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唐山评剧作为我国第二大剧种、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唱腔、快速改编社会题材为现代剧目的特长,深受全国各地城乡居民的喜爱。面对当下百花齐放的文化新业态,与其他文化消费品相比,评剧出现了观众群老龄化、后继人才短缺、社会影响面窄、影响力弱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新时代传媒和评剧传承特点的综合分析,提出实现评剧的文化自信,要从几个方面思考:保证自身传播;扩大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发展传统媒体传播;变革适应新媒体传播;呼唤产业化以及全民参与的热情。
关键词:唐山评剧 活态传播 策略探析
评剧发源于20世纪初的唐山蹦蹦戏,在唐山、随后到东北,以至传播到全国,流传已有百年,是一种口传心授的活态文化遗产。在其诞生、发展、完善、演变的过程中,评剧承载着国家的期望,流淌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生命记忆,凝聚着评剧艺术家以及评剧爱好者们的深厚情感和集体智慧。在当下全国发扬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文化自信力量的生态环境中,面对潮流涌动的文化消费现实语境,要认识到评剧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新审视评剧的内容表达、形态构成和审美风格,运用传播学的理論和视野,借助技术变革带来的媒介转换能力,融合多种传播手段,力促评剧的传承和发展。
一、评剧的起源和发展
评剧起源于1909年前后唐山民间的蹦蹦戏。它采用独白和说唱结合的形式,用一鼓一镲就可以淋漓尽致地表现淳朴的民间故事,传递原始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让人们在田间地头、街道大集就能感受到文艺的气息。在以成兆才为主的创作班子的努力下,蹦蹦戏逐渐由滦县农村发展到唐山市内,后又迁徙到东北,主要以师带徒口传心授的方法,一路走来,用最原始的传播方式,让蹦蹦戏得以流传并逐渐发展成为评剧。1927年,经过近20年的积淀,成兆才班底在东北发展壮大,剧目得以增加,道具得以丰富,内容去粗取精,演出时贴出海报,演出取得成功。目前公认最早使用“评剧”这一名字的是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饰演的潘金莲,在《大公报》上发布演出公告,自此评剧定名。评剧最大的特点是它从创建开始,就是演绎和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故事,能够很快把人们反映的社会问题编制成剧目,用简单易懂的文艺形式表达出来,如经典曲目《杨三姐告状》《枪毙骆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反映新婚姻法的《小二黑结婚》《刘巧儿》;改革开放后的《山里人家》《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多出优秀现代剧目,在2018年的第十一届中国唐山评剧艺术节当中成功公演的现代评剧《大漠绿魂》《爱洒夕阳》《红高粱》等。又因其唱腔明快,剧情取材于人民,贴近生活,很快在民间以及官方剧场得以铺开,并深受各地观众的喜爱,最终成为我国继京剧后的第二大剧种。
二、本原:亲身传播带动全民参与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新文化业态下文化消费品的增多,戏曲艺术的式微已成严峻的现实。2017年年底,原文化部发布的中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15年8月31日,中国共有348个戏曲剧种,其中30余年间消亡的剧种有24个,未完全消亡的有17个。传承和保护的态势非常严峻。在对唐山文化名人韩溪和评剧梅花奖得主张俊玲的访谈中得知,创始人成兆才那种戏痴在当代已很难见到,很多人愿意追求快餐式的文化品质,能够买票坐下来听戏的人,90%以上是超过40岁的中老年人,而且由于工作节奏紧张,中年观众也为数不多。老年人对评剧的热情还不减,但是十几年后的萧索是业内人士非常担心的。即使目前有师带徒的少年班,少儿也能获得梅花奖,但是家长却很少愿意让孩子将来在评剧方面发展。
(一)评剧作为活态文化形式,开展走进社区、走进厂矿、走进乡村,用现场感染力来影响人们,唤起人们对评剧的情感追忆,并通过反复的亲身传播,让观众喜爱并能够口口传唱,将这份真诚及时保存并加固下去。
(二)互动性是现今人们体验的重要特点。据唐山文化名人韩溪老师介绍,评剧的传承方式有三种,师带徒的口传心授;没有师傅听会看会的;拜师后加以创新的。评剧的活态传承,就是要走到基层群众当中去传播,观众和艺术家同处一堂,双方的交流是即时的、立刻反馈的,表演内容精彩与否根据观众现场反应一目了然。评剧人通过当场的亲身传播,可以根据传受双方的需求不断调整艺术表演的内容和形式,取得人们的认可。
(三)薪火相传,培养评剧的接班人。学校和青少年宫是学生活跃的地方,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后,定期对青少年进行评剧知识的培训,传播评剧非遗文化从娃娃抓起。唐山的张俊玲、罗慧琴等梅花奖获得者,都在无私地通过口传心授的最本真的传播方法,带出几百个评剧娃娃,并且有的取得了少年梅花奖,将评剧活态传承下去。
