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网瘾少年写给县委书记的一封信,直接推动并产生了全国绝无仅有的开通了网络却没有网吧的县城——山西方山县城。在今年3月份发动的网吧整治风暴中,该县城的7家网吧已被全部取缔。在这个小县城,再也看不到人头攒动、坐满了学生的热闹网吧。
“县城无网吧”引发了一场网络热议,有人认为网吧就应该被取缔,有人则认为取缔网吧是因噎废食。在我看来,这两种完全相反的意见其实是对“取缔网吧”的同一种误读:取缔网吧仿佛只是一项行政暴力活动。其实,方山县城的取缔网吧行为并非不分青红皂白,而是有法律依据的——取缔行为依据的不是个人好恶,而是法律规定。在严格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既然县城7家网吧全部违反规定,那么政府依法全部取缔,当然无可厚非。
这个意义上,“县城无网吧”虽然很刺眼,但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巧合——巧就巧在所有网吧都违反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而不是由行政权力主观设计并刻意制造的“奇观”,更不是“懒政”作为。
在我看来,“县城无网吧”是政府在用积极行动维护法律的尊严。事实上,网吧接受未成年人上网之类的違法现象,虽然政府三令五申,却一直普遍存在,对未成年人及其家庭造成的伤害早已有目共睹。山西方山县委书记的“网吧猛于吸毒”并非虚妄之言。而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部门作为不力或者不作为,“管不好”成了“不管”的理由,白纸黑字的法律被闲置在了灰尘之下,“违法必究”被权力寻租和运动执法所取代。
只要网吧违法,就应该坚决依法取缔,直至取缔到一个不剩也在所不惜,这才是真正的“违法必究”,而“县城无网吧”不过是违法必究的必要代价罢了。一些地方,法律从来没有被认真执行过,以致网吧违法现象比比皆是,我们视之为正常现象,现在终于出来一个严格执行法律,宁可没有网吧也要取缔违法网吧的县城,我们却称之为“因噎废食”,岂不荒诞。
法律在落实中被打折,在执行中被削弱,这几乎是我们的一个通病。在实现公正的道路上,我们总是有太多的“顾虑”,放不开手脚去严格执行法律,始终想用“人治”来矫正或者完善“法治”。其结果是法律成了纸老虎,违法成为不治的死结。比如,在整治网吧时,我们常想到一个城市不可以没有网吧,却很少想到“违法必究”必须得到落实。我们缺少的正是“县城可以无网吧、违法不可不追究”的决心和魄力。
“取缔所有网吧”本质是“取缔违法网吧”。“县城无网吧”折射的是违法必究的法治精神——这不是粗暴的“一禁了之”,而是依法经营网吧的诞生前提。
“县城无网吧”引发了一场网络热议,有人认为网吧就应该被取缔,有人则认为取缔网吧是因噎废食。在我看来,这两种完全相反的意见其实是对“取缔网吧”的同一种误读:取缔网吧仿佛只是一项行政暴力活动。其实,方山县城的取缔网吧行为并非不分青红皂白,而是有法律依据的——取缔行为依据的不是个人好恶,而是法律规定。在严格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既然县城7家网吧全部违反规定,那么政府依法全部取缔,当然无可厚非。
这个意义上,“县城无网吧”虽然很刺眼,但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巧合——巧就巧在所有网吧都违反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而不是由行政权力主观设计并刻意制造的“奇观”,更不是“懒政”作为。
在我看来,“县城无网吧”是政府在用积极行动维护法律的尊严。事实上,网吧接受未成年人上网之类的違法现象,虽然政府三令五申,却一直普遍存在,对未成年人及其家庭造成的伤害早已有目共睹。山西方山县委书记的“网吧猛于吸毒”并非虚妄之言。而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部门作为不力或者不作为,“管不好”成了“不管”的理由,白纸黑字的法律被闲置在了灰尘之下,“违法必究”被权力寻租和运动执法所取代。
只要网吧违法,就应该坚决依法取缔,直至取缔到一个不剩也在所不惜,这才是真正的“违法必究”,而“县城无网吧”不过是违法必究的必要代价罢了。一些地方,法律从来没有被认真执行过,以致网吧违法现象比比皆是,我们视之为正常现象,现在终于出来一个严格执行法律,宁可没有网吧也要取缔违法网吧的县城,我们却称之为“因噎废食”,岂不荒诞。
法律在落实中被打折,在执行中被削弱,这几乎是我们的一个通病。在实现公正的道路上,我们总是有太多的“顾虑”,放不开手脚去严格执行法律,始终想用“人治”来矫正或者完善“法治”。其结果是法律成了纸老虎,违法成为不治的死结。比如,在整治网吧时,我们常想到一个城市不可以没有网吧,却很少想到“违法必究”必须得到落实。我们缺少的正是“县城可以无网吧、违法不可不追究”的决心和魄力。
“取缔所有网吧”本质是“取缔违法网吧”。“县城无网吧”折射的是违法必究的法治精神——这不是粗暴的“一禁了之”,而是依法经营网吧的诞生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