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国小学教学改革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应运而生。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综合经验性质的学科。其中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生活化是实现教学目标及落实教学理念的关键环节。文章通过总结多年小学教学经验,结合新课标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的新要求及学生现状,针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论述。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 生活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设立之初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教育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德,并且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这门课程与小学中其他文化类课程不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生活性,出于生活,同时用于生活,由此可见本文所要研究思考的内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十分有必要的,是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
1.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同时回归生活,因此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生活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这种“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1品德与社会课程理念的要求。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品质品格,同时要求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生活化是必须经历的阶段与内容,这样既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又更加贴合课程理念。
1.2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的要求。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与其他文化课程有很多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用一句话解释就是,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是通过学生理解生活、感悟生活才能体现的。这些课程性质的特点包括:综合性、体验性和活动性。其中体验性是指要想学好品德与社会就必须自己亲自体验生活;所谓综合性,就是指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我们所处社会的一个综合体的介绍,在这里我们可以一窥社会全面;至于活动性就是指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活动的方式增加社会阅历,从而更好地理解、感悟生活,强化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效果。
1.3品德与社会课程设立目标的要求。
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所设立的目标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学生本着高尚的品德品质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因此生活化是课程已设目标的要求。
除了上述所说的那三点外,其实还有很多内容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进行生活化升级,从这门课程教授现状来看不容乐观,老师总是将课本内容当做唯一的教学内容,每天照本宣科,这样很难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2.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有很多内容是区别于以往的品德教学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改变就是生活化教学不再重视教学课本内容,而是以生活中的事例为教材,用生活中的事情教育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其次就是老师在教育活动中角色的微妙变化也足以区别,在生活化教学中,老师以朋友的身份,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及人生观。
3.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的具体实施方案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具体可以概括为通过以往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生活化教育内容,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及问题分析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知识。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内容要突破教材,让生活成为大教材,通过感悟、认知、体会的过程达到教育目的。具体策略有以下两方面。
3.1由生活提供教材,获取更多教学资源。
简单以课本为教学教材讲述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教材内容已然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内容更新严重滞后。所以,生活才是最好的教材,只有教学生活化才能更好地培养祖国未来的主人。然而如何将学生活动的随机事件变成学生学习的好教材成为广大教师头疼的问题,如我们在教育孩子保护环境及爱护花草这一类课题时,老师仅仅靠自己的语言教诲学生,多少显得有些苍白,但是如果老师可以将生活中学生稀松平常的事物当成教材,那么教学效果会更加理想。这里老师可以将一些电视上播出的较好的公益广告在教学时播放给学生观看,较为枯燥的课堂上出现了有声有色的广告内容,对于学生的冲击力可想而知,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公益,更爱护环境。
3.2重视学生的接受力、感受,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阶段,由于孩子心智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对于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会表现出强烈的抵触心情,这样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这就要老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多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学生的体会感受。这就需要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理化的情境,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感受学习教学内容,不仅通过教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活动中积累生活实践经验。如我们在学习爱护教室这一内容时,老师如果仅仅告诉学生如何爱护教室,如何爱护教学器材,如何打扫卫生,那么学生会觉得很没劲,不想听,可能最后结果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但是如果老师将教学内容通过人物话剧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效果就会很不一样。这里老师需要在班级中找到几个学习及生活表现都比较好的学生担当小演员,然后通过简单培训,可以让其上台将教学内容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最后老师要奖励表现好的、爱护教室的学生。
3.3积极开展问题的讨论与研究活动,各抒己见。
个人的认识是具有局限性的,是不够全面的,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尚且有的时候考虑问题较为片面,更何况是小学生呢?所以在一些问题上,每个学生的认识可能都是不相同的,具有片面性。如果没有人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那么对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将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倡导教师多针对各种问题进行问题认识的讨论活动,并且通过总结学生的发言、态度,得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
如老师可以将学校内部的学生打架斗殴事件作为案例,让学生各抒己见。学校生活中可能会产生冲突,这很正常,关键在于解决问题、解决矛盾的态度。课上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之后可以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的回答也不会一样,有的学生认为一方没有错,就应该这样做,有的学生认为另一方很委屈、很可怜。也有学生认为这样的事情不应该发生,什么矛盾都可以通过更加文明的途径解决,甚至还有的人认为这样的行为很酷,可以在学校树立起“威信”,等等。老师首先要肯定通过更加文明的手段解决问题的态度,应该批评有最后一种思想的同学。让学生明白矛盾的化解不能依靠武力,而要做一名品德高尚的优秀学生。
4.结语
通过以上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思考的论述,可以知道品德与社会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教师引起注意,在教学内容与方式上逐步贴近课程设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易文.品德与社会教学是生活的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2(11).
[2]潘茂春.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9).