三、发展: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
传统大众传媒系统,如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构建的是信息传播“中心化”的传播结构。自 2006 年中国设立了文化遗产日之后,对评剧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传播逐年增多,重视和保护程度逐年提高。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前后,对于评剧等非遗文化的认知宣传高潮遍及整个社会。但是往往节日一过,又呈现出往日的冷淡局面。所以,在主流媒体仍控制全局的大众传媒时代,传统媒体依然具有权威的传播功能,把评剧作为我国第二大剧种、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建设起来,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视听多角度展演和增加信息量,构建并逐渐完善一个属于评剧自身的权威的媒介语境。以电视、电台为主,报纸、杂志为辅,对评剧文化的沿革、发展和评剧故事、评剧艺术家、爱好者的传播。增加大部分受众对评剧人和故事的了解,并取得受众的反馈信息,增加传与受之间的直接交流,从而建立评剧的大众传播模型。
目前,传统媒体的受众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青少年为辅,这和评剧的受众特点基本吻合。在一份对健康传播媒体的调查中,35%的受众是通过电视来接受的。评剧这种中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通过电视高清信号的传播,能够对不同人物特色的神韵加以展现,对人们关注的古代和现代故事加以记录,让唐山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喜欢的剧种继续成为精神食粮。 四、变革:新媒体的扩散
当下,互联网、车载电视、电梯传媒等新媒体的作用不容小觑。特别是微信,在4G、5G移动数据信号的普及下,因其操作简便、受众范围广、流传触角深远等特点,对视频的传播力度已经大大超过了电视等传统媒体。拿健康传播的平台来说,靠微信手段接收健康知识的人群占60%以上。所以在评剧的传播上,微信直播与小视频记录,是未来进行推广和传承的必要选择。
微信视频每期最长可以容纳一到两个小时的内容。但是目前人们的收视习惯大多在10分钟以内,甚至更短。所以在评剧传播当中,在时长上进行必要的变革,是当务之急。传统评剧大多是1.5小时,而精彩的折子戏有5分钟至50分钟时长不等,如《断桥》是50分钟,《三岔口》仅为几分钟,或展示精彩唱腔,或展示生动故事情节,抓人眼球的舞台动作也是折子戏的拿手绝活。在唐山和周边的京津冀地区、秦皇岛地区常常在评剧艺术节和每年春节前后的艺术下乡中,由著名的评剧艺术家带领徒弟们压轴表演,总是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在不改变评剧原题材和主旨的情况下,对精剪片段进行微信传播以及微信直播评剧精彩演出,突出评剧个性化、亲民性等特点,微信会发挥出其即时性和互动性,直接反馈传播效果。所以,借助新媒体可以吸引各年龄段的民众对评剧的关注,提升民族自豪感,让评剧人虽然不能走遍国家的每个角落,但是可以通过微信让评剧文化浸润国内外市场,取得反馈结果后,再决定评剧剧目的供应类型。
五、呼唤:产业化经营
保护、传承与传播非遗资源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有关部门注意激发民众自觉提高对评剧的保护意识,联合民营资本采用国际通用的PPP融资模式,来实现对评剧等非遗产品的公共管理,是接下来要探讨的传承和传播策略。就在2019年的1月23日,以“新时代 新视野 新传播 新动能”为主题的2019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在京举办,为评剧的传承提供了启示。
国家在传承和传播中起到了“居高致远”的作用,在文化旅游产业兴起的今天,在公共场所,使评剧人物的雕像、雕塑,评剧服装、道具随时能够让人們接触得到,经过反复静态传播,结合人际传播、主流媒体、新媒体的传播,评剧的文化魅力以及悦目性会得到彰显。2018年12月26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中提到,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能够起到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保护孕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目标。
六、结语
新时代的文化消费品虽然琳琅满目,但是评剧作为历史剧和现代剧的承载体,仍然发挥着独有功效。所以综合地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新媒体传播等方式,构建出适合评剧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文化传播格局,深层挖掘这一传统文化的精神根源和文化积淀,厚土深植广播,相信这一“民间风”的艺术品不会消亡,而会在全民的努力下,逐渐蔚为壮观。
参考文献:
[1]徐君康,陈佩君.新媒体时代非遗传承传播问题探析[J].新闻战线,2018(15).
[2]张雪莹,苑帅民,鄢载鹏.唐山评剧的发展现状与传承保护研究[J].戏剧文学,2015(06).
