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方能“力”透纸背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garetclou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摩了小学科学特级教师曾宝俊老师的《力在哪里》课堂教学,发现孩子们一直在笑,老师们一直在感叹。细细回味,曾老师在准确把握学生、有效推进教学的进程中,其教学的艺术也跃然呈现。课后,与曾老师的交流,使笔者更加透彻地了解了其课堂的大气、和谐。
  
  一、参透学生是返璞归真的起点
  
  爱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课堂上,爱学生不仅仅是面带笑容,态度和蔼,语言亲切,体现在深处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深深的认同感。《力在哪里》这节课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体现在老师对学生深深的课堂认同,而这种课堂认同正是对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宽容,是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催化,是“我要研究”的内驱,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艺术。
  《力在哪里》各个版本教材的编排设计不尽相同,但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是相似的,对“力”这个抽象的概念,一般教师都会先让学生感受“力”,再指出“力”在哪里。活动也无非是围绕物体运动、移动直观感受力的存在。而曾老师在这个环节上并不简单地做活动,而是对活动的前沿、后身均作了充分的考虑,这种考虑既是对教学的思考,更是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挑战吗?现在就请大家挑战一个游戏,用橡皮筋将这个“堡垒”打倒。
  全班学生攻打“堡垒”,其间曾老师耐心鼓励学生不要着急,一轮下来,“堡垒”纹丝不动。下面听课的老师非常着急,可曾老师不急不躁,他深深地知道学生的心理,对这个久攻不下的“堡垒”,有“恨之入骨”的感觉,怎么地也要把它摆平。正是这个“可恶的堡垒”已经把孩子们心中取胜的欲望提升到了极限,摧毁“堡垒”就是此刻孩子最想做的事情,孩子们的需要与课堂发展的需求形成共振,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老师的认同,课堂显得真实、高效。
  师:怎么也攻不倒的堡垒,用橡皮把它砸倒!
  学生一片欢呼,真正的童趣在课堂闪现。这时,曾老师才抛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我们今天是上科学课,要研究科学问题。回忆一下,刚才的活动中隐藏着什么科学奥秘呢?刚才进攻的过程中什么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呢?”
  生:力!速度!
  师:用“力”和“速度”怎么解释刚才的现象呢?
  生:第一次用橡皮筋力量小,所以就打不倒;第二次用橡皮力量大,就打倒了。
  生:第一次和第二次速度不同。
  师:这和力有什么关系呢?
  生:第二次力大,速度就快;第一次力小,速度慢,就没打倒。
  
  二、抓住关键是行云流水的要旨
  
  一节课,朦朦胧胧一大片,清清楚楚一条线,那么多的环节、那么多的对话中,其中关键的概念是建构什么?什么时候是建构的最佳契机?该引导到什么程度为妥?这些问题都需要有清醒的认识,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课堂效果。在这节课中,教学的关键点是认识“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和“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这样抽象的目标,在常规的“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问题”的思路不能有效解决的情况下,曾老师剥茧抽丝,深入浅出,在梳理了力让纸杯倒下,橡皮筋变长、恢复的过程后,总结到:“物体受了力,除了在运动状态上会改变之外,还会在哪些方面发生改变?”这个问题的设计恰到好处地呈现了“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和“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的关联性,使这两个并不联系的活题有机地组合在“力使物体在什么方面发生了变化”这个话题上。这个话题是在提炼了概念的本质关系后,以智慧的眼光迎合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而形成的话题,使两个话题既独立又联系。
  (1)师:是啊,刚才我们回顾了整个过程中橡皮、橡皮筋和纸杯的变化,谁能说说,这个过程中“力”所起到的作用。
  (学生纷纷举手)
  生:力让橡皮从静止状态变成了运动状态。
  生:力让橡皮筋由短变长。
  生:力让纸杯由静止状态变成了运动状态。
  生:力让橡皮筋恢复了原状。
  (2)师:物体受了力,除了在运动状态上会改变之外,还会在哪些方面发生改变?
  生:形状上也会改变。
  师:请举例说明。
  生:比如橡皮,我弯一下,橡皮就会变弯。
  生:由直变弯,还可能……
  生:由长变短,由小变大。(这个学生边说边打开文具盒,指着文具盒说形状变了)
  生:比如拉面,一用力,面就拉长了;揉一揉,面就成一团了。
  接下来,一个孩子进行了总结:“我认为这些变化都是物体形状上的变化。”
  说得多好呀!孩子了不起!看来,孩子们的思路一旦打开,生活就会涌入课堂。这节课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怎么才能知道一个物体受到了力?”这个活题对学生来说,同样不具有优势的思考角度和强烈的表达形式。曾老师准确地把握住问题的本质,在学生“既悱又愤”的时刻,进行了有效的启发:“当我们发现什么现象了,就说明物体受到了力。”从“知道”到“现象”的改变,有效地帮助学生跨越了一道沟坎。科学课对问题本质的把握需要知识,但更多的时候需要学生从现象的角度索取证据,从而达到解释的目的。
  
