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的评价作了全面论述,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探索教学是实施新的数学课程的一种模式或方式,其评价应纳入新课程评价的范畴,但又须突出其自身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三“多”两“突出”。
一、评价内容多维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这就是说,评价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来确立内容体系,而且应侧重后面两个维度。
1.关注知识与技能。学习数学首先要获取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数学技能,该认识的要清晰认识,该记住的要牢牢记住,该理解的要深刻理解,该运用的要能熟练运用。对数学知识技能,不仅要吸收,而且要内化,要使新旧知识技能融合起来,建构起新的知识技能体系。
2.关注过程与方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要看结果,更应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掌握数学方法的情况。评价应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勤于实践,大胆探索,乐于动脑、动口、动手,不断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评价还应有利于激励学生与同伴合作求知,既能毫无保留地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又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评价要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中自觉体验,积累学习经验,掌握数学方法。
3.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主要看其是否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是否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要特别重视思维过程的科学性、条理性、广阔性和创造性。评价还应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鉴别真伪和优劣,善于根据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最合适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够突破思维定式,做到不盲从,不因循守旧。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学生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评价不能由教师一手包揽,而应由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构成综合主体,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1.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具有权威性,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准确,不能带有主观好恶的色彩,更不能有情绪化的成分,应尽可能全面一些,三个维度不可或缺。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宜作纵向比较而不作横向比较,善于发现闪光点,肯定哪怕是极微小的进步。
2.学生评价。自评要强调客观性,实事求是,既不能缩小,更要防止夸大其词、言过其实。鼓励学生在自评过程中自我反思,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互评要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自我评价,要把别人的不足当作检查自己的镜子,把别人的长处看做自己努力的目标。
3.家长和社区人员评价。家长评价重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主要看自学情况,看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社区人员的评价,主要是考察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否自觉发现数学问题,能否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评价方式具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应结合评价内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学生的进步历程。”应尽量多样化。
1.书面考试、口试和活动报告相结合。书面考试可用于期中或期末考查,要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但要避免出偏题、怪题。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适当增强开放性。口试宜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一般考查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活动报告要在实践活动之后由学生自己撰写,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2.形成性和终结性结合。形成评价可以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单元测试、家长及社区人员反映和学生成长记录方式。为作好形成性评价,学生、家长、教师都要作好记录。终结性评价通常借助于期末考试,但不能把期末考试特别是期末书面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主要依据,终结评价的依据应侧重于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努力程度。
3.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在呈现评价结果时,既可定量,也可定性,并以定性为主。定量评价尽可能不用百分制而用等级制;定性评价可采用评语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有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等。
4.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结合。学生做得好的应即时评价,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对那些在考试或活动中表现不佳或出现差错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弥补不足,然后改正错误或进行第二、第三次测试。延时评价对那些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不可忽视。
四、评价应突出实践性
数学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小学数学的评价应重视实践性。评价要多用活动报告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考查自己的学习情况。不管是书面考试还是口试,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定量还是定性评价,都要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评价应突出创新性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不断获取新知的过程,数学学习评价也应强调创新。要适当鼓励学生纵向迁移,能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技能,借助直觉、归纳、类比、演绎等思维,分析解决新情境下的较为复杂的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寻求新途径,采用与众不同的方法和形式来解决问题;要鼓励学生追求思维方式的灵活性,解决具体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建县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一、评价内容多维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这就是说,评价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来确立内容体系,而且应侧重后面两个维度。
1.关注知识与技能。学习数学首先要获取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数学技能,该认识的要清晰认识,该记住的要牢牢记住,该理解的要深刻理解,该运用的要能熟练运用。对数学知识技能,不仅要吸收,而且要内化,要使新旧知识技能融合起来,建构起新的知识技能体系。
2.关注过程与方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要看结果,更应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掌握数学方法的情况。评价应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勤于实践,大胆探索,乐于动脑、动口、动手,不断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评价还应有利于激励学生与同伴合作求知,既能毫无保留地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又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评价要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中自觉体验,积累学习经验,掌握数学方法。
3.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主要看其是否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是否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要特别重视思维过程的科学性、条理性、广阔性和创造性。评价还应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鉴别真伪和优劣,善于根据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最合适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够突破思维定式,做到不盲从,不因循守旧。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学生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评价不能由教师一手包揽,而应由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构成综合主体,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1.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具有权威性,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准确,不能带有主观好恶的色彩,更不能有情绪化的成分,应尽可能全面一些,三个维度不可或缺。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宜作纵向比较而不作横向比较,善于发现闪光点,肯定哪怕是极微小的进步。
2.学生评价。自评要强调客观性,实事求是,既不能缩小,更要防止夸大其词、言过其实。鼓励学生在自评过程中自我反思,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互评要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自我评价,要把别人的不足当作检查自己的镜子,把别人的长处看做自己努力的目标。
3.家长和社区人员评价。家长评价重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主要看自学情况,看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社区人员的评价,主要是考察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否自觉发现数学问题,能否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评价方式具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应结合评价内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学生的进步历程。”应尽量多样化。
1.书面考试、口试和活动报告相结合。书面考试可用于期中或期末考查,要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但要避免出偏题、怪题。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适当增强开放性。口试宜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一般考查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活动报告要在实践活动之后由学生自己撰写,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2.形成性和终结性结合。形成评价可以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单元测试、家长及社区人员反映和学生成长记录方式。为作好形成性评价,学生、家长、教师都要作好记录。终结性评价通常借助于期末考试,但不能把期末考试特别是期末书面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主要依据,终结评价的依据应侧重于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努力程度。
3.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在呈现评价结果时,既可定量,也可定性,并以定性为主。定量评价尽可能不用百分制而用等级制;定性评价可采用评语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有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等。
4.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结合。学生做得好的应即时评价,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对那些在考试或活动中表现不佳或出现差错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弥补不足,然后改正错误或进行第二、第三次测试。延时评价对那些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不可忽视。
四、评价应突出实践性
数学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小学数学的评价应重视实践性。评价要多用活动报告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考查自己的学习情况。不管是书面考试还是口试,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定量还是定性评价,都要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评价应突出创新性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不断获取新知的过程,数学学习评价也应强调创新。要适当鼓励学生纵向迁移,能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技能,借助直觉、归纳、类比、演绎等思维,分析解决新情境下的较为复杂的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寻求新途径,采用与众不同的方法和形式来解决问题;要鼓励学生追求思维方式的灵活性,解决具体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建县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