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者到学者嬗变的文化硕果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83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年来,尚昌平多次回到她的精神故乡新疆,在那片土地上行走、写作、拍摄、生活、感悟。她说:“每次回来时就想着不去了,但是只要一看到新疆地图上的昆仑山就想着出发。出发的时候有时会感觉到辛苦,但到了那里就感觉不到了。”她说,“我只是一个自然的人,去了一个自然的地方,遇到了一群自然的人,做了一些自然的事情。没有什么成绩,只是深爱这片土地。”
  


  这些年,昌平出版了10余本关于新疆的书和摄影集。《和田人》《刀郎》《南疆》《玉出昆仑》《风展如画》《沿河而居》《走读新疆》《西出阳关》等。有她在古丝绸之路上的人文纪实,有对南北疆人文地理的细读与解析,也有对沿河而居的人群和刀郎生命之舞的关注。她将心灵自由体验、文化积累和学术探求做着互补与融合。随着行走足迹的执著延伸,她的思考与探究也在完善和成熟。


喀什塔什村的古丽,她的母亲正在编制地毯。

  她爱那片土地,也珍爱与他们相守的时光
  昌平2017年出版的摄影集《和田人》,用的是黑白照片,以不同层次灰度的质感呈现。所有面部特寫,无论是沧桑还是纯真,他们的眼神无一例外流露着真诚和友善。
  在昌平的摄影作品中仔细观察每个人的生活动态,甚至只是观察被集中排列于一页上的特写,看到他们在沙漠的边缘收割,手工艺人在制作,在夜市上售卖,在村道上行走,在家院中休憩时,你便也能够品读出在高山、沙漠那些广袤的时空中的生活样貌。
  这部摄影作品是她近20年在南疆和田地区拍摄的,主要侧重于昆仑山北麓和田地区的居民、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人家、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心地带的原始村落。和田北临塔克拉玛干沙漠,南踞昆仑山,那里特殊的地域条件、文化环境,造就了和田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与自然融合过程中简单、质朴的性情。
  在海拔2875米的阿热勒力克村,28岁的牧羊人吐逊托乎提·艾力代为村民牧羊来维持生计,他笑容灿烂,表情从容。
  一个名叫萨伊普古丽的女孩,在海拔3100米的昆仑山区,一次次走过玉龙村的路口,上学、做家务之外,却从她5岁到13岁始终未变的透明双眸中,确信她对未来的期盼。平静的生活都给予了她怎样的滋养?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与琴相伴,又多少次弹奏出流淌在人们心中的旋律英阿瓦提村弹奏热瓦甫的牧羊人,从他轻揽热瓦甫在怀里,深邃的目光、娴熟自如的动作中,确信他对真美善的赞颂。
  “昌平镜头中的和田人、和田景,是我们认识今日和田不可多得的影像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照片终将成为老照片,成为人们观察、认识和田的一个特殊窗口。我欣喜地看到昌平由行者到学者的华丽转身,在当代中国学群体中增添了一位名符其实的人文地理专家,一位善于用镜头纪录边疆人文、自然景观的摄影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原主任马大正先生如此评价,其学术性价值将为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一份独特的人文地理图像信息资料。
  汉唐时期的和田,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更是名震中外,孕育了包括昆仑神话、于阗乐舞在内的古代文明,在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田是我国最早接受佛教文化的地区,也是佛教传入中原的中转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和田曾是东西经济文化枢纽、著名的绢都和西域四镇之一。


在葡萄下,巴拉曼艺人全神贯注地用芦苇自制的苇笛演奏美妙的音乐。

  昌平给和田的居民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记录了当地的时代变迁。她爱那片土地,也珍爱与他们相守的时光,为他们倾注了亲人般的爱,家一般的深情。这是她的行走,也是她的生活本身。
  说到生活本身,昌平在行走路上还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她在海拔4800米的阿拉玛斯矿遇到了采玉人何诚忠,在他休息的山洞里,昌平看到他在看自己的《玉出昆仑》,她对矿工说:这是她写的。这本书已经被这位矿工翻的破损不堪了。这位采玉人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他经常借着昆仑月色写诗,他用写诗来化解他在昆仑山的孤独。在昌平的《和田人》画册即将付印时,他在雪山打了卫星电话给昌平读新写的诗,希望能加在昌平的书里:“雄伟壮丽的昆仑山就像一个大家庭,和田玉及其周围伴生的普通石头就是这个家里的一对兄弟。和田玉因世人对它的爱好和追求而离开昆仑山,进入人们的生活。也因此使得它虽然风光无限,却再无回家的可能。与和田玉相生相伴的普通石头,虽无人问津,但它不离不弃地坚守着昆仑山,成为撑起这个家的脊梁。我们记住和田美玉的同时,更要记住作为昆仑山脊梁的普通石头,因为和田美玉有尽日,而巍峨的昆仑山将永存!”这只是一段插曲,像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


