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不是1988就是1989,大约春季刚开学吧,我收到了一封来自福建教育出版社的信。我的心怦怦地跳起来。那时我是个文学爱好者,中师刚毕业,身在山村教书,却经常往各大城市的编辑部投稿。不过那被邮差拿走的信,都如仙人的坐骑——黄鹤,一去就不复返了。这下子中了!你看那信轻轻的,一定是录用通知书!
我躲到一个无人的角落。轻轻地把信封撕开。我要一个人静静地享受这成功的喜悦。信里飘出几张小小的书签,还有一页书信,提了所投之稿的几个缺点,还有感谢来稿的话。失望的惆怅袭上心头!但是我记住了信末编辑的署名:邓诗霞。娟秀的字迹和浪漫的名字让那个年轻的文学爱好者展开联翩的浮想,还有那些漂亮的书签,闻一闻,墨香沁人心脾,顿时让失败沉入心底,而化作缕缕轻烟,飘散开去。
能收到退稿信已是件不错的事了。那些年我投了不少的稿,只收到过邓诗霞和《厦门文学》谢春池两人的退稿信。编辑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为什么我的稿件不会被录用?怀着这样强烈的好奇心,我考到福建教育学院读书。没想到,福建教育出版社就在学院的隔壁!每次从它门前经过。我都肃然起敬地朝里望望。如同虔诚的朝圣者,已匍匍前行到目的地,却不敢仰头看一眼佛祖,那光芒四射的佛光,已让他眩晕。在这里进进出出的人,必定都是满腹经纶,写得一手好文章,而且诲人不倦。有副菩萨般的心肠。哪位是邓诗霞呢?我就把校园里最美的女生比作她吧。
爱好文学,必然与图书馆结缘。看到学院图书馆张贴出招募图书管理志愿者的告示,我马上应征。就这样我认识了当时流通科的科长周石老师。当后来得知周老师的丈夫是出版社的副社长杨青楚时,我不由对周老师生出几分格外的敬意。周老师发挥我会写毛笔字的特长(谈不上书法),让我定期出版“新书简介”;她如同慈母般疼爱我,请我到她家里吃饭,还让杨先生写书法条幅送我。杨先生写的是“清光依日月,逸思绕风云”,作品在魏碑的风骨里略带隶意,刚柔相济,颇见功力。我把杨先生的条幅挂在宿舍的墙上。时时勉励自己。毕业后搬过不少次家,我至今把这幅书法珍藏在身边。我记得,当我第一次恭恭敬敬地在杨先生面前说话时,小心翼翼地提起,出版社是不是有个叫邓诗霞的编辑。周老师替他回答,简要介绍了邓的近况。我不记得,当周老师说邓已是个有孩子的妈妈时,年轻人心头是不是掠过些许的失落。
第一次见到邓诗霞,是在餐桌上。那时我也混成了个编辑,既然是圈内人,不小心自然会碰到一起。邓的丈夫长得很帅,而邓本人则比我想象里的要逊色一些。不那么窈窕,不那么长发飘飘,也不那么明眸善睐。我作为餐桌的配角,有时间慢慢地观察她。当知道她是北京师范大学的高材生时。我更觉得她身上有无穷的宝藏可以挖掘。她身上最有魔力的所在。就是说话的语调。她说话总是那样的慢条斯理,总是那样的轻声细语,而且略带那么一点点的奶声奶气,像是咬字不够十分的清晰。又像是撒娇。很难想象这样的人被惹急了是怎样的一副样子,也很难想象这样的人遇事会怎样的慌忙、紧张。这种贤妻慈母型的女子,做耐心细致的编辑活绝对是一流的。
后来一些零星的听闻和接触。不断地印证我对她的第一印象。我有个小老乡叫吴慧泉,大专才毕业,竟然就混进了出版社。原来,他是个写文章的好手!而这一等的好手就是邓诗霞发现并培养起来的。听说他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就通过投稿,在福建南大门诏安的一个小山村里,和省城的大编辑邓诗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后两人鸿雁不断,直到吴慧泉到厦门读大学,邓诗霞才借出差之机同他见上了面。也许正因为有这一层因缘,吴慧泉才到了出版社工作;后来,吴慧泉离开了福州。是真正的人才,总要有大的作为,如今吴慧泉已是厦门晚报的办公室主任了。
不知这段佳话,在我之前有没有人诉诸笔墨,总之,我听完之后,不由对邓诗霞又增添了几分的敬意。后来有一次为了工作上的事情,也曾去麻烦过她,她最终也没帮上忙,但她笑脸相迎,并给以详细的答复,全无一点儿大出版社编辑老爷的架子。口碑具有无形的威力。有一次,出版社发到闽清教育局的货被退回了,邮递员误送到我们办公室里来。我一看上面的联系人有“邓诗霞”三字。赶忙通过多种途径找到她的办公电话。那几天可能她出差去了,电话老是无人接听,让我老把这事搁在心上。连续打了几天才打通,她让陈玉龙和沈国才两位男士来扛回去。这无形就为出版社挽回了好几百元的损失——这不是我的功劳。而是邓诗霞人格魅力之所向。
而今,邓诗霞荣升为出版社的社长助理,又兼任《开放潮·福建教师》的常务副主编,已出版的三期《开放潮·福建教师》我都找来好好地研读。做得非常好,作为她的同行。我自愧不如。特别是她和她带领的团队,又是开博客,又是公开电子信箱,又是建立QQ群,即时地同读者、作者充分互动,这在期刊界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真想再做一回她的作者。哪怕收到她的退稿信也好,因为那里面会含有柔柔的情意。
