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规模不断加大,工程施工中的路基施工技术显得愈加重要。当前对于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路基项目施工,在通行能力和稳定程度上要求较高。本文对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希望为市政工程道路建设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稳定路基;施工技术;市政道路
某市城区交通压力加大,为了提高城区的路网通行能力,进行了五路四桥项目的施工建设,该项目是重大交通组合项目,遵照该市城市交通交通规划展开建设,项目工程全长43公里,其中包含了四座大桥和六座互通立交,经过4年的建设已经运行投产。为该市的城市路网框架的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该项目属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经过勘测发现地质软土居多,不良地质状态较为突出。岩性和淤泥质亚粘土为主,局部呈现软塑料流塑状,含水量大,压缩性强,渗透性低,固结变形时间段较长。经过投入使用后,出现了沉降不均匀、车辙严重以及路面裂缝等问题,后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返修。因此在工程施工建设中,使用到的技术围绕着对劣质土壤处理、填方改良、挡土施工环节,进行了包括预应力管桩、排水板、土工隔栅施工技术的施工,从交付使用后的道路运行情况来看,通行能力保持良好,路基一直保持着稳定动态的状态,达到施工的目的。
1、路基稳定动态观测
1.1该路堤采用了稳定动态的路基观测的方法,观测点的布设遵循具有代表性的点位的选择的原则。观察土层断面,并根据地基土质,处理方法、填土高度等进行确定。经过测量软土厚度大于5米,并且呈现横向倾斜的状态,因此每隔50米纵向设置了一个观测断面,路堤中心和路肩两侧各设一个观测点。跨度超过30米的桩基结构物两端设置了一个观测断面。观测目的包括测定沉降,根据数据调整填土速度等,预测沉降的情况,并根据施工时间预测结构物和施工期间的沉降土方量。
1.2观测频率为:从施工期开始,当填土达到一定的路堤预压的高度后,每天观测一次,预压期间的观测为第一个月三天一次观测,第二个月开始七天一次观测,第四个月每半个月观测一次。对沉降等异常的进行观测,要根据地基的稳定情况,加强动态的观测工作。
1.3临时水准点的设置,在地基的基础上,按照垂直或者水平的方向进行不转点的观测,每三个月对临时水准点进行一次校核。
1.4边桩合计装的埋设与构造
采用正方形截面的木桩,基本为素混凝土桩,顶面面积为400平方米,中心埋设十字钢筋。将边桩按照地表下大于1.2米的位置进行埋设,桩顶露出地面10厘米左右,埋设的方法为挖埋设,将桩顶进行回填,并用混凝土浇筑固定。
2、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中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2.1对路基的劣质土壤处理技术,是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通过对土壤的结构稳定性的改良和稳定,保障了路基的施工,处理技术采用了几种常见的技术,一是夯实技术,通过设备等镇压,将土壤的密度增加,改变道路路基原有的地形。二是化学技术,灌注水泥、石灰等,通过化学反应提高劣质土壤的弹性和防水性。三是物理处理技术,包括预压、加热、沉桩等,优化土壤的工程性质,達到路基对功能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例如当路堤进行填筑时,严格控制填土速度,将路堤中心线的沉降速率控制在1厘米每天的范围内,坡脚的水平位移速度小于0.5厘米每天。
2.2填方改良技术是路基施工中常用的技术。使用土壤加劲的方法,在铺面中埋入施工台成才,利用施工合成材料受力变形的特性,当铺面受力发生变形后,采用加劲的方法,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同时,考虑对软土路基变形的处理,采用粉喷桩、浆喷桩等方法进行处理时,可能会造成坡脚的水平位移,产生安全隐患,而采用塑料排水板的处理方法,能够起到加快填筑速率的作用。因此在该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稳定的控制上,选用了预压和塑料排水板同时使用的方法,并在沉降或者位移发生的高峰期进行观测,主要针对发展趋势展开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判断。
