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言说的温爱

来源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峒是沈从文笔下的一座依山傍水、宛若仙境的小城。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沈从文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温情画卷。
  然而在这幅画卷里,有一些场景似乎有点异乎寻常。比赛前,“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比赛后,“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个湘西小城,军官、税官与百姓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对立紧张。这种官民和乐的场景,在当时的社会,在其他的文学作品中,是极少见的。
  但是,《边城》中这样的场景却不止这一处。
  “这地方城中只驻扎一营由昔年绿营屯丁改编而成的戍兵,及五百家左右的住户。……一營兵士驻扎老参将衙门,除了号兵每天上城吹号玩,使人知道这里还驻有军队以外,其余兵士皆仿佛并不存在。”
  “两省接壤处,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注重在安戢保守,处置极其得法,并无变故发生。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发生别的死亡大变,为一种不幸所绊倒,觉得十分伤心外,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永远不会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
  在“边城”的世界里,沈从文有意识地消解了种种对立因素(两种婚俗观念的对立除外),既无阶级对立,又无经济利益上的冲突,更无人际关系间的矛盾,有的是慈爱孝顺、恬静祥和、相濡以沫、同舟共济。这里虽有贫贱之分,富人却乐善好施,如掌水码头的船总顺顺不因家境的富实而盛气凌人,反而能够常常体恤穷苦人,端午节送给老船夫鸭、粽子等。这里的各色人等均待人以诚,表现出仁厚、淳朴的民俗风情。作者笔下的“边城” 世界,人性皆善,人性皆美,是一个充满了“爱”与“美”的天国,瑰丽而温馨。
  然而,当时的社会现状并非如此。茶峒地区原为历史上犯人流放之地,偏僻、荒凉,苗族、土家族等在这里耕作,过着原始的、自由自在的牧歌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封建军阀、国民党反动派在这里实行黑暗、罪恶的统治,残酷镇压苗民起义,大肆屠杀无辜人民。
  青少年时代的沈从文,经常目睹发生在家乡的饥荒、暴乱与杀人越货的情景。他从小就产生了非暴力抗恶的人性、人道主义思想,这些正是其创作的思想基础。沈从文正是以充满“美”与“爱”的“边城”世界,表现他对至善至美的人情与宁静和谐的理想境界的想象,以此对照黑暗、罪恶的现实社会,表达了他对当时湘西黑暗社会的批判。
  其实,对人性进行讴歌与表现,是沈从文在创作中一以贯之的审美理想。他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种庙供奉的是‘人性’”。而且,沈从文把人性看成是美的至极,把它当作文学表现的终极理想,贯穿于自己20多年文学创作的始终。对笔下的人物,无论地主、绅士,还是农民、士兵、小业主等各类劳动者,沈从文都着力表现他们真、善、美的人性。正如他在《边城》题记中所说:“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皆可以看出。我从不隐讳这点感情。……我动手写他们时,为了使其更有人性,更近人情,自然便老老实实的写下去。”
其他文献
朋友的家和一所大学很近,她每次上下班都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走东边宽阔笔直的大路,步行需要10分钟;另一条是走西边靠近大学的小路,步行需要15分钟。朋友总是喜欢走小路。  她同事不解地问:“你为什么爱走小路啊?走大路多快!”  朋友回答道:“经常走那条小路,会让人变得年輕。”  “会有这样的事?”同事更加疑惑。  “你想,小路挨着学校,所以很清静;路边的绿化好,空气就清新;再加上看到的多是一些年