(作者单住:福建教育学院 责任缡辑:陈玉龙)
我躲到一个无人的角落。轻轻地把信封撕开。我要一个人静静地享受这成功的喜悦。信里飘出几张小小的书签,还有一页书信,提了所投之稿的几个缺点,还有感谢来稿的话。失望的惆怅袭上心头!但是我记住了信末编辑的署名:邓诗霞。娟秀的字迹和浪漫的名字让那个年轻的文学爱好者展开联翩的浮想,还有那些漂亮的书签,闻一闻,墨香沁人心脾,顿时让失败沉入心底,而化作缕缕轻烟,飘散开去。
能收到退稿信已是件不错的事了。那些年我投了不少的稿,只收到过邓诗霞和《厦门文学》谢春池两人的退稿信。编辑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为什么我的稿件不会被录用?怀着这样强烈的好奇心,我考到福建教育学院读书。没想到,福建教育出版社就在学院的隔壁!每次从它门前经过。我都肃然起敬地朝里望望。如同虔诚的朝圣者,已匍匍前行到目的地,却不敢仰头看一眼佛祖,那光芒四射的佛光,已让他眩晕。在这里进进出出的人,必定都是满腹经纶,写得一手好文章,而且诲人不倦。有副菩萨般的心肠。哪位是邓诗霞呢?我就把校园里最美的女生比作她吧。
爱好文学,必然与图书馆结缘。看到学院图书馆张贴出招募图书管理志愿者的告示,我马上应征。就这样我认识了当时流通科的科长周石老师。当后来得知周老师的丈夫是出版社的副社长杨青楚时,我不由对周老师生出几分格外的敬意。周老师发挥我会写毛笔字的特长(谈不上书法),让我定期出版“新书简介”;她如同慈母般疼爱我,请我到她家里吃饭,还让杨先生写书法条幅送我。杨先生写的是“清光依日月,逸思绕风云”,作品在魏碑的风骨里略带隶意,刚柔相济,颇见功力。我把杨先生的条幅挂在宿舍的墙上。时时勉励自己。毕业后搬过不少次家,我至今把这幅书法珍藏在身边。我记得,当我第一次恭恭敬敬地在杨先生面前说话时,小心翼翼地提起,出版社是不是有个叫邓诗霞的编辑。周老师替他回答,简要介绍了邓的近况。我不记得,当周老师说邓已是个有孩子的妈妈时,年轻人心头是不是掠过些许的失落。
第一次见到邓诗霞,是在餐桌上。那时我也混成了个编辑,既然是圈内人,不小心自然会碰到一起。邓的丈夫长得很帅,而邓本人则比我想象里的要逊色一些。不那么窈窕,不那么长发飘飘,也不那么明眸善睐。我作为餐桌的配角,有时间慢慢地观察她。当知道她是北京师范大学的高材生时。我更觉得她身上有无穷的宝藏可以挖掘。她身上最有魔力的所在。就是说话的语调。她说话总是那样的慢条斯理,总是那样的轻声细语,而且略带那么一点点的奶声奶气,像是咬字不够十分的清晰。又像是撒娇。很难想象这样的人被惹急了是怎样的一副样子,也很难想象这样的人遇事会怎样的慌忙、紧张。这种贤妻慈母型的女子,做耐心细致的编辑活绝对是一流的。
后来一些零星的听闻和接触。不断地印证我对她的第一印象。我有个小老乡叫吴慧泉,大专才毕业,竟然就混进了出版社。原来,他是个写文章的好手!而这一等的好手就是邓诗霞发现并培养起来的。听说他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就通过投稿,在福建南大门诏安的一个小山村里,和省城的大编辑邓诗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后两人鸿雁不断,直到吴慧泉到厦门读大学,邓诗霞才借出差之机同他见上了面。也许正因为有这一层因缘,吴慧泉才到了出版社工作;后来,吴慧泉离开了福州。是真正的人才,总要有大的作为,如今吴慧泉已是厦门晚报的办公室主任了。
不知这段佳话,在我之前有没有人诉诸笔墨,总之,我听完之后,不由对邓诗霞又增添了几分的敬意。后来有一次为了工作上的事情,也曾去麻烦过她,她最终也没帮上忙,但她笑脸相迎,并给以详细的答复,全无一点儿大出版社编辑老爷的架子。口碑具有无形的威力。有一次,出版社发到闽清教育局的货被退回了,邮递员误送到我们办公室里来。我一看上面的联系人有“邓诗霞”三字。赶忙通过多种途径找到她的办公电话。那几天可能她出差去了,电话老是无人接听,让我老把这事搁在心上。连续打了几天才打通,她让陈玉龙和沈国才两位男士来扛回去。这无形就为出版社挽回了好几百元的损失——这不是我的功劳。而是邓诗霞人格魅力之所向。
而今,邓诗霞荣升为出版社的社长助理,又兼任《开放潮·福建教师》的常务副主编,已出版的三期《开放潮·福建教师》我都找来好好地研读。做得非常好,作为她的同行。我自愧不如。特别是她和她带领的团队,又是开博客,又是公开电子信箱,又是建立QQ群,即时地同读者、作者充分互动,这在期刊界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真想再做一回她的作者。哪怕收到她的退稿信也好,因为那里面会含有柔柔的情意。
(作者单住:福建教育学院 责任缡辑:陈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