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葫芦(别称美洲南瓜)俗称茭瓜、番瓜、白瓜、洋梨瓜等,由于葫芦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而西葫芦仅是明末清初才从西洋传人,它们的植物学形态有不少相似之处,所以被称为西葫芦。在植物学的分类上,西葫芦属于葫芦科、南瓜属的西葫芦种,拉丁文的学名是CucurbitapepoL.,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世界各地均有种植,是世界性的重要蔬菜之一,
西葫芦栽培类型和品种甚多,在蔬菜栽培学中一般根据其蔓的长短分为3种类型:即植株茎的节间短缩,叶片密集于茎节处呈丛生状的,称之为短蔓型;植株主蔓节间长,生长旺盛,分枝能力强的为长蔓型;介于二者之间的为半蔓型。食用部位主要是嫩瓜、老熟瓜或成熟的种子。西葫芦的生长势较强,对低温的适应性较好,很多早熟品种生长快,结果早,在我国露地瓜类生产中是上市最早的蔬菜,随着我国保护地生产的:迅速发展,西葫芦在春末甚至在冬季和早春也可以生产商品供应市场。
1 西葫芦的营养成分及食用方法
西葫芦品质脆嫩、清香,100g可食部分蛋白质含量为0.6~0.9g,脂肪为0.1~0.2g,膳食纤维0.8~0.9g,碳水化合物为2.5~3.3g,胡萝卜素为20~40μg,维生素C为2.5~9mg。它的含糖量低于南瓜(中国南瓜)和笋瓜(印度南瓜),但钙的含量较高,每100g可食部分中就有22~29mg。西葫芦以嫩瓜或老熟瓜供食用,可炒食或做馅,其中有1种水果型的嫩西葫芦也可生食,做成色拉。它的花和嫩稍也可做菜肴,西葫芦中的1个变种叫搅瓜,它的老熟瓜经过热煮或冷冻后,横切开取出瓜瓤,用筷子搅动果肉成粉丝状,用其做汤或凉拌,清脆可口。它的种子含油量在35%以上,可做成千香食品,在籽用西葫芦品种中还有1种种皮退化的裸仁西葫芦。它没有坚硬的种皮,呈半透明膜状,不用去皮便可食用。此外,由于西葫芦的不同品种间果实形状、大小和果色差异很大,除做蔬菜外,还可用做观赏或者饲料。
2 西葫芦的起源
西葫芦原产北美洲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据考证,早在公元前7000~5500年,于墨西哥的他马里巴斯(Tamaulpas)1个洞窟内被发现有数粒西葫芦的种子,其后,在公元100~760年还出土了西葫芦的果柄。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西葫芦已在墨西哥北部到美国的西南部广泛栽培了。现在西葫芦已分布于世界各地,尤以意大利、法国、德国等栽培为多。我国古代无西葫芦种植,在明代以前的史书中均无记载。它是随着中国和外国的海运交通逐渐发展后,间接地由欧洲经海道而传人的,大概是在16世纪从福建、浙江传入我国,在19世纪中叶有较大面积的种植。所以,西葫芦在我国是一个栽培历史短暂的作物。
3 西葫芦在我国的发展
西葫芦栽培历史虽然短,但由于它的适应性较强,栽培技术简单,单位面积产量高,所以露地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因而在消费者眼中,只知道它是一种便宜的大路货,特别是在经济困难时期,更是一种充饥的、价廉的蔬菜。当上世纪90年代初,蓬勃发展起来的塑料棚及日光温室席卷我国北方大地之时,西葫芦以它适应性强、耐寒、抗病、高产的特点挤身于保护地之中,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在不少省、市成为重要蔬菜种类之一。西葫芦以其果色多样、品质鲜嫩的优良特性进入了高档餐厅和百姓的饭桌,成为蔬菜市场上不可或缺的产品了。
