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教学论”刍议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fi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世界正经历着影响人类社会基本性质的两大变化,一是资本经济全球化,二是社会信息化。正是因为这两大变化,从宏观上,引起了整个社会组织结构、人类社会生产、人们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从微观上,几乎人类的每一分子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其影响,改变自己的生活、工作方式及质量,而且必须去面对它、适应它。为积极应对这两大变化,教育必须从观念、内容到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笔者认为,无论从教育的根本观念还是从教育的操作层面讲,“表现”,都应该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
  “表现”一词,表,即外面、外表之意;现,即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表现”意为表示、显示出来,把思想情感等显示出来。英文用“express”、“expression”、“show”、“display”、“manifest”等词汇表示。
  这里所谓“表现”,既是一种人本意义的概念,即个体生命存在的方式和基本素质;又是一种教育意义的概念,即,使教育活动成为“吸收”和“表现”并重的过程,成为教育本身;它又是一种教学方式或操作层面的概念,即师生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吸收知识、培养技能,而是在吸收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借用一定的形式和方式,不断地将自己已经获得和形成的知识、技能、情感、意志等展示出来,从而使“表现”成为一种基本课型,一种基本的教学方式,成为学生的一种基本素质,并促成其它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通观当今教改浪潮,“探究”“发现”“创新”等概念或教改实验蔚为大观,但笔者认为,对学生而言,“表现”是比“探究”“研究”“发现”或“创新”等更为切合实际,更具基础性和普遍性,更能激发所有学生广泛参与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因为,由于学生个体先天素质、年龄等差异性,并受到已具备的知识及客观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所有地域所有年龄段的所有学生都具备“探究”或“研究”或“发现”或“创新”的欲望、素质和条件。但毋庸置疑,几乎所有地域所有年龄段的所有学生都具备“表现”的欲望、素质和条件。
  中国传统教育的本质是“吸收”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的历史。从知识的生产方式与传播方式看,知识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古代权威学者的生产传播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知识是专有的,是少数学者的特权,因此形成教育中由上至下的知识传播方式,知识是神秘的。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讲,知识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外在的东西。在这一阶段中,读书的目的是做官,学习的内容及学习的过程与学习者是外在的。内容是“四书”等圣人之言。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完全接受和领悟文本的本意,即使是写文章也不过是“代圣人立言”,完全不能有学习者自己的东西。其传授知识的方式(教育方式)则是以背诵领悟为主的私塾式的单向性知识传递。第二阶段是近现代实证性的知识生产方式,突出知识的可靠性,用实证方式生产知识。同时,为适应大工业需要大批掌握同等知识技能的人才,因此形成一种以学校大班级教育为主要范式的规范化的知识传播方式。在这种教育范式中,教师仍然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是被动的客体、是被动接受的“容器”,教师用“知识”来充满这个“容器”便完成了“教育”的使命。在这一阶段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本体论知识观,把知识作为唯一至高的目的。知识工具理性的无限膨胀使人的主体性失落。这在当前中国的教育实践中特别是中小学阶段尤为突出,因为知识(以各级考试,尤其是中考、高考,各级毕业证书及其它证书为外显型标志)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异化物,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
  其主要表现为“六多六少”,即书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睡眠时间少、文体活动少、德育活动少、与生活能力培养相关的活动少、自主活动少、创造性活动少,在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重压下,不少学生体质下降,患神经衰弱、脊柱弯曲、近视眼等疾病的中小学学生不断增加。调查表明,学生近视发病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15%,发展到当今的55%-80%;我国学生近视发病率在全世界的排名,已从1998年的第4位上升为第2位。同时,重压之下,不少学生出现心理异常。有报道说,在对东北76所学校万余名学生进行的心理检测发现,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近30%的小学生心理素质处于不及格水平,而优秀或良好者仅占8.2%。在全国作的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大型调查证实,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8.4%,初中生仅有10.7%,而高中生仅有4.3%。
