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月亮与乡恋别情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524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这首家喻户晓、传诵千古的《静夜思》,曾经惹动多少游子的思乡恋情,曾经让人在如霜的月色中兴起多少对团圆的渴望与思乡的缱绻。而他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时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歌》)又牵动多少征人思妇的离情别绪,在月夜捣衣声中传递出多少绵绵不绝的情思。翻开唐诗,类似李白这样借月抒写乡恋别情的咏叹,不绝于缕,绵延成一道月夜迷蒙的风景线。
  借月抒写人的情感意绪,源于《诗经》:“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 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这首脍炙人口的《月出》,写月亮的皎洁明亮,由此兴起对意中人的向往与思恋之情,将一位男子月下怀人的情景烘托得异常动人,首开后人借月抒怀的先例。到了汉代,一首《明月何姣姣》(《古诗十九首》),借月唱出了游子思妇相思离别的忧伤,月亮开始与别情联系在一起。魏晋南北朝时代,咏物的抒情小赋蔚为大观,诗人们争相把目光所及的物象收归笔下,月亮这一常见的物象自然离不开诗人的关注。谢庄的《月赋》便是有名的咏月之作。诗人写月升月落,月的光色流动,月下怀人的情愫,全文笼罩着月的迷离变幻与缅怀故人的感伤。这条自《诗经》流淌而下的借月抒怀的溪流,到了唐人手里,渐渐与思乡离别的主题汇合,衍化成一条眩目的江流。在唐人笔下,月亮充满了灵性与生命,它有时是兴趣别情的触媒:“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抒怀》)有时是乡愁的象征物:“行人夜上西城宿,听唱梁州双管逐。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李益《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之一),有时又是渲染悲凉感伤气氛的布景:“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四合曲兰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独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在这些诗中,由于有了月亮的触发、烘托、点染,我们品味到了同在一轮明月下情人离别相思的甜蜜与苦涩,感受到了征人目睹“秋月满关山”时的一腔愁绪与无奈,体验到了春庭夜月照离人的孤独与寂寞。也正因为有了月亮营造的意境与氛围,抽象的乡愁别情才显得如此动人,深长。
  我们知道,古老的中国文明主要建立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这种文化强化了古人对土地的依恋和对血缘的重视。当他们因做官、戍边、经商、求学、游历等不得不需要背井离乡时,思乡思亲便成为他们排遣孤独的心理安慰。作为这种心理的宣泄与补偿,思乡离别的主题,才一直回响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长河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唐人众多思乡离别的诗篇中,为什么总喜欢跟月亮牵扯在一起?换句话说,月亮与乡恋别情之间构成对应关系的美学依据是什么呢?
  首先,月亮本身具有柔美的特性。在古人的观念中,月亮属于阴柔的事物。《周易》说:“坎为月,阴精也。”《说文》也说:“月者,太阴之精。”从自然状态来看,月亮与黑夜相随,月光笼罩在夜幕下,给人的感觉永远都是宁静安详、朦胧柔和的,这种直觉体验经过长久的积淀,便在人们的心理层面形成一种审美定势,即月亮是柔美的。一旦形成一种审美定势,当人们感知事物时,就会将具有阴柔特性的事物联系起来,使之构成对应关系。在人的情感世界中,离情别绪是一种深邃悠长的情感,它是温柔的、委婉的,而非激切的、直露的,这种特征正与月亮的柔美品格相一致,因而这种感情很容易借月兴发。诸如“舟子夜离家,开舱望月华”(庾信《舟中望月》),“若见天涯思故人,浣溪石上窥明月”(李白《送祝八》),都是借月寄托离情别绪的佳句。
  其次,月亮给人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黑夜的来临意味着孤独的来临。但在沉沉的黑夜中,却有月亮与人们相依相伴。举头望明月,他们尽可以驰骋想象,思考月的阴晴圆缺与人的悲欢离合,让思家的飞絮在边关异乡飘扬,让思亲的泪水在月夜碧潭流淌。在唐人的思乡离别诗中,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谓千古绝唱:“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诗人笔下的这条春江,因有月亮烘染,显得如此辽阔浩茫,而诗的下半部抒写的离愁别苦,也因为月亮的贯穿,将诗情引向一个广袤无垠的境界。在这里,月亮起到了一个抒情中介的作用,它不仅拓宽了人们想象的空间,而且深化了相思离别的主题。
  总之,借月抒情的方式始于《诗经》,这种方式经由汉魏南北朝时代的发展,至唐代已臻于成熟。唐人所作的贡献,只是将乡恋别情更多地与月亮结合,使月亮成为乡愁别苦的象征物、寄情物,从而使思乡离别的主题产生了更为隽永的艺术效果。
  
  单位:武汉市黄陂区第七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进入新课改以后,语文阅读教学疏离文本的现象有蔓延的趋势。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是教师主观认识上存在偏差,对文本的价值认识不足,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概念化、简单化。其二是教师客观上欠缺对如何走进文本的阅读教学技巧的梳理和总结,导致教学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或者操作刻板乏力,使文本本身具备的教学效力大打折扣,甚至让本来亲切可人的文本在阅读者眼中变得面目可厌,产生教学负效应,无法实现文本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效益的最
东晋诗人陶渊明,年轻时怀有兼济天下的壮志,却无法让自己的心安于污浊官场的周旋委蛇。于是纵情山水,隐逸垅亩。诸多客观、主观条件,歷史的、时代的、个人的因素,产生一种“合力”,凝聚于陶潜的田园诗,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陶公山水诗文朋友之乐,即从田园耕作中一段忧勤讨出,不别作一幅旷达之语,所以为真旷达也。”(钟惺《古诗归》卷九)“情之所蓄,无不可吐出;景之所触,无不可写入。——晋惟渊明,唐惟少陵。