当我们走近西葫芦时又发现,它的家族成员不仅是我们以市场上看到的少数几个品种,实际上西葫芦是1个大家族,从植物学来看,在西葫芦种内还可分为西葫芦亚种、珠瓜亚种、野生亚种。各亚种内还可分为若干变种。有的学者根据食用情况把其分为6个种群:(1)球形种群。蔓生长旺盛,具有大型黄色或橙黄色的果实。形状为扁圆或椭圆形,有纵向条沟,果皮较光滑,(2)蝶形种群。无蔓丛生,果实扁平,边缘如贝壳状。做馅用时果皮要嫩些。可食用和观赏。(3)曲颈种群。短蔓丛生。果实橙黄色或白色,全身有瘤状物,颈部长而弯曲。(4)棒状种群。短蔓丛生或长蔓。果实为棍棒状,果柄处变细。(5)直颈种群。有短蔓丛生和长蔓2种。果实为短棍棒状。有多条纵向沟。夏季采收嫩果,也可采收成熟果。(6)酸浆果(橡树果)种群,短蔓丛生或长蔓。果实中等,果实形状似酸浆果或橡树果,并有深条沟(早濒店司。1976)。还有的学者把它分为8个主要食用群,其中6个群体的果实在幼嫩时可食用,而另2个群体用于成熟果实的生产(Paris,1986)。此外,还有不少西葫芦品种,只供观赏而不可食用,则不在其列。
在上世纪50年代前后,我国菜农已利用风障、玻璃、草帘、苇毛苫、纸帽、泥碗、纸被等简易覆盖,进行西葫芦的早熟栽培。例如,北京郊区在3月上旬至下旬将西葫芦播种于阳畦中,于4月下旬定植在风障前,5月下旬便可收获。从定植到开花约25 d(天)。从开花到采收约15 d。第1朵雌花着生在第6~7叶的叶腋间,较露地栽培提早10~20d成熟。当时采用的大多是长蔓类型的品种,如河北省的长蔓西葫芦、天津的大西葫芦、江西的绿皮西葫芦等,这些品种生育期长,蔓长2.5~3m,单瓜重2~3kg,高者可达5kg。另外,还种植有少量的矮蔓类型品种。如北京的一窝猴、天津的矮秧西葫芦、黑龙江的白皮叶三等,此类品种生育期短,植株茎蔓短,直立性强。单瓜重0.5~1.5kg,但群体混杂,推广面积很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1966年开始推广从阿尔及利亚引入的花叶西葫芦,因其具有植株矮小,适于密植,结瓜早而多,抗寒耐早,肉质细嫩等突出优点,得到大面积推广。直至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育种工作的进步,西葫芦杂种一代也进入了市场,早青、阿太、阿兰等杂种一代的出现,更适应了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兴起的品种多样化的要求,从而一改往日傻、大、粗的形象,西葫芦以皮色鲜艳、肉质脆嫩、食用方法多样的新型形象,进入了一个崭新发展时期。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一大批国外良种被引人中国市场,近年我国从法国、意大利、美国、以色列、韩国等国,引入了黄色、乳白色、墨绿色、浅绿色,适于生食、炒食的新型品种。我国育种工作者也在这一形势下,急起直追,开展了多方面的育种研究,培育出很多新品种,如中葫3号、京葫2号、长绿等。栽培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步。除露地种植外,大、中、小塑料棚及日光温室等多种保护地栽培形式得到了大发展,特别是日光温室长季节栽培更创造出突破历史的高产记录,如河北省南和县的高产温室,每667 m2产量达到了8500 kg。生产者利用矮秧早熟的早青一代品种,延长生长期,采用吊蔓栽培等措施,居然使瓜蔓长逾1.7m以上,叶片数在40片以上,单株采果超过20个,真可谓令人叹为观止。目前,西葫芦在保护地瓜类中,栽培面积已成为仅次于黄瓜的重要蔬菜。在普通老百姓的餐桌上,几乎1年4季都可以吃到鲜嫩可口的西葫芦。
4 展望
展望未来,西葫芦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国内外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工作量很大,利用生物技术创造新的种质资源,都是我们所期待的。既抗病毒病。又抗白粉病、灰霉病多抗性品种的选育。将会为无公害西葫芦的生产做出重大贡献。不断培育出生长势强,抗逆性好,瓜条整齐,产量高,质量优良的新品种,是广大生产者殷切盼望的。不断完善和创造新型的西葫芦可持续发展的配套栽培措施,将为无公害或绿色西葫芦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保驾护航。