  三、恰到好处是匠心独运的干预
  
  课堂教学的预设是在充分认识教材及学生的基础上而作出的假设性参考,这种假设性参考是课堂教学大方向的主线。在实际课堂上,由于时间、空间、场所、学生等诸多情况的变化,而需要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作出若干种应对性的“干预”。这种“干预”最需要的是恰到好处。“干预”不足,导致课堂教学的干瘪、无味;“干预”过多,导致课堂教学的过于主观,学生缺少自主的空间。所以,恰到好处的干预是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指标,教师的教学功力和教学思想在干预中充分体现,教学机智也灵活展现。
  在静止的物体是否受力的模糊认识上,曾老师抓住关键的问题,展开恰到好处的教学干预,使学生对“静止的物体是否受到力的影响”这个概念有了有效的建构。
  生:原来纸杯是静止的,遇到橡皮的力之后,就动了起来,有的飞了出去,有的滚了起来。
  师:最后又怎么样了?
  生:都静止下来了。
  师:现在纸杯还受力吗?
  生:不受了。
  师: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刚才橡皮筋在受力之后的变化,谁来说?
  生:刚才手指尖的力量使橡皮筋变长了,手松开之后,橡皮筋就飞了出去。
  师(打断):让橡皮筋飞出去的力是哪来的?
  此时的打断是最佳的干预时机,这时候,如果不打断孩子表述,孩子只会描述现象,而不去思考“力是否存在”。
  生:这个力来自橡皮筋本身的弹性。
  师:这个力叫什么力?
  生:弹力。
  师:好,继续说,橡皮筋飞出去以后……
  生:橡皮筋飞出去以后,撞到了纸杯上。
  师:纸杯有没有受到力?
  生:受到了。
  师:纸杯的变化呢?
  生:纸杯没有动。   师:为什么纸杯在受到力之后,却保持原来的形状呢?
  生:那是因为橡皮筋的力量太小,不足以改变纸杯现在的形状,所以,纸杯不倒下。
  在接下来的“力的平衡涉及大小和方向的变化”这一概念的认知过程中,曾老师用现场游戏引出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知识点。
  师:接下来,我们再做一个游戏——扳手腕。请同桌的同学比赛,看看谁赢谁输。
  师:赢了的同学举手!
  师:刚才扳手腕的过程中你体会到几个力的作用?
  生:两个。
  师:这两个力有什么不同?
  生:大小不同。
  师:大小不同,造成什么结果?
  生:有的人赢了,有的人输了。力量大的人赢,力量小的人输。
  师:还有什么不同?
  生:方向也不同。
  师:方向怎么不同?
  生:这两个力的方向正好相反。
  在许多教师的课堂上,在学生掌握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一知识后,教学就戛然而止,这正是教学干预不足的体现,对概念的层次性把握得不够深入。曾老师的干预就显得技高一筹,在学生迷迷糊糊的时候挑起“事端”:“原来,力还有方向呢。当两个力在同一个方向的时候,会怎样?不在同一个方向会怎样?两个力恰恰相反又会怎样?”学生在与教师扳手腕失利的情况下,又不断增添人员与曾老师对抗,终于扳倒曾老师了。
  曾老师在这个时候发问了:“当两个力在同一个方向,会怎样?不同的方向又会怎样?”
  生:两个力在同一方向,这个力就会增大;不同方向,这几个力就会互相抵消。
  师:铁架台现在受到力了吗?
  生:受到两个力,一个是地球的引力,还有一个是桌子的支撑力。
  师:地上的纸杯呢?
  生:也受力了。
  师:大家坐在凳子上不动,有没有受力?
  生:受到了地球的引力和凳子的托举力。
  师:我站着不动呢?
  生:受地球的引力和大地的支撑力。
  师:是啊,生活中看起来很多物体没有受到力,其实它也受到了几个力。不过,这几个力保持了一种平衡状态罢了。
  纵观曾老师的课堂,课堂上并没有承载过多的内容,以简洁的问题引发学生不断的思考和探究的欲望,将生活中零散的现象贯穿概念教学的流程中,在提升思维的过程中充分建构了概念,充分展现了曾老师低调而简洁、质朴而高效、智慧而和谐的课堂教学艺术。
其他文献
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Ⅱ卷试题,在全面考查“五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念、基本方法)的同时,注重学科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课程的内在联系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保持了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色,又表现出课程改革的特点。试题在试题数量、组卷方式、所占分值等方面与2006年理科综合测试试卷基本保持一致,体现了测试试卷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一、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Ⅱ卷试题高考得
费时低效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老话题,时至今日仍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解决。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教学观念的问题,有教学方法的问题,有课堂结构的问题,有教学手段的问题等等。但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而言,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而使课堂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应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在教学中仅仅满足于学生能说出正确的结论,却不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没有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选择适宜
