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chengd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又符合个人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地理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基础上,通过激发兴趣、营造氛围、培养习惯、增强动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地理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高一地理教学课改实验已经实施多年,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下面我谈谈在地理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明确课标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课标要求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不仅影响教学设计的方向,还决定教学的具体步骤、方式和组织形式。它给我们提供了教材分析及设计学生活动的依据,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课标要求,钻研教材,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能力和具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传统教学要贯彻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即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的长远目的,产生动力努力学习地理。但是,要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能动作用,仅培养社会责任感是不够的,还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了解预期学习成果,开展目标清晰的实践活动,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作出客观分析,想方设法并最终取得认可,自我提高并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如果在授课伊始就让学生了解课标要求,就可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将课标要求转变为学习的内在动机。这种动机决定学生学习地理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倾向性和选择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二、精心选择案例,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就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理论和问题解决式的学习、案例分析等启发式教学,这些理论方法符合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它贯穿“三为主、两结合、一核心”的原则,即以学生为主体(学的主体),教师为主导(教的主体),课程标准为教与学的主要依据,重视全体学生的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以培养和发展智能、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在现代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出好的问题,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时,我事先在每个班选两名同学,给他们分配任务,一位同学讲内部圈层,另一位同学讲外部圈层,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备课,课堂上由两位同学扮演教师的角色给同学讲解,其他同学对讲的不足或错误的地方再做出补充或更正。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让课堂充分焕发活力,使师生的个性在课堂上都得到充分张扬,极好地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师生在互动中学习。教是使学生知地,明理;学是为了说理,析事。如何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最好的做法就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讨论,加强师生交流,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活。课堂中安排的活动内容、案例只提供了示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引导学生补充书本以外的地理素材。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揭示一些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引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荒漠化防治”一课时,我从网络上搜集了许多荒漠化的图片和视频,在多媒体上展示,再配上西北地区的地形图和降水、植被景观图,让学生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提示学生从地理位置、降水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设计既贴近生活,让学生有亲切感,又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
  2.设置适度的问题,让学生跨越一定的障碍获取知识。
  教师备课时,重点不是准备自己如何讲,而是设计如何让学生活动,让学生说理,析事。上课时,教师不是当讲解员,而是当“导演”,发挥主导作用,进行组织、调控、点拨、引导,让学生当“主角”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索的成功者。问题设置要有适当的难度,不是学生稍动脑筋就能解答的;不是老师一问,学生很快就能在书本上画出答案的。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选择合适的资料或案例,提出有一定障碍难度的问题。教师在层层深入中,揭示规律,并引导学生思维,从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地球的运动——公转”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再根据多媒体演示地球公转的现象,在白纸上画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侧视图和极地俯视图,然后用视频展示仪展示。对学生作的图,找出错误,有针对性地讲解,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观察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读图、看图、作图能力,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
  3.重视学生的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提出各种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在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时,会发表不同见解。这些问题、见解是以学生现有知识体验为支点的,极容易引起同学的共鸣和争论,是教师所设计问题的重要补充。教师不应为了赶教学进度而忽略它的存在,而应及时肯定学生所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和见解,并展开讨论和探究,这样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掌握知识。例如:在讲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的形态影响时,教材给出了株洲和武汉市的略图,教师可引导学生读课本中的插图5.6和5.7图,从中看出交通对聚落的空间形态有何影响。达到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目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
  三、精心设计活动(练习)反馈,拓展学生思维
  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可能实现有效控制,达到预期目的。在学习活动中,学习能力的形成需要一系列及时的信息反馈,在教学设计中,理论联系实际,富有思考性、启发性的活动和练习题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接触同一概念,使知识及时得到强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活动和练习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对学生模糊不清的问题进一步讲述,加深学生理解,使学生真正弄懂。例如:在讲“农业的区位选择”时,结合水稻的生长需要,分析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展开讨论,加深学生理解,使学生真正弄懂,培养兴趣,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教师应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不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课本知识上,并把握动机进行情感价值或乡情、国情教育。例如:在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线路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学习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以外,还要提供“三横五纵”铁路的有关资料,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进行乡情、国情教育。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个性的发展,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为我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空间和操作平台。教师只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转变观念,勇于尝试,就定能在新的课程改革浪潮中取得良好成绩。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常规自旋回波(SE)结合电影MRI对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1例,其中Fallot四联症14例,房间隔缺损2例,右室双出口2例,单心室1例,主动脉缩窄2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寻求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主要从更新教育理念
以城镇化为载体、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是新时期兵团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思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更加坚定了兵团广大干部职工对这一思路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住院患者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入选60例需行椎体成形术的老年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传统健康教育方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使高职院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是需要引起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是近年来一个新兴的课题.就目前的
数学是一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科学,数学又是具有基础性属性的科学,这就使得数学在实践教学中可以进行实践活动课教学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水平.同时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
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师是中心,教师在课堂上是讲解者、传授者,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不多,甚至没有思考的时间。随着新课标理念的实施,我们在地理课堂中力争把课堂还给学生,尽量做到
高三地理复习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散渗透在初高中的7 3本教材中。学生往往是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复习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究竟应如何搞好高三地理复习,这是地理老师必须面对的。如何开展好地理备课组活动,共同提高高考地理复习效率?我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好教研活动提高复习效率。  一、制订整体教学复习计划,明确复习方向  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要明确,我省制定的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考试说明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