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詹姆斯·鲍德温是美国著名的黑人作家,在他所创作的作品中,一直都存在着父子关系的表达,同时也是其渴望的理想黑人父亲形象的体现。此外,詹姆斯·鲍德温在不同的作品中的黑人父亲的形象可以从其本人的生活以及《圣经》中找到相应的原型。从两个角度来对其作品中的父亲形象进行解读,有助于读者对他的作品更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詹姆斯·鲍德温 黑人父亲 人物形象
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1924-1987)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和社会评论家,一生著述颇为丰厚,共写有六部长篇小说、四部剧本和十几部散文集,其作品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他的小说《向苍天呼吁》(下文简称《向》)与赖特的《土生子》和埃利森的《看不见的人》被并列为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黑人文学的典范。在二战后的美国黑人文学发展进程中,鲍德温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个“真正的必不可少”的作家。
詹姆斯·鲍德温在进行创作时,经常会以自己的经历以及生活融入到文学作品当中。从而让其文学作品具有一种自传的风格。在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中,表现最多的就是他与继父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爱与恨的矛盾心理的体现。同时,由于受到宗教的影响,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往往也会表现出一种博爱的思想。所以,我们在对其作品人物形象以及思想内涵进行解读时,应该对他的宗教情结进行一定的了解。
一 冷漠粗暴的父亲形象
詹姆斯·鲍德温的文学作品中,通常会给读者塑造出不同的父亲形象。比如在他的《向》这部小说中,描述了一名叫约翰的少年,在生日当天所经历的悲惨生活以及约翰皈依宗教时所进行的内心活动。在《向》这部小说中,詹姆斯·鲍德温表达出宗教对黑人的欺骗,而且用这部小说为读者塑造了一个冷漠粗暴的父亲形象,而这个父亲的形象可以从《圣经》中的亚伯拉罕身上找到原型。其实,如果我们对詹姆斯·鲍德温的生平进行了解就可以发现,《向》这部小说中所描写的约翰,就是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在小说中,这名冷漠粗暴的父亲是一个教堂牧师,虽然他是神职人员,但是脾气却非常的粗暴,尤其是在见到自己的继子约翰时,表现得更加火爆,稍有不顺心就会对约翰进行打骂。就像小说中所描写的情节一样,这名父亲一直都认为约翰是其母亲与某个轻率的人所生下来的儿子,而且这个孩子长着一副像撒旦的脸孔。继父非常讨厌约翰,在他的心目中,约翰就是一个魔鬼。继父与约翰的母亲生了一个小孩叫罗伊,在他的内心中一直都希望罗伊能够继续他的工作,继续为基督服务,只有罗伊才是他真正的家庭血统的继承人。当这位父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罗伊身上时,就加重了父亲对这个孩子的宠爱,从而造成了罗伊在长大之后到处惹事生非,蛮横霸世,给当地人造成了极坏的印象。当继父眼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已经无法继承自己的事业,自己只能把神职事业交给继子约翰时,他感到非常失望,对待约翰的态度也越来越冷漠与粗暴。这样的生活让约翰的内心时刻都在承受着极度的恐惧,当他完全没有办法得到更多的保护时,他只好选择了皈依宗教。渴望能够从宗教中寻求到一定的保护。这些情节可以说正是小说作者本人的一个真实缩影。
