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情趣 悲凉的颂歌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g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故都的秋》中,“悲凉”是一个关键词语,郁达夫在全文中以一连串的词语链强调“悲凉”,有意把秋的悲凉作为美来系统欣赏,这种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富有雅趣,极其独特,是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中很少有的,也是学生较难理解的。正因为如此,这是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审美品位的难以替代的教学资源。鉴于此,笔者的教学设计有意淡化了其他内容,紧紧围绕“品味悲凉之美”这条主线展开,以期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 《故都的秋》;以悲为美;品味悲凉之美;感悟独特情趣
  【教学目标】
  1.感受文中所描写的景物蕴含的悲凉意味;
  2.理解作者欣赏蕴含悲凉色彩景物的独特趣味;
  3.体会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文中所描写的景物蕴含的悲凉意味。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欣赏蕴含悲凉色彩景物的独特趣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预习】
  1.阅读全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熟读课文,仔细体会3-11段描写的五幅图画中“清、静、悲凉”的特点,特别是景物中蕴含的悲凉色彩。
  【教学过程】
  一、解读标题,解“故都”之味
  1.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写秋的美文不计其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特别有韵味的散文《故都的秋》。
  2.出示问题
  如果把标题中的“故都”改为“北平”,可以吗?
  明确:不可以,“故都”二字含有历史的沧桑,文化的底蕴,眷恋的情感,悲凉的感受。
  二、捕捉文眼,品“悲凉”之词
  1.教师提问
  本文第一段有一句话概括了故都的秋的总体特点,这就是本文的文眼,请同学们找到并朗读。
  2.品析文眼
  出示問题:如果把“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改成“可是啊,北国的秋,却来得悲凉,来得清,来得静。”可以吗?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①原句中先说“清”“静”再说“悲凉”,由景到情,由客观到主观,符合认识规律;原句中的“悲凉”放在“清”“静”之后,带有总结意味,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作者表现景物的“清”“静”,而不是艳丽、热闹也有助于表现“悲凉”。②原句中“特别地”强调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的与众不同,带有很强的个性特点,也带有很浓的抒情意味。
  三、紧扣画面,味悲凉之境
  1.教师谈话
  刚才,我们品析了文眼,下面我们选择绘秋部分的几幅画面,来品析故都秋的韵味。
  2.出示问题一
  老师将第3段中的两个“破”(破屋、破壁腰)、“(朝荣)”“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删掉了。你认为可以吗?为什么?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注释:朝荣”,是牵牛花的一种,早上开放,太阳一出就枯萎。
  明确:①原文中的两个“破”(破屋、破壁腰),具有衰颓之感,具有沧桑之感,具有悲凉之感,这和标题中的“故”字具有异曲同工之妙。②原文中的“朝荣”,是牵牛花的一种,它是早上开放,太阳一出就枯萎了,写其生命短暂,表现悲凉之感。③原文中的最后一句话,通过“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表现了一种生命衰败、时过境迁的悲凉。同时通过“最好”“使作陪衬”表现了作者对这种衰败景象的细细玩赏的态度,这和作者对破屋、破壁腰、朝荣这些衰败或即将衰败的事物一样,表现了作者以悲为美的独特的审美情趣。
  3.出示问题二
  老师把第4段“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中的两个“也”一个“只”删掉了。你同意老师的改动吗?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①改句是客观描述,原句中的两个“也”字,一个“只”字,多了些感慨,融入了主观感受。这几个字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不仅用身体感官在细致感受,而且是用心用情体察秋槐落蕊。②这蕊虽然不起眼,但也曾点缀枝头,而现在凋落了,似乎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显然作者是期望这落蕊有更多的存在感的,可是没有,“也”“只”的背后是作者的伤感和疼惜。③“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直面生命的衰败,思考生命的周期,引起悲凉的感受,也是一种生命感受,也是一种深沉之美!
