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校制宜 开源挖潜 规范管理 突出特色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07606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校本课程是结合本校实际基础与特色文化,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特色课程,其是国家课程的一种有效教育补充。结合了学校特色与环境、教师与学生个性以及教育思想与资源方面的不同差异,而衍生出的新的课程。目前我国学校的校本文化建设还不成熟,有许多的问题需要模索着解决。本文就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因校制宜地发展校本课程。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管理
  校本课程的建设,已然成为了时下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学生不同个性的综合发展,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工作热情,以及校方的特色文化建设,都具有非常优质的促进作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就目前而言还无太多的资料与案例可以借鉴,因此需要校方本着积极探索的态度不断模索,致力于找出有效的途径与方法,让校本课程这一成果最大化地发挥出优势与特点。
  一、建立制度,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规范起来
  由于目前我国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并不成熟,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模索前行。因此,建立严格的标准制度应当作为首要前提,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的理念、目标以及方式方法等一一清晰罗列,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迹可循,避免方向与方法出现偏差,导致精力、人力与财力的浪费。制定了目标与方向之后,建立专业小组,对教研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得升教师能力,正确认识校本课程。对于这支专业小组的建立,必须是经过学习有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经验的教研人员组成,必要时,可通过聘请或借调等方式向上级教研单位,引进专业人才。
  二、有特色,多元的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立,可以有效突出本校特色,形成独树一帜的办学特色。在校本课程的开发方面,要将特色这一词贯穿始终,实实在在地根据本校的办学宗旨、教育资源、学生需求等方面来最终确立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式。追求特色,是建立校本文化的基本理念,但在开发过程中,不可一味地要求学生参与到校本建立中来,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需求与差异。要明白,校本课程的开发目的,本质还是为了学生服务,让学生成为最大受益者。因此,学生不同的需求,应当作为重点考虑,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可以引入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教学。如,生活技能类,科学技术类,生活礼仪类,社交礼仪类,环境科学类,绘图类,音乐鉴赏类等等,让课程内容丰富起来,发展和培养每一位学生不同的个性,达到校本课程优势最大化。
  从本校目前所开发的校本课程来看,也结合了许多不同的类型。如,《入则孝》、《纸船——寄母亲》等,是为良好的关于孝道的教育课程;《悯农》则是对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教育课程;《乡愁》、《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对祖国的歌颂与想念;《硕鼠》《北门》等等,则是对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诗歌文化《诗经》的致敬。
  校本课程的开发途径与方式,还应当讲究多元化。如,①将教育科研的成果转化为校本课程;②把社区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③挖掘校内课程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④把学校的传统与优势项目转化为校本课程;⑤把活动课提升为校本课程;⑥与行业、协会联合开发校本课程。
  三、综合实施,发展不同的课程类型
  开发校本课程往往从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角度出发,对如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缺少认真的思考,因而出现了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个别人的事情,校本课程追求教材化、课程编制成人化、课程内容出现纯知识化或知识浅化的现象。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还应当坚决防止个别化、知识化、浅表化、功利化等不良问题,一切以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与学生个性为核心要务,来发展校本文化。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过于重视文化成绩,课程的结构还是以学科为本位,达到不校本课程教育的目的。对这些多样性的教学科目,将其综合实施,以课程类型的不同来归纳教育,则可避免此一问题的发生。
  校本课程类型归纳:①人文素养类:《三字经》《入则孝》等;②科学素养类;③社交技能类;④综合技能类;⑤地方文化类:《江南春》《十月的感伤之歌》;⑥学习技能类;⑦身心健康类;⑧法制教育类。
  四、校本课程开发方式选择
  现阶段的校本课程开发方式,主要有单一型,散点型,主从型三种,这三种方式各有特点,同时也各有不足。对于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初始阶段应当以实际为出发点,以低起点来保障教师的操作,但所设目标要高,以明确的方向作为指引,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能真正提升,有利于校本课程在动态发展中逐步朝着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迈进。
  校本课程开发方式的三种类型:
  1.单一型:就是全校开发一项校本课程,这一类型的校本课程开发目标专一,力量集中,全校卜下共同攻关,易出成绩,易形成学校的特色,但难以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2.散点型:一所学校开发多项课程,但没有按照一定的主题开发。这种类型校本课程能充分发挥学校课程资源,有利于发挥教师专长,较好地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但难以形成学校特色。
  3.主从型:学校开发多项校本课程,以一门课程为主,其他为辅,主课程作为全校必修课,其他课程为选修课。这种类型的校本课程能较好解决培植学校特色和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矛盾。
  本校在开发方式的选择上,需要综合考虑每种形式的优点与劣势,找出最适合于本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式。建议,先从单一型着手,由学校开发出适用本校的校本课程,发挥校本精神,学校先着力铺出一条道路,待成形稳定后,可再结合散点型与主从型。就本校目前的开发方式看,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趋于成功,因此,我们此刻又重新站在了另一个起跑线上,如何开发出更多的课程,是我们全体都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其目标有三,形成本校独树一帜的教学特色,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让我校学生具有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要实事求是,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因校制宜开源挖潜规范管理突出特色。禁止不切实际,一味求成绩的做法,导致失去校本课程建设的初心,造成形式主义,忽视根本。
  【参考文献】
  [1]汤强兴.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以“阳光”校本课程开发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5,(10):24~26.
