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笔者的理解是:“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过程;着重理解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
教科书关于本科有三目: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其中基于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所以可以整合为:辛亥革命的酝酿;辛亥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的结果;辛亥革命的评价。通过学习,学生感悟到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艰难历程,也让他们的多角度评价历史事件的意识也开始形成。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还停留初中认知水平阶段,再加上对历史科不重视,于此教师需要对深层次的东西表象化,形象化,激发学生正在形成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引导学生的理性思考,从而满足他们学习的内在需求。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救亡图存。近代中国人民面对列强侵华,进行了一系列反抗侵略、求民主的抗争与探索,从而使中国逐步走向近代化的历程,其中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的里程碑。孙中山先生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我们这节课的线索就是革命的发展历程及其评价。
教学重点:革命的背景,多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多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建立;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袁世凯篡权。
(2)理解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性。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史观分析、评价历史问题。
(2)学会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孙中山越挫越勇的革命精神。
(2)认识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趋势打开了历史闸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剪辑视频《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上的讲话》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明确20世纪三次巨变所处的地位,增强学生宏观化历史的感觉,以及学习革命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革命的酝酿
以表格为载体,结合材料,师生共同探究辛亥革命酝酿的背景。
设计意图:认识辛亥革命的酝酿是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民族资产阶级的强大、从政治纲领的提出到组织的建立、从人民的斗争到武装起义,一度前行。
(三)革命的爆发
播放并展示有关武昌起义的视频和形势图和素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加深对武昌起义的印象,更加直观地认识民主共和整体架构,真切感受《临时约法》这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对民主共和的热切追求。
(四)革命的结局
对于辛亥革命的结局有胜利说,也有失败说。
成功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史观评价历史事物,
从而多种角度思考辛亥革命的结局。
(五)革命的评价
结合一些材料,对运用多元史观评价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如:
1.从革命史观看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方面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另一方面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2.从整体史观看 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3.从文明史观看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孙中山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从社会史观看 以剪发辫、废除跪拜礼和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民国时期社会风尚为之一新。
5.从现代化史观看 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近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近代化。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
(六)课堂延伸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评析材料中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观点。
材料 从七十年代末起,我多次说,应当对辛亥革命等等重新认识、研究、分析和评价,应该理性地分析和了解革命方式的弊病,包括它给社会带来的各种破坏。……确实有巨大的破坏力量,它可以改变人们的存在方式,但是,以为革命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确实是一种幼稚病。……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是关门主义,而是和世界沟通的调整和完善。它是对各种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关系逐步进行改良。 ——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逐渐形成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反思
结合现实意义导入新课,科学处理新课程标准规定的三维目标,实现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教学设计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密切结合。重视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把握历史事件的过程,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整体认识。关注历史学科的功能。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笔者的理解是:“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过程;着重理解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
教科书关于本科有三目: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其中基于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所以可以整合为:辛亥革命的酝酿;辛亥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的结果;辛亥革命的评价。通过学习,学生感悟到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艰难历程,也让他们的多角度评价历史事件的意识也开始形成。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还停留初中认知水平阶段,再加上对历史科不重视,于此教师需要对深层次的东西表象化,形象化,激发学生正在形成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引导学生的理性思考,从而满足他们学习的内在需求。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救亡图存。近代中国人民面对列强侵华,进行了一系列反抗侵略、求民主的抗争与探索,从而使中国逐步走向近代化的历程,其中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的里程碑。孙中山先生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我们这节课的线索就是革命的发展历程及其评价。
教学重点:革命的背景,多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多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建立;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袁世凯篡权。
(2)理解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性。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史观分析、评价历史问题。
(2)学会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孙中山越挫越勇的革命精神。
(2)认识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趋势打开了历史闸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剪辑视频《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上的讲话》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明确20世纪三次巨变所处的地位,增强学生宏观化历史的感觉,以及学习革命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革命的酝酿
以表格为载体,结合材料,师生共同探究辛亥革命酝酿的背景。
设计意图:认识辛亥革命的酝酿是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民族资产阶级的强大、从政治纲领的提出到组织的建立、从人民的斗争到武装起义,一度前行。
(三)革命的爆发
播放并展示有关武昌起义的视频和形势图和素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加深对武昌起义的印象,更加直观地认识民主共和整体架构,真切感受《临时约法》这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对民主共和的热切追求。
(四)革命的结局
对于辛亥革命的结局有胜利说,也有失败说。
成功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史观评价历史事物,
从而多种角度思考辛亥革命的结局。
(五)革命的评价
结合一些材料,对运用多元史观评价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如:
1.从革命史观看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方面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另一方面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2.从整体史观看 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3.从文明史观看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孙中山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从社会史观看 以剪发辫、废除跪拜礼和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民国时期社会风尚为之一新。
5.从现代化史观看 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近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近代化。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
(六)课堂延伸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评析材料中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观点。
材料 从七十年代末起,我多次说,应当对辛亥革命等等重新认识、研究、分析和评价,应该理性地分析和了解革命方式的弊病,包括它给社会带来的各种破坏。……确实有巨大的破坏力量,它可以改变人们的存在方式,但是,以为革命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确实是一种幼稚病。……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是关门主义,而是和世界沟通的调整和完善。它是对各种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关系逐步进行改良。 ——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逐渐形成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反思
结合现实意义导入新课,科学处理新课程标准规定的三维目标,实现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教学设计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密切结合。重视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把握历史事件的过程,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整体认识。关注历史学科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