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本表达 确立教学内容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in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是学生学习表达的一个范例,教师课堂上如能从“怎么写”入手,对于学生学习表达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该从哪几个方面去关注文本的表达,从而确立教学内容呢?
  一、 捕捉文本语言特点
  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的语言特色,将其原有的价值挖掘出来,放大开去,为学生学习表达提供范例,使其成为可以仿效的教学内容。苏教版四下《燕子》一课的第3自然段,用词极为精妙。作者眼里的燕子是那样的活泼机灵,文章是怎样通过描写燕子飞行时的情景,把这一特点写出来的呢?细读文本不难发现,作者抓住了燕子飞行时的一系列动作——“掠过”“‘唧’的一声”“横掠过”“沾”,写出了燕子飞行时快而轻巧,十分机灵。用词精准,我认为是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之一。因此,教学时,我将这一内容的学习作为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主要分两步学习,感受用词之精准,体会其妙处何在。然后,再配合以练笔,抓人物动作,写写同学反应之快,妈妈啰唆之甚……这样的学习,是以语言为抓手,从“怎么写”入手,先学后用,实现了文本教学的优化。
  二、寻找文本谋篇特色
  谋篇布局,通俗地讲就是按照一定的写作意图对所写的内容进行综合考虑、合理安排,使文章的各部分构建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为表达主题寻找最有效的行文格局,力求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苏教版四下《人类的“老师”》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教学时,我带着学生一起研究了文章的结构,了解怎样写科学小品文。首先,知道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观点。在整体感知课文时,让学生说说读了文章你了解了哪些科学知识。在此基础上,总结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从而了解文章的结构:先总写,后分说,再总结。其次,知道详略得当的叙述有什么好处。在学习文本后,引导学生发现:文章写了很多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哪些作者写得具体,哪些又是一笔带过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最后,为了证明自然界里的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这一观点,看看作者是怎么来写的?在讨论与交流中,学生懂得了科学术语与简单的生活常识的引用,都是撰写科学小品文常用的方法。
  再如,苏教版五下《谈礼貌》是一篇议论文。作者在开头先提出自己观点,接着,举了几个事例来证明的自己的观点,最后再总结自己的观点。每个事例,又都是先写故事再讲道理,故事与道理之间联系紧密。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者为什么会选择“问路”“道歉”“安慰”这三个事例?这三个事例与我们平时所写的记叙文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说理性文章围绕中心写的事例不是随意选择的,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从中找到表达的规律。
  三、 关注文本文体特征
  对于不同的文体,我们需要做的是针对其特点,设立不同的目标,运用可行的教学方法,展开有效的教学。苏教版四下《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文章通过小女孩的眼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拘小节、善于思考的爱因斯坦。那么,教学时如何从写人的角度去研读文本,使得学生有所得呢?首先,在初读文本后,请学生说说,这是一篇写人还是记事的文章,并说说理由。学习生字词的时候,我将外貌描写中有特色的短语找了出来与学生一同品读体会,发现特点,感受动词与数量词的精准:如“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接着,找出描写外貌的句子,说说爱因斯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为什么就那么几句话就能给你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再从爱因斯坦请教女孩穿着打扮和整理房间,他教小女孩数学这件事情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爱因斯坦?是怎么读出来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写人的文章是如何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的。
  教材的取舍其决定权在教师,我们应树立课程意识,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发掘教材的价值所在,引导学生借助文本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提高其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太仓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一、 每周一次故事会,让阅读的火焰燃烧  语文教材中不少是通俗易懂的故事,他们有神话故事、礼仪故事、民间传说,童话寓言……故事是培养学生对世界的亲和力,开发学生的记忆力,启发想象力,扩展知识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1. 听故事,激发阅读兴趣。每次带一年级学生,我都会在开学不久,精心设计一次“故事会”,将自己精心挑选的几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于是,狼的凶恶、狐狸的狡猾、兔子的聪敏、猴子的灵活都被我通过
一、 绘家乡景之美  美莫过于大自然。家乡陆郎虽没有名山大川,但山川秀美,风景宜人、翠竹传情、绿茶迎宾,时刻散发着浓浓的乡村田园气息。尤其是茶、竹资源,极具经济价值。我便带领学生实地调查、了解、感受、体验绿竹的栽培、护养以及绿茶的采、制、焙等“一条龙”工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去写作就“言之有物、言之有味”了,一篇篇优美生动、情感真挚的《我爱家乡的绿竹》《我爱家乡的绿茶》便应运而生了。我想如果教师
选择生活化、实用性的话题,采用情境式教学,是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策略之一。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创设良好的交际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交流的欲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口语交际活动中去,也有利于营造愉快、宽松的和谐环境,保证口语交际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一、 要精心选取源于生活的话题资源  口语交际教材选择的大多是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只有认真钻研、领悟教材,围绕交际任务,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才能选取
一、 如何选材  由于时间的限制,选用的演讲题材应是短小精悍的,而因年龄、认知发展的不同,学生关注的事物不同,所以使得教师选用题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的题材更能成为学生的兴趣关注点。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喜欢活动,对色彩明亮的物体有兴趣,对一些行为好模仿,但由于口语表达能力的限制,往往很难把自己的意愿表达清楚,因此不可能进行容量大的口语练习,只能简单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或介绍自己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价值评估理论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日益关注的问题;同时随着企业的财务目标已由利润最大化逐渐转变为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