3、稳定路基施工技术细化分析
3.1填土和压实
将路基填料和压实的程度在设计规划阶段就进行设定。例如路基填料的选用,最大强度和最大粒径的规定,对路基土的强度、路床的填料等都加以详细注明,采用CBR值对填料的厚度、填料的含量等进行规范。确定各项施工中使用到的材料的规定值。当填料的数量为最小强度时,采取掺合粗粒料进行换填,并加以石灰等稳定性材料。
3.2路基的压实施工,一般使用振动压路机配合静碾光轮压路机同时进行施工。务必使路基得到充实的碾压。使用静碾光轮压机的时候哟啊保证压实表面的平整度。按照市政公用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规定,路基封顶的压实度拥有相应的压实度的标准。还有针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的规定,以及挖方路基封顶深度达到路基基底压实度的95%以上。
3.3根据市政道路施工技术规范,对于路基土的压实标准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天气情况,进行数值的1-5个点的降低,碾压时的填料厚度应控制在1.5之间,填料液限大于70%左右的时候,可塑性最强。当遇到可塑性指数大于18的黏质土后,使用路堤填料的方法,采用轻型压实标准,可以在土中掺杂生石灰,都可以改善填料的性质,获得填料的结果。
在施工中注意事项包括,由于含水量的问题,碾压前应均匀加水,如果含水量过大,则要进行翻松晾晒后,掺入石灰处理,降低含水量;由于透水性较差,因此,在夯实前使用实验的方法为决策提供依据,路床填料不能使用原土,要使用新的黄土填筑路床。采用分层填筑的方式,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的过程中将黄土路堤打碎后再碾压密实。
3.4施工设计时,截水沟的构造物和急流槽等的修筑的目的是将水引到坡脚之外,按照设计预留出路堤固结后的压缩下沉量;排水要采用拦截、分散、防渗等的原则,设计好综合排水设施,迅速将水引离路基。
结语: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应高度重视路基施工这个环节。运用材料质量和工艺技术,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传递力是关键。另外强化路基排水,也是对道路路基结构性能的稳定性具有帮助作用的。
【关键词】稳定路基;施工技术;市政道路
某市城区交通压力加大,为了提高城区的路网通行能力,进行了五路四桥项目的施工建设,该项目是重大交通组合项目,遵照该市城市交通交通规划展开建设,项目工程全长43公里,其中包含了四座大桥和六座互通立交,经过4年的建设已经运行投产。为该市的城市路网框架的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该项目属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经过勘测发现地质软土居多,不良地质状态较为突出。岩性和淤泥质亚粘土为主,局部呈现软塑料流塑状,含水量大,压缩性强,渗透性低,固结变形时间段较长。经过投入使用后,出现了沉降不均匀、车辙严重以及路面裂缝等问题,后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返修。因此在工程施工建设中,使用到的技术围绕着对劣质土壤处理、填方改良、挡土施工环节,进行了包括预应力管桩、排水板、土工隔栅施工技术的施工,从交付使用后的道路运行情况来看,通行能力保持良好,路基一直保持着稳定动态的状态,达到施工的目的。
1、路基稳定动态观测
1.1该路堤采用了稳定动态的路基观测的方法,观测点的布设遵循具有代表性的点位的选择的原则。观察土层断面,并根据地基土质,处理方法、填土高度等进行确定。经过测量软土厚度大于5米,并且呈现横向倾斜的状态,因此每隔50米纵向设置了一个观测断面,路堤中心和路肩两侧各设一个观测点。跨度超过30米的桩基结构物两端设置了一个观测断面。观测目的包括测定沉降,根据数据调整填土速度等,预测沉降的情况,并根据施工时间预测结构物和施工期间的沉降土方量。
1.2观测频率为:从施工期开始,当填土达到一定的路堤预压的高度后,每天观测一次,预压期间的观测为第一个月三天一次观测,第二个月开始七天一次观测,第四个月每半个月观测一次。对沉降等异常的进行观测,要根据地基的稳定情况,加强动态的观测工作。
1.3临时水准点的设置,在地基的基础上,按照垂直或者水平的方向进行不转点的观测,每三个月对临时水准点进行一次校核。