柬埔寨的热带雨林深处,隐藏着一群神秘的古老寺庙,它们被称为吴哥窟。  吴哥窟在吴哥王朝崩溃后被埋没在荒野之中四百多年,让全世界都遗忘了它的存在。直到1860年,法国博物学家姆欧在密林中探索时,发现了它们,吴哥窟才得以重见天日。  但是人们很快发现,熬过历史沧桑、战火摧残的吴哥窟,正在卷入另一场可怕的纠缠之中。  许多寺庙,都被古树缠绕着,巨大的热带树木,用巨蟒一样的根系紧紧地缠绕着庙墙寺塔,有些古
国庆假期,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郊外游玩。在一个农家乐,我们先是喝茶,然后就是打牌,再然后,有人提议去爬山。不远处,就有一座山,看上去挺高,上山的路是一级一级的石阶,山上还有一座小小的寺院,逢年过节,山上会有很多人。  几个朋友都大腹便便,平常连路都很少走,确实应该锻炼一下身体,于是一呼百应,放下手中的牌,一起去爬山。  才来到山脚,大家就面面相觑,一级一级的石阶,挺陡,看上去,这山可不比40层楼矮,
每次读朱自清的《春》,都会让人感觉格外欣喜。作者运用精彩生动的描绘,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地为我们着力展现了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春的画卷。山、水、日、草、花、风、雨皆是生动活泼、春意盎然、昂扬向上的,让人不由得心花怒放,仿佛春已至。春天在哪里呢?让我们追随作者,一同去感受春的气息吧!  色——目可望春。随着东风的到来,绚丽多姿的春天在人们的期盼中姗姗而来,它不仅带来了山的“朗润”,水的初“涨”,还有太
炎夏昼永,我在客厅的沙发上午休。忽然听到不安分的小女儿贴近我的耳朵说:“爸爸,你的辣椒树活了。”声音急急火火的,女儿显然是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動,想尽快告诉我。  我睡眼惺忪,发现女儿已把那棕红色的花盆摆放到茶几上。只见如麦秆一样的褐色辣椒树苗,虽早已干枯了上半截,但下半截已缀上了三四个露珠般的绿苞,青翠鲜嫩,小蝴蝶一样展翅欲飞了。辣椒树真的活过来了!  阴历二月份,我在朋友家闲聊。临走时,朋友从厨房
提到冬天,首先给人的感觉便是寒冷与萧索,不过,初冬如春自有趣,我看到了冬的丰腴、冬的耿直,它既有夏的色彩,也有秋的斑斓。几遭嚴霜没有杀灭绿的生命,却如油画家手下的笔把山野涂抹得愈发的漂亮。枫叶红、银杏黄、松重绿、柏如墨、天更蓝、云更白、水更清、空气更新鲜。  披着冬日的朝霞,沿着山野的小路走上一圈,你会发现,缕缕白云山腰缠绕,群群鸥、鹭栖水旁嬉戏,农庄飘出的香味是丰收的醇酿,摩托载来的美丽是小伙的
那一次去郊游,看到了笔直的松树、庄严的柏树,还有几个人合抱不过来的百年古树。那一刻,我看到阳光在茂密的树叶间闪烁跳动,像一串串不安分的正在成长的心。我的心里,顿时也有无数漂亮的词语在跳动,试图串联成一段段长短不一的精美的句子。我想,回去之后,一定要用我的笔记录下它们。记录下这一次心灵的行程。可是回去之后,接连不断的会议撕扯了我那份惦念着美好的心情,那些会说话的风景又被我抛到脑后,忘得一干二净。  
城市的文化市场经过一阵子的清理,沉寂了几个月,最近又繁荣起来了。卖鸟的、卖花的、卖书的、卖画的和卖小百货的,都悄然在山坡边铺摊搭架,熙熙攘攘。  我的住处就在附近,距离那里不过几百步路。能在那几十个旧书摊上觅得一本十分珍稀的书,或在画市上买到一幅奇绝的旧画,是常有的事。  大约是十几天前的一个下午,我又去了那里。顺着山坡往东走,是书摊和画市。我边走边看,不觉到了尽头。再往东,是一片临时搭起的工棚。
老面儿是一头叫驴。这绰号是群众送的。那時农村都叫公社,我所在的生产队里有十五六头小牲口,都有名。老面儿是根据脾气秉性起的。老面儿,驴如其名,面面乎乎,谁都可以使唤。那时,农村碾米磨面拉豆腐,赶集上店,主要靠毛驴打零儿。  社员使唤牲口,只需跟饲养员打个招呼,一般都是自己到牲口棚里去牵。虽然饲养员心中有数,告诉应轮班使唤,但什么乌眼青、杂毛、尖嘴、大牙,个顶个都有脾气,尤其会欺负妇女和小孩。这么一来
只要提起沙子,人们似乎马上就会想到“恒河沙数”、“一盘散沙”这些词语来。不错,即便浩瀚无垠的大沙漠,大风一起,那黄沙也只能如虎狼追逐着的羊群般拼命奔逃。  其实,沙子并非就没有力量,战场上人们用沙袋筑起的防御工事,不仅枪子儿拿它无奈何,哪怕平时肆虐惯了的炮弹,也变得软塌塌没有了作用。  由此想到了那年到河南上蔡见到的一座古墓。这座建造于春秋时代的墓穴,在2005年考古工作者去发掘它时,所有藏品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