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结构面临转型,是我们面临无数不确定之中的唯一确定性,相关探讨无数,众说纷纭。本文尝试从货币的角度,梳理一条简单的逻辑出来。
所谓经济,实质就是生产与交换活动的货币化,货币也就成为经济活动的唯一可比计量方式,同时其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具有强烈的反身性。
回首过去三十年中国的经济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采取了合适的货币政策,从而促使经济结构转型,释放生产力,才有了我们的黄金三十年。
货币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影响主要在于两方面途径,第一个途径是生产要素的货币化,使各项生产要素都被纳入到市场经济中,具备了基本的可交换条件,从而释放活力。第二个途径是货币释放本身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关于第一个途径,案例则是所谓的改革开放三十年,这实质上也是生产要素的货币化过程,如家庭联产承包是即是农村劳动力的货币化,国企改革既是国有产权的货币化等等。
货币影响经济的第二个途径,最明显的则是过去十年超额货币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对于过去十年,我们基本形成共识的是这是超额货币的时代,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撑GDP增速持续保持在两位数,同时由于价格管制的配合,使得我国呈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优质发展。同时,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政府在98年确立了房地产的经济支柱地位,放松价格管制,实行地产行业的货币化,配合其他利好政策,吸引巨量货币流入地产领域,促成了地产行业的繁荣,一方面真正发挥了经济支柱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造就了地产跑赢M2的历史现象,从这一角度看,这实际上M2跑赢M2而已。直白点说,货币流向哪里,哪里才有可能跑赢货币本身。
综上,从历史经验看,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推动甚至主导作用。但副作用同样明显,如出口主导型经济导致的被动超发货币与我们的主动超发货币相结合,致使我国目前M2存量达65万亿左右,与GDP比率接近200%,形成巨大的堰塞湖,民生因素也促使地产行业不再适合担当经济支柱角色,经济结构转型势在必行。
那么我们依然沿用上述逻辑,用货币语言讨论一下经济结构转型的含义。
首先,从第一个途径看,目前我们面临的经济结构转型,实质是货币作用发挥机制的转型,由货币的外生作用为主转向货币的内生作用为主。过去十年我们以超额货币促成高速GDP,目的是把蛋糕做大,这是货币的外生性作用。而当这一手段面临瓶颈时,则需转型为发挥货币内生作用为主,既是在货币量保持平稳(至少增速弱于以往)前提下,分配蛋糕为主。之前的经济逻辑是把生产要素货币化,追求总量与速度,而以后的逻辑则是更加注重货币化后的生产要素间的合理分配,更追求质量与公平。这个逻辑所引申出来的,则是优化一次分配的需求,这是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一环,也是后工业化时期向群众消费时代前进的必由之路。而这一过程,是漫长而又艰难的。
其次,从货币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影响的第二个途径看,有两种可能的改善途径。一是货币化的主体转换,原来由政府财政为主体向民间资本为主体的转换。财政为主体具体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等等,其长期的强势促使投资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一驾马车。而面临政府负债能力的限制,再持续走下去则力不从心,因此货币化主体转向民间资本似乎符合逻辑,但历史的因素,将会使这一过程漫长而又艰难。
二是寻找地产行业的替代,重新扶植新行业或新的增长点,一方面大量吸收超额货币,一方面形成新的支柱产业。目前的七大新兴产业应属此类。但与地产行业的不同在于,当初地产行业是稀缺的货币化地带,货币流向渠道单一,流向地产行业是应有之义。而现在货币渠道逐渐多样化,各行业之间相互替代、相互挤压,甚至实体经济成本太高,还可以进入虚拟经济,如金融市场。因此重新扶植一个支柱产业难度相当之高,也决定了,这将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此,要寻找一个M2超越M2的途径,其难易不可同日而语。
很悲哀地说,不论从哪种角度,货币化的语言都告诉我们,经济结构转型本身是及其复杂的,其道路是漫长而又艰难的。从这个逻辑中去猜测下一个可能跑赢M2的领域进行新时期的资产配置,那基本一定就是个拍脑门的猜测。幸好我们发现的一个真理是,只有大量货币流向的领域才有可能跑赢货币本身。因此,相对于研究经济结构本身,我们关注货币的流向已经是简易得多的逻辑了。
