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高校的内外环境分析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的原因,旨在引起社会、家庭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减少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内外环境;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02
一、突发公共事件的概述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是社会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部分。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的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忽然发生的,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如果对该概念进一步概括,抽出其本质特征,不论其原因如何,就可以得出高校突发事件的更简洁的概念:在高校内突然发生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就是高校突发事件。
二、高校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
(一)学校的外部因素
1、自然环境层面。自然灾害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日趋明显,经济和社会的生活的脆弱性增加,灾害的风险也日趋增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更是不断上升,可能正在进入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据统计,2008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52亿元,比上年增加4.0倍[3];2009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24亿元[4];2010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340亿元,其中因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3505亿元,比上年增加4.4倍[5]。特别是2008年以来相继发生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等特大自然灾害,引起了我国政府对加强和完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国高校在灾害突发事件预防和管理方面的存在严重不足如:灾害知识缺乏,灾害意识淡薄,灾害应急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灾害的预警措施和快速处置能力不高,灾害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这些都可能导致高校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的损失。
2、社会大环境层面。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与调整时期,贫富差距的加大,利益多元化格局鲜明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人们围绕利益问题而产生的矛盾也日趋增多和突出,会出现一些利益主体因利益失衡所引发的心态失衡,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矛盾。当少数人无法自我排解压力的时候,就有可能将矛头对准高校,因为相对于社会上的成年人而言,大学生是弱者,缺乏防范意识和抵抗能力,属于社会群体中的易受攻击者。因此,无论是国外的枪击事件还是国内的侵害事件,大学生都非常容易成為受攻击对象。如2007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事件,2003年清华爆炸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政府部门作为宏观调控者,及其制定的规章制定具有引导大生的行为规范,尤其是现在大学生正处于敏感和易冲动的年龄阶段,他们的思维活跃、维权意识强,当他们对涉及切身利益的公共政策感到不理解或不满意的时候,很容易产生过度反应。如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就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问题,也不是学校单方面努力所能解决的问题,它还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2]。西方国家将学生毕业后的充分就业视为重要的社会目标,如德国为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在促进私人投资和扶持中小企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措施。而在我国,大学生就业通常受到一些政策的束缚和影响,在就业压力比较大时候。他们很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而引发一些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
3、国内外敌对分子的破坏。我国当前在国际社会上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不能忽视是国外反华势力、国内民族分裂分子、民族宗教极端分子和邪教组织等一些敌对势力对我国破坏从未放弃停止过。如2001年法轮功1-23自焚事件、08年拉萨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2008年4月14日奥运火炬传递巴黎受阻事件、09年乌鲁木齐打7-5事件。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他们接受新事物的欲望强,但是分辨力差,因而往往成为敌对势力渗透的主要对象。
4、高校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近年来,高校周围的治安和环境问题也经常是高校突发事件的“激发源”。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经营者瞄准在校学生这庞大消费群体。尤其在校大学生消费能力相对于中小学生要高,所以高校周围遍布旅店业、饮食业和娱乐业,一些业主为了谋取暴利出售淫秽读物,甚至有些业主是打着电脑网吧的幌子,经营含有赌博、淫秽内容的电脑游戏。学生涉足此地,和社会上大量成分复杂的社会青年频繁接触,经常因语言不和发生口角,或因经济利益发生纠纷。周围不良的环境引发学生和社会人员之间、学生和业主之间治安纠纷不断增多。
5、网络媒体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网络似乎已经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东西,但是网络媒体给大学生获取知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在高校突发事件中发生率比较高的校园暴力虽有其多层次、多方面的原因,但社会环境中不良的网络媒体也是关键原因之一。现在网络中泛滥着消极的思想、色情和暴力信息。加之大学生好奇心强,各种信息都想了解。而黄色信息、反动宣传、暴力游戏以其惊险、刺激使得不少大学生沉溺于此。
(二)学校内部因素
