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德育在人格建设方面的核心内容与任务不是回到关系,而是人性的启蒙、自我意识的觉醒及主体精神的建设。面对这一全新的德育内容与任务,以关系为中心,在关系中生存与教育的传统德育模式并非一味良方。唯有以人为本,立足于自我选择、自我负责、自我担当的人生实践,才能孕育出自信、自尊、自爱、自强、自律的人性自觉,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饱胀的主体精神。
关键词:德育本位;以人为本;以关系为本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121(2010)18-0009-03
殷冬玲女士在其《试析我国传统德育之关系本位取向》(原载于本刊2010年第14期——编者注)一文中,提出“关系本位”的德育主张。本文认为,这一德育主张与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相左,对当下的德育实践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一、关系能成为本位吗
“本位”不仅仅是一种价值取向,更是某种教育形态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从这一意义上讲,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交往、影响、作用的动态联系不可能成为某一教育形态的本位。某一教育形态的立足点与归宿点只能是种种社会关系的主体——个体或社会,也就是说,只有个体本位或社会本位,而不可能存在关系本位——任何一种教育形态可以基于关系、通过关系,但不可能“为了关系而存在”。关系不是主体,更不可能成为目的。“为了关系而存在”只会导致关系主体——人或社会以及教育本身的虚无化、空洞化。
所谓传统教育的“关系本位”取向,充其量仅在于其对重视人伦关系,重视人伦关系的主流价值形态的继承、传播,重视在处理人伦关系中展开教育与修身的过程,而人伦关系本身并不是目的。不管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还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最终指向的都是个体的道德完善或天下的和平隆治,而非人伦本身。
而作者在论述这一关系本位时,也左支右绌,难圆其说。一方面说,关系本位理念首先考虑到个体生命的需求,另一方面却将这一种需要限定于满足社会需要和国家意志的广域视界之下。个体的生命需要与社会的需要、国家的意志如何统一?在二者指向一致时,统一形同水之下流乃自然之势;倘若不一致呢?在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这不是一种假设,倒是一种活生生的现实,如野蛮拆迁的事时有发生。作者一方面肯定个性越鲜明越丰富,社会就越广袤越具个性化,但另一方面却强调“社会意志越坚定
关键词:德育本位;以人为本;以关系为本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121(2010)18-0009-03
殷冬玲女士在其《试析我国传统德育之关系本位取向》(原载于本刊2010年第14期——编者注)一文中,提出“关系本位”的德育主张。本文认为,这一德育主张与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相左,对当下的德育实践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一、关系能成为本位吗
“本位”不仅仅是一种价值取向,更是某种教育形态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从这一意义上讲,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交往、影响、作用的动态联系不可能成为某一教育形态的本位。某一教育形态的立足点与归宿点只能是种种社会关系的主体——个体或社会,也就是说,只有个体本位或社会本位,而不可能存在关系本位——任何一种教育形态可以基于关系、通过关系,但不可能“为了关系而存在”。关系不是主体,更不可能成为目的。“为了关系而存在”只会导致关系主体——人或社会以及教育本身的虚无化、空洞化。
所谓传统教育的“关系本位”取向,充其量仅在于其对重视人伦关系,重视人伦关系的主流价值形态的继承、传播,重视在处理人伦关系中展开教育与修身的过程,而人伦关系本身并不是目的。不管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还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最终指向的都是个体的道德完善或天下的和平隆治,而非人伦本身。
而作者在论述这一关系本位时,也左支右绌,难圆其说。一方面说,关系本位理念首先考虑到个体生命的需求,另一方面却将这一种需要限定于满足社会需要和国家意志的广域视界之下。个体的生命需要与社会的需要、国家的意志如何统一?在二者指向一致时,统一形同水之下流乃自然之势;倘若不一致呢?在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这不是一种假设,倒是一种活生生的现实,如野蛮拆迁的事时有发生。作者一方面肯定个性越鲜明越丰富,社会就越广袤越具个性化,但另一方面却强调“社会意志越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