詹姆斯·鲍德温在十四岁时皈依宗教,主要是因当时的社会对于黑人存在着非常严重的种族歧视,很多黑人都选择到教堂中避难。另一个原因是,作者本人与继父之间的父子关系非常的紧张,像小说中所描写的情节一样,鲍德温的继父经常会对他进行打骂,为了能够彻底地逃离继父的魔掌,鲍德温只好选择到教堂中从事了三年的牧师生活。这些真实的事件在他的散文集《下一次将是烈火》中有着非常详细的讲述。
因此,《向》这部小说正是作者用文学作品的形式,来表达对继父的恨。同时,也对继父的冷漠与无奈表示理解。另一个寓意则是他希望能够通过小说的形式来引导黑人原谅白人对黑人的冷漠与粗暴,要用博爱的思想引导白人兄弟,让他们能够真正地走出误区,用爱来共同建设家园,实现黑人与白人一起共同改进社会的目的。
二 懦弱无能的父亲形象
詹姆斯·鲍德温在其作品中,多次表达出了黑人能够在白人所主导的社会中越来越好地生存及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在他的意识中,非常反对黑人以暴力的形式来反抗白人的统治。但是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中,种族歧视已经根深蒂固的,詹姆斯·鲍德温本人也无法肯定究竟何时才能够实现白人与黑人的平等。他的这种疑惑在其文学作品中也有相应的体现。在《假如比尔街能说话》(下文简称《假》)和《阿门角》(下文简称《阿》)这两部作品中,他为读者塑造了软弱的父亲形象。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詹姆斯·鲍德温在当时是具有一定的矛盾心理的。这两部作品中的黑人父亲,虽然对白人非常的憎恨,但是他们并不是那种敢于向命运进行抗争的人,而是接受了当时的现实,忍气吞声地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他们想通过黑人特有的艺术来获得社会对黑人的认可,但是他们的努力最终还是付诸东流,给人们所留下的印象就是懦弱无能的父亲形象。在《假》和《阿》这两部小说中的父亲形象,同样可以在《圣经》中找到与其对应的原型,这就是《旧约》中所记载的约瑟的父亲雅各。小说《假》所讲述的是,一名黑人少年弗尼被陷害并被关进了大牢,他的父亲在面对这样的一件事时,表现出来的是无奈与束手无策。这名父亲非常地疼爱自己的儿子,而且下定决心要救出弗尼。在弗尼岳父的劝说与鼓励下,这名胆小的父亲与弗尼岳父一起拼命地工作,希望能够早点赚够钱把弗尼保释出狱。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能够多赚点钱,他偷了工厂的东西,事情败露之后,工厂威胁他说要把他送进监狱。由于这名父亲天生就是胆小性事、懦弱无能的性格,在工厂的威胁之下,他感到非常的恐慌,最终忘记了要救出儿子的诺言,选择了投河自杀。在另一部文学作品《阿》中,詹姆斯·鲍德温为读者所塑造的父亲形象,同样是一个软弱的父亲——卢克。卢克是一句非常有艺术天赋的黑人艺术家,而且他对于当时社会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他一直都坚持要用黑人艺术来表现黑人在当时社会中所经历的悲惨遭遇,他一边教导自己的儿子一定要保持黑人的尊严,同时却又嘱咐儿子应该要接受残酷的现实,不要去尝试着做一些可能会危害到自身的事。卢克的儿子最终还是挣脱了种种束缚,置身于险恶的社会当中。在小说中,卢克并不是一个坚强而又称职的父亲。他离家出走,想要用黑人的艺术来证明黑人在当时社会存在的价值,他四处流浪完全不顾及妻子以及儿子在当时那个残酷社会中苦苦挣扎。在他的儿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中,缺少了父亲的陪伴,让他在残酷的社会生活中一度地感觉到了迷茫,虽然卢克晚年时回到了家乡,但是他已经是一个快要死去的老人。这名父亲虽然具有超出常人的艺术天赋,但是没有教会自己的儿子如何来应对当时社会的残酷,更没有给予自己的儿子生活的信心。他给儿子以及家人所留下的同样是一个懦弱无能的父亲形象。 三 坚强理性的父亲形象