  4.出示问题三
  老师把第11段中“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这一句删掉了,可以吗?为什么?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明确:不可以。①如果说秋槐落蕊是已然的衰败,那么秋枣预示着将至的衰败。②这句话表现出一种浓重的悲凉,风景虽好,令人喜悦,可很快就没有了。韶光易逝,眼前景物越美好就越让人伤感。③“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作者赶到故都再看一眼时,却是它即将沦陷,联想到将被异族践踏的故都也会像鲜红的秋枣遭受西北风、尘沙灰土的侵袭一样,那该是怎样痛心的悲凉。   四、拓展课外,悟悲凉之美
  1.教师谈话
  刚才我们欣赏的几幅画面都带有悲凉的色彩,比如衰颓的破屋、稀疏的秋草、满地的落蕊、将起的西风,我们还没来得及品析的两幅画面也带有悲凉的色彩,比如衰弱的蝉声、寒凉的秋雨。而且,作者对这些悲凉的景物持有欣赏、赞美的态度,比如说到秋草,用“陪衬”,说到落蕊用“深沉”,说到蝉声用“啼唱”,说到秋雨,用“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这是一种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下面,让我们阅读两则本课以外的材料,进一步感受这种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
  2.幻灯片展示一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阅读上面一段文字思考:史铁生笔下的地坛美在何处?
  明确:史铁生笔下的“地坛”和郁达夫笔下的“破屋”极其类似,它们美在丰富的经历,美在丰厚的积淀,美在饱经风雨的沧桑,美在褪尽繁华的本真……
  3.幻灯片展示二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阅读上面一段文字思考:凋零的秋叶美在何处?
  明确:这里的秋叶美在远离喧嚣的宁静,美在坦然面对的从容,美在宠辱不惊的淡定……
  台湾作家洛夫在《一朵午荷》中写道:“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生命的任何一种存在形式都有感悟存在的价值。诞生与蓬勃有感悟存在的价值,如徐志摩就热情地说“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散文《婴儿》),毛泽东就欣喜地说“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同样,衰败与死亡也有感悟存在的价值,如佟铁鑫就深情地唱道“最美还是夕阳红”,张海迪在给史铁生的信中就诗意地写道“死亡是一片绿色地带”。郁达夫欣赏“衰草”“落蕊”,和我们刚才欣赏凋零的秋叶一样,实则都是在深刻地感悟生命。
  4.教师小结
  以悲为美是一种特别的审美情趣,使本文具有特别的魅力。郁达夫为什么会以悲凉为美呢?同学们下课以后可以自己去探究。
  五、诗意朗读,体悟秋之情
  下面我们通过诗意朗读,体会作者对带有悲凉色彩的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
  1.出示改写成诗的形式后的段落
  在南方
  每年到了秋天,
  总要想起
  陶然亭的芦花,
  钓鱼台的柳影,
  西山的虫唱,
  玉泉的夜月,
  潭柘寺的钟声。
  2.学生诗意朗读
  3.教师评点
  这是一曲悲凉的颂歌,芦花的凄凉萧索,柳影的怨别怀远,虫唱的凄清悲涼,夜月的思乡怀人,钟声的失意悲愁,无不具有一种悲凉的美感,无不具有独特的魅力!
  4.出示改写成诗的形式后的段落和《汉乐府·上邪》
  故都的秋
  秋天,
  这北国的秋天,
  若留得住的话,
  我愿意把
  寿命的三分之二
  折去,
  换得
  一个
  三分之一的零头。
  汉乐府·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5.学生分别诗意朗读上面两段文字
  6.教师评点
  改写的段落和《上邪》一样,通过设誓的手法(即通过发誓表达感情),表达了强烈的感情,给读者强烈的震撼!《故都的秋》有一种特别的情趣,《故都的秋》是一曲悲凉的颂歌!
