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解决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新课程改革与研究中,“实际需要”与“能力”成为出现频率极高的关键词,这说明:语文新课程强调听说读写能力,更强调运用这种能力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
“实际需要”的能力,自然应当在“实际”中获取。培养这种“实际需要”的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学生放入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生会面临一个个问题,随着这些问题的一一突破,问题解决过程便成为最有效的学习过程。因而,基于问题解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指向为:运用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能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者说,在解决现实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能力。
基于问题解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最为突出的特征是真实情境的建构。这里所说的真实情境即生活中的“此情此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向社区、引向大自然,让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真实问题,从自己的视角予以思考,分析问题,并且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里的真实情境应具备这样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真实任务。学生在这个学习情境中都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真实任务,在这些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与社会接触,与他人沟通、合作。
第二,有丰富的能力培养因素及丰富的问题要素。这个真实情境要有丰富的问题要素,等待学生去发现、分析、解决。这个真实情境还要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第三,有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义务教育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开展学习活动,其情境应有充分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实际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基于问题解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式
基于问题解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根据问题解决的线性过程进行的子模式建构。
对问题解决过程,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比如布朗斯福特的问题解决过程包括五步:问题识别、问题表征、策略选择、策略应用、结果评价;斯腾伯格的问题解决过程包括六个步骤:问题的确认、问题的定义、问题解决策略的形成、问题的表征、资源的分配、监控和评估;我国学者高文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归纳为五个阶段:问题的识别与定义、策略的选择与应用、问题的表征、资源的分配、监控与评估。尽管这些问题解决过程各有不同,但究其实质,都是对问题解决过程的一个线性梳理,都是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的细化。
因而基于问题解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进行教学建模时,基本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线性结构构建一个由五种子模式组成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式群;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子模式开展学习活动;不同的子模式则有不同的目标侧重点,对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各有侧重。应当看到的是,问题解决过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各个阶段不可能截然分开,任何一种子模式都是一个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但在不同学期不同的子模式中,学习的重点是可以有差别的,即在不同的模式中选择问题解决过程的不同阶段予以强化。如:初一年级强调发现问题的敏锐感及所发现问题的质量;初二年级强调分析问题方法的合理性、科学性;初三年级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结论。初中各学期采用各有侧重的不同子模式,既利于教学的组织实施,又利于总目标的阶段化、具体化,还可以避免模式的呆板化、形式化。
基于问题解决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式学期实施表:
三、两个案例
(一)活动组织模式:“我们身边的×路公共汽车”
教学目标:
1.学会与人合作。
2.学会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整理,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3.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有礼貌地与人交流。
活动重点:
1.用恰当的方式把自己的观点或收集的资料展示出来。
2.合作组织公益活动。
时间安排:三周。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仔细观察生活。
1.在上学和放学时仔细观察所乘坐的公共汽车,就同一时间段不同站点的交通拥挤状况和存在的其他问题(如车次时间安排、硬件设施、道德观念等)做好记录,并以自己擅长的方式收集典型材料(如摄影、速写、文字等)。
2.整理观察记录,提出一个最严重的问题,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
第二阶段:交流观察记录,按问题分小组。
1.与同学交流观察记录,根据交流情况,同一问题的组成一个小组。
2.小组讨论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合作学习,并形成一个文字方案。
第三阶段:公益宣传。
1.每小组根据自己的主题设计一个宣传广告语,并设计一个标志。
2.将本小组整个学习过程中收集、创作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布置一个展板,并撰写相应的解说词。
3.走上街头,在学校附近的公共汽车站组织一次公益宣传活动。
第四阶段:评价。
1.小组内根据成员提供的资料进行互评。
2.根据公益宣传活动中的社会效果进行小组间的互评。
3.教师根据第一阶段的自主学习情况和第二、三阶段的合作学习情况及社会效果等综合情况对小组进行评价。
点评: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语文综合能力有待提高。活动组织模式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以让他们形成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必备的基本能力,为以后较为复杂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打下基础。上述案例,是按活动组织模式的要求进行的教学设计,整个设计立足于观察与发现,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培养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为下一学期观察体验模式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调查分析模式:“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
教学目标:
1.培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会与人交流,在交流中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
3.初步学会通过网络、书籍查找资料的方法。
活动重点:
1.通过访问调查获取信息。
2.结合收集的资料,分析自己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时间安排:两周。
教学设计:
第一阶段:发现问题、了解问题。
1.仔细观察生活,在你熟悉的环境中发现污染现象。
2.多渠道查阅资料,了解这一污染现象的主要治理方法。
3.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并与探讨相同内容的同学讨论这种污染现象的相关问题。
第二阶段:根据已有资料或调查结果分析问题。
1.自己设计提问,访问调查了解这一污染现象的严重程度。
2.自己设计提问,访问调查了解导致这一污染的主要原因。
第三阶段:解决问题。
1.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自己发现的典型资料,可以是实物、照片、文字等。
2.写一份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点评:调查分析模式的学习重点是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强调方法性知识的运用,要求学会通过各种途径充分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合理的分析,分析时强调逻辑性、合理性、科学性。上面这一案例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跨学科的特点,整个活动整合了语文、数学、自然等学科,同时又以语言活动为中心。学习重点放在多渠道收集资料,利用收集的资料分析问题上,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的不是学习结果,但从学生的学习结果看,本次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文《教学模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2)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语文新课程改革与研究中,“实际需要”与“能力”成为出现频率极高的关键词,这说明:语文新课程强调听说读写能力,更强调运用这种能力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