詹姆斯·鲍德温在其文学作品中曾多次表达,自己从很小的时候就渴望能够寻找到一个理想的父亲。这个父亲不仅要能够支持他从事神职工作,还能够带领黑人同胞一起抗争来获得社会的认可。他渴望能够从这样一名父亲身上得到更强的力量。虽然詹姆斯·鲍德温在不宣扬种族和解时,受到了各种各样的质疑,但是从他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名具有民族情怀以及民族责任感的杰出作家。比如:他在创作《假》这部小说时,就是给读者塑造了一名他心目中理想的父亲形象。同样,这部小说中的父亲形象可以在《圣经》中找到原型,也就是《旧约》中的摩西。在《旧约》中,摩西虽然与以色列的百姓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但是摩西却给予了以色列百姓像父亲般的关怀。而且为了能够保证以色列人的利益,摩西勇敢地向上帝的权威提出了质疑,最终他为此付出了非常巨大的代价。这样的一个坚强理性的父亲形象,正是詹姆斯·鲍德温心目中理想的父亲形象。他在《假》这部文学作品中,向读者讲述了为了救弗尼出狱,弗尼的岳父约瑟夫想尽了办法,与家人一起努力营救弗尼的故事。在营救过程中,这名父亲表现出了过人的坚强与智慧。约瑟夫为了能够在当时的社会中生存下来,以自己的智慧总结出了在种族歧视下生存的许多经验。当弗尼的亲生父亲弗兰克为了营救弗尼感觉到无助时,约瑟夫站出来说,应该把白人从黑人处压榨的钱偷回来。在文章中的原意是,“我不为钱发愁,反正他们在钱上也没有什么特权,他们是偷我们的,他们对谁都撒谎,都偷窃。好哇,我也能偷,也能抢”。由于约瑟夫不断地坚持与努力,他用自己的信心感染到了他的全家,并且在约瑟夫的鼓励之下,全家人都参与到了营求弗尼的行动当中。约瑟夫的妻子甚至独自一人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找到被警方买通的当事人,并且苦苦地哀求他出来为弗尼作证。约瑟夫的大女儿通过不断地努力,与当时较为同情黑人的一名白人律师取得了联系,并且一直叮嘱他一定要为弗尼的官司尽全力。同时,她还为了能够弄到更多的保释金,不得不去帮一名非常刁蛮的女演员当助理,然后威胁与这名女演员来往的人,顺利地弄到了非常可观的保释金。小说中所描写的这些情节,都表现出了约瑟夫以及所有参与到营救弗尼的友人的坚强,并且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顽强地与种族歧视以及这个残酷的社会进行了抗争。
正如另一名美国女作家乔爱思·欧茨所表达那样,小说《假》是对爱的一种赞美,在这种爱的力量下,会让其变得更加真实与生动。这正是作者詹姆斯·鲍德温心目中所希望得到的结局,所有的人都一起参与到种族和解的行动中,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坚强理性的父亲形象,正是詹姆斯·鲍德温理想的黑人父亲形象。
四 结语
詹姆斯·鲍德温在其多个文学作品中为读者塑造了多个不同的父亲形象,尤其是以上所提及到的三部作品最为明显。通过这三部文学作品,詹姆斯·鲍德温成功地把四名父亲形象生动地融入到了文学作品当中,同时也表达出了与自己继父之间的父子关系,反映出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黑人父亲形象。从当时的社会形态来进行分析,詹姆斯·鲍德温希望能够通过文学作品来为黑人同胞指明如何在残酷的种族歧视中生存。通过其作品为读者所塑造的父亲形象,试图以种族和解的方式来改变白人对黑人的看法,同时也要有一名具有坚强理性父亲形象的人来带领黑人同胞一起突破社会的禁锢,让白人尊重黑人,让黑人理解白人的思想意识。詹姆斯·鲍德温的所有文学作品,都以一种博爱的理念进行创作,这也表现出了他具有非常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具有强烈的抗争意识,他的文学作品的出现,是给予黑人同胞的一种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俞睿:《从“上帝”之爱到“人间”之爱——论鲍德温作品中的宗教观》,《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2] 李鸿雁、蒋冰清:《传承与超越——试论詹姆斯·鲍德温与黑人抗议传统》,《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 宓芬芳、张璇:《从“否认”到“接受”——论詹姆斯·鲍德温的同性恋观》,《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4] 衡学民:《试析詹姆斯·鲍德温小说〈向苍天呼唤〉中主人公约翰的身份认同》,《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周毅,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关键词:詹姆斯·鲍德温 黑人父亲 人物形象
