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总是捂住妈妈嘴巴的小手
一位妈妈找到我,讲述了女儿珍珍的故事:
珍珍今年四岁半,各方面发展得都不错,也能和小伙伴一起友好相处,就是有一点不好——自尊心特别强,别说说不得,就连听也听不得。比如在家里弹琴,珍珍不小心弹错了某个音符时,下意识的反应不是重弹或看乐谱,而是赶紧伸手捂住妈妈的嘴巴,不让妈妈说出来——家中并没有外人,珍珍自己也明明知道错了,但就是不让妈妈说,好像一说出来就丢了多大的面子似的。
最后,这位妈妈急切地问我:“珍珍这种心理状态,是不是不正常呢?”
分析:为何孩子的应激反应这么强?
首先我们帮所有家长理清一个原则: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动不动就怀疑他哪里不正常,带着质疑的眼光去看孩子。接纳孩子,是家庭教育的第一原则。
其次,回看刚才的案例,我们还需要明确另一个观点: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有自尊感。自尊感作为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发展受父母、教师、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父母的关心对孩子自尊感的形成非常重要。
这种影响是怎么运作的呢?大多数父母宠爱孩子,但宠爱不是尊重,许多孩子能从自己父母那里得到宠爱,但也能感受到父母总是不相信他的能力。比如,在与客人谈话时,父母怕孩子在客人面前说傻话或做傻事,所以经常插嘴或帮孩子解释。还有些父母太顾及面子,总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好,稍有差池便责备孩子,孩子会怎么想?他必然会将犯错和受罚、丢脸联系在一起。
这时,我们再联想案例中的珍珍,虽然妈妈并没有说明她在女儿做错事时对孩子的态度,但是,孩子的自尊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若不是家长有所要求,孩子也不会如此敏感。珍珍之所以会变得自尊心过强,正是由于家长挑起了她的过激保护。
建议:改变孩子,从改变家长自己开始
具备自尊感是件好事,孩子自尊感强,以后更容易成为上进心强的人;而自尊感弱的孩子,可能对什么事情都抱无所谓的态度,影响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但自尊感并不是越强越好,过激反应就是自尊感过强的表现,它会蒙蔽孩子的自我认知的路径,看不到缺点,也无从进步。只有具备正确的自尊感,孩子才能客观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快乐成长——
你不尊重孩子,他就抵触教育
孩子虽小,但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完善的思想,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微笑和关心,要关注孩子的所作所为,好的表扬,不好的批评。同时,注意用命令的口吻跟孩子讲话,更不能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要对孩子讲信用。作为父母,还应该鼓励孩子担任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励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孩子在平等之中建立自尊。
你不正确评价,他就妄自菲薄
来自外界的评价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因此,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更不应该以偏概全地下结论。
孩子取得的任何成绩,即使对成人来说多么微不足道,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扬,我们真诚的一句话,足以影响孩子自尊心的建立。当然,表扬要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而不是过分夸奖。
你不以平常心看待,他就焦虑沮丧
父母对孩子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让孩子在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出丑与让孩子独立完成一项力所能及的任务,在自尊心的培养方面是完全不同的。
让孩子做一件事情,首先要看看孩子是否具备这方面的才能,而不是盲目与其他孩子攀比。同时,父母不应只盯着孩子的缺点,还要努力发现孩子的优点,沮丧时给以鼓励,恐惧时消除焦虑,并帮助孩子越过障碍。
编后
让孩子愉快接受批评的技巧
一是要注意说话的语气。父母不要用尖锐激烈的语言来指责孩子,而是要指出问题所在,用建议的语气让孩子感受到尊重。比如:“我觉得这样比较好……” “再试试别的办法吧!”
二是要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让孩子自己分析选择。父母可以以建议的口吻给孩子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并与孩子一起讨论,在轻松的谈话中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分析不同解决方案的优缺点,最终主动改正错误。
一位妈妈找到我,讲述了女儿珍珍的故事:
珍珍今年四岁半,各方面发展得都不错,也能和小伙伴一起友好相处,就是有一点不好——自尊心特别强,别说说不得,就连听也听不得。比如在家里弹琴,珍珍不小心弹错了某个音符时,下意识的反应不是重弹或看乐谱,而是赶紧伸手捂住妈妈的嘴巴,不让妈妈说出来——家中并没有外人,珍珍自己也明明知道错了,但就是不让妈妈说,好像一说出来就丢了多大的面子似的。
最后,这位妈妈急切地问我:“珍珍这种心理状态,是不是不正常呢?”
分析:为何孩子的应激反应这么强?
首先我们帮所有家长理清一个原则: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动不动就怀疑他哪里不正常,带着质疑的眼光去看孩子。接纳孩子,是家庭教育的第一原则。
其次,回看刚才的案例,我们还需要明确另一个观点: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有自尊感。自尊感作为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发展受父母、教师、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父母的关心对孩子自尊感的形成非常重要。
这种影响是怎么运作的呢?大多数父母宠爱孩子,但宠爱不是尊重,许多孩子能从自己父母那里得到宠爱,但也能感受到父母总是不相信他的能力。比如,在与客人谈话时,父母怕孩子在客人面前说傻话或做傻事,所以经常插嘴或帮孩子解释。还有些父母太顾及面子,总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好,稍有差池便责备孩子,孩子会怎么想?他必然会将犯错和受罚、丢脸联系在一起。
这时,我们再联想案例中的珍珍,虽然妈妈并没有说明她在女儿做错事时对孩子的态度,但是,孩子的自尊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若不是家长有所要求,孩子也不会如此敏感。珍珍之所以会变得自尊心过强,正是由于家长挑起了她的过激保护。
建议:改变孩子,从改变家长自己开始
具备自尊感是件好事,孩子自尊感强,以后更容易成为上进心强的人;而自尊感弱的孩子,可能对什么事情都抱无所谓的态度,影响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但自尊感并不是越强越好,过激反应就是自尊感过强的表现,它会蒙蔽孩子的自我认知的路径,看不到缺点,也无从进步。只有具备正确的自尊感,孩子才能客观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快乐成长——
你不尊重孩子,他就抵触教育
孩子虽小,但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完善的思想,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微笑和关心,要关注孩子的所作所为,好的表扬,不好的批评。同时,注意用命令的口吻跟孩子讲话,更不能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要对孩子讲信用。作为父母,还应该鼓励孩子担任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励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孩子在平等之中建立自尊。
你不正确评价,他就妄自菲薄
来自外界的评价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因此,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更不应该以偏概全地下结论。
孩子取得的任何成绩,即使对成人来说多么微不足道,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扬,我们真诚的一句话,足以影响孩子自尊心的建立。当然,表扬要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而不是过分夸奖。
你不以平常心看待,他就焦虑沮丧
父母对孩子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让孩子在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出丑与让孩子独立完成一项力所能及的任务,在自尊心的培养方面是完全不同的。
让孩子做一件事情,首先要看看孩子是否具备这方面的才能,而不是盲目与其他孩子攀比。同时,父母不应只盯着孩子的缺点,还要努力发现孩子的优点,沮丧时给以鼓励,恐惧时消除焦虑,并帮助孩子越过障碍。
编后
让孩子愉快接受批评的技巧
一是要注意说话的语气。父母不要用尖锐激烈的语言来指责孩子,而是要指出问题所在,用建议的语气让孩子感受到尊重。比如:“我觉得这样比较好……” “再试试别的办法吧!”
二是要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让孩子自己分析选择。父母可以以建议的口吻给孩子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并与孩子一起讨论,在轻松的谈话中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分析不同解决方案的优缺点,最终主动改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