“实际需要”的能力,自然应当在“实际”中获取。培养这种“实际需要”的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学生放入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生会面临一个个问题,随着这些问题的一一突破,问题解决过程便成为最有效的学习过程。因而,基于问题解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指向为:运用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能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者说,在解决现实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能力。
基于问题解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最为突出的特征是真实情境的建构。这里所说的真实情境即生活中的“此情此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向社区、引向大自然,让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真实问题,从自己的视角予以思考,分析问题,并且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里的真实情境应具备这样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真实任务。学生在这个学习情境中都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真实任务,在这些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与社会接触,与他人沟通、合作。
第二,有丰富的能力培养因素及丰富的问题要素。这个真实情境要有丰富的问题要素,等待学生去发现、分析、解决。这个真实情境还要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第三,有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义务教育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开展学习活动,其情境应有充分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实际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基于问题解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式
基于问题解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根据问题解决的线性过程进行的子模式建构。
对问题解决过程,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比如布朗斯福特的问题解决过程包括五步:问题识别、问题表征、策略选择、策略应用、结果评价;斯腾伯格的问题解决过程包括六个步骤:问题的确认、问题的定义、问题解决策略的形成、问题的表征、资源的分配、监控和评估;我国学者高文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归纳为五个阶段:问题的识别与定义、策略的选择与应用、问题的表征、资源的分配、监控与评估。尽管这些问题解决过程各有不同,但究其实质,都是对问题解决过程的一个线性梳理,都是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的细化。
因而基于问题解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进行教学建模时,基本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线性结构构建一个由五种子模式组成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式群;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子模式开展学习活动;不同的子模式则有不同的目标侧重点,对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各有侧重。应当看到的是,问题解决过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各个阶段不可能截然分开,任何一种子模式都是一个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但在不同学期不同的子模式中,学习的重点是可以有差别的,即在不同的模式中选择问题解决过程的不同阶段予以强化。如:初一年级强调发现问题的敏锐感及所发现问题的质量;初二年级强调分析问题方法的合理性、科学性;初三年级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结论。初中各学期采用各有侧重的不同子模式,既利于教学的组织实施,又利于总目标的阶段化、具体化,还可以避免模式的呆板化、形式化。
基于问题解决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式学期实施表:
三、两个案例
(一)活动组织模式:“我们身边的×路公共汽车”
教学目标:
1.学会与人合作。
2.学会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整理,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3.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有礼貌地与人交流。
活动重点:
1.用恰当的方式把自己的观点或收集的资料展示出来。
2.合作组织公益活动。
时间安排:三周。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仔细观察生活。
1.在上学和放学时仔细观察所乘坐的公共汽车,就同一时间段不同站点的交通拥挤状况和存在的其他问题(如车次时间安排、硬件设施、道德观念等)做好记录,并以自己擅长的方式收集典型材料(如摄影、速写、文字等)。
2.整理观察记录,提出一个最严重的问题,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
第二阶段:交流观察记录,按问题分小组。
1.与同学交流观察记录,根据交流情况,同一问题的组成一个小组。
2.小组讨论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合作学习,并形成一个文字方案。
第三阶段:公益宣传。
1.每小组根据自己的主题设计一个宣传广告语,并设计一个标志。
2.将本小组整个学习过程中收集、创作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布置一个展板,并撰写相应的解说词。
3.走上街头,在学校附近的公共汽车站组织一次公益宣传活动。
第四阶段:评价。
1.小组内根据成员提供的资料进行互评。
2.根据公益宣传活动中的社会效果进行小组间的互评。
3.教师根据第一阶段的自主学习情况和第二、三阶段的合作学习情况及社会效果等综合情况对小组进行评价。
点评: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语文综合能力有待提高。活动组织模式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以让他们形成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必备的基本能力,为以后较为复杂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打下基础。上述案例,是按活动组织模式的要求进行的教学设计,整个设计立足于观察与发现,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培养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为下一学期观察体验模式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调查分析模式:“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
教学目标:
1.培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会与人交流,在交流中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
3.初步学会通过网络、书籍查找资料的方法。
活动重点:
1.通过访问调查获取信息。
2.结合收集的资料,分析自己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时间安排:两周。
教学设计:
第一阶段:发现问题、了解问题。
1.仔细观察生活,在你熟悉的环境中发现污染现象。
2.多渠道查阅资料,了解这一污染现象的主要治理方法。
3.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并与探讨相同内容的同学讨论这种污染现象的相关问题。
第二阶段:根据已有资料或调查结果分析问题。
1.自己设计提问,访问调查了解这一污染现象的严重程度。
2.自己设计提问,访问调查了解导致这一污染的主要原因。
第三阶段:解决问题。
1.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自己发现的典型资料,可以是实物、照片、文字等。
2.写一份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点评:调查分析模式的学习重点是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强调方法性知识的运用,要求学会通过各种途径充分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合理的分析,分析时强调逻辑性、合理性、科学性。上面这一案例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跨学科的特点,整个活动整合了语文、数学、自然等学科,同时又以语言活动为中心。学习重点放在多渠道收集资料,利用收集的资料分析问题上,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的不是学习结果,但从学生的学习结果看,本次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文《教学模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2)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