西葫芦栽培类型和品种甚多,在蔬菜栽培学中一般根据其蔓的长短分为3种类型:即植株茎的节间短缩,叶片密集于茎节处呈丛生状的,称之为短蔓型;植株主蔓节间长,生长旺盛,分枝能力强的为长蔓型;介于二者之间的为半蔓型。食用部位主要是嫩瓜、老熟瓜或成熟的种子。西葫芦的生长势较强,对低温的适应性较好,很多早熟品种生长快,结果早,在我国露地瓜类生产中是上市最早的蔬菜,随着我国保护地生产的:迅速发展,西葫芦在春末甚至在冬季和早春也可以生产商品供应市场。
1 西葫芦的营养成分及食用方法
西葫芦品质脆嫩、清香,100g可食部分蛋白质含量为0.6~0.9g,脂肪为0.1~0.2g,膳食纤维0.8~0.9g,碳水化合物为2.5~3.3g,胡萝卜素为20~40μg,维生素C为2.5~9mg。它的含糖量低于南瓜(中国南瓜)和笋瓜(印度南瓜),但钙的含量较高,每100g可食部分中就有22~29mg。西葫芦以嫩瓜或老熟瓜供食用,可炒食或做馅,其中有1种水果型的嫩西葫芦也可生食,做成色拉。它的花和嫩稍也可做菜肴,西葫芦中的1个变种叫搅瓜,它的老熟瓜经过热煮或冷冻后,横切开取出瓜瓤,用筷子搅动果肉成粉丝状,用其做汤或凉拌,清脆可口。它的种子含油量在35%以上,可做成千香食品,在籽用西葫芦品种中还有1种种皮退化的裸仁西葫芦。它没有坚硬的种皮,呈半透明膜状,不用去皮便可食用。此外,由于西葫芦的不同品种间果实形状、大小和果色差异很大,除做蔬菜外,还可用做观赏或者饲料。
2 西葫芦的起源
西葫芦原产北美洲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据考证,早在公元前7000~5500年,于墨西哥的他马里巴斯(Tamaulpas)1个洞窟内被发现有数粒西葫芦的种子,其后,在公元100~760年还出土了西葫芦的果柄。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西葫芦已在墨西哥北部到美国的西南部广泛栽培了。现在西葫芦已分布于世界各地,尤以意大利、法国、德国等栽培为多。我国古代无西葫芦种植,在明代以前的史书中均无记载。它是随着中国和外国的海运交通逐渐发展后,间接地由欧洲经海道而传人的,大概是在16世纪从福建、浙江传入我国,在19世纪中叶有较大面积的种植。所以,西葫芦在我国是一个栽培历史短暂的作物。
3 西葫芦在我国的发展
西葫芦栽培历史虽然短,但由于它的适应性较强,栽培技术简单,单位面积产量高,所以露地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因而在消费者眼中,只知道它是一种便宜的大路货,特别是在经济困难时期,更是一种充饥的、价廉的蔬菜。当上世纪90年代初,蓬勃发展起来的塑料棚及日光温室席卷我国北方大地之时,西葫芦以它适应性强、耐寒、抗病、高产的特点挤身于保护地之中,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在不少省、市成为重要蔬菜种类之一。西葫芦以其果色多样、品质鲜嫩的优良特性进入了高档餐厅和百姓的饭桌,成为蔬菜市场上不可或缺的产品了。