所谓经济,实质就是生产与交换活动的货币化,货币也就成为经济活动的唯一可比计量方式,同时其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具有强烈的反身性。
回首过去三十年中国的经济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采取了合适的货币政策,从而促使经济结构转型,释放生产力,才有了我们的黄金三十年。
货币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影响主要在于两方面途径,第一个途径是生产要素的货币化,使各项生产要素都被纳入到市场经济中,具备了基本的可交换条件,从而释放活力。第二个途径是货币释放本身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关于第一个途径,案例则是所谓的改革开放三十年,这实质上也是生产要素的货币化过程,如家庭联产承包是即是农村劳动力的货币化,国企改革既是国有产权的货币化等等。
货币影响经济的第二个途径,最明显的则是过去十年超额货币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对于过去十年,我们基本形成共识的是这是超额货币的时代,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撑GDP增速持续保持在两位数,同时由于价格管制的配合,使得我国呈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优质发展。同时,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政府在98年确立了房地产的经济支柱地位,放松价格管制,实行地产行业的货币化,配合其他利好政策,吸引巨量货币流入地产领域,促成了地产行业的繁荣,一方面真正发挥了经济支柱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造就了地产跑赢M2的历史现象,从这一角度看,这实际上M2跑赢M2而已。直白点说,货币流向哪里,哪里才有可能跑赢货币本身。
综上,从历史经验看,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推动甚至主导作用。但副作用同样明显,如出口主导型经济导致的被动超发货币与我们的主动超发货币相结合,致使我国目前M2存量达65万亿左右,与GDP比率接近200%,形成巨大的堰塞湖,民生因素也促使地产行业不再适合担当经济支柱角色,经济结构转型势在必行。
那么我们依然沿用上述逻辑,用货币语言讨论一下经济结构转型的含义。
首先,从第一个途径看,目前我们面临的经济结构转型,实质是货币作用发挥机制的转型,由货币的外生作用为主转向货币的内生作用为主。过去十年我们以超额货币促成高速GDP,目的是把蛋糕做大,这是货币的外生性作用。而当这一手段面临瓶颈时,则需转型为发挥货币内生作用为主,既是在货币量保持平稳(至少增速弱于以往)前提下,分配蛋糕为主。之前的经济逻辑是把生产要素货币化,追求总量与速度,而以后的逻辑则是更加注重货币化后的生产要素间的合理分配,更追求质量与公平。这个逻辑所引申出来的,则是优化一次分配的需求,这是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一环,也是后工业化时期向群众消费时代前进的必由之路。而这一过程,是漫长而又艰难的。
其次,从货币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影响的第二个途径看,有两种可能的改善途径。一是货币化的主体转换,原来由政府财政为主体向民间资本为主体的转换。财政为主体具体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等等,其长期的强势促使投资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一驾马车。而面临政府负债能力的限制,再持续走下去则力不从心,因此货币化主体转向民间资本似乎符合逻辑,但历史的因素,将会使这一过程漫长而又艰难。
二是寻找地产行业的替代,重新扶植新行业或新的增长点,一方面大量吸收超额货币,一方面形成新的支柱产业。目前的七大新兴产业应属此类。但与地产行业的不同在于,当初地产行业是稀缺的货币化地带,货币流向渠道单一,流向地产行业是应有之义。而现在货币渠道逐渐多样化,各行业之间相互替代、相互挤压,甚至实体经济成本太高,还可以进入虚拟经济,如金融市场。因此重新扶植一个支柱产业难度相当之高,也决定了,这将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此,要寻找一个M2超越M2的途径,其难易不可同日而语。
很悲哀地说,不论从哪种角度,货币化的语言都告诉我们,经济结构转型本身是及其复杂的,其道路是漫长而又艰难的。从这个逻辑中去猜测下一个可能跑赢M2的领域进行新时期的资产配置,那基本一定就是个拍脑门的猜测。幸好我们发现的一个真理是,只有大量货币流向的领域才有可能跑赢货币本身。因此,相对于研究经济结构本身,我们关注货币的流向已经是简易得多的逻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