[3]潘大圣,徐亚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传承与创新——以纪录片《传承》第二季为例[J].传媒, 2018(16).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新华社,2017-01-25.
[5]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EB/OL].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2018-12-26 .
(作者简介:陈逸飞,男,唐山市第二高中高三学生)(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关键词:唐山评剧 活态传播 策略探析
评剧发源于20世纪初的唐山蹦蹦戏,在唐山、随后到东北,以至传播到全国,流传已有百年,是一种口传心授的活态文化遗产。在其诞生、发展、完善、演变的过程中,评剧承载着国家的期望,流淌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生命记忆,凝聚着评剧艺术家以及评剧爱好者们的深厚情感和集体智慧。在当下全国发扬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文化自信力量的生态环境中,面对潮流涌动的文化消费现实语境,要认识到评剧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新审视评剧的内容表达、形态构成和审美风格,运用传播学的理論和视野,借助技术变革带来的媒介转换能力,融合多种传播手段,力促评剧的传承和发展。
一、评剧的起源和发展
评剧起源于1909年前后唐山民间的蹦蹦戏。它采用独白和说唱结合的形式,用一鼓一镲就可以淋漓尽致地表现淳朴的民间故事,传递原始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让人们在田间地头、街道大集就能感受到文艺的气息。在以成兆才为主的创作班子的努力下,蹦蹦戏逐渐由滦县农村发展到唐山市内,后又迁徙到东北,主要以师带徒口传心授的方法,一路走来,用最原始的传播方式,让蹦蹦戏得以流传并逐渐发展成为评剧。1927年,经过近20年的积淀,成兆才班底在东北发展壮大,剧目得以增加,道具得以丰富,内容去粗取精,演出时贴出海报,演出取得成功。目前公认最早使用“评剧”这一名字的是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饰演的潘金莲,在《大公报》上发布演出公告,自此评剧定名。评剧最大的特点是它从创建开始,就是演绎和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故事,能够很快把人们反映的社会问题编制成剧目,用简单易懂的文艺形式表达出来,如经典曲目《杨三姐告状》《枪毙骆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反映新婚姻法的《小二黑结婚》《刘巧儿》;改革开放后的《山里人家》《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多出优秀现代剧目,在2018年的第十一届中国唐山评剧艺术节当中成功公演的现代评剧《大漠绿魂》《爱洒夕阳》《红高粱》等。又因其唱腔明快,剧情取材于人民,贴近生活,很快在民间以及官方剧场得以铺开,并深受各地观众的喜爱,最终成为我国继京剧后的第二大剧种。
二、本原:亲身传播带动全民参与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新文化业态下文化消费品的增多,戏曲艺术的式微已成严峻的现实。2017年年底,原文化部发布的中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15年8月31日,中国共有348个戏曲剧种,其中30余年间消亡的剧种有24个,未完全消亡的有17个。传承和保护的态势非常严峻。在对唐山文化名人韩溪和评剧梅花奖得主张俊玲的访谈中得知,创始人成兆才那种戏痴在当代已很难见到,很多人愿意追求快餐式的文化品质,能够买票坐下来听戏的人,90%以上是超过40岁的中老年人,而且由于工作节奏紧张,中年观众也为数不多。老年人对评剧的热情还不减,但是十几年后的萧索是业内人士非常担心的。即使目前有师带徒的少年班,少儿也能获得梅花奖,但是家长却很少愿意让孩子将来在评剧方面发展。
(一)评剧作为活态文化形式,开展走进社区、走进厂矿、走进乡村,用现场感染力来影响人们,唤起人们对评剧的情感追忆,并通过反复的亲身传播,让观众喜爱并能够口口传唱,将这份真诚及时保存并加固下去。
(二)互动性是现今人们体验的重要特点。据唐山文化名人韩溪老师介绍,评剧的传承方式有三种,师带徒的口传心授;没有师傅听会看会的;拜师后加以创新的。评剧的活态传承,就是要走到基层群众当中去传播,观众和艺术家同处一堂,双方的交流是即时的、立刻反馈的,表演内容精彩与否根据观众现场反应一目了然。评剧人通过当场的亲身传播,可以根据传受双方的需求不断调整艺术表演的内容和形式,取得人们的认可。
(三)薪火相传,培养评剧的接班人。学校和青少年宫是学生活跃的地方,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后,定期对青少年进行评剧知识的培训,传播评剧非遗文化从娃娃抓起。唐山的张俊玲、罗慧琴等梅花奖获得者,都在无私地通过口传心授的最本真的传播方法,带出几百个评剧娃娃,并且有的取得了少年梅花奖,将评剧活态传承下去。
三、发展: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
