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小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联性日益增强。从政策环境看,乡村振兴战略多项国家政策要求发展特色小镇;从内涵演变看,特色小镇的内涵经历了从建制镇到非镇非区的变化,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载体;从作用发挥看,特色小镇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城乡融合、农业农村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江苏省特色小镇公共政策内容涵盖了政策目标、培育部门、创建达标制、相关扶持政策措施、统计监测和
【基金项目】
: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苏特色小镇培育的公共政策研究”(2019SJA1833); 国家开放大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江苏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G18A1423Z); 江苏省社科新时代基层党建与区域治理研究协同创新基地项目(苏社联发[2020]96号—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小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联性日益增强。从政策环境看,乡村振兴战略多项国家政策要求发展特色小镇;从内涵演变看,特色小镇的内涵经历了从建制镇到非镇非区的变化,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载体;从作用发挥看,特色小镇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城乡融合、农业农村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江苏省特色小镇公共政策内容涵盖了政策目标、培育部门、创建达标制、相关扶持政策措施、统计监测和考核机制等多方面,但存在过渡性而非长久性、重旅游功能轻常住功能、重城市资源下乡轻城乡融合发展、重培育创建轻规范管理等欠缺。对此,应明晰特色小镇的行政属性,将特色小镇纳入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管理体系中进行长效管理;使用"宜居城市"标准代替"3A景区"标准;明确特色小镇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和重要任务,给予特色小镇在城乡融合方面的政策支持;完善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围绕高净值人群的需求不断完善小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立健全统计监测工作的部门协调机制,建立市场化的数据应用机制,推动特色小镇治理精准化。
其他文献
在关于心灵与世界的认识论关系中,麦克道尔反对心灵与世界的二分图景,认为对世界的经验中同时运作着感性对内容的被动接受和理性将内容进行概念化的自发整理。德雷福斯认识到,如果世界是可知的,那么理性必然自发地参与到感性接受的过程中。然而,他批驳麦克道尔将概念性弥散至所有知觉活动中的做法,认为他在将世界"过分理智化"的意义上犯了"心智神话"的错误,并忽略了非概念性地应对世界的涉身行动技能。在讨论麦克道尔对德
骶管麻醉因为阻滞范围局限,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具有循环稳定的优势。传统骶管阻滞根据骨性标志来定位。大多数成年人解剖标志不清楚,或因为患者肥胖、解剖变异、畸形等情况,常难以扪及骶角,骶裂孔定位不准,导致穿刺困难,麻醉失败率高,临床上骶管阻滞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较少应用于成人。随着生物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床边超声以便携、无创、安全、可视化、可重复的强大优势在临床麻醉中被广泛应用。超声扫描,可以
区域认知能力是高中地理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当学生具备区域认知能力,能掌握从区域至全球、从过去至现在的人文景象与自然现象变化,并基于区域视角研究分析地理现象与问题,强化综合分析能力与空间思维能力的同时促使学生建立专属于自身的地理模型,提升地理学习质量。对此,本文从多方面分析在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策略,望给予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布兰顿承袭了古典实用主义的实践优先性论题,消解心、物界限的本体论论题,以及根据行动效果来理解信念内容等思想;但他不满于古典实用主义缺乏对实践或经验概念的反思,从而未能就如何从实践意向性发展至规范性做出细致交待。他批评古典实用主义仅根据实践的"做"来理解意义,缺乏将实践层次的内隐规范清晰"说"出来的方法。布兰顿新实用主义的"新"发展体现为,在主体间话语交往的社会实践范围内,用推论主义方法对内隐规范进
基于我国教育发展的整体背景以及教学需要,应该提高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综合素质,笔者在叙述中提出了在教学中提升学生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重要性,加之对当下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进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有效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措施,从革新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方式等方面多管齐下达到教育目的,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意义。
探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通过定位、划分、比较、建构、测绘、复制等方式,引导学生把握地域特色,了解地域划分,培养综合思维,升华学科,增强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人民的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人们对"人民"概念价值内涵的把握还存在部分偏误,如抽象的人学解析、片面的阶级界定、机械的结构划分。在新时代中国语境下准确把握"人民"概念的价值内涵,需要在澄清上述三个理论误区的基础上,厘清近代以来"人民"概念价值内涵的逻辑演进,即人民民主→人民解放→人民富有→人民幸福;明确"人民"概念价值内涵在新时代中国的主体性呈现,即作为创造美好生活的
在当代中国政治和社会话语中,"人民"无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共出现了203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人民"概念也有99次露面,这些纲领性文献中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都强调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足见"人民"概念在中国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米丽肯近来敦促人们放弃使用"概念",抵制语言与世界分离的二元论理论图景;她提出"殊念"和"殊踪"两个新概念,用以发展和完善她一贯的自然主义进路。在阐述殊念和殊踪的基本内涵,以及这两个概念所带来的新的世界图景特征之后,进而解释了米丽肯哲学中自然语义发展为语言语义的可能性。米丽肯认为,自然有着优先位置,但自然的知觉过程也是一个解释过程,由此语言生长自(自然)世界。最后,通过对米丽肯与布兰顿思想关联的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