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峒是沈从文笔下的一座依山傍水、宛若仙境的小城。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沈从文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温情画卷。
然而在这幅画卷里,有一些场景似乎有点异乎寻常。比赛前,“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比赛后,“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个湘西小城,军官、税官与百姓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对立紧张。这种官民和乐的场景,在当时的社会,在其他的文学作品中,是极少见的。
但是,《边城》中这样的场景却不止这一处。
“这地方城中只驻扎一营由昔年绿营屯丁改编而成的戍兵,及五百家左右的住户。……一營兵士驻扎老参将衙门,除了号兵每天上城吹号玩,使人知道这里还驻有军队以外,其余兵士皆仿佛并不存在。”
“两省接壤处,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注重在安戢保守,处置极其得法,并无变故发生。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发生别的死亡大变,为一种不幸所绊倒,觉得十分伤心外,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永远不会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
在“边城”的世界里,沈从文有意识地消解了种种对立因素(两种婚俗观念的对立除外),既无阶级对立,又无经济利益上的冲突,更无人际关系间的矛盾,有的是慈爱孝顺、恬静祥和、相濡以沫、同舟共济。这里虽有贫贱之分,富人却乐善好施,如掌水码头的船总顺顺不因家境的富实而盛气凌人,反而能够常常体恤穷苦人,端午节送给老船夫鸭、粽子等。这里的各色人等均待人以诚,表现出仁厚、淳朴的民俗风情。作者笔下的“边城” 世界,人性皆善,人性皆美,是一个充满了“爱”与“美”的天国,瑰丽而温馨。
然而,当时的社会现状并非如此。茶峒地区原为历史上犯人流放之地,偏僻、荒凉,苗族、土家族等在这里耕作,过着原始的、自由自在的牧歌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封建军阀、国民党反动派在这里实行黑暗、罪恶的统治,残酷镇压苗民起义,大肆屠杀无辜人民。
青少年时代的沈从文,经常目睹发生在家乡的饥荒、暴乱与杀人越货的情景。他从小就产生了非暴力抗恶的人性、人道主义思想,这些正是其创作的思想基础。沈从文正是以充满“美”与“爱”的“边城”世界,表现他对至善至美的人情与宁静和谐的理想境界的想象,以此对照黑暗、罪恶的现实社会,表达了他对当时湘西黑暗社会的批判。
其实,对人性进行讴歌与表现,是沈从文在创作中一以贯之的审美理想。他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种庙供奉的是‘人性’”。而且,沈从文把人性看成是美的至极,把它当作文学表现的终极理想,贯穿于自己20多年文学创作的始终。对笔下的人物,无论地主、绅士,还是农民、士兵、小业主等各类劳动者,沈从文都着力表现他们真、善、美的人性。正如他在《边城》题记中所说:“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皆可以看出。我从不隐讳这点感情。……我动手写他们时,为了使其更有人性,更近人情,自然便老老实实的写下去。”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沈从文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温情画卷。
然而在这幅画卷里,有一些场景似乎有点异乎寻常。比赛前,“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比赛后,“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个湘西小城,军官、税官与百姓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对立紧张。这种官民和乐的场景,在当时的社会,在其他的文学作品中,是极少见的。
但是,《边城》中这样的场景却不止这一处。
“这地方城中只驻扎一营由昔年绿营屯丁改编而成的戍兵,及五百家左右的住户。……一營兵士驻扎老参将衙门,除了号兵每天上城吹号玩,使人知道这里还驻有军队以外,其余兵士皆仿佛并不存在。”
“两省接壤处,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注重在安戢保守,处置极其得法,并无变故发生。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发生别的死亡大变,为一种不幸所绊倒,觉得十分伤心外,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永远不会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
在“边城”的世界里,沈从文有意识地消解了种种对立因素(两种婚俗观念的对立除外),既无阶级对立,又无经济利益上的冲突,更无人际关系间的矛盾,有的是慈爱孝顺、恬静祥和、相濡以沫、同舟共济。这里虽有贫贱之分,富人却乐善好施,如掌水码头的船总顺顺不因家境的富实而盛气凌人,反而能够常常体恤穷苦人,端午节送给老船夫鸭、粽子等。这里的各色人等均待人以诚,表现出仁厚、淳朴的民俗风情。作者笔下的“边城” 世界,人性皆善,人性皆美,是一个充满了“爱”与“美”的天国,瑰丽而温馨。
然而,当时的社会现状并非如此。茶峒地区原为历史上犯人流放之地,偏僻、荒凉,苗族、土家族等在这里耕作,过着原始的、自由自在的牧歌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封建军阀、国民党反动派在这里实行黑暗、罪恶的统治,残酷镇压苗民起义,大肆屠杀无辜人民。
青少年时代的沈从文,经常目睹发生在家乡的饥荒、暴乱与杀人越货的情景。他从小就产生了非暴力抗恶的人性、人道主义思想,这些正是其创作的思想基础。沈从文正是以充满“美”与“爱”的“边城”世界,表现他对至善至美的人情与宁静和谐的理想境界的想象,以此对照黑暗、罪恶的现实社会,表达了他对当时湘西黑暗社会的批判。
其实,对人性进行讴歌与表现,是沈从文在创作中一以贯之的审美理想。他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种庙供奉的是‘人性’”。而且,沈从文把人性看成是美的至极,把它当作文学表现的终极理想,贯穿于自己20多年文学创作的始终。对笔下的人物,无论地主、绅士,还是农民、士兵、小业主等各类劳动者,沈从文都着力表现他们真、善、美的人性。正如他在《边城》题记中所说:“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皆可以看出。我从不隐讳这点感情。……我动手写他们时,为了使其更有人性,更近人情,自然便老老实实的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