语文教学,一方面要遵循教学规律,另一方面也应该合乎美学的规律。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入,美育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具体地渗透到各门学科的实际教学中。尤其是语文这门学科,蕴藏着丰富的审美资源,追求“美”的活动应贯穿至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可以说,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是一个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一、读“美”文    朗读是一门艺术。是学生感知教材的重要方
读吴君的小说《陈俊生大道》,不期然想到了高晓声的著名小说《陈奂生上城》。陈俊生,陈奂生,一字之差,很容易使我们将二者联系起来思考。而且在思考比照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二者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也确实有某些相似之处。这个相似之处就是他们与自己所处的环境的不协调,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精神尴尬。而且相比之下,陈俊生所引发的思考还要强过陈奂生。  陈奂生上城做生意,因为突然的变故,而令他置身于完全陌生的环境,在这种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尝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创新意识  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推动其求知欲,发展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此外在课堂上还要注意知行结合,营造兴趣氛围。精讲多练,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我在教《死海不死》一课时,师生共同讨论死海不死的原因,从中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要
《语文课程标准》对名著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近年来,不少地方把名著阅读列入中考范围,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现在不少初中生沉迷于网络、电视中,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并不浓,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名著,从中得到阅读的快乐,进而形成阅读名著的习惯,就需要我们老师动一番心思。  农作物种植中,把一种作物嫁接到另一种作物上,就可以产生抗病、产量等性能优于原品种的作物,那么把名著的阅读和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
理想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的一个,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兴趣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怎样才能形成兴趣呢?笔者认为,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以情育思,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气氛和教学情境,是师生间和谐统一关系的反映,也是教师的学生观和学生的教师观的相互交流。教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课堂教学的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了体现新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各级各类观摩课、研讨课上,语文教师们开创了诸如表演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花样繁多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小组讨论法的运用,让课堂充满活力,气氛热烈,学生积极踊跃,评课教师也一致认为“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理念”,是一节成功的展示课。那么,这是不是真正体现了新课改
现在的语文教学,往往有一个缺陷,就是注重阅读理解,注重书面写作,而忽略了对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虽说教师上课时有提问,但这对于系统化地培养学生的口才而言,只不过是“毛毛雨”。长此以往,最终的结局只能是学生“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明显的病症便是很多学生说话语无伦次,条理不清,词不达意。我认为这和平时缺少大量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有着直接而又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的导入往往通过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到新课中去,以旧引新导入新课。好的导入,能在短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感情,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学习的情境中,为授课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的具体实例来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几种特殊的导入方法。  1、用活动导入。对一些适宜角色表演的课文,让学生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