  综观前两个阶段,就教育活动三要素知识、教师、学生而言,其本质特征是知识本体论,学习者完全处于被动接收地位;就教学过程和方式看,学习者的主要目的及基本方式是“吸收”。
  信息时代教育已不可能也无必要只是“吸收”并为“表现”提供了巨大的可能空间
  21世纪,人类正跨进一个以“知识”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亦即已经处于或正在进入知识创造和传播的第三阶段。
  首先是知识的总量急剧增力,呈现出所谓“知识爆炸”的状况。据英国科学家詹姆斯。马丁的推测,科学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后期每5年增加一倍,进入80年代则加速到每3年就增加一倍。1665年全世界仅有一种科学杂志,1865年达到10000种,1965年突破10万种,20世纪80年代即发展到25万余种。有人统计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每天有多达8000余篇科学论文发表,每隔20个月,论文数字就会翻一番。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至15年,某些学科领域甚或缩短至10年或5年。
  其次,是知识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历史上,许多哲学家教育家曾经从不同的角度给知识下了种种定义,比较趋于一致的看法是把知识作为认识的成果。“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是人类的认识的成果”“经验是知识的初级形态,系统的科学理论是比较完备的知识形态”,“知识一般分为三大类: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这是对知识的传统分类。当今社会的知识与以往社会的知识具极大区别。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这本书中认为,知识应该包括事实、原理、观念和能力。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发布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对知识的形态作了更加明确的界定:知识应当包括四种类别,即事实知识,指人类对某些事物的基本知识所掌握的基本情况;原理知识,指产生某些事情和发生事件的原因和规律性认识;技能知识,知道实现某项计划和制造某个产品的方法、技能和诀窍等:人力知识,知道是谁创造的知识。这说明,知识已不仅仅停留在认知范畴,作为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知识的概念已经推展到应用范畴。
  再次,知识的表现形态愈益简化、信息化和形象化,使人们学习起来更加容易。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所指出:“今天科学中发展起来的一些符号使得天赋最差的人也能吸收过去需要最伟大的天才方能发现的概念。”
  第三,知识的储存方式及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电报、电话、无线电、广播、电视、传真、电脑,特别是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开发利用,促进了社会信息的全球化、网络化和多样化。一台电脑储存的信息几乎没有极限;世界上任何重大事件可瞬间将图像、音响、语言、文字信息传遍全球,社会信息被普及到社会每一个角落,地球空间被缩小到空前未有的程度,“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可以提供,而且往往可以实时地提供给地球上的任何人使用,并达到最偏僻的地区”。正是由于“知识”的上述四个方面的变化,从而导致了知识生产方式的变化,知识是主体合成的,知识具有了生成性,绝对的客观的知识不见了,代之以不确定性的主体的生成性的知识。因为每一主体都是知识的生产者,知识不再是外化于人的客观神秘力量,而是人自己的创造物,人在获取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过程中,知识成为人的基本生存环境和生存本身。
  如果上述一切都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那么,我们今天的教育(这里主要指学校教育)为什么还要仍然以传统的“吸收”为根本任务呢?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吸收”为主已不可能,因为知识总量剧增。
  2.“吸收”为主已不必要,因为知识更新加速,今天记住的有用知识可能明天即成为“明日黄花”而被淘汰,而新技术把距离和时间缩小到零,人们可以便捷地获得和使用现存知识,正是在此意义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所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告诫人们:“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尽管我们要留心,不要过于夸大这一点),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
  3.为“表现”提供了巨大的可能空间。当今社会学习者可以多渠道获取知识(信息),也许一个一般的中学生甚至是一个小学生所获取的知识(信息)总量也要超过一个古代的所谓“饱学之士”。
  4.既然知识生存已经成为知识社会中人的基本生存方式,这当然应该包括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知识生存的本质有两点,一是自由,二是理性。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怎样使自由成为一种现实,并获得、形成、检验“理性”呢?笔者认为,其手段就是“表现”。因为,“表现”能使学生在完成对知识的选择、使用中实现自由,并在对知识的选择、使用中获得、形成、检验并完善“理性”,从而实现学习阶段的知识生存本身。