  [2]王中华,熊梅.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不足与对策——以F小学为个案[J].教育科学研究,2011,(9):65~68.
其他文献
【摘 要】 重探究、重体验、重过程是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以及课外活动等方法帮助学生体验书本知识,体验现实生活,搭建书本与生活的桥梁,从而更好的培养其动手能力,探究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体验;太阳高度  重探究、重体验、重过程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书本场景,体验社会形态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和原动力,因此,我们必须善于把握好课堂提问技巧,为高效达成三维教学目标奠定基础。笔者与时俱进,就如何提高课堂提问作了大胆探索。  一、设问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设问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为师生互动拉开美丽的序幕。譬如:我在执教苏教版八年级下
一、雨厦的学龄前儿童也上幼儿园了  在云南省曲靖市和文山州相接壤的地方,有一个崇山峻岭、群山环抱、时常薄雾漫漫、环境优雅的少数民族村委会——雨厦,它辖16个村民小组,村距间最远达30余公里;距高良壮苗瑶族乡政府所在地27公里,距县城108公里。村落分散、山高坡陡、交通闭塞、经济拮据、文化落后是这一地方的真实写照。  每当太阳初升,在一座充满童趣、童真的彩画围墙内,整齐地发出“小海鸥,真勇敢,飞得高
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总是想把每一节课都上好且有实效。如何上好一堂课?怎么上课才能获得最佳效果?这里就语文教学的实效性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浅薄的看法,希望和新课改的理念不发生冲突,并能有助于课改。  一、课前教学生学会课前预习  教育家冷然曾经说过:“学生最终目标不应是单纯学会知识,而是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一个不会自主学习,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学生是很难有更好的发展。
风儿来了,  柳树在河边梳起了长长的头发。  雨儿来了,  柳树在小雨点的掌声中,  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太阳来了,  孩子们在柳树下玩耍,  柳树摇摆着细长的手臂,  想要拥抱可爱的孩子。  月亮来了,  星星困了,  柳树也静静地睡着了。(指导教师:林秀梅)
【摘 要】 如何改变传统改、评卷模式,开展高效改、评卷工作,是每个老师所追求的,笔者借助电脑和摄像头开展智能阅卷,并探索新的试卷讲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生物;试卷讲评;智能阅卷;学生主体  一、试卷讲评教学方式改革背景  我们先看看相关的课堂回放镜头:  镜头一:  教师站在讲台上,拿着试卷,黑板上写好了参考答案。“从我改卷的情况看,错误较多的是第3、8、10……这几道
自主性即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意识与调控能力。个体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依据个人对正确事物的信心行事,积极主动去做该做的事情,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发展。而音乐课堂中学生自主表演主要是指在教学中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信的演唱,舞蹈及演奏等综合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感情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这种方法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唤起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十三岁以前的语文》一文中写道:13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是积累的语文,是种子、经典的语文,是不求甚解、为一辈子奠基的语文。他的这番话一语道破了语文对孩子童年的成长影响巨大,然而夯实孩子语文素养的根基在阅读。因此,引领孩子在语言文字中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促进自我的幸福成长,是我们每一个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课内,在兴趣的点燃中渗透方法并培养习惯
“悦”读,顾名思义就是快乐地阅读,让学生快乐地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源泉,而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是学好语文的体现。在教学中,老师应当注重课堂与课外的结合,尤其是课堂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同时,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知识的涉猎。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时间多方面的努力,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很多,作为老师,需要
有人称国际象棋是一种“智力教具”,这是对它的益智功能(教育文化功能)的很好解释。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前苏联,对于国际象棋进入学校、进入课堂的广泛实践,证明它对各种年龄孩子在智力开发和素质教育上所起的显而易见的作用。尤为核心的是,它对于个性的塑造、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有其独特的功效。国际象棋是科学、文化、艺术、竞技融为一体的智力体育项目。有助于幼儿智力开发,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