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1924-1987)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和社会评论家,一生著述颇为丰厚,共写有六部长篇小说、四部剧本和十几部散文集,其作品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他的小说《向苍天呼吁》(下文简称《向》)与赖特的《土生子》和埃利森的《看不见的人》被并列为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黑人文学的典范。在二战后的美国黑人文学发展进程中,鲍德温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个“真正的必不可少”的作家。
詹姆斯·鲍德温在进行创作时,经常会以自己的经历以及生活融入到文学作品当中。从而让其文学作品具有一种自传的风格。在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中,表现最多的就是他与继父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爱与恨的矛盾心理的体现。同时,由于受到宗教的影响,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往往也会表现出一种博爱的思想。所以,我们在对其作品人物形象以及思想内涵进行解读时,应该对他的宗教情结进行一定的了解。
一 冷漠粗暴的父亲形象
詹姆斯·鲍德温的文学作品中,通常会给读者塑造出不同的父亲形象。比如在他的《向》这部小说中,描述了一名叫约翰的少年,在生日当天所经历的悲惨生活以及约翰皈依宗教时所进行的内心活动。在《向》这部小说中,詹姆斯·鲍德温表达出宗教对黑人的欺骗,而且用这部小说为读者塑造了一个冷漠粗暴的父亲形象,而这个父亲的形象可以从《圣经》中的亚伯拉罕身上找到原型。其实,如果我们对詹姆斯·鲍德温的生平进行了解就可以发现,《向》这部小说中所描写的约翰,就是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在小说中,这名冷漠粗暴的父亲是一个教堂牧师,虽然他是神职人员,但是脾气却非常的粗暴,尤其是在见到自己的继子约翰时,表现得更加火爆,稍有不顺心就会对约翰进行打骂。就像小说中所描写的情节一样,这名父亲一直都认为约翰是其母亲与某个轻率的人所生下来的儿子,而且这个孩子长着一副像撒旦的脸孔。继父非常讨厌约翰,在他的心目中,约翰就是一个魔鬼。继父与约翰的母亲生了一个小孩叫罗伊,在他的内心中一直都希望罗伊能够继续他的工作,继续为基督服务,只有罗伊才是他真正的家庭血统的继承人。当这位父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罗伊身上时,就加重了父亲对这个孩子的宠爱,从而造成了罗伊在长大之后到处惹事生非,蛮横霸世,给当地人造成了极坏的印象。当继父眼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已经无法继承自己的事业,自己只能把神职事业交给继子约翰时,他感到非常失望,对待约翰的态度也越来越冷漠与粗暴。这样的生活让约翰的内心时刻都在承受着极度的恐惧,当他完全没有办法得到更多的保护时,他只好选择了皈依宗教。渴望能够从宗教中寻求到一定的保护。这些情节可以说正是小说作者本人的一个真实缩影。
詹姆斯·鲍德温在十四岁时皈依宗教,主要是因当时的社会对于黑人存在着非常严重的种族歧视,很多黑人都选择到教堂中避难。另一个原因是,作者本人与继父之间的父子关系非常的紧张,像小说中所描写的情节一样,鲍德温的继父经常会对他进行打骂,为了能够彻底地逃离继父的魔掌,鲍德温只好选择到教堂中从事了三年的牧师生活。这些真实的事件在他的散文集《下一次将是烈火》中有着非常详细的讲述。