  “表现”是对“内敛”筹消极的传统观念的反拨从而使学习者适应当今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的需要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教育中,历来存在一种倾向,即认为人的言语或行为,收敛一些总比张扬要好。所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即是这种观念的典型表现。在人才的任用方面,则习惯于消极等待、被人发现、被人启用;而难于欣赏和接受一个人的直白与外露;对于一个自我评价低一点的人往往抱有一种“谦虚”的好感,而对于一个自我评价高一点的人则大多喜欢斥之为是骄傲自大。在学问方面,自孔子标榜“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开始,就形成了一种只是在转述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零星地发表自己见解,而不敢大胆创新建立自己独特体系的治学风气。
  恩格斯在《反社林论?三版序言》中曾说:“近来在德国,天体演化学、自然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体系,雨后春笋般地生长起来。最蹩脚的哲学博士,甚至大学生,不动则已,一动至少就要创造一个完整的体系”。恩格斯是在批判杜林的狂妄自大和粗制滥造时说这番话的,我们应该肯定恩格斯对杜林以及当时德国这种现象的批判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又很遗憾地感到,几千年来,中国正是缺乏这种敢于自我“表现”敢于创造“体系”的风气和个人。我们对于后来者或不完美者的敢于“表现”往往持一种求全责备的否定态度。即使如苏轼这样的杰出人才,也难免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例如他对唐代诗人徐凝的与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同题诗的批评就是+分典型的例子。无可否认徐凝的诗远不及李白的诗意境高远、隽永清丽。但我们同样不可因为李白写了一首《望庐山瀑布》就剥夺后来者的写作权利,也不能因为后人写的诗不及李白就求全责备,讥讽打击。而是应该充分肯定后来者敢于表现、敢于创新的精神。
  再如,曾经选人原高中教材的柯岩的报告文学(汉堡港的变奏)一文中,记述了贝汉廷船长为首的全体船员,同汉保港方某些人员的傲慢与偏见以及种种困难作斗争,胜利地完成了高难度的装船任务,终于赢得了港方人员与当地人民的赞扬与敬佩。但在最后起锚离开汉堡港时,“引起这样轰动的汉川号船长贝汉廷不但没有频频‘谢幕’,反而连面也没露,满头大汗地躲在船舱里和政委、大副们一起商量怎样婉谢一定要上船拍照的报社和电视台的记者。”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的所谓“谦虚”精神的典型表现。这种消极的“内敛”等传统观念压抑的不仅仅是一种张扬的个性与积极开放的心理,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磨灭了凡事求快、求新、求强的胆略和信心;不仅人为地制造着一些人际交往的障碍,而且还从根本上束缚和扼杀了人们追求卓越、创造和完善自我的一种本能力量。
  “表现教学”的实施方式与途径
  怎样使“表现”成为新时代学习者的基本素质和教育的基本形式呢?
  (一)在思想观念上深刻认识
  首先,“表现”是人的基本素质和基本生存方式。从人的天性来讲,人皆具有一种表现自我,以获取认同,甚至超越他人的本能倾向。人的一生,正是在不断表现自我中得到完善和发展的。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表现即生存。但在求同、服从超过求异、创新的时代,在传统的“内敛”甚或“谦虚”等观念的束缚下,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不太注重个性化这一层面的。特别是在传统的教学范式下,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几乎完全处于被动吸收地位,久而久之,个性没有了,表现欲不强了。
  例如:就学生回答问题而言,幼儿班、小学生的举手率几乎百分之百,初中生的举手率约百分之六十,而高中生、大学生则寥寥无几。再如,广为流传的“什么是春天”的答案,小学生的答案纷坛多姿,富于创造性,而中学生、大学生的答案却单调呆板。这固然与学生生理心理成熟有关,但不能否认这是我们传统教育只注重“吸收”、不注重“表现”的结果,学生“表现”欲望、表现力都已缺失,更遑论其它。
  其次,“表现”是人际互动、和谐交往的需要。随着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和普及,世界已变成了地球村,人际之间的交往也变得更加频繁和容易,虽然足不出户也可以天下事尽收眼底,与天下人尽情细语。同时,随着合作与共同利益的增多,人们已不可能再固守传统那种“鸡犬之声相闻,人至老死不相往来”的闭锁心态及局面了。现代人不会交往或不善于交往,失落的将不仅仅是某种既得利益,也一定会失掉原有心态的平衡和宁静。因此,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人际交往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而良好交际氛围的建立,则又与个人的自我表现能力和表现方式密不可分。不同的自我表现方式,所带来的交往感受和交往效果是有很大不同的,只有积极的、得体的、策略的表现,才能真正带动人际的理解与支持,从而满足交往的目的和心理需求。
  再次,“表现”是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竞争的求职的需要。如果说“毛遂自荐”在传统的封闭的社会中是凤毛麟角的话,那么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则将会成为荐人用人的一种普遍形式。正如古人所谓“酒好不怕巷子深”,而今已变成“酒好也怕巷子深”一样,即使你有旷世之才,但如果不能“表现”或不善于“表现”,也难以觅到用武之地。
  (二)在教学中把“表现”当成一种基本课型和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
  一是开设一定量的专门的“表现课”。这在形式上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将“吸收”和“表现”结合起来,开设具有目标指向性的定内容定向的“表现课”。例如,成都市七中的戏剧月活动。他们利用高二年级四册语文教材的戏剧单元,将阅读“吸收”与“表现”实践结合起来举办戏剧月活动,其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发动准备。在学生进入高中之初就向学生介绍学校每年将举办戏剧月活动,作舆论准备,形成学生的一个兴奋点。