图1: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图2:巴拉曼艺人在专注地演奏苇笛。
图3:巴拉曼艺人在精心演示自制芦笛的过程,这是正给苇笛打孔。
图4:巴拉曼艺人在制作完成后试奏苇笛。

  那异常珍贵的温情支撑着她走读驿旅   在《西出阳关》中,昌平自述“无数回荒奔在磨灭人迹的漠土,在生始死终的两个极端里荒凉了身后的路”,她以生命的形式与历史交换并试图超越时空。面对旷世绝美,她所做的不仅仅是探索、考证与追溯,在时间与生命的极限面前,还有聆听与歌吟。昌平的描述是审慎而凝重的,所仿照梦中路线而游走不归的,是罗布泊、楼兰、龟兹、喀什噶尔这些多数已在丝绸古道上远去的背影。
  《走读新疆》一书中,昌平曾对自己的行走定义为“走读方式”,这是一种古老的求知途径,而这条求知的路一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偏远的山区延伸着。在《重返底坎尔》一文中描述到,家境窘迫的叶海亚给她专门宰羊做的鲜肉菜心饺子;男孩吾甫尔当作礼物送给她六条手掌般大小的鲫鱼;双目失明的110岁的布西汗老人为她精心挑选的粒粒均匀的葡萄干……这些异常珍贵的温情,足够支撑昌平的孤单驿旅。
  昌平在《刀郎》中自述:“刀郎乐舞的本质是什么,一直悬系在我的心头不得释然。”整本书中,最令人动容的是昌平对于数位刀郎老人的考察和描述,从他们的身世、家庭和生活中,都可以透映出这样一个简单的主题——刀郎,就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无论富足还是贫困。
  《风展如画》,是昌平深入策勒进行的文化考察与解析。其“风”,既是高山僻壤宁静绝美之风,也是文化内蕴深厚久远之风;其“画”,既有人们生活劳作之画,也有佛寺丰富艳丽之画。策勒,不仅是古代佛教东传必经之地,也是魏晋以后向中原输送佛教经典的文库,是中国佛教发展历史链条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参阅典籍史册,她将视线渗透到湮没于历史深处的佛行之路上。
  从沙漠学会放弃的智慧
  《玉出昆仑》,写的是一条几千年踩踏出的通向中原文化的玉石之路与文化之路。辉煌之后,自有艰辛。因为山间的玉石之路依旧崎岖艰辛,那些千百年往返的驮工依旧辛劳。具有“万山之祖”之称的昆仑是群玉之山,也是寄托中国文人理想追求的精神之山。喀什塔什村是群玉山下一个村落,这里的男性村民一生中都曾经历过驮工生涯。进山驮玉用驴,要走一段狼道,那是一条逼仄山路,窄到无以错身,所以人兽共走,险境丛生。两边是悬崖,毛驴四顾也会四肢打颤,而这就是昆仑采玉必经之道。采玉人年年都经过这样的生死之线,在这里他们变得坚毅、隐忍,同时也有了异样的柔情。狼是人的天敌,但驮工们竟然在这里救过一只倒伏在悬崖边的幼狼。狼本来是羊的天敌,但此时他们宁愿从山下驮来一只羊,宰杀后调养这只受伤的狼。昌平曾跟着七个驮工进山,走过那条凶险的狼道。驮工们把最笨的老驴交给她骑。
  最后才道出天机:如果这支驮队出事,只有这只老驴,可以把她安全带回。这是一个有禅意的故事。
  与所有行走新疆的人不同,昌平所令人钦佩的,是她能够冷静下来,怀着对这片土地真正尊重的心情,用所有的感官构筑对新疆的认知。《沿河而居》这部作品记录了发源于昆仑山的克里雅河水系的变迁,以及对沿河古代聚落的探寻和现实居住在克里雅河两岸居民的生存状态。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以尊严和力量延续着自己的生活,并坚守自己独有的文化。所以,在她历经无数湮埋在沙海中的故园和空旷的瀚漠后,真正停留在克里雅河边。
  “是沙漠教会我们放弃。”她在沿河行走之中所进入到的,其实是理想之途最为真实的一程。因为在对塔克拉玛干过去的家园的阐述中,她已经展示了一个神秘意义上的具像化了的精神故乡。