当我们走近西葫芦时又发现,它的家族成员不仅是我们以市场上看到的少数几个品种,实际上西葫芦是1个大家族,从植物学来看,在西葫芦种内还可分为西葫芦亚种、珠瓜亚种、野生亚种。各亚种内还可分为若干变种。有的学者根据食用情况把其分为6个种群:(1)球形种群。蔓生长旺盛,具有大型黄色或橙黄色的果实。形状为扁圆或椭圆形,有纵向条沟,果皮较光滑,(2)蝶形种群。无蔓丛生,果实扁平,边缘如贝壳状。做馅用时果皮要嫩些。可食用和观赏。(3)曲颈种群。短蔓丛生。果实橙黄色或白色,全身有瘤状物,颈部长而弯曲。(4)棒状种群。短蔓丛生或长蔓。果实为棍棒状,果柄处变细。(5)直颈种群。有短蔓丛生和长蔓2种。果实为短棍棒状。有多条纵向沟。夏季采收嫩果,也可采收成熟果。(6)酸浆果(橡树果)种群,短蔓丛生或长蔓。果实中等,果实形状似酸浆果或橡树果,并有深条沟(早濒店司。1976)。还有的学者把它分为8个主要食用群,其中6个群体的果实在幼嫩时可食用,而另2个群体用于成熟果实的生产(Paris,1986)。此外,还有不少西葫芦品种,只供观赏而不可食用,则不在其列。
在上世纪50年代前后,我国菜农已利用风障、玻璃、草帘、苇毛苫、纸帽、泥碗、纸被等简易覆盖,进行西葫芦的早熟栽培。例如,北京郊区在3月上旬至下旬将西葫芦播种于阳畦中,于4月下旬定植在风障前,5月下旬便可收获。从定植到开花约25 d(天)。从开花到采收约15 d。第1朵雌花着生在第6~7叶的叶腋间,较露地栽培提早10~20d成熟。当时采用的大多是长蔓类型的品种,如河北省的长蔓西葫芦、天津的大西葫芦、江西的绿皮西葫芦等,这些品种生育期长,蔓长2.5~3m,单瓜重2~3kg,高者可达5kg。另外,还种植有少量的矮蔓类型品种。如北京的一窝猴、天津的矮秧西葫芦、黑龙江的白皮叶三等,此类品种生育期短,植株茎蔓短,直立性强。单瓜重0.5~1.5kg,但群体混杂,推广面积很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1966年开始推广从阿尔及利亚引入的花叶西葫芦,因其具有植株矮小,适于密植,结瓜早而多,抗寒耐早,肉质细嫩等突出优点,得到大面积推广。直至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育种工作的进步,西葫芦杂种一代也进入了市场,早青、阿太、阿兰等杂种一代的出现,更适应了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兴起的品种多样化的要求,从而一改往日傻、大、粗的形象,西葫芦以皮色鲜艳、肉质脆嫩、食用方法多样的新型形象,进入了一个崭新发展时期。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一大批国外良种被引人中国市场,近年我国从法国、意大利、美国、以色列、韩国等国,引入了黄色、乳白色、墨绿色、浅绿色,适于生食、炒食的新型品种。我国育种工作者也在这一形势下,急起直追,开展了多方面的育种研究,培育出很多新品种,如中葫3号、京葫2号、长绿等。栽培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步。除露地种植外,大、中、小塑料棚及日光温室等多种保护地栽培形式得到了大发展,特别是日光温室长季节栽培更创造出突破历史的高产记录,如河北省南和县的高产温室,每667 m2产量达到了8500 kg。生产者利用矮秧早熟的早青一代品种,延长生长期,采用吊蔓栽培等措施,居然使瓜蔓长逾1.7m以上,叶片数在40片以上,单株采果超过20个,真可谓令人叹为观止。目前,西葫芦在保护地瓜类中,栽培面积已成为仅次于黄瓜的重要蔬菜。在普通老百姓的餐桌上,几乎1年4季都可以吃到鲜嫩可口的西葫芦。
4 展望
展望未来,西葫芦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国内外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工作量很大,利用生物技术创造新的种质资源,都是我们所期待的。既抗病毒病。又抗白粉病、灰霉病多抗性品种的选育。将会为无公害西葫芦的生产做出重大贡献。不断培育出生长势强,抗逆性好,瓜条整齐,产量高,质量优良的新品种,是广大生产者殷切盼望的。不断完善和创造新型的西葫芦可持续发展的配套栽培措施,将为无公害或绿色西葫芦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