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是其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一个主要特征。合理采用微课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本文将探究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科学的使用微课进行辅助教学。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微课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62-01
一、微课的概念
在国外,“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在国内,“微课”是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胡铁生语)
“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主题更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
二、微课的分类
根据李秉德教授对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分类总结,为便于对微课的理解和实践开发的可操作性,可分为讲授类(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如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等)、演示类(教师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或通过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探究学习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对于讲授类型和探究类型微课需要准备的教学资源较多,可以是图片、文字、动画。教师结合PPT进行讲解,并适当添加字幕。演示型微课较为简单,只需要制作者利用录屏软件,结合软件操作和个人讲解,在适当位置添加标记和字幕。
三、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课相比较其他课程,学生有更多时间使用到计算机和网络,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使用微课比其他学科更适合;信息技术教学中大部分操作演示内容适合采用微课的形式呈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随时暂停,随时操作,方便基础薄弱的学生反复观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微课引入信息技术课堂更符合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的氛围,使用微课能有效解决传统课堂教师讲解时间过长、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较少的矛盾,利于课堂的翻转。
四、信息技术学科微课的制作
1.微课的选题与设计
前面提到,“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因此,微课的选题力求做到“小而精”。选题可以是本课的重点、难点、典型习题或探究实验,能够在短时间内讲透一个明确的知识点。千万不要将微课录制成一堂完整的45分钟课堂教学。
设计方面,微课作为面向学习者的一种视频学习资源,在制作微课的时候,首先需要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者进行分析。围绕学习者容易困惑的内容精心设计,提高微课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注重情景化、可视化,寓教于乐,使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借助微课进行深入学习。
2.微课的技术与形式
制作微课的技术非常丰富,可供使用的软件和设备很多,可以利用摄像机、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来进行拍摄录制。电脑屏幕上的操作可以使用各种录屏软件进行录制,比如现在有通用的Camtasia Studio软件。
好的微课肯定离不开高的视频质量,所以微课要求拍摄主体明确,背景整洁。视频输出分辨率可以为320*240、640*480、720*576甚至更高清的,格式为MPG、MP4、FLV、MOV等,录制解说时使用外接麦克风,解说声音宏亮清楚,外部环境安静无噪音。采用录屏软件截屏录制时屏幕字体颜色搭配醒目。在保证声音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控制微课文件大小,50M内为宜。
3.微课的录制和后期剪辑
在实际录制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实践操作过程的需要,灵活选择拍摄工具。无论采用什么工具、什么方式,都必须保证录音质量。最好使用录音质量好的电容式麦克风。说话时话筒不要靠太近,避免把爆破音和嘶嘶声都录进来,影响教学效果。
微课的后期编辑工作首先是纠错。视频剪辑要符合视觉习惯和教学规律。检查修改视频中出现的拼写或者语法错误,一定不能出现知识性、政策性错误;删、减教学过程中的停顿与拖沓声音与画面,保证整节微课的教学内容紧凑有效。
其次是添彩。每节微课应该制作简单的片头,内容包含微课题目、作者、学校名称、微课所属学科、微课适用对象及教材版本、单元、知识点等信息。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微课中添加提示总结字幕和动画效果,引入更多的教学资源,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编辑完成后,选择合适的视频格式进行视频输出。
4.信息技术微课实例
高中选修三《网络技术应用》教材中“数据网络与局域网”一节中有关校园局域网的内容,由于在课堂无法让学生实际接触硬件以及网络硬件组成,因此,教师可利用摄影机拍摄学校网络机房,为学生详细介绍主要硬件,教师在后期加入配音。通过视频剪辑,合成,配上适当的字幕得到微课视频。学生在课上直接观看,进行自主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高中必修一《信息技术基础》中“数据信息的加工”一节中,关于excel软件公式和函数教学,可以举奥运会竞赛时裁判对比赛成绩的计算方法—即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求平均分,就得到某选手的成绩。我采用录屏演示的方法制作一堂实践型微课,通过虚拟一份若干奥运选手的原始成绩电子表格,演示操作使用max函数求最高分,使用min函数求最低分,使用sum函数求总分,使用average函数求平均分。这样通过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增加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微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辅助方式已初见成效,不但让信息技术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且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而针对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应用的研究只有不断实践和探索,才能使其更加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让课堂更美好!
参考文献:
[1]梁俏,林琼.微课在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4)
[2]翁健彬.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4:203-204.
[3]祝嘉钰.国外翻转课堂中的教学视频制作与管理[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8).
