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自主阅读中,由于学生在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感悟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因此他们在对同一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多种看法。面对学生的不同看法,教师必须迅速、灵活、准确地作出判断和处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具备必要的教学素养前提下,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有效引导策略。
一、即时把握学生精彩对话,巧开掘,畅其流
面对学生思维的“灵光一现”,鼓励、赞赏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只停留在赏识层面上是不够的。如果我们把这种精彩看作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新的资源,通过即时评价,引领更多的学生走进这精彩的世界。
比如,当学生们读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时,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刚说完,一个同学接着说:“我在登黄山时遇到一位挑山工。他大约50来岁,脸很黑,皮肤特别粗糙,大概是常年风吹雨打的关系吧,他的眼睛还布满了血丝。肩上的重物把他的腰都压弯了。我想这就是饱经风霜的样子了。”其他同学听了不住地点头。这时,我灵机一动,没着急解释这个成语,而是引导学生:“你在生活中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吗?怎样从外貌上看出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呢?”这一问掀起了议论的高潮。
二、即时抓住学生肤浅认识,善搭桥,解其困
由于受年龄和经历的影响,学生在理解、感悟上,难免肤浅。但如果能融入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他们就可以沉入文字中去。教师应以敏锐的触觉为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搭桥铺路。
比如,在读《只有一个地球》时,有限的认知水平决定了学生在读课文时只关注文章的内容。他们读文后只能交流地球的“美丽”“渺小”等情况。他们对文章的写法、结构等的理解是肤浅的。于是,我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运用学过的关联词穿针引线,巧妙渗透,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地展开教学。例如,用关联词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我先出示一组学生熟悉的关联词:“虽然……但是……,……所以……”然后鼓励学生练习说话。如此训练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将课文的语言内化,帮助学生弄清了句与句、节与节之间的关系。
三、即时抓住学生错误认识,巧设疑,清其障
当学生的认识错误时,教师既不能奉送“真理”,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应利用学生错误中的可利用因素,或追问暗示,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及时改正;或反诘归谬,以学生错误答案为前提,推衍出荒谬的结论,让学生在前因后果的矛盾中顿悟。
比如,在教学《林海》一课时,学生读重点句“大兴安岭这个‘岭’字,可跟秦岭的‘岭’字大不一样”,发生了错误,我顺势导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他刚才哪里读错啦?
生:他把“大不一样”读成“不大一样”。
师:这两个词意思相同吗?
生:意思不同。“大不一样”是说差别很大,“不大一样”是说差别不大。
师:读读课文,想想秦岭与大兴安岭差别大不大。
学生读课文,找出两者的不同。这样,巧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展开教学,不仅化解学生的尴尬,而且能促进教学的有效展开。
四、即时抓住学生争论之处,巧包容,适引导
在对话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学生面对某一问题纷纷发表不同意见的情况。面对学生的争论,教师应牢牢把握良机,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各种不同的声音在争论中互相交锋、碰撞、融合。同时,教师要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争论的焦点,随势引导。
比如,在学习《飞夺泸定桥》一课时,学生围绕一个“冲”字展开了争论。教学片段如下:
生1:22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他们太勇敢了。
生2:老师,我发现句子中有个词语用错了。既然战士们是攀着铁链过泸定桥的,速度不会很快,课句子中却说他们向对岸冲去。这个“冲”字用得不恰当。
生1:不对,这个词没有用错。他们动作不快,可心里想快。
生2:你怎么知道他们心里想快?