1、高校管理的缺失。高校开放办学,学生活动范围扩大,学生安全增加了不确定因素。但是学校应急管理却相对的滞后。如高校硬件设施管理的缺失。高校大规模招生,一校多区,导致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使一些质量低劣、设施陈旧或为赶工期修建的、消防设施不完备的教室、实验室、宿舍、食堂等地方成为引发意外伤害事件的场所。部分学校的基础设施老化,供电、供水等设施年久失修,有的学校的教学楼和宿舍楼道甚至连走廊灯和应急灯都没有配备,导致学生在通道、楼道、台阶、校门等处因堵塞拥挤而发生的意外伤害时有发生。还有现在很多高校的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治安管理缺乏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理念,常会导致冲突,如很多高校校内日用品物价高,导致学生不满,也有的学校食堂卫生条件差、管理不善而引发学生集体上访或罢课等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如2002年北京某著名大学集体罢餐事件。
2、大学生本身素质教育的缺失。在应试教育模式下,从小学到大学,学校和学生家长只关心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排名,只在乎学生的考试分数,对学生的能力开发主要集中于学生的读、写、听、说等学习能力,忽略了一个人的发展是综合素质的全面的发展,不仅包括学习能力,还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抗挫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应急反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等等。同时,学校普遍忽视了对学生危机教育、防范意识教育、灾难教育,特别是忘了告诉学生当遭遇不同的突发事件时怎么去面对,以及处理的技巧等。导致学生在面临大事、要事和急事时出现价值错位、心理失衡等现象,引发了学生道德的让位和精神的困惑。我国的学生从小就缺乏灾难教育和意志力的磨练,缺乏危机教育,造成危机意识的淡漠,使相当多大学生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缺乏独立分析和灵活应变能力,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能在危机爆发初期就事先预见、迅速处置和有效控制,无法沉着应对,甚至造成灾难的扩大,也不能在突发事件后尽快恢复心态平静。
3、大学生心理问题。马加爵事件的发生使得全社会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16%-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而且,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近年还呈上升趋势。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80后、90后、“CHIAN ONE”(独生子女),他们个性突出。讲究民主,追求自由与平等,对自我的定位普遍偏高,同时也面临着就业,恋爱、家庭、与人相处等诸多问题的困扰,容易导致心理失衡。甚至有的走上自杀等道路。究其原因,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问题有:恋爱问题、家庭父母不和问题、就业的压力、学业的堰力、人际交往的障碍。心理问题一旦爆发出来,后果都比较严重,容易导致学校突发事件的发生。
大学生作为一特殊的群体,对大多数人来说,既面临着学生生涯的结束,也意味着人生道路的起航;一边承受着来自如社会的各种压力,一边又带着回报社会的激情。这个特殊群体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却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且高校中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到高校的安全稳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危机学生的安全。通过我们的呼吁希望引起家庭、社会和学校各界的高度重视,减少和极可能避免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总则.2007.
[2]李建科.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D].2009,(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关键词: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内外环境;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02
一、突发公共事件的概述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是社会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部分。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的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忽然发生的,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如果对该概念进一步概括,抽出其本质特征,不论其原因如何,就可以得出高校突发事件的更简洁的概念:在高校内突然发生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就是高校突发事件。
二、高校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
(一)学校的外部因素
1、自然环境层面。自然灾害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日趋明显,经济和社会的生活的脆弱性增加,灾害的风险也日趋增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更是不断上升,可能正在进入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据统计,2008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52亿元,比上年增加4.0倍[3];2009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24亿元[4];2010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340亿元,其中因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3505亿元,比上年增加4.4倍[5]。特别是2008年以来相继发生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等特大自然灾害,引起了我国政府对加强和完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国高校在灾害突发事件预防和管理方面的存在严重不足如:灾害知识缺乏,灾害意识淡薄,灾害应急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灾害的预警措施和快速处置能力不高,灾害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这些都可能导致高校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的损失。
