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教学中的人格培养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tis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格培养的迫切性,以及语文教学中如何从教师和教学两个方面进行人格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G430.1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8-0024-01
  
  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会做人。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强调学会做人的重要性。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索学生全面发展之路。
  那么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呢?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认为,语文教育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目前我国正倡导“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是主要的目的之一。
  一、人格教育是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
  中国古代的教育可以说基本上是以语文学科为主体的教育,其实质上是以人伦教化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是通过对诗书、经史的学习,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教养的人。传统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最早的教学著作《学记》中记载:“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大学》中又有“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无论是“辨志”“敬业”“亲师”“取友”还是“仁”“敬”“孝”“慈”“信”,其实质都是一种人格教育。
  现今我们要批判借鉴中国古代道德教育中有积极的思想内容,比如仁爱、诚信、积极进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抱负和豁达的人生观,“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气质等。人格教育是传统教育的精华,学习吸收传统人格教育的有益经验,赋予时代的崭新意义,谱写人格教育新篇章,是我们当今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语文教育实行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用工具性来解释语文教学的的性质,教学活动往往关注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对情感因素特别是人格的培养相当缺乏。具有人文性、趣味性的语文课变成了枯燥繁琐、兴趣索然的文字课、语法课,成了知识的技艺训练,思想品德的传声筒,忽视了对人心灵智慧的开发,忽视了对人人格教育培养及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写作为例,如果单纯从写作形式去训练学生,我们就会发现,经过一段时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作文审题把握住了,结构也比较合理,语言也比较通顺流畅,但总体上却称不上是好文章,只是骨骼一架。好的文章之所以动人,关键在于情感和见识。我们的作文训练不能只重视形式而忽略内容,我们的语文学科性质不能只讲工具性而忽略人文性,我们的语文教育不能只教文而不育人,只有真正做到既重视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又塑造健康人格,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目的,语文教育的价值。语文教学必须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切实的感受到人格培养在现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正如钟启泉所说的:原有的教育“追求标准化的答案与思维模式,在教学中追求单一化与‘一刀切’,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兴趣、爱好、需要;注重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训练,学校中流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和机械灌输的教学方式,扭曲了学生的人格发展,使学生成为“应试”的机器,学校也成为“戕害人性的场所”。所以,现在有一个残酷的事实摆在我们的面前:越来越多的学生缺乏是非感,缺少感恩心,越来越多的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出现厌学情绪,更有甚者以身试法而不知所犯为何,真是可爱、可怜、可愤、可悲的一代。究其原因,是家庭,是学校,是社会忽略了对青年学生的人格教育,只知强调分数,强调学历,而忽视品德的培育,人格的提升,孰不知高学历这犯罪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更大。谨记:欲要学习,先学做人!
  三、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的基本范畴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文化内涵是语文的固有根源。教材中的任何课文都是思想内容和语文形式的结合,其中包含这内容丰富的人格内涵。
  荣耀与耻辱。培养学生使其具有正确的荣辱观。苏武牧羊一十九载不忘汉节,这便是荣;为一己私利,违背良知,背弃情意,不顾国家民族利益,即为耻:知荣知耻,知何以为荣,知何以为耻,知不求上进,缺乏感恩之心,无诚信均为新时代的耻。
  进取与淡泊。既要有所追求,可以为自己的追求牺牲一切,又要淡泊明志、轻视名利,决不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谭嗣同为民族图强愿做国家变法流血第一人,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矢志不移,不畏艰辛。
  自尊与自谦。自尊先自重,损人利己的事不做,违背良知的事不为,不为苟活而扭曲灵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不食美国的救济粮,鲁迅先生一身傲骨,却视进步青年为兄弟,这都是自尊自谦的典型。
  “爱”的培育。爱是情感的源泉,爱是成功的动力。语文教材高奏的就是爱的主旋律。《背影》《我的母亲》讴歌的是对亲人的爱;《生命的意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抒发的是对生命的爱,正是凭着爱的巨大动力创造了惊人的业绩,铸就了不朽的灵魂。
  “美”的熏陶。美是道德的基础,美是创造的动力。语文教材展现的就是美的世界。描写泰山、三峡的,那是山川之美;歌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那是历史之美;展现诗词曲赋的,那是文学之美;介绍故宫、苏州园林的,那是建筑之美,正是美的熏陶,铸就了华夏的礼仪和传统的美德;正是美的动力,促使人们在真善美的追求中形成了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个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总之,语文教学中人格培养的范畴是十分广泛的,内容也即为丰富,我们要充分运用这些材料,时时处处做好人格培养工作。
  四、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格的途径和方法
  方法一:语文教师的人格影响。“道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教师的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更要具有高超的道德品格,足以做学生人生旅程中的指南针。同时,当今的社会是知识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要时刻注意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让自己身上洋溢着文化气息、人文气息。
