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光照图巧解2008年高考地理难题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b13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的高考地理学科都有些难题困扰考生,如何在高考的有限时间内较快地判断出地理难题的正确答案,是众多考生所亟待解决的问题。灵活运用地球光照图来分析解决高考地理难题也许成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下面我们对2008年普通高考全国卷I文科综合地理部分的难题进行分析解读。该套试题地理难题集中在第8、9、10、11题。它们的共同材料信息是:图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第8题: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D.南半球、8月
  分析:当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时,由Q点为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得知,Q点在晨线上,日出时间为5时30分,昼长夜短。如图1、图2所示。
  
  从上图可知,Q点在南、北的某个半球时,该半球就有太阳直射。再根据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半球的位置与月份的对应关系图(图3),可以判断,如果Q点在南半球,对应的月份没有5月和8月,可排出B和D选项;那么,Q点在北半球对应的月份没有1月,而有5月,故正确答案应选C项。
  
  第9题: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时,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
  A.30°~40° B.45°~55° C.5°~15°D.60°~70°
  分析:当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时,由Q点为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可知,Q点仍在晨线上,日出时间为2时30分,昼长=24-(2时30分×2)=19时。
  根据夏至日昼长与纬度对应图(图4)可判断,Q地地方时为2时30分时,对应的纬度应为60°~66°34′之间,故D项为正确。
  
  第10题: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度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
  A.12月、17时30分 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 D.4月、5时
  分析: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度时,由图5可知,12月,20°N日落=12 (10时47分÷2)=17时24分左右,Q地日落应在17时24分左右~18时之间。备选日落为17时30分,刚好在实际日落时刻范围内。
  
  由图6可知,9月,Q地日落=12 (12÷2)=18时左右。备选日落为17时。两者相差1小时。
  
  由图7可知,6月,20°N日出=12-(13时13分÷2)=5时23分左右,Q地日出在5时23分左右~6时。备选日出为4时30分。两者相差1小时~1.5小时。
  
  由图8可知,4月,20°N日出=12-(12时多些÷2)=接近6时,Q地日出在接近6时~6时。备选日出为5时。两者相差近1小时。从上述分析可判断A项正确。
  
  第11题: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分析: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经线上的分布状况和范围,可通过图9、图10来分析判断:
  
  图9、图10是一年之内每天的0时、1时、2时……24时,Q点在该经线上的变化曲线。从图9、图10分析可以得知,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既不可能密集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也不可能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更不可能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只有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是符合实际的。故选D项。
  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辅助画图,灵活运用光照图的直观效应,可以提高考生的空间想像能力以及地理规律的迁移和应用能力,对考生正确解答难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情景,导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由此获得知识,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要达到上述效果,就必须使学生对问题感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问题呢?结合我这几年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兴趣:  一、自主学习,合作选择的问题  教育
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靠地理教师。所以能否完成课程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教师的素质。那么实施新课程标准,地理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呢?笔者对此谈六点意见,以供大家参考。    一、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融会和吸收了世界教育发达国家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教学理念,代表着现代世界的教改方向,教师只有首先更新教育理念,才能真正走进
一个优秀或成功的体育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专业要求,概括起来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三个方面。  一、专业知识  著名的学者舒尔曼的教师专业知识理念是“强调理解和推理,转化和反省”。他认为教师必须知道如何把他所掌握的知识转换为学生可理解的表征形式才能使教学取得成功,舒尔曼认为教师必备的知识至少应该包括如下方面:  1.学科内容知识。  2.一般教学法知识,特指超出学科内容之外的有关教学组织及
在新课程实施中,什么是一堂真正的好课,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无疑是广大教师们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的焦点问题。尽管这些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但笔者认为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新课改条件下政治教师应理解和把握好课改目标和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根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际,我们政治
一、探究式教学的探究重点    初中语文探究式课堂设计,是围绕着怎样提高课堂教学实践和加快新型人才培养这一主题展开的。探究的重点放在两大问题上,即一要探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该怎么“教”,二要探究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和学习者应该怎么“学”。  探究教师怎么“教”,一要着重探究如何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语文课教学实践;二要着重探究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三要探究怎样处理和
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很高,但在农村中小学,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我从事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多年,较清楚目前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现状。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农村语文教学也打开了新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中学教学的质量与城市中学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最明显的一点体现在作文教学上。    一、困境    1.农村地区相对偏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一栏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指的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能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该把帮助初中生学好文言文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首先要激发初中生学
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是什么?是在学习阶段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吗?不是!是学习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吗?也不是!我们应当明确“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应该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创新。笔者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十多年,对如何培养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创新能力,做了一些探讨和实践,下面谈一些体会和想法。  一、抓住脉络进行研究。“抓住脉络”就
学困生属于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学困生的存在,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分析、研究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予以矫正,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切实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需要。  一、农村学困生的成因  (一)客观原因  由于大环境的影响,社会中的一些不良观念及现象不断侵袭着校园、影响着学生。再加上中学生年龄小、辨别能力差等,诸如金钱崇拜、追求享乐,以及男女之情等极容易使
现在有不少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起来个个口齿伶俐,能说会道,但一到了课堂上或在某些特定场合的众人面前,往往就变得语无伦次,话不连贯,词不达意,显得挺稚嫩的。问其原因,都是怕说错或说不好而遭人嘲笑。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言语表达的能力呢?    一、改变一种观念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改变一种过去固有的教学观念,即教师是主导,其实是主人的状况。一堂课往往是老师唱主角,学生成配角;老师说得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