組图:尚昌平佳能摄影作品展的图片。

  在克里雅河成为家喻户晓的人
  “我沿着克里雅河走到昆仑山麓脚的兰干乡玉吉米力克阿卡村,乡间的空场地上正在举行欢快的麦西来甫,场地四周围聚着人群。我突然听到了一声醇厚深沉的管乐吹奏声,情不自禁地脱口惊呼:巴拉曼!”那一次,昌平头顶一弯新月走进南疆。山中虽然没有传说中的琼楼玉阁,但夜晚竟是一片银白,山间寒澈的湖水仿佛让人找到了传说的源头。
  与巴拉曼的缘份由来已久。在此之前,昌平曾经经过一个小院,那座院墙很别致,是用玫瑰枝条编结成的篱笆,浓郁的玫瑰香让人禁不住慢下脚步。透过玫瑰墙,她看到庭院中三个沉浸在音乐旋律中的维吾尔族人。相识是一种缘分,无论在山上还是山下,沿克里雅河行走总会有与人偶然相识的缘分,这种缘分几乎让昌平成为家喻户晓的人。
  那支巴拉曼多处用胶布粘裹着,没想到吹奏时发出浑厚音响的巴拉曼,竟然是芦苇制成的。买提库尔班·托乎提在筒里取出一只直径1厘米的芦苇杆,仔细地打量苇杆是否笔直,在靠近芦苇根的一端,用锋利的小刀削出45度的斜角。然后,他将一根与苇管内径相匹的葡萄藤插进吹口的一端,并放在碗里浸泡……一个吹奏巴拉曼的艺人必须学会制作巴拉曼,民间又称皮皮、毕毕、巴拉曼皮皮,汉文史籍中曾译做巴拉满,它还有芦笛、芦管之称。巴拉是维吾尔语孩子之意,巴拉曼意即孩子的玩具。
  之后,昌平把巴拉曼的制作与音乐写进了书里。科隆音乐学院教授克里斯蒂安·施耐德(Christian Schneider)找到昌平,于是巴拉曼被介绍到了德国,被更广泛的人听到这种天籁之音。
  这就是一个文化行者的历程,用镜头和笔记录着她走在古丝绸之路上的所见所闻,并用爱搭建新疆与内地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2012年昌平被北京市委组织部颁发“北京市对口资源工作社会贡献奖”。
  在昌平看来,行者的停留与歌吟,栖居者的生活与沉默,并没有本质的不同。空旷的荒漠和从容不迫的时间,对有些人是奢侈的,于她而言,那就是生活本身。
其他文献
“年年此时燕归来”,流传几千年的老话,在今天,或许已成为人们的奢望。  网鸟、毒鸟、杀鸟、食鸟……仅今年9月底到10月中旬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国各地发现的野生鸟类伤害案件和线索至少30余件,恶劣程度震惊全国。而这只是野生鸟类遭受人类残害巨大冰山的一角。  当那只“燕”莫名成为人们赚钱的工具或者大补的珍馐时,它可能永远都回不来了。虽然它们中有些历经了几次自然界生物大灭绝和几百万年进化,却可能在短
期刊
尚昌平  人文地理摄影师、作家、诗人。  对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绿洲人家、罗布泊荒漠、楼兰遗址、古龟兹佛教文化深入考察,著有西域考古、历史研究论文十数篇,并提出了新的学术观点。    出版“尚昌平人文地理”系列丛书:《玉出昆仑》《风展如画》《沿河而居》《刀郎》《南疆》《走读新疆》《西出阳关》等十余本;出版摄影集《经典伊犁》《和田人》。  2012年被北京市委组织部颁发“北京市对口支援工作社会贡献
期刊
她七十余次来到新疆,在这片土地上行走、写作、拍摄,用去人生最美好的二十年。熟悉她的读者通过这些年她出版的图书——《和田人》《刀郎》《南疆》《玉出昆仑》《风展如画》《沿河而居》《走读新疆》《西出阳关》,了解那些生活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绿洲和昆仑山北麓的居民生存状况。她——尚昌平不仅用笔,还用镜头为外界展示着新疆的丰富和多元,将她对这片土地和人群的热爱以及她对每一次与他们相守时间的珍爱,都
期刊
2017年6月5日,第五届中国企业绿色契约论坛及第七届SEE生态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西管理分局局长钟泰,以他34年的坚持与领导力,荣获第七届阿拉善SEE生态奖。  雪山万里寻滇金丝猴  1983年,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建立,我国有了第一个滇金丝猴保护区,拉开了对滇金丝猴这一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的序幕,同年加入保护区管理局的钟泰成了滇金丝猴的首批守护者之一。  那年,钟泰16岁