1.4边桩合计装的埋设与构造
采用正方形截面的木桩,基本为素混凝土桩,顶面面积为400平方米,中心埋设十字钢筋。将边桩按照地表下大于1.2米的位置进行埋设,桩顶露出地面10厘米左右,埋设的方法为挖埋设,将桩顶进行回填,并用混凝土浇筑固定。
2、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中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2.1对路基的劣质土壤处理技术,是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通过对土壤的结构稳定性的改良和稳定,保障了路基的施工,处理技术采用了几种常见的技术,一是夯实技术,通过设备等镇压,将土壤的密度增加,改变道路路基原有的地形。二是化学技术,灌注水泥、石灰等,通过化学反应提高劣质土壤的弹性和防水性。三是物理处理技术,包括预压、加热、沉桩等,优化土壤的工程性质,達到路基对功能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例如当路堤进行填筑时,严格控制填土速度,将路堤中心线的沉降速率控制在1厘米每天的范围内,坡脚的水平位移速度小于0.5厘米每天。
2.2填方改良技术是路基施工中常用的技术。使用土壤加劲的方法,在铺面中埋入施工台成才,利用施工合成材料受力变形的特性,当铺面受力发生变形后,采用加劲的方法,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同时,考虑对软土路基变形的处理,采用粉喷桩、浆喷桩等方法进行处理时,可能会造成坡脚的水平位移,产生安全隐患,而采用塑料排水板的处理方法,能够起到加快填筑速率的作用。因此在该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稳定的控制上,选用了预压和塑料排水板同时使用的方法,并在沉降或者位移发生的高峰期进行观测,主要针对发展趋势展开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判断。
3、稳定路基施工技术细化分析
3.1填土和压实
将路基填料和压实的程度在设计规划阶段就进行设定。例如路基填料的选用,最大强度和最大粒径的规定,对路基土的强度、路床的填料等都加以详细注明,采用CBR值对填料的厚度、填料的含量等进行规范。确定各项施工中使用到的材料的规定值。当填料的数量为最小强度时,采取掺合粗粒料进行换填,并加以石灰等稳定性材料。
3.2路基的压实施工,一般使用振动压路机配合静碾光轮压路机同时进行施工。务必使路基得到充实的碾压。使用静碾光轮压机的时候哟啊保证压实表面的平整度。按照市政公用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规定,路基封顶的压实度拥有相应的压实度的标准。还有针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的规定,以及挖方路基封顶深度达到路基基底压实度的95%以上。
3.3根据市政道路施工技术规范,对于路基土的压实标准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天气情况,进行数值的1-5个点的降低,碾压时的填料厚度应控制在1.5之间,填料液限大于70%左右的时候,可塑性最强。当遇到可塑性指数大于18的黏质土后,使用路堤填料的方法,采用轻型压实标准,可以在土中掺杂生石灰,都可以改善填料的性质,获得填料的结果。
在施工中注意事项包括,由于含水量的问题,碾压前应均匀加水,如果含水量过大,则要进行翻松晾晒后,掺入石灰处理,降低含水量;由于透水性较差,因此,在夯实前使用实验的方法为决策提供依据,路床填料不能使用原土,要使用新的黄土填筑路床。采用分层填筑的方式,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的过程中将黄土路堤打碎后再碾压密实。
3.4施工设计时,截水沟的构造物和急流槽等的修筑的目的是将水引到坡脚之外,按照设计预留出路堤固结后的压缩下沉量;排水要采用拦截、分散、防渗等的原则,设计好综合排水设施,迅速将水引离路基。
结语: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应高度重视路基施工这个环节。运用材料质量和工艺技术,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传递力是关键。另外强化路基排水,也是对道路路基结构性能的稳定性具有帮助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