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8-0021-01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词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个性、有灵性之作则是凤毛麟角。为探讨解决这一问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作文教学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优化教师主导作用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作文教学更应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初中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追求独立,讲究自尊,喜好表现,其语言的表达、关注的焦点、行为方式都有很强的时代感。作为教师就要因势利导,给他们发挥、创造、发泄、表达的机会。更应该提供一定的平台,让他们去感受健康、向上的内容,在活动中获取更多的素材。如学校的运动会、文艺汇演、作品赏析、普通话比赛,五一、六一庆祝活动等。
优化教师主导作用。教师应根据本班学生基本情况拟出相对应的作文教学计划。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应该是适度、适时和得法。讲的过多,面面俱到会防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讲的过少,又起不到点技突法的作用。要变教师讲为学生观察或讨论,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主动参与,增强兴趣,活跃思维。如学习《济南的冬天》后,可让学生把“济南的冬天”的特点与家乡冬天的特点进行对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提高,作文有素材,下笔自然从容,作文水平逐渐就会提高。
二、加强联想想象训练,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俗话说,与其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写作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经验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系统思维、创造性思维、辐合收敛思维和开放式发散思维等,培养他们认真思维的好习惯,力求达到思维的新颖性、灵活性,并要求他们注意用脑卫生和体育锻炼,以提高思维效率。
写作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联想是智力活动的纽带,而想象则是智力活动的翅膀。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通过扩写、续写、断想等写作,训练学生的再造想象;通过联想日记的写作,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通过即兴写景,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树立“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的空间观念,如能领略这种境界,处处皆世界,物物皆生命,那就会得到一种直觉的美感。对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我尽量给予开发、激励和保护,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三、注重课内读学结合,培养观察和练笔习惯
作文教学中应将初中新教材的阅读要求、写作要求融为一体,体会读的同时酝酿写,学的同时深刻体会,让学生真正理解,融会贯通。读和学的结合,首先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点,如记叙文要注重记叙的六要素,记叙的方法等,然后将这些知识点在写作中体现出来。当然作文光有方法没有素质也不行,还可要求学生每周练一篇课外随笔,讲评时要表扬那些言之有物的文章,如《街灯》《乡村油路》等,如果走不出校园,走不出家庭这个生活区,就会导致素质贫乏,只能局限于校园师生或学生之间或家庭之中。我想用可以下几种方式来强化和积累素材:让学生阅读书刊,摘记精典名句,主要以读书笔记形式出现,相互交流,互增积累;让学生观察体验周围世界,注重生活中真人真事,记录社会见闻,讴歌正直、正义、评点社会不正之风或反面的人和事;组织学生收看电视新闻和焦点访谈等节目,让其了解社会动态;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去体会自身的价值,发现生活的美;组织学生精心提练、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的选材技能;组织学生运用积累的素材进行作文训练,提高学生运用材料的能力。
四、抒写真情实感,抓住作文教学根本
作文,就是反映现实生活,只有引导学生关注现象、热爱生活,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运用中易于动笔,在生活需要的驱动下乐于表达。作文主要用于交际活动,如因事因物因人而有感于心,一时文思泉涌,不吐不快,流于纸上进行情感渲泄。因此,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记日记的习惯,要求学生把一天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最有价值的写下来,任由学生舒展个性写“我心”,表“我意”,逐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能力,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剖析能力,让思维走进作文,使学生的作文真实且有一定的深度。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关注周围的环境。如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家庭,大胆地参与家庭活动,在丰富的家庭活动中,轻松自由地进行习作练习;让学生关爱自己的校园,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着教师的关爱、同学的友谊、集体的温暖;让学生以班队活动、班队阵地为载体,进行习作练习;还可以让学生真切关心社会,借助各种社会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尝试去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在社会活动中获得作文能力的提高,懂得用真心去爱社会,用真情写作文。
五、更新传统观念,还权给学生批改
我认为,作文批改的出路应该是教会学生自己修改。其大体有以下几点:
首先,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欧阳修非常重视修改文章,他写《醉翁亭记》,原第一句说:“滁州四面有山”,后改数十次,最后定为“环滁皆山也”。这一改,确实言简意赅。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绿”一词,是经过认真筛选才确定的,一个“绿”字使诗的韵味绵长。贾岛的“推敲”一词的来历,被人玩味不已。鲁迅先生也曾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其次,分阶段确定批改重点。这里包括教师修改自己写的文章以及修改学生的文章。教师在自改的步骤上,方法上做示范,做指导。初一时,只提出文章修改、判断优劣的一些基本要求,重点在字、词、句。初二重在文章的立意,语法,修辞上,评语应简洁,明了,有侧重。初三强调文章的结构、技巧,内容与形式的审视。