期刊
2005年12月在新疆噶尔曲尕最后的罗布人部落的夜晚,昏暗灯光下,那些维吾尔族兄弟高大的背影依旧萦绕在眼前;热情的歌声,也仿佛回绕耳边。  “兄弟,我骑马千里趟过塔里木河只为来看你……”  那一夜,在无边无际的棉花香气里,平时滴酒不沾的我醉得像一团软棉。  那是我第一次和尚昌平去新疆采风,也是第一次被新疆同胞兄弟般的炽热真情感动。此后,对新疆的美好回忆令我经久难忘。  “人类是地球上最具情感的动物
期刊
图/尚昌平  纯粹是内心喜欢,所以一次又一次地去  新疆是一块神奇的疆域。  此处美丽的雪原,一望无际的沙漠历历在目;彼时神秘的楼兰,被人遗忘的废墟遥不可及。千百年来,新疆都是探险家的集散地,南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的艺术和风情绚丽多彩,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在古丝绸之路的南、中两条干线上留下的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等古迹昭示着历史的悠久与沧
期刊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尽管候鸟面临多种多样的威胁,但人类对土地的使用是对候鸟影响最严重的因素。垦荒、采矿、毁林、填海造田等不可持续的人类活动,导致鸟类栖息地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甚至完全消失。比如,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同样是候鸟的主要栖息地。可由于经济压力和发展欲望,人类将湿地滩涂转变成了可带来经济效益的制盐区、水产养殖场、休闲娱乐和工业区等,导致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甚至被吞噬,靠湿地生存的水鸟因此
期刊
如果辉煌是一座城市,那就该是维也纳的模样。无论是自12世纪就强盛于欧洲的哈布斯堡王朝时期,还是19世纪繁荣的奥匈帝国,作为首都的维也纳都巧妙避开战争,中正平和地存在于欧洲世界,与阿尔卑斯山和多瑙河为伴,以音乐艺术为灵魂,犹如一幅明朗浩然的帝国画卷,看到时间里的全息空间。维京游轮沿多瑙河专为中国游客定制的内河线路,巡游奥地利、匈牙利、德国等国家。在欧洲最富诗意的多瑙河上行进,品一杯美酒,来一份地道的
期刊
即使你没看过他的照片,你和他的纪实摄影项目《水》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汇丰水资源计划” 的资助下,美国摄影师穆斯塔法·阿卜杜拉阿齐兹在过去的五年内,将镜头对准了世界各地与水有关的人和风景。    在当下,“水”这个议题十分复杂,并且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水资源和人类的关系正在逐渐走向一个危险的境地。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全球约有六千五百万人不能喝上安全和纯净的饮用水;河流、
期刊
编辑们, 你们好!我是《中国周刊》的忠实读者我给贵刊去信是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我和这本刊物有很深的缘分, 那是一个偶然的機会,我在朋友那里看到了这本杂志,随手翻阅一下,发现了里面精美的文章很吸引我,于是,开始认真仔细地阅读完整本杂志。我发现《中国周刊》的选题策划思路清晰,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一直关注着贵杂志。我关注《中国周刊》文学性、人文性的部分。我后来还通过上面的电话,订阅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