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言是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工具,也是师生沟通的桥梁。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运用语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为切入口,围绕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艺术的加强提高,就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语言技能运用中存在的几种现象加以叙述,提出对策,从而使数学教学更具魅力,使学生真正认识数学、喜欢数学。
【关键词】 课堂语言;艺术;培养;激励;引导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则直接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都道出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要重视课堂语言的运用,课堂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一、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艺术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不像语文那样词汇丰富并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数学老师的语言受数学知识的限制,缺少一定的感染力。因此,数学课堂语言艺术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调动一切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将学生潜在的学习需要调动起来。多样化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勤于动脑,积极配合,对知识更易于理解和吸收。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语言对思维起着检验、过滤的作用。数学语言表述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内容进一步充实,思维过程进一步严密,思维质量进一步提高的过程。
3.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科学精炼的数学语言,对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课堂教学汇总,更应该用简明、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
二、小学数学课堂语言在运用中存在的一些现象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习惯了的固定的语言方式,例如口头禅太多、语言重复等等,学生在也会逐渐适应。教师不能无视这些“无意识的语言”带来的负面影响,下面就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
1.“流水账”。有的教师在教“用乘法口诀求商”时,先出示例题,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式计算,之后组织反馈,学生展示成果。教师提问:“对吗?”学生齐答“对”。语调平淡,从例题到练习,按部就班,但对于“让学生在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却未曾提及,能清楚说出算理的学生寥寥无几。
2.“拖泥带水”。有的教师在教“有余数的除法”时会问:“商的个位上为什么要写0?”学生答:“0要占位”。由于不放心学生的理解,又重新解释:“我们看,刚才分的小棒……”拖泥带水,学生听得云里雾里。
3.“命令”。有的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快结束时,习惯说:“坐端正,听好!”教室一下鸦雀无声。“坐端正,听好!”看似简单,低年级学生乖巧,会执行这个“命令”,但高年级学生对这句命令习以为常,有的无视命令,有的懒散等待,课堂效率大打折扣。
4.“贫乏的鼓励”。有的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习惯用“好,不错!”来肯定,久而久之,也许学生答错后教师也会不经意带出一个“好”。这种现象会使赞扬毫无意义。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艺术能力的几点探索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除了良好的教学手段,更应有熟练驾驭课堂语言艺术的能力。教师要深刻展现课堂语言的艺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高语言艺术能力可以做出以下几种追求:
1.生动形象、趣味横生。数学课堂语言枯燥乏味。要使数学原理形象生动,教师就要令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知识明朗化,引导学生想象。一般来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学“时、分、秒的认识”,可以进行猜谜“有这三兄弟,个子都不同,没腿也能走,没嘴也会说。他们提醒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来上学”当学生猜对后,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面……”自然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新知识的吸收上。
2.科学严谨、准确规范。数学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很强,数学中的概念、性质等都有特定的内涵和表达方法,虽一字之差,也可能演变成概念性的错误,例如:“数位”和“位数”,“增加了”和“增加到”就截然不同。教师在备课时应精心设计所需提出的问题和过渡语,对知识的描述要确切、肯定,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数学需要探究,这就要求课堂语言要有启发性和激励性。例如,引出问题时“谁敢试一试?”、“谁愿意表现一下?”交流讨论时“回答很好,请继续!”“谁还能说一说?”评价总结时“想法很好,想象很丰富”。这些都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润物细无声。教师的有声表述应与无声语言结合,无声语言包括表情、手势和体态等,无声语言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给课堂教学增添亮色和活力。例如:学生回答正确,微笑地点头;学生回答精彩,伸出大拇指赞许。和蔼亲切的目光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掌控课堂秩序。当然,数学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抑扬顿挫的关键词汇、和谐民主的语言环境、恰逢其时的评价模式、极具亲和力的情感关怀,都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舞,轻松愉快地完成任务,最终优化教学质量。
严谨而启示的语言仿佛甘香醇厚的浓茶,引导学生去思索和回味;幽默而轻松的语言犹如充满激情的汽水,吸引学生去尝试和挑战;无声而细腻的语言好似清澈见底的清泉,洗去学生的浮躁和迷茫。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锤炼,通过自己“艺术化”的语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和鼓舞,使学生享受学习,从而优化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赖红.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J].中国教师.2009(11)