第三,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学生自批、互批,组织非常重要,教师应把精力放在组织上,放在教学生自改的方法上。只有组织严密,才能收到奇效,而且要循序渐进。要相信学生,要把学生当成“待燃的火” 而不是“待装的罐”。如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动口,在作文批改中互看互学,既扩大了信息的传递,又培养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路径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一颗灵动的心,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老师必须在导写流程的设计、思维情境的营造、学生情感的激发、作文技巧的点拨等方面下功夫,使写作成为学生最快乐而神往的事。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词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个性、有灵性之作则是凤毛麟角。为探讨解决这一问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作文教学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优化教师主导作用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作文教学更应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初中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追求独立,讲究自尊,喜好表现,其语言的表达、关注的焦点、行为方式都有很强的时代感。作为教师就要因势利导,给他们发挥、创造、发泄、表达的机会。更应该提供一定的平台,让他们去感受健康、向上的内容,在活动中获取更多的素材。如学校的运动会、文艺汇演、作品赏析、普通话比赛,五一、六一庆祝活动等。
优化教师主导作用。教师应根据本班学生基本情况拟出相对应的作文教学计划。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应该是适度、适时和得法。讲的过多,面面俱到会防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讲的过少,又起不到点技突法的作用。要变教师讲为学生观察或讨论,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主动参与,增强兴趣,活跃思维。如学习《济南的冬天》后,可让学生把“济南的冬天”的特点与家乡冬天的特点进行对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提高,作文有素材,下笔自然从容,作文水平逐渐就会提高。
二、加强联想想象训练,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俗话说,与其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写作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经验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系统思维、创造性思维、辐合收敛思维和开放式发散思维等,培养他们认真思维的好习惯,力求达到思维的新颖性、灵活性,并要求他们注意用脑卫生和体育锻炼,以提高思维效率。
写作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联想是智力活动的纽带,而想象则是智力活动的翅膀。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通过扩写、续写、断想等写作,训练学生的再造想象;通过联想日记的写作,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通过即兴写景,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树立“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的空间观念,如能领略这种境界,处处皆世界,物物皆生命,那就会得到一种直觉的美感。对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我尽量给予开发、激励和保护,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三、注重课内读学结合,培养观察和练笔习惯
作文教学中应将初中新教材的阅读要求、写作要求融为一体,体会读的同时酝酿写,学的同时深刻体会,让学生真正理解,融会贯通。读和学的结合,首先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点,如记叙文要注重记叙的六要素,记叙的方法等,然后将这些知识点在写作中体现出来。当然作文光有方法没有素质也不行,还可要求学生每周练一篇课外随笔,讲评时要表扬那些言之有物的文章,如《街灯》《乡村油路》等,如果走不出校园,走不出家庭这个生活区,就会导致素质贫乏,只能局限于校园师生或学生之间或家庭之中。我想用可以下几种方式来强化和积累素材:让学生阅读书刊,摘记精典名句,主要以读书笔记形式出现,相互交流,互增积累;让学生观察体验周围世界,注重生活中真人真事,记录社会见闻,讴歌正直、正义、评点社会不正之风或反面的人和事;组织学生收看电视新闻和焦点访谈等节目,让其了解社会动态;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去体会自身的价值,发现生活的美;组织学生精心提练、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的选材技能;组织学生运用积累的素材进行作文训练,提高学生运用材料的能力。
四、抒写真情实感,抓住作文教学根本
作文,就是反映现实生活,只有引导学生关注现象、热爱生活,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运用中易于动笔,在生活需要的驱动下乐于表达。作文主要用于交际活动,如因事因物因人而有感于心,一时文思泉涌,不吐不快,流于纸上进行情感渲泄。因此,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记日记的习惯,要求学生把一天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最有价值的写下来,任由学生舒展个性写“我心”,表“我意”,逐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能力,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剖析能力,让思维走进作文,使学生的作文真实且有一定的深度。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关注周围的环境。如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家庭,大胆地参与家庭活动,在丰富的家庭活动中,轻松自由地进行习作练习;让学生关爱自己的校园,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着教师的关爱、同学的友谊、集体的温暖;让学生以班队活动、班队阵地为载体,进行习作练习;还可以让学生真切关心社会,借助各种社会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尝试去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在社会活动中获得作文能力的提高,懂得用真心去爱社会,用真情写作文。
五、更新传统观念,还权给学生批改
我认为,作文批改的出路应该是教会学生自己修改。其大体有以下几点:
首先,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欧阳修非常重视修改文章,他写《醉翁亭记》,原第一句说:“滁州四面有山”,后改数十次,最后定为“环滁皆山也”。这一改,确实言简意赅。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绿”一词,是经过认真筛选才确定的,一个“绿”字使诗的韵味绵长。贾岛的“推敲”一词的来历,被人玩味不已。鲁迅先生也曾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其次,分阶段确定批改重点。这里包括教师修改自己写的文章以及修改学生的文章。教师在自改的步骤上,方法上做示范,做指导。初一时,只提出文章修改、判断优劣的一些基本要求,重点在字、词、句。初二重在文章的立意,语法,修辞上,评语应简洁,明了,有侧重。初三强调文章的结构、技巧,内容与形式的审视。
第三,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学生自批、互批,组织非常重要,教师应把精力放在组织上,放在教学生自改的方法上。只有组织严密,才能收到奇效,而且要循序渐进。要相信学生,要把学生当成“待燃的火” 而不是“待装的罐”。如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动口,在作文批改中互看互学,既扩大了信息的传递,又培养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路径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一颗灵动的心,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老师必须在导写流程的设计、思维情境的营造、学生情感的激发、作文技巧的点拨等方面下功夫,使写作成为学生最快乐而神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