  六、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特别的情趣
  悲凉的颂歌
  [作者通联:湖北公安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汲安庆的《中学语文名师教例评析》按诗词类、散文类、小说类、戏剧类、寓言类、传记类、新闻类,精选了二十一位一流语文名师的教例,对之进行了非常详尽、新颖、深刻的评析。确如编辑所言,是“助力一线教师在审美体验中实现教例评析能力的跃升”的好书。此书对我的最大触动是:专业发展,永无止境。太多的审美惊奇,太多的思想刷新,令人目不暇接。  在题为《诗词类文本极化情感的巧妙揭示》的评析文字中,汲安庆对肖培东《〈菩
严格来讲,过程也包括结果,因为结果与开端、发展等程序一样也是过程中的一个程序,但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人们总是把最后的结果与前面诸多程序并列起来表述,如“重过程还是重结果”“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因此,本文所说的过程是缩小了外延的过程,即不包含结果的过程。“杜绝过程与结果的混杂”,意思是设计与陈述课堂教学目标应当把促成学习結果的一系列程序与结果区别开来,不能把它们混杂在一起。  教育的理性思辨始于
【教学设想】  本文情感强烈,汪洋恣肆,可视为散文;观点鲜明,论证有力,亦可视为议论文。原来的教材将其放在书信体单元,大多数老师都把它当成散文来教,而统编本教材将其放入议论性文体单元,我们应当重新解读文本,获得新的教学思路。  当圆明园被肆意掠夺焚毁、巴特勒上尉索要赞歌之际,一个诗人、作家和民主战士,他会怎样回信?面对举国欢庆的时候,有人不敢乱说,也不愿多说,更无法巧说。所以,这样的信很值得期待,
前置学习  板书简笔画(题目)2分钟  调动语言:今天在上课前我想先做一下小调查,你们紧张吗?我也不紧张,我更多的是一种兴奋,兴奋的是一条江水可以把成都和武汉相连,一次比赛能让千里之外的我们相遇,一首诗歌能让我们遇见最好的自己。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回今生的插肩而过,今天我们能在一起有15分钟心灵的沟通思想的交融,相信前世我们一定是最好的朋友,你们好,我的朋友!”  生:老师好  导入:诗
有人以为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课堂学习收获,其实不然,只能说“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学习收获”,不能说“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课堂学习收获”。一如“笔是文具”不能说成“笔就是文具”或“文具是笔”,因为宾词“文具”不周延。逻辑学告诉我们,只有宾词周延才可以用“就是”系词判断,也可以将主词与宾词颠倒过来判断;如果宾词不周延只能用“是”系词判断,也不可以将主词与宾词颠倒过来判断。若说“笔是用来写字画图的文具”,宾词“用
白居易在《琵琶行》里有两句很能表现人物心情的诗句:“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其实,在这之前,对琵琶女的出场,诗人已经花了很多笔墨了。“忽闻水上琵琶声”,写琵琶女在这“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夜里,一个人独自抚琴抒发内心的愁闷,这琴声中也许也还带着点寻觅知音的意思。但是,当真有人“寻声暗问弹者谁”的时候,琵琶女就踌躇了。踌躇的表现是什么呢?“琵琶声停欲语迟”。内心渴望出来与人交流,又深感此时出来
一、教学设想  《荷花淀》是孙犁先生的代表作。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却选取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深明大义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特别是小说对于景物的描写像一幅醉美的画卷,展现了荷花淀如诗如画的优美景象;对人物的刻画也做到了精雕细刻、工笔细描,展现了人物细腻的心灵世界和美丽的诗意人生。这样的描写和刻画显然与残酷的战争场面格格不入的。那作者为什么如此
摘 要 高中语文教学与考试进入“三新”时代,不论是教学备考手段方法,还是思维理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备考,精耕教学过程是关键,但研究高考试题也是重要的辅助手段。而在彰显学科特性、注重情境设置、强化素养考查成为教学备考的主流背景下,生活化、情境化和素养化的教学思维应成为核心的指导。   关键词 新高考;学科属性;情境化;素养化   与2020年的全国高考语文卷相比,今年的全国
孙绍振教授曾提出作品解读应把文化哲学层面的分析方法转化为“还原”和“比较”的方法。那么,在当下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该如何使用还原法和比较法引导学生体味词语的妙用,从而更好地解读文本呢?这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  我们先看《白鹅》教学片段:  师:文章当中作者是如何称呼白鹅的呢?  生:我们这位“鹅老爷”。  师:老爷是什么人?  生:当官的。  生:地主。  生:主人。  师:恩
一、小说教学现状  新课标里对于经典文学作品教学的要求非常明确,“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而目前中小学教学中仍盛行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方式呈现作品,一味追求考试标准则会将语文的工具性放置在过于突出的地位,弱化了文学作品带给人的“情感体验”,也因此导致小说教学在较低层面徘徊。  1.教师缺乏文本意识  通过调查可知,小说教学中侧重点多在情节、主题和人物形象,而小说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