摘 要:怎样在日常的英语课堂进行人文情愫的渗透与培养以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英语研讨会上一堂写作课给了我们极好的启示:从教师和学生自身的生活出发撷取材料,并与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必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人文主义情愫;英语课堂;有效性    一、引言    怎样才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包括提高教师专业知识与素质、使用多媒体、设置
[背景]  《历史与社会》学科以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宗旨,是一门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技能的综合文科课程,这门课程要为学生提供正确认识社会环境,积极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学生在体验和探究过程中丰富社会经验。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参与社会生活、应对社会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认识乃至健
摘 要: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京杭大运河南四湖段文化遗产,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家乡的文化遗产,感受湖陵悠久历史、见证沙河灿烂文化、领略名人飘逸风采、重温铁道游击队光辉历史、体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自然地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南四湖;文化遗产;研究性学习;爱国主义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生活中选
我们的老师整天忙于事务性与常规性的工作,让他们静下心来主动搞搞教学研究,大家常常会说精力有限,无暇顾及。如果学校为其提供一个教研的平台,点燃大家探索的激情,势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同课异构”课题。通过这个课题让老师们充分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得到可贵的课堂经验与教学反思以后,再从理性上加以指导,从而完成教师个体教学经验的积累。    一、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    课题:认识角  
教材分析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此文在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基础上,展现了宋朝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几个重要方面,涉及的内容广义上属“文化”范畴,但又不同于教材中传统的讲科技、文艺、思想的文化史。这样的内容在以前各版教材中都没有出现过,是新课程的一种尝试。    学生分析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学生们已不满足于老师无论多么生
一位著名的评价师尼克·史密斯认为:评价是研究未来的成果。的确,如果未来的成果就是今天要达成的目标,那么从学习环节开始进行的考试评价,就是在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支持和保障。可见,“评价”对于实现“目标”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因此,教育部早在新课程实施之初就提出“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并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列出相应的课程目标和评价建议。    一、三维课程目标对于品德评价的重要意义    为
关键词:适合的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 教育方向  课 题: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改革发展战略性与政策性研究重大课题暨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8-2019年度职业教育重点研究课题“适合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课题立项编号:XHZDKT201801)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加快建成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努力使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都能接受符合自己成长需要的
教材 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下册第25课  教学目标  1.品味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2.感知异域风情,初步感受德国人含蓄、优雅的处事风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聚焦“独特”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北大教授季羡林文章,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德国是个爱花的民族,他们爱花的方式非常的独特,谁能说说这独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