  第二步技艺和组织准备。进入高四册后,结合该单元教学,教师举办戏剧知识讲座,或请戏剧专家(演员等)到校指导。同时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排练准备。可以演教材中剧目或教材外剧目,更提倡改编或自编剧目。
  第三步,班组演出,并评选推荐一个剧参加学校公演。第四步,学校公演。由该年级每班出一个剧目参加学校公演并评选最佳剧目、最佳编导、最佳演员等。这一活动在该校已开展十多年,效果奇佳。参与学生达98%以上。人人得到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培养提高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素质,并为艺术院校培养输送了专业人才。再如笔者曾经听过的一所中学的三堂研究课,一堂高三年级的语文课,内容是如何评价冰心文学及其爱的主题;一堂是高中一年级的化学实验课;一堂是初二年级的生物课,内容是花卉的识别和插花艺术。这三堂课的共同特总是全部由师生共同设计,学生主持,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教师只是作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表现”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体验到作为真正主体参与和成功的喜悦。另一类可以开设不定内容不定向的“表现课”。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表现”展示自己任一方面的知识、技能、情感、思想。这种“表现课”可适宜任何地域任何年龄段的学生。这种课学生会毫无拘束地展示、发挥、互相影响和激励,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特效果。
  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或其它途径尽可能多地为学生“表现”提供机会。
  如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师生双向交流;自由发言或学生作品展示活动等,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表现自我。再就是通过校园文化生活或校外活动,如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等,给学生表现自我,创造特长潜能展示的机会。
  总之,要通过多种形式,让教学过程成为既是学生吸收知识培养技能的过程,又是学生表现展示知识技能和情感意志的过程。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形成“表现”的素质和才能,从而在不断的学习、表现中发展完善自己,使之真正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
其他文献
1938年 11月至 194 4年 8月 ,中国共产党加强对桂林抗战文化运动领导的原因 :一是建立新的文化中心 ,适应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是推动新桂系和广西民众坚持持久抗战的
<正> 腰椎退行性改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小关节的退变是其中的重要组成因素。常人小关节突先天发育的倾斜度差异很大,测量夹角并分类,我们发现它跟退变的发生率有很大
通过对2013年CET-4改革对三本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的反拨效应进行小样本的问卷调查发现此次改革的反拨效应总的来说的是正面的,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也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高是目前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改革教学手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实效性刻不容缓。文章就改革教学手段方面,谈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
虚拟经济在全球已经成为现实,社会需要对虚拟经济从理论层面给予客观公正而又全面的认识,以便纠正以往有失偏颇的见解,促进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从虚拟经济的内涵、特征及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遵循“凸现价值性,冲淡知识性,舍弃工具性”的课程改革宗旨,追求文化多元化和课程社会化,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实施教学改革,消除传统教学中的种种弊病,可使《大学语
VaR方法是目前国际上金融风险计量和管理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分析了VaR约束在实际中借贷利率不同的情况下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最优资产配置方法,最后举例给予说明。
围棋是智慧的体操,是战斗的游戏,是变化的艺术,是趣味的科学。经过几千年岁月的淘洗,它的发蒙益智、陶冶性情之功效愈益熠熠生辉。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经济人的行为受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但是,经济人不正当的寻租行为会导致不公正制度的产生.缺乏公正的制度不仅难以规范经济人的行为,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战场。而一节课上得成功与否,又与教师课堂教学的控制能力强弱有直接的关系。作为教师,要想增强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就需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着重把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