化学教学;教学设计;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微观结构和宏观世界之间的联系,深入理解宏观现象背后隐含的深刻的变化规律和本质,需要为学生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
期刊
纵观历年的中考试卷或是平时的教学,作为数学教师都会把相似三角形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等三角形的拓展与延续,体现了客观认识事物的规律从特殊到一般,从内容和形式上也显得更丰富多彩,是考查同学们分析能力、想象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热点内容,并且在相似三角形问题上,可操作性强,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因此,本文将通过例题解析有关相似三角形的问题,谈谈笔者对相似三角形的
期刊
纵览历年来全国各省的高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关于函数y =Asin(ωx+?渍)的图象和性质、最值和解析式的求解,以及变换问题屡屡皆是,是高考中必考的一项内容,一般选择题一道,填空题一道,甚至解答题中也会涉及,考察分数大约在20分到25分左右,很显然,这部分知识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学生对此掌握的并不是那么理想,反而这样的题目成了错误率很高的题目,这是
期刊
数学是推理中的音乐,而音乐则是感觉中的数学。代表理性的数学,其规律与秩序所产生的美感,虽无声音之传递,但与音乐是根本相通的;而代表感性的音乐,其音强、音高、音色、节奏、旋律、曲式及风格,虽无明显的数学表达,但数学的踪影却处处可见。  数学概念在乐章中一个非常有趣的方面是Fibonacci数列和黄金分割理论的存在。前者是由意大利的数学家L.Fibonacci命名的一个整数数列。其特点是:从第三项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