[3]黄瑞腾.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J].学园(教育科研),2012(01).
[4]张莉莉.《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02).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 生活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设立之初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教育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德,并且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这门课程与小学中其他文化类课程不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生活性,出于生活,同时用于生活,由此可见本文所要研究思考的内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十分有必要的,是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
1.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同时回归生活,因此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生活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这种“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1品德与社会课程理念的要求。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品质品格,同时要求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生活化是必须经历的阶段与内容,这样既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又更加贴合课程理念。
1.2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的要求。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与其他文化课程有很多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用一句话解释就是,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是通过学生理解生活、感悟生活才能体现的。这些课程性质的特点包括:综合性、体验性和活动性。其中体验性是指要想学好品德与社会就必须自己亲自体验生活;所谓综合性,就是指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我们所处社会的一个综合体的介绍,在这里我们可以一窥社会全面;至于活动性就是指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活动的方式增加社会阅历,从而更好地理解、感悟生活,强化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效果。
1.3品德与社会课程设立目标的要求。
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所设立的目标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学生本着高尚的品德品质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因此生活化是课程已设目标的要求。
除了上述所说的那三点外,其实还有很多内容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进行生活化升级,从这门课程教授现状来看不容乐观,老师总是将课本内容当做唯一的教学内容,每天照本宣科,这样很难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2.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有很多内容是区别于以往的品德教学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改变就是生活化教学不再重视教学课本内容,而是以生活中的事例为教材,用生活中的事情教育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其次就是老师在教育活动中角色的微妙变化也足以区别,在生活化教学中,老师以朋友的身份,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及人生观。
3.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的具体实施方案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具体可以概括为通过以往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生活化教育内容,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及问题分析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知识。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内容要突破教材,让生活成为大教材,通过感悟、认知、体会的过程达到教育目的。具体策略有以下两方面。
3.1由生活提供教材,获取更多教学资源。
简单以课本为教学教材讲述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教材内容已然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内容更新严重滞后。所以,生活才是最好的教材,只有教学生活化才能更好地培养祖国未来的主人。然而如何将学生活动的随机事件变成学生学习的好教材成为广大教师头疼的问题,如我们在教育孩子保护环境及爱护花草这一类课题时,老师仅仅靠自己的语言教诲学生,多少显得有些苍白,但是如果老师可以将生活中学生稀松平常的事物当成教材,那么教学效果会更加理想。这里老师可以将一些电视上播出的较好的公益广告在教学时播放给学生观看,较为枯燥的课堂上出现了有声有色的广告内容,对于学生的冲击力可想而知,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公益,更爱护环境。
3.2重视学生的接受力、感受,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阶段,由于孩子心智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对于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会表现出强烈的抵触心情,这样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这就要老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多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学生的体会感受。这就需要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理化的情境,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感受学习教学内容,不仅通过教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活动中积累生活实践经验。如我们在学习爱护教室这一内容时,老师如果仅仅告诉学生如何爱护教室,如何爱护教学器材,如何打扫卫生,那么学生会觉得很没劲,不想听,可能最后结果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但是如果老师将教学内容通过人物话剧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效果就会很不一样。这里老师需要在班级中找到几个学习及生活表现都比较好的学生担当小演员,然后通过简单培训,可以让其上台将教学内容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最后老师要奖励表现好的、爱护教室的学生。
3.3积极开展问题的讨论与研究活动,各抒己见。
个人的认识是具有局限性的,是不够全面的,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尚且有的时候考虑问题较为片面,更何况是小学生呢?所以在一些问题上,每个学生的认识可能都是不相同的,具有片面性。如果没有人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那么对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将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倡导教师多针对各种问题进行问题认识的讨论活动,并且通过总结学生的发言、态度,得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
如老师可以将学校内部的学生打架斗殴事件作为案例,让学生各抒己见。学校生活中可能会产生冲突,这很正常,关键在于解决问题、解决矛盾的态度。课上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之后可以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的回答也不会一样,有的学生认为一方没有错,就应该这样做,有的学生认为另一方很委屈、很可怜。也有学生认为这样的事情不应该发生,什么矛盾都可以通过更加文明的途径解决,甚至还有的人认为这样的行为很酷,可以在学校树立起“威信”,等等。老师首先要肯定通过更加文明的手段解决问题的态度,应该批评有最后一种思想的同学。让学生明白矛盾的化解不能依靠武力,而要做一名品德高尚的优秀学生。
4.结语
通过以上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思考的论述,可以知道品德与社会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教师引起注意,在教学内容与方式上逐步贴近课程设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易文.品德与社会教学是生活的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2(11).
[2]潘茂春.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9).
[3]黄瑞腾.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J].学园(教育科研),2012(01).
[4]张莉莉.《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