(听了他们的发言以后,课堂顿时乱成了一锅粥。我随即重新调整教学环节)
师:好,这个字到底合不合适,我们还得从课文里找依据。读读第一和第二节,联系上文想想。同桌互相商量商量。
(学生读文讨论)
……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对课文的体验感悟更深了。
但还要注意的是,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淡化自己的权威形象,千万不要简单地下孰是孰非的结论,要多采用延时评价的策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
在自主阅读的课堂上,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动者,教师要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及时捕捉了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调整教学结构,把互动和探究引向纵深,收获意外的精彩。
一、即时把握学生精彩对话,巧开掘,畅其流
面对学生思维的“灵光一现”,鼓励、赞赏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只停留在赏识层面上是不够的。如果我们把这种精彩看作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新的资源,通过即时评价,引领更多的学生走进这精彩的世界。
比如,当学生们读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时,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刚说完,一个同学接着说:“我在登黄山时遇到一位挑山工。他大约50来岁,脸很黑,皮肤特别粗糙,大概是常年风吹雨打的关系吧,他的眼睛还布满了血丝。肩上的重物把他的腰都压弯了。我想这就是饱经风霜的样子了。”其他同学听了不住地点头。这时,我灵机一动,没着急解释这个成语,而是引导学生:“你在生活中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吗?怎样从外貌上看出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呢?”这一问掀起了议论的高潮。
二、即时抓住学生肤浅认识,善搭桥,解其困
由于受年龄和经历的影响,学生在理解、感悟上,难免肤浅。但如果能融入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他们就可以沉入文字中去。教师应以敏锐的触觉为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搭桥铺路。
比如,在读《只有一个地球》时,有限的认知水平决定了学生在读课文时只关注文章的内容。他们读文后只能交流地球的“美丽”“渺小”等情况。他们对文章的写法、结构等的理解是肤浅的。于是,我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运用学过的关联词穿针引线,巧妙渗透,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地展开教学。例如,用关联词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我先出示一组学生熟悉的关联词:“虽然……但是……,……所以……”然后鼓励学生练习说话。如此训练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将课文的语言内化,帮助学生弄清了句与句、节与节之间的关系。
三、即时抓住学生错误认识,巧设疑,清其障
当学生的认识错误时,教师既不能奉送“真理”,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应利用学生错误中的可利用因素,或追问暗示,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及时改正;或反诘归谬,以学生错误答案为前提,推衍出荒谬的结论,让学生在前因后果的矛盾中顿悟。
比如,在教学《林海》一课时,学生读重点句“大兴安岭这个‘岭’字,可跟秦岭的‘岭’字大不一样”,发生了错误,我顺势导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他刚才哪里读错啦?
生:他把“大不一样”读成“不大一样”。
师:这两个词意思相同吗?
生:意思不同。“大不一样”是说差别很大,“不大一样”是说差别不大。
师:读读课文,想想秦岭与大兴安岭差别大不大。
学生读课文,找出两者的不同。这样,巧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展开教学,不仅化解学生的尴尬,而且能促进教学的有效展开。
四、即时抓住学生争论之处,巧包容,适引导
在对话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学生面对某一问题纷纷发表不同意见的情况。面对学生的争论,教师应牢牢把握良机,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各种不同的声音在争论中互相交锋、碰撞、融合。同时,教师要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争论的焦点,随势引导。
比如,在学习《飞夺泸定桥》一课时,学生围绕一个“冲”字展开了争论。教学片段如下:
生1:22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他们太勇敢了。
生2:老师,我发现句子中有个词语用错了。既然战士们是攀着铁链过泸定桥的,速度不会很快,课句子中却说他们向对岸冲去。这个“冲”字用得不恰当。
生1:不对,这个词没有用错。他们动作不快,可心里想快。
生2:你怎么知道他们心里想快?
(听了他们的发言以后,课堂顿时乱成了一锅粥。我随即重新调整教学环节)
师:好,这个字到底合不合适,我们还得从课文里找依据。读读第一和第二节,联系上文想想。同桌互相商量商量。
(学生读文讨论)
……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对课文的体验感悟更深了。
但还要注意的是,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淡化自己的权威形象,千万不要简单地下孰是孰非的结论,要多采用延时评价的策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
在自主阅读的课堂上,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动者,教师要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及时捕捉了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调整教学结构,把互动和探究引向纵深,收获意外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