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笃志 步履不停

来源 :科学中国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251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医学康复领域里,对如严重神经或肌肉伤残患者来说,直接用大脑来控制装置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何对那些思维正常但有运动障碍的人提供有效帮助是现在康复医学面临的一个新难题。
  20世纪70年代,随着人们对神经系统功能认识的提高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种涉及神经科学、信号检测、信号处理、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交叉技术——脑—机接口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结合了神经科学、微电子和计算机信息处理等领域的最新成果,直接提取大脑的神经活动,实时翻译成控制命令,以期帮助那些肢体残疾、脊髓损伤、中风、肌萎缩侧索硬化,以及其他神经肌肉退化的病人,建立一个大脑与外界世界直接交互的新途径,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在多年的发展下,该技术已成为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技术、通信等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而李春光所做的研究工作就与这一领域息息相关。
  胸怀一颗为广大患者谋福祉的大爱之心,她将全身心投入在大脑运动控制机理的研究及其在康复工程中的应用中,在基于脑血氧信息和肢体生物力学信息相融合的脑一机接口控制研究、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的脑偏瘫康复评估、主从控制康复训练机器人等方向中不断探索、开拓。如今,她还在为了让科研成果落地生根的目标而孜孜不倦、步履不停。
  行路致远,孜孜不倦
  从漂洋海外到学成归国,李春光的科研逐梦之旅始终没有停歇。
  10年前,她怀抱着对于机器人研究的无限憧憬与学习欲望,前往日本高知工科大学从事主从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工作,并在这里对脑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从事主从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过程中,为了要对康复训练效果进行验证,李春光及其团队成员经常使用近红外脑成像设备验证主从康复训练前后大脑的特征变化,以证明所研制设备支持训练方法的优越性。而在这一验证过程中,李春光观察到:不同模式运动前后大脑会有明显的不同,深入其中之后,她对脑成像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
  2011年,李春光出于对大脑工作机制的浓厚兴趣,决定毕业回国后展开基于近红外脑成像技术的脑—机接口技术研究。她说:“我个人的优势在于我可以静下心来做数据分析,而当时将近红外脑成像用到机器人控制这一方向,在国内尚属空白。”她回国的初衷,也希望能在这一领域中,为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回国后,她来到了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这一平台,在孙立宁教授的大力支持下,得以顺利展开基于脑—机接口的康复训练和康复评估等相关研究工作。基于在日本的研究基础,开展主从控制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以期在助老助残、脑卒中方向中为更多患者提供帮助与支撑。
  专注科研,成绩斐然
  “在多年的工作研究中,我越发觉得自己喜欢从事脑科学探索,庆幸自己能够从事喜欢的事业。”李春光说。多年来,在与团队成员的协同攻关下,她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随着人口结构的转变,有运动功能障碍的高龄患者越来越多。同时,随着社会的转型,由于交通事故、工伤、意外伤害和疾病等致残患者的数目增加很快。近些年来,基于肢体生肌电信息或运动信息识别运动意识并用于驱动助行设备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进展。然而,针对重症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截瘫患者等无论基于其中哪一种信号都无法识别出患者的运动意识。此外,在运动状态的识别方面,因为基于事先定义好的参考轨迹驱动助行设备,助行过程中步速和步长都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患者在实际行走过程中或是运动功能恢复进程中有着不同步速和步长的要求,这种固定的步态模式使患者产生了很大的不适。
  针对这一情况,2016年,李春光成功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脑血氧信息的运动状态识别及自适应助行轨迹规划方法研究”。在这一项目中,他们应用最原始的神经元信息判别运动状态,并基于运动状态为助行设备提供自适应参考运动,对于由于肌肉群缺失或肌肉功能减弱而无法正确检测生肌电信号和肢体运动信息的患者,也可以基于期望的运动状态提供自适应参考运动,为助行设备的智能驱动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
  除此之外,脑卒中群体也是李春光的研究对象。她告訴记者,因为自己的家人当中也有脑卒中患者,她深知此类疾病不仅给患者身心甚至给每个家庭带来的打击都是巨大的。通过自己的研究,为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希望,一直是她前行的动力与方向。
  针对脑卒中疾病诊断困难、治疗中脑功能性刺激定位模糊并存在方案争议以及康复评价缺乏客观性等问题,她和团队开始基于近红外脑成像技术展开脑卒中诊断、治疗干预及疗效评价的决策系统研究。在研究中,他们基于脑功能网络的全局以及局部区域内节点间的协作效应所建立的决策系统可适用于不同病灶位置的脑卒中患者,适用性更广。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和机器学习算法可减小如CT等技术对医生专业技术水平的依赖性,简化疗效评价流程并提高其客观性。基于近红外成像允许动态测量的优越性可减少诊断过程对被试的体动要求。基于脑功能网络特性和网络拓扑图可提出个体化功能性刺激治疗方案,加快患者康复恢复进程。研究成果为脑卒中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康复评价提供创新性策略,为建立脑疾病的临床诊断决策系统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在主从控制康复训练机器人研究方面,李春光及其团队成员也取得了诸多创新性成果。他们设计并开发了主从式上肢康复训练系统,该系统应用于偏瘫患者或是高龄者进行运动功能恢复和运动能力增强训练,患者能够使用健康手臂辅助患肢完成期望的运动,实现自主控制的康复训练,这一研究成果,为“助老助残”做出了突出贡献。
  成果转化,落地生根
  研究成果能够面向广大患者的需求,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是李春光一直以来的使命与追求。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测试中,一个个困难接踵而来。正是通过李春光团队在实验过程中的无限耐心与不懈努力,他们才获取到了一个个珍贵的实验数据。
  根据目前的工作,李春光希望能在康复评估以及辅助治疗这一块尽快实现产业化,给患者病情起到更加正向的作用。之后,再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拓展,给更多的自闭症患者、老年痴呆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在脑机接口控制这一方向,她希望能够尽快与临床应用挂钩起来,有针对性地展开相应的研究改进工作。在“助老助残”方向中,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带来福音。