因此,《向》这部小说正是作者用文学作品的形式,来表达对继父的恨。同时,也对继父的冷漠与无奈表示理解。另一个寓意则是他希望能够通过小说的形式来引导黑人原谅白人对黑人的冷漠与粗暴,要用博爱的思想引导白人兄弟,让他们能够真正地走出误区,用爱来共同建设家园,实现黑人与白人一起共同改进社会的目的。
二 懦弱无能的父亲形象
詹姆斯·鲍德温在其作品中,多次表达出了黑人能够在白人所主导的社会中越来越好地生存及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在他的意识中,非常反对黑人以暴力的形式来反抗白人的统治。但是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中,种族歧视已经根深蒂固的,詹姆斯·鲍德温本人也无法肯定究竟何时才能够实现白人与黑人的平等。他的这种疑惑在其文学作品中也有相应的体现。在《假如比尔街能说话》(下文简称《假》)和《阿门角》(下文简称《阿》)这两部作品中,他为读者塑造了软弱的父亲形象。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詹姆斯·鲍德温在当时是具有一定的矛盾心理的。这两部作品中的黑人父亲,虽然对白人非常的憎恨,但是他们并不是那种敢于向命运进行抗争的人,而是接受了当时的现实,忍气吞声地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他们想通过黑人特有的艺术来获得社会对黑人的认可,但是他们的努力最终还是付诸东流,给人们所留下的印象就是懦弱无能的父亲形象。在《假》和《阿》这两部小说中的父亲形象,同样可以在《圣经》中找到与其对应的原型,这就是《旧约》中所记载的约瑟的父亲雅各。小说《假》所讲述的是,一名黑人少年弗尼被陷害并被关进了大牢,他的父亲在面对这样的一件事时,表现出来的是无奈与束手无策。这名父亲非常地疼爱自己的儿子,而且下定决心要救出弗尼。在弗尼岳父的劝说与鼓励下,这名胆小的父亲与弗尼岳父一起拼命地工作,希望能够早点赚够钱把弗尼保释出狱。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能够多赚点钱,他偷了工厂的东西,事情败露之后,工厂威胁他说要把他送进监狱。由于这名父亲天生就是胆小性事、懦弱无能的性格,在工厂的威胁之下,他感到非常的恐慌,最终忘记了要救出儿子的诺言,选择了投河自杀。在另一部文学作品《阿》中,詹姆斯·鲍德温为读者所塑造的父亲形象,同样是一个软弱的父亲——卢克。卢克是一句非常有艺术天赋的黑人艺术家,而且他对于当时社会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他一直都坚持要用黑人艺术来表现黑人在当时社会中所经历的悲惨遭遇,他一边教导自己的儿子一定要保持黑人的尊严,同时却又嘱咐儿子应该要接受残酷的现实,不要去尝试着做一些可能会危害到自身的事。卢克的儿子最终还是挣脱了种种束缚,置身于险恶的社会当中。在小说中,卢克并不是一个坚强而又称职的父亲。他离家出走,想要用黑人的艺术来证明黑人在当时社会存在的价值,他四处流浪完全不顾及妻子以及儿子在当时那个残酷社会中苦苦挣扎。在他的儿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中,缺少了父亲的陪伴,让他在残酷的社会生活中一度地感觉到了迷茫,虽然卢克晚年时回到了家乡,但是他已经是一个快要死去的老人。这名父亲虽然具有超出常人的艺术天赋,但是没有教会自己的儿子如何来应对当时社会的残酷,更没有给予自己的儿子生活的信心。他给儿子以及家人所留下的同样是一个懦弱无能的父亲形象。 三 坚强理性的父亲形象
詹姆斯·鲍德温在其文学作品中曾多次表达,自己从很小的时候就渴望能够寻找到一个理想的父亲。这个父亲不仅要能够支持他从事神职工作,还能够带领黑人同胞一起抗争来获得社会的认可。他渴望能够从这样一名父亲身上得到更强的力量。虽然詹姆斯·鲍德温在不宣扬种族和解时,受到了各种各样的质疑,但是从他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名具有民族情怀以及民族责任感的杰出作家。比如:他在创作《假》这部小说时,就是给读者塑造了一名他心目中理想的父亲形象。同样,这部小说中的父亲形象可以在《圣经》中找到原型,也就是《旧约》中的摩西。