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实施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新课标”中的这句话,阐述清楚了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素养”,是一个人平时煅炼和教养。它既包括了学生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也包括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体验和情感价值体验。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及其所获得的知识体验和情感体验。
“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外延是相当丰富的,它既有“量”的规定,同时也有“质”的规定。从“量”上看,要求高中学生广泛阅读,涉猎面越广越好,真正做到“众采百家”,凡古今中外可读之书籍均可阅读。从“质”的要求来看,要求学生的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区分良莠,从优秀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籍中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获得情感价值的体验。培养起理解作品、欣赏作品的能力,从而获得一定量的知识体验。当然阅读是为了应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要参加社会活动,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才能切实地培养起自己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这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需要,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教改的需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起“大语文”的教学观,跳出高考“指挥棒”和教材的束缚
恢复高考几十年来,高中语文教学一直都在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在轉,大家都知道,这种应试教育模式,既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又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同时也让高中语文教师陷入了教学的怪圈,学生不愿学习语文,教师也抱怨“语文难教”。
要摆脱目前“语文难教”这一尴尬的局面,语文教学就要树立起大语文的教学观,突破目前这种封闭的教学机制,放开手脚,让学生从古今中外的文学典籍中吸收营养,品味古今中外文学典籍的精华。
大语文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只盯住高考的知识点,不要受教材、教参的束缚,要着眼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
我在讲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谈到先生“心里不宁静”的原因时,我从教参的结论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学生就提出了思乡、家庭矛盾、工资收入、子女等原因,随后我便让学生去查阅《朱自清传略》和朱自清先生在此1927年前后所发表的文章,确立自己的观点,写一则200字左右的佐证文字,在班上交流。
再如我在讲《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之后,我选印了《殽之战》《赤壁之战》《泓之战》等文章指导学生阅读,这既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又让学生明白写作的取舍和重点,同时也积累了一定量的文言知识。
此外,我还鼓励学生读时文,读报刊,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自己认为好的文章摘抄下来并作简要的评价,每周检查或抽查一次。同时又把学生读到的优秀文章印发给全班同学阅读。
二、举办班级阅读交流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每月举行一次班级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或谈自己阅读的感受,或谈作品的人物,或谈作品的结构,或谈自己对作品中某些词语、句子的理解……
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就越来越活跃了,敢说的学生多了,说得好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也就达到了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了。
三、让学生关注生活,走进生活,积累生活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生活的积累是写不出优秀的作品的,平时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看到的事写成新闻或写成日记,鼓励在班上交流。
本学期假期,针对我班学生的来源,再加上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我便安排学生走访家乡长辈,收集整理在家乡流传较广,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民间故事,或介绍家乡的特产,过年的习俗,家乡值得一游的景点。开学后,我会从学生作品中选出优秀作品印发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坚持去做,方法得当,不计一时之得失,是一定会成功的。
“新课标”中的这句话,阐述清楚了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素养”,是一个人平时煅炼和教养。它既包括了学生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也包括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体验和情感价值体验。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及其所获得的知识体验和情感体验。
“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外延是相当丰富的,它既有“量”的规定,同时也有“质”的规定。从“量”上看,要求高中学生广泛阅读,涉猎面越广越好,真正做到“众采百家”,凡古今中外可读之书籍均可阅读。从“质”的要求来看,要求学生的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区分良莠,从优秀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籍中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获得情感价值的体验。培养起理解作品、欣赏作品的能力,从而获得一定量的知识体验。当然阅读是为了应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要参加社会活动,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才能切实地培养起自己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这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需要,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教改的需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起“大语文”的教学观,跳出高考“指挥棒”和教材的束缚
恢复高考几十年来,高中语文教学一直都在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在轉,大家都知道,这种应试教育模式,既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又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同时也让高中语文教师陷入了教学的怪圈,学生不愿学习语文,教师也抱怨“语文难教”。
要摆脱目前“语文难教”这一尴尬的局面,语文教学就要树立起大语文的教学观,突破目前这种封闭的教学机制,放开手脚,让学生从古今中外的文学典籍中吸收营养,品味古今中外文学典籍的精华。
大语文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只盯住高考的知识点,不要受教材、教参的束缚,要着眼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
我在讲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谈到先生“心里不宁静”的原因时,我从教参的结论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学生就提出了思乡、家庭矛盾、工资收入、子女等原因,随后我便让学生去查阅《朱自清传略》和朱自清先生在此1927年前后所发表的文章,确立自己的观点,写一则200字左右的佐证文字,在班上交流。
再如我在讲《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之后,我选印了《殽之战》《赤壁之战》《泓之战》等文章指导学生阅读,这既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又让学生明白写作的取舍和重点,同时也积累了一定量的文言知识。
此外,我还鼓励学生读时文,读报刊,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自己认为好的文章摘抄下来并作简要的评价,每周检查或抽查一次。同时又把学生读到的优秀文章印发给全班同学阅读。
二、举办班级阅读交流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每月举行一次班级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或谈自己阅读的感受,或谈作品的人物,或谈作品的结构,或谈自己对作品中某些词语、句子的理解……
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就越来越活跃了,敢说的学生多了,说得好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也就达到了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了。
三、让学生关注生活,走进生活,积累生活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生活的积累是写不出优秀的作品的,平时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看到的事写成新闻或写成日记,鼓励在班上交流。
本学期假期,针对我班学生的来源,再加上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我便安排学生走访家乡长辈,收集整理在家乡流传较广,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民间故事,或介绍家乡的特产,过年的习俗,家乡值得一游的景点。开学后,我会从学生作品中选出优秀作品印发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坚持去做,方法得当,不计一时之得失,是一定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