2、社会大环境层面。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与调整时期,贫富差距的加大,利益多元化格局鲜明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人们围绕利益问题而产生的矛盾也日趋增多和突出,会出现一些利益主体因利益失衡所引发的心态失衡,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矛盾。当少数人无法自我排解压力的时候,就有可能将矛头对准高校,因为相对于社会上的成年人而言,大学生是弱者,缺乏防范意识和抵抗能力,属于社会群体中的易受攻击者。因此,无论是国外的枪击事件还是国内的侵害事件,大学生都非常容易成為受攻击对象。如2007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事件,2003年清华爆炸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政府部门作为宏观调控者,及其制定的规章制定具有引导大生的行为规范,尤其是现在大学生正处于敏感和易冲动的年龄阶段,他们的思维活跃、维权意识强,当他们对涉及切身利益的公共政策感到不理解或不满意的时候,很容易产生过度反应。如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就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问题,也不是学校单方面努力所能解决的问题,它还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2]。西方国家将学生毕业后的充分就业视为重要的社会目标,如德国为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在促进私人投资和扶持中小企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措施。而在我国,大学生就业通常受到一些政策的束缚和影响,在就业压力比较大时候。他们很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而引发一些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
3、国内外敌对分子的破坏。我国当前在国际社会上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不能忽视是国外反华势力、国内民族分裂分子、民族宗教极端分子和邪教组织等一些敌对势力对我国破坏从未放弃停止过。如2001年法轮功1-23自焚事件、08年拉萨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2008年4月14日奥运火炬传递巴黎受阻事件、09年乌鲁木齐打7-5事件。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他们接受新事物的欲望强,但是分辨力差,因而往往成为敌对势力渗透的主要对象。
4、高校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近年来,高校周围的治安和环境问题也经常是高校突发事件的“激发源”。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经营者瞄准在校学生这庞大消费群体。尤其在校大学生消费能力相对于中小学生要高,所以高校周围遍布旅店业、饮食业和娱乐业,一些业主为了谋取暴利出售淫秽读物,甚至有些业主是打着电脑网吧的幌子,经营含有赌博、淫秽内容的电脑游戏。学生涉足此地,和社会上大量成分复杂的社会青年频繁接触,经常因语言不和发生口角,或因经济利益发生纠纷。周围不良的环境引发学生和社会人员之间、学生和业主之间治安纠纷不断增多。
5、网络媒体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网络似乎已经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东西,但是网络媒体给大学生获取知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在高校突发事件中发生率比较高的校园暴力虽有其多层次、多方面的原因,但社会环境中不良的网络媒体也是关键原因之一。现在网络中泛滥着消极的思想、色情和暴力信息。加之大学生好奇心强,各种信息都想了解。而黄色信息、反动宣传、暴力游戏以其惊险、刺激使得不少大学生沉溺于此。
(二)学校内部因素
1、高校管理的缺失。高校开放办学,学生活动范围扩大,学生安全增加了不确定因素。但是学校应急管理却相对的滞后。如高校硬件设施管理的缺失。高校大规模招生,一校多区,导致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使一些质量低劣、设施陈旧或为赶工期修建的、消防设施不完备的教室、实验室、宿舍、食堂等地方成为引发意外伤害事件的场所。部分学校的基础设施老化,供电、供水等设施年久失修,有的学校的教学楼和宿舍楼道甚至连走廊灯和应急灯都没有配备,导致学生在通道、楼道、台阶、校门等处因堵塞拥挤而发生的意外伤害时有发生。还有现在很多高校的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治安管理缺乏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理念,常会导致冲突,如很多高校校内日用品物价高,导致学生不满,也有的学校食堂卫生条件差、管理不善而引发学生集体上访或罢课等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如2002年北京某著名大学集体罢餐事件。
2、大学生本身素质教育的缺失。在应试教育模式下,从小学到大学,学校和学生家长只关心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排名,只在乎学生的考试分数,对学生的能力开发主要集中于学生的读、写、听、说等学习能力,忽略了一个人的发展是综合素质的全面的发展,不仅包括学习能力,还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抗挫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应急反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等等。同时,学校普遍忽视了对学生危机教育、防范意识教育、灾难教育,特别是忘了告诉学生当遭遇不同的突发事件时怎么去面对,以及处理的技巧等。导致学生在面临大事、要事和急事时出现价值错位、心理失衡等现象,引发了学生道德的让位和精神的困惑。我国的学生从小就缺乏灾难教育和意志力的磨练,缺乏危机教育,造成危机意识的淡漠,使相当多大学生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缺乏独立分析和灵活应变能力,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能在危机爆发初期就事先预见、迅速处置和有效控制,无法沉着应对,甚至造成灾难的扩大,也不能在突发事件后尽快恢复心态平静。
3、大学生心理问题。马加爵事件的发生使得全社会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16%-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而且,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近年还呈上升趋势。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80后、90后、“CHIAN ONE”(独生子女),他们个性突出。讲究民主,追求自由与平等,对自我的定位普遍偏高,同时也面临着就业,恋爱、家庭、与人相处等诸多问题的困扰,容易导致心理失衡。甚至有的走上自杀等道路。究其原因,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问题有:恋爱问题、家庭父母不和问题、就业的压力、学业的堰力、人际交往的障碍。心理问题一旦爆发出来,后果都比较严重,容易导致学校突发事件的发生。
大学生作为一特殊的群体,对大多数人来说,既面临着学生生涯的结束,也意味着人生道路的起航;一边承受着来自如社会的各种压力,一边又带着回报社会的激情。这个特殊群体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却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且高校中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到高校的安全稳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危机学生的安全。通过我们的呼吁希望引起家庭、社会和学校各界的高度重视,减少和极可能避免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总则.2007.
[2]李建科.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D].2009,(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