  展望研究领域的未来,李春光也始终抱有一种乐观的心态。在她看来,大脑虽然复杂但却值得科学家去不懈探索,特别是在其应用以及机理的研究中,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在应用方面,顺应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趋势,通过脑成像设备、功能核磁等将研究数据整合到一起,不仅对于开发当前病人的诊断或者治疗康复方法非常有前景,而且对于后期人脑机理的研究贯通也大有裨益。
  此外,针对病人医疗数据的隐私性,李春光也有初步的设想。通过最近大热的区块链技术不仅能增加病人数据的安全性,还能节省成本、时间与资源。这些都是李春光未来想要涉及的方向。
  “实际上,我一直想做一些能给人带来实际价值的东西,虽然我的进度没有别人那么快,但是我会持续做下去,看看能不能发生累计的效应。”李春光坚定地说。为了研究的初心,也为了无数病患家庭,她会始终保持着向前的动力,实现科学研究的下一个突破。
其他文献
【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学习生字  (课前生背诵《游子吟》)  师:小朋友,请看老师写的是(板书:儿子。生齐读)儿子,这两个字在每一位妈妈的心里都是那么的神圣。可是,妈妈这两个字,在做儿子的心里又是怎样的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很有趣故事《三个儿子》(板书:三个)请大家把课题齐读一遍。  师:小朋友请打开书,轻声读读这个故事,要求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读完故事后再把生字连词多读几遍。  (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若骛旁义,虽非背道,已成异趋,终其身达理真、情切、意达之目的,亦未可知也。”如果让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让学生述其经历过的应该说不会太难。然而,一提作文,小学生就头疼,产生畏难心理。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脱离了实际生活,不知写什么,又不知怎么写。   其
《对称》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领域,同时也属于数学概念的教学。原来教材关于轴对称的教学是在六年级上学期完成的,而现在调整为两个阶段(本课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为五年级下册),如何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情况下,让学生顺利地完成“对称”这一数学概念的建构呢?我进行了一些尝试,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情境导入的“根”体现“数学味”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一、纵横联系——长方体认识的拓展    魔方涂色:如“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六个表面都涂上红色。将这个正方体切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后,三面涂红色的有()个,两面涂红色的有()个,一面涂红色的有( )个,没有涂红色的有()个。”此道题目让学生靠想象,答案很难准确。动手操作,麻烦,耗时耗力,对思维帮助不大。教师自己则应深入研究此题的编排目的,既不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动手操作,也不是为了让大家都来
温故,因也;知新,其果也。若教师平时不注意带领学生及时将沉淀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有效的知识链,时间一长,已获得的知识便如黄土般堆积在一起,形成无用的记忆垃圾,最终不能使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复习是整个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学习的继续。好的复习能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系统整理;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已学过的英语知识技能,把平时相对独立进行教学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节课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本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也取决于师生情感交流,或者说师生互动,是否顺畅得当。如果师生互动和谐融洽,常常会有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如神来之笔闪现课堂,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我在执教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三上《平均数》一课时就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  【片段描述】  1.在学会了用“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求平均数”的方法求一组数的平均数之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
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s,PSCs)在发现新药和应用于再生医学方面前景广阔,源于其具有分化为身体其他细胞的能力。在超过30年的研究之中,曾因为PSC具有潜在致瘤性和没有有效诱导分化手段而停滞不前。但现在PSC研究到了一个转折点,全球已经开始出现大量的把PSC来源的产品用于病人治疗的临床试验。这些首次应用于人体的临床试验中最显著的是PSC在眼部疾病的治疗,一期二期结果
听过吴老师课的人经常会这样问:“为什么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上会如此兴奋、主动?为什么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上会思维活跃、思考深刻?为什么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有那么专注的神态和原来如此的释然?”仔细品味吴老师“既好吃又有营养”的课堂教学,原来这一切都源于吴老师用尊重、友善、智慧营造了一个幸福的磁场。吴老师经过40年的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了丰富的教学理念和鲜明的教学特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儿童观、儿童数学教学观、
中美创建微米级元DNA结构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9月7日报道,上海交通大学樊春海院士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团队合作在最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创建出一种新型元DNA结构,这些元DNA结构可自我组装成形状各异的微米级结构,应用于光电子学及合成生物学领域,从而促进信息存储和加密等技术的发展。  研究人员解释,DNA结构的独特特征使其可用作复杂纳米结构和设备的通用组件。借助DNA折
朴槿惠政府把科技发展视为实现创造型经济的关键驱动力量。2013年7月,韩国政府发布《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计划未来五年投入830亿美元支持科技发展,力争到2017年实现人均国民收入3万美元,并创造64万个新的就业岗位。  韩国政府发布的《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13-2017)》是未来五年韩国科技领域最高级别的国家计划,它将以“以创造性的科学技术为钥匙,开启充满希望的新时代”为发展蓝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