传统大众传媒系统,如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构建的是信息传播“中心化”的传播结构。自 2006 年中国设立了文化遗产日之后,对评剧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传播逐年增多,重视和保护程度逐年提高。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前后,对于评剧等非遗文化的认知宣传高潮遍及整个社会。但是往往节日一过,又呈现出往日的冷淡局面。所以,在主流媒体仍控制全局的大众传媒时代,传统媒体依然具有权威的传播功能,把评剧作为我国第二大剧种、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建设起来,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视听多角度展演和增加信息量,构建并逐渐完善一个属于评剧自身的权威的媒介语境。以电视、电台为主,报纸、杂志为辅,对评剧文化的沿革、发展和评剧故事、评剧艺术家、爱好者的传播。增加大部分受众对评剧人和故事的了解,并取得受众的反馈信息,增加传与受之间的直接交流,从而建立评剧的大众传播模型。
目前,传统媒体的受众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青少年为辅,这和评剧的受众特点基本吻合。在一份对健康传播媒体的调查中,35%的受众是通过电视来接受的。评剧这种中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通过电视高清信号的传播,能够对不同人物特色的神韵加以展现,对人们关注的古代和现代故事加以记录,让唐山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喜欢的剧种继续成为精神食粮。 四、变革:新媒体的扩散
当下,互联网、车载电视、电梯传媒等新媒体的作用不容小觑。特别是微信,在4G、5G移动数据信号的普及下,因其操作简便、受众范围广、流传触角深远等特点,对视频的传播力度已经大大超过了电视等传统媒体。拿健康传播的平台来说,靠微信手段接收健康知识的人群占60%以上。所以在评剧的传播上,微信直播与小视频记录,是未来进行推广和传承的必要选择。
微信视频每期最长可以容纳一到两个小时的内容。但是目前人们的收视习惯大多在10分钟以内,甚至更短。所以在评剧传播当中,在时长上进行必要的变革,是当务之急。传统评剧大多是1.5小时,而精彩的折子戏有5分钟至50分钟时长不等,如《断桥》是50分钟,《三岔口》仅为几分钟,或展示精彩唱腔,或展示生动故事情节,抓人眼球的舞台动作也是折子戏的拿手绝活。在唐山和周边的京津冀地区、秦皇岛地区常常在评剧艺术节和每年春节前后的艺术下乡中,由著名的评剧艺术家带领徒弟们压轴表演,总是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在不改变评剧原题材和主旨的情况下,对精剪片段进行微信传播以及微信直播评剧精彩演出,突出评剧个性化、亲民性等特点,微信会发挥出其即时性和互动性,直接反馈传播效果。所以,借助新媒体可以吸引各年龄段的民众对评剧的关注,提升民族自豪感,让评剧人虽然不能走遍国家的每个角落,但是可以通过微信让评剧文化浸润国内外市场,取得反馈结果后,再决定评剧剧目的供应类型。
五、呼唤:产业化经营
保护、传承与传播非遗资源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有关部门注意激发民众自觉提高对评剧的保护意识,联合民营资本采用国际通用的PPP融资模式,来实现对评剧等非遗产品的公共管理,是接下来要探讨的传承和传播策略。就在2019年的1月23日,以“新时代 新视野 新传播 新动能”为主题的2019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在京举办,为评剧的传承提供了启示。
国家在传承和传播中起到了“居高致远”的作用,在文化旅游产业兴起的今天,在公共场所,使评剧人物的雕像、雕塑,评剧服装、道具随时能够让人們接触得到,经过反复静态传播,结合人际传播、主流媒体、新媒体的传播,评剧的文化魅力以及悦目性会得到彰显。2018年12月26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中提到,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能够起到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保护孕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目标。
六、结语
新时代的文化消费品虽然琳琅满目,但是评剧作为历史剧和现代剧的承载体,仍然发挥着独有功效。所以综合地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新媒体传播等方式,构建出适合评剧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文化传播格局,深层挖掘这一传统文化的精神根源和文化积淀,厚土深植广播,相信这一“民间风”的艺术品不会消亡,而会在全民的努力下,逐渐蔚为壮观。
参考文献:
[1]徐君康,陈佩君.新媒体时代非遗传承传播问题探析[J].新闻战线,2018(15).
[2]张雪莹,苑帅民,鄢载鹏.唐山评剧的发展现状与传承保护研究[J].戏剧文学,2015(06).
[3]潘大圣,徐亚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传承与创新——以纪录片《传承》第二季为例[J].传媒, 2018(16).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新华社,2017-01-25.
[5]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EB/OL].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2018-12-26 .
(作者简介:陈逸飞,男,唐山市第二高中高三学生)(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