  “做老师的,不仅要教学生知识和智慧,更要教学生做人,这才是教育的完整含义。只教不育,不仅学生个人无法持续发展,社会的持续发展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杨眉语),作为教师要会抓住每一个重要时刻去规范,去教育,去要求,去示范,去鼓励,“坚持不懈地向学生介绍基本的道德观,坚持不懈的为学生做出表率,坚持在此时此刻的督促学生做正确的事。”
  方法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随机渗透。语文教材中有着人格培育的丰富资源,作者生平、写作背景、课文内容都可以作为资料对学生的人格培育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随机教化,提升人格。
  诗歌、散文,作者往往通过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来颂扬高尚的人格,贬斥低俗。这类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读,去体会,去感悟。读、感悟的过程就是人格受到培育的过程。《岳阳楼记》让我们体会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无不被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所感动,切忌空洞分析,以讲代读,一定要以读为主,齐读、自由读、朗读、默读,在读中培育人格。
  总之,语文教学致力于品格的雕塑和习惯的培养,不是避重就轻的虚务,而是功在眼前利在久远的根本,它比单纯的能力训练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学科有着着进行感恩教育的独特优势。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之心,营造和谐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一、从认识层面挖掘感恩主题;二、从情感层面提升感恩之心;三、从实践层面营造感恩文化。又分别从朗读、想象、听说、写作四个小的方面来阐述怎样将感恩实施于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培养健全人格,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关键词】感恩教育;挖掘主题;感悟;渗透
期刊
【摘要】本文从若干方面对《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修订本的特色作了一些浅近的分析,通过对比原课本和修订本的内容,对其不同的特点作了肤浅的阐述,旨在能更好地体现新课本内容的优越之处。  【关键词】具体;简洁;清晰;典雅    【中图分类号】G386.4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2-0092-02    教完《牛津高中英语》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79.32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8-0023-01    背景:阳春三月,我校七年级语文组如期开展了评课议课活动.我们本着“还语文课以勃勃生气”的构想,围绕新课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给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增添了亮丽的风景.下面择取一二,以飨读者。  情景再现  情境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中得出的往往是现成的结论,学生常被知识限制在狭窄的思维空间里。因此。课后适量补充些难度适当的情景题、应用题、开放题等,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能力的空间,从而以学生自己擅长的方式构思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独特的解法,提出各式各样创新问题,并加强讨论交流,以充分发掘隐藏在学生身上的创造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章
期刊
【摘要】高考备考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第一轮我们通过对课本的全面梳理,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第二轮我们将通过专题复习训练,查漏补缺,突破难点,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重在点拨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第三轮复习通过模拟训练、限时训练、规范训练等应试技能,努力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  【关键词】高考备考;复习;冲刺  【中图分类号】G648.25 【文章标识码】A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8-0021-01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词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个性、有灵性之作则是凤毛麟角。为探讨解决这一问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作文教学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优化教师主导作用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作文教学更应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8-0022-01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教育问题报告《学会生存》中,把“培养创造性”作为当代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由此可见,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
期刊
【摘要】本实验研究着眼于通过观察、活动记录、学生评价量表、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持续性评价。笔者尝试将课堂表现、口语表达、写作、书法、背诵、课外阅读等作为日常考核内容,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以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实验班级与对比班级的相关数据来证明实验的效果。实验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使笔者今后有了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3.6
期刊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所以作业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又一种方式,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针对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现状,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让作业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每个人仿佛都是为了受赏识
期刊
【摘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发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采用多种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快乐;习作能力;真实;自由表达  【中图分类号】G642.2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8-0017-01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练习习作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