[4]陈献芳.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A].《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年5月.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微课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62-01
一、微课的概念
在国外,“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在国内,“微课”是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胡铁生语)
“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主题更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
二、微课的分类
根据李秉德教授对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分类总结,为便于对微课的理解和实践开发的可操作性,可分为讲授类(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如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等)、演示类(教师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或通过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探究学习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对于讲授类型和探究类型微课需要准备的教学资源较多,可以是图片、文字、动画。教师结合PPT进行讲解,并适当添加字幕。演示型微课较为简单,只需要制作者利用录屏软件,结合软件操作和个人讲解,在适当位置添加标记和字幕。
三、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课相比较其他课程,学生有更多时间使用到计算机和网络,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使用微课比其他学科更适合;信息技术教学中大部分操作演示内容适合采用微课的形式呈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随时暂停,随时操作,方便基础薄弱的学生反复观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微课引入信息技术课堂更符合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的氛围,使用微课能有效解决传统课堂教师讲解时间过长、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较少的矛盾,利于课堂的翻转。
四、信息技术学科微课的制作
1.微课的选题与设计
前面提到,“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因此,微课的选题力求做到“小而精”。选题可以是本课的重点、难点、典型习题或探究实验,能够在短时间内讲透一个明确的知识点。千万不要将微课录制成一堂完整的45分钟课堂教学。
设计方面,微课作为面向学习者的一种视频学习资源,在制作微课的时候,首先需要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者进行分析。围绕学习者容易困惑的内容精心设计,提高微课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注重情景化、可视化,寓教于乐,使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借助微课进行深入学习。
2.微课的技术与形式
制作微课的技术非常丰富,可供使用的软件和设备很多,可以利用摄像机、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来进行拍摄录制。电脑屏幕上的操作可以使用各种录屏软件进行录制,比如现在有通用的Camtasia Studio软件。
好的微课肯定离不开高的视频质量,所以微课要求拍摄主体明确,背景整洁。视频输出分辨率可以为320*240、640*480、720*576甚至更高清的,格式为MPG、MP4、FLV、MOV等,录制解说时使用外接麦克风,解说声音宏亮清楚,外部环境安静无噪音。采用录屏软件截屏录制时屏幕字体颜色搭配醒目。在保证声音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控制微课文件大小,50M内为宜。
3.微课的录制和后期剪辑
在实际录制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实践操作过程的需要,灵活选择拍摄工具。无论采用什么工具、什么方式,都必须保证录音质量。最好使用录音质量好的电容式麦克风。说话时话筒不要靠太近,避免把爆破音和嘶嘶声都录进来,影响教学效果。
微课的后期编辑工作首先是纠错。视频剪辑要符合视觉习惯和教学规律。检查修改视频中出现的拼写或者语法错误,一定不能出现知识性、政策性错误;删、减教学过程中的停顿与拖沓声音与画面,保证整节微课的教学内容紧凑有效。
其次是添彩。每节微课应该制作简单的片头,内容包含微课题目、作者、学校名称、微课所属学科、微课适用对象及教材版本、单元、知识点等信息。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微课中添加提示总结字幕和动画效果,引入更多的教学资源,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编辑完成后,选择合适的视频格式进行视频输出。
4.信息技术微课实例
高中选修三《网络技术应用》教材中“数据网络与局域网”一节中有关校园局域网的内容,由于在课堂无法让学生实际接触硬件以及网络硬件组成,因此,教师可利用摄影机拍摄学校网络机房,为学生详细介绍主要硬件,教师在后期加入配音。通过视频剪辑,合成,配上适当的字幕得到微课视频。学生在课上直接观看,进行自主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高中必修一《信息技术基础》中“数据信息的加工”一节中,关于excel软件公式和函数教学,可以举奥运会竞赛时裁判对比赛成绩的计算方法—即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求平均分,就得到某选手的成绩。我采用录屏演示的方法制作一堂实践型微课,通过虚拟一份若干奥运选手的原始成绩电子表格,演示操作使用max函数求最高分,使用min函数求最低分,使用sum函数求总分,使用average函数求平均分。这样通过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增加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微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辅助方式已初见成效,不但让信息技术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且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而针对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应用的研究只有不断实践和探索,才能使其更加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让课堂更美好!
参考文献:
[1]梁俏,林琼.微课在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4)
[2]翁健彬.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4:203-204.
[3]祝嘉钰.国外翻转课堂中的教学视频制作与管理[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8).
[4]陈献芳.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A].《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