在《旧约》中,摩西虽然与以色列的百姓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但是摩西却给予了以色列百姓像父亲般的关怀。而且为了能够保证以色列人的利益,摩西勇敢地向上帝的权威提出了质疑,最终他为此付出了非常巨大的代价。这样的一个坚强理性的父亲形象,正是詹姆斯·鲍德温心目中理想的父亲形象。他在《假》这部文学作品中,向读者讲述了为了救弗尼出狱,弗尼的岳父约瑟夫想尽了办法,与家人一起努力营救弗尼的故事。在营救过程中,这名父亲表现出了过人的坚强与智慧。约瑟夫为了能够在当时的社会中生存下来,以自己的智慧总结出了在种族歧视下生存的许多经验。当弗尼的亲生父亲弗兰克为了营救弗尼感觉到无助时,约瑟夫站出来说,应该把白人从黑人处压榨的钱偷回来。在文章中的原意是,“我不为钱发愁,反正他们在钱上也没有什么特权,他们是偷我们的,他们对谁都撒谎,都偷窃。好哇,我也能偷,也能抢”。由于约瑟夫不断地坚持与努力,他用自己的信心感染到了他的全家,并且在约瑟夫的鼓励之下,全家人都参与到了营求弗尼的行动当中。约瑟夫的妻子甚至独自一人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找到被警方买通的当事人,并且苦苦地哀求他出来为弗尼作证。约瑟夫的大女儿通过不断地努力,与当时较为同情黑人的一名白人律师取得了联系,并且一直叮嘱他一定要为弗尼的官司尽全力。同时,她还为了能够弄到更多的保释金,不得不去帮一名非常刁蛮的女演员当助理,然后威胁与这名女演员来往的人,顺利地弄到了非常可观的保释金。小说中所描写的这些情节,都表现出了约瑟夫以及所有参与到营救弗尼的友人的坚强,并且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顽强地与种族歧视以及这个残酷的社会进行了抗争。
正如另一名美国女作家乔爱思·欧茨所表达那样,小说《假》是对爱的一种赞美,在这种爱的力量下,会让其变得更加真实与生动。这正是作者詹姆斯·鲍德温心目中所希望得到的结局,所有的人都一起参与到种族和解的行动中,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坚强理性的父亲形象,正是詹姆斯·鲍德温理想的黑人父亲形象。
四 结语
詹姆斯·鲍德温在其多个文学作品中为读者塑造了多个不同的父亲形象,尤其是以上所提及到的三部作品最为明显。通过这三部文学作品,詹姆斯·鲍德温成功地把四名父亲形象生动地融入到了文学作品当中,同时也表达出了与自己继父之间的父子关系,反映出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黑人父亲形象。从当时的社会形态来进行分析,詹姆斯·鲍德温希望能够通过文学作品来为黑人同胞指明如何在残酷的种族歧视中生存。通过其作品为读者所塑造的父亲形象,试图以种族和解的方式来改变白人对黑人的看法,同时也要有一名具有坚强理性父亲形象的人来带领黑人同胞一起突破社会的禁锢,让白人尊重黑人,让黑人理解白人的思想意识。詹姆斯·鲍德温的所有文学作品,都以一种博爱的理念进行创作,这也表现出了他具有非常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具有强烈的抗争意识,他的文学作品的出现,是给予黑人同胞的一种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俞睿:《从“上帝”之爱到“人间”之爱——论鲍德温作品中的宗教观》,《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2] 李鸿雁、蒋冰清:《传承与超越——试论詹姆斯·鲍德温与黑人抗议传统》,《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 宓芬芳、张璇:《从“否认”到“接受”——论詹姆斯·鲍德温的同性恋观》,《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4] 衡学民:《试析詹姆斯·鲍德温小说〈向苍天呼唤〉中主人公约翰的身份认同》,《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周毅,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