[2]蔡克良.把快乐带进数学课堂[J].新课程学习(下).2011(05)
[3]王秋珍.小学数学课堂的语言艺术[J].快乐阅读.2011(13)
[4]赵仁安.谈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数学通讯.2000(05)
【关键词】 课堂语言;艺术;培养;激励;引导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则直接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都道出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要重视课堂语言的运用,课堂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一、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艺术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不像语文那样词汇丰富并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数学老师的语言受数学知识的限制,缺少一定的感染力。因此,数学课堂语言艺术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调动一切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将学生潜在的学习需要调动起来。多样化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勤于动脑,积极配合,对知识更易于理解和吸收。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语言对思维起着检验、过滤的作用。数学语言表述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内容进一步充实,思维过程进一步严密,思维质量进一步提高的过程。
3.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科学精炼的数学语言,对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课堂教学汇总,更应该用简明、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
二、小学数学课堂语言在运用中存在的一些现象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习惯了的固定的语言方式,例如口头禅太多、语言重复等等,学生在也会逐渐适应。教师不能无视这些“无意识的语言”带来的负面影响,下面就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
1.“流水账”。有的教师在教“用乘法口诀求商”时,先出示例题,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式计算,之后组织反馈,学生展示成果。教师提问:“对吗?”学生齐答“对”。语调平淡,从例题到练习,按部就班,但对于“让学生在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却未曾提及,能清楚说出算理的学生寥寥无几。
2.“拖泥带水”。有的教师在教“有余数的除法”时会问:“商的个位上为什么要写0?”学生答:“0要占位”。由于不放心学生的理解,又重新解释:“我们看,刚才分的小棒……”拖泥带水,学生听得云里雾里。
3.“命令”。有的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快结束时,习惯说:“坐端正,听好!”教室一下鸦雀无声。“坐端正,听好!”看似简单,低年级学生乖巧,会执行这个“命令”,但高年级学生对这句命令习以为常,有的无视命令,有的懒散等待,课堂效率大打折扣。
4.“贫乏的鼓励”。有的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习惯用“好,不错!”来肯定,久而久之,也许学生答错后教师也会不经意带出一个“好”。这种现象会使赞扬毫无意义。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艺术能力的几点探索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除了良好的教学手段,更应有熟练驾驭课堂语言艺术的能力。教师要深刻展现课堂语言的艺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高语言艺术能力可以做出以下几种追求:
1.生动形象、趣味横生。数学课堂语言枯燥乏味。要使数学原理形象生动,教师就要令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知识明朗化,引导学生想象。一般来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学“时、分、秒的认识”,可以进行猜谜“有这三兄弟,个子都不同,没腿也能走,没嘴也会说。他们提醒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来上学”当学生猜对后,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面……”自然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新知识的吸收上。
2.科学严谨、准确规范。数学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很强,数学中的概念、性质等都有特定的内涵和表达方法,虽一字之差,也可能演变成概念性的错误,例如:“数位”和“位数”,“增加了”和“增加到”就截然不同。教师在备课时应精心设计所需提出的问题和过渡语,对知识的描述要确切、肯定,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数学需要探究,这就要求课堂语言要有启发性和激励性。例如,引出问题时“谁敢试一试?”、“谁愿意表现一下?”交流讨论时“回答很好,请继续!”“谁还能说一说?”评价总结时“想法很好,想象很丰富”。这些都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润物细无声。教师的有声表述应与无声语言结合,无声语言包括表情、手势和体态等,无声语言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给课堂教学增添亮色和活力。例如:学生回答正确,微笑地点头;学生回答精彩,伸出大拇指赞许。和蔼亲切的目光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掌控课堂秩序。当然,数学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抑扬顿挫的关键词汇、和谐民主的语言环境、恰逢其时的评价模式、极具亲和力的情感关怀,都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舞,轻松愉快地完成任务,最终优化教学质量。
严谨而启示的语言仿佛甘香醇厚的浓茶,引导学生去思索和回味;幽默而轻松的语言犹如充满激情的汽水,吸引学生去尝试和挑战;无声而细腻的语言好似清澈见底的清泉,洗去学生的浮躁和迷茫。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锤炼,通过自己“艺术化”的语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和鼓舞,使学生享受学习,从而优化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赖红.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J].中国教师.2009(11)
[2]蔡克良.把快乐带进数学课堂[J].新课程学习(下).2011(05)
[3]王秋珍.小学数学课堂的语言艺术[J].快乐阅读.2011(13)
[4]赵仁安.谈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数学通讯.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