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传统文化教育根植于生活,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生活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了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从甲骨文到中国四大名著,从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不显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它铸造了文明古国的民族灵魂,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给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迹,是构成炎黄子孙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著意存高远,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不仅能启迪人的心智,还是教育人的宝贵精神食粮,更是提升全民族人文素养的载体。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对一个人,特别是小学生起着涵养心性、培养道德、通晓人性、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升人文素养、促进真正文明的积极作用。因此,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但是将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仅仅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是有局限性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延伸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如果忽视了生活这个大课堂,将会使这项教育活动显得狭隘、呆板。任何优美、丰富的教育内容,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都会感到乏味、厌烦,因此,我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植根于生活。
一、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底蕴,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许多传统节日延续流传至今,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节日文化,或有关节日来历的传说,或有关节日的故事,或有关节日的习俗,或有关节日的诗词曲赋……丰富多彩,雅俗共赏。例如,仅端阳节就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辉煌篇章。流传比较广的传说就有四种(源于纪念屈原、源于纪念伍子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有关端阳节的诗词曲赋更是不胜枚举,(如唐朝文秀的《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还有端阳节的饮食、庆典文化更是丰富多彩。这些内容要么饱含着人们对美的向往,要么寄托着人们对美好人性、高尚道德的要求准则,不仅是语文学习的源泉,也是培养健康人格的载体,每到节日,让学生了解吃什么,为什么要吃这些东西,有什么象征意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查找这个节日还有哪些习俗,节日的由来、节日的传说以及与节日有关的文人墨客和文学作品,诵读有关节日的诗词曲赋。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知道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二、利用学生兴趣特点,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生对讲故事、听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历史故事、名人故事以其独特的形式在少年儿童的世界中历久不衰,其精美的文学艺术养分、深刻隽永的人生哲理、高尚道德的典范人物,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即使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少年儿童享受着电子、网络的便捷高效,依然对讲故事、听故事、读故事怀着极大的热情。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进行巧妙的引导,以“开故事会”“我给爸爸妈妈讲故事”“故事大王评选”等活动,把学生引领到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去,让学生从父母及身边人的口中去听故事;在书籍资料中去读故事;从网络媒体上看故事;为伙伴、父母、身边的人讲故事。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轻松愉悦地学习学习传统文化,这样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受到传统文化的滋润、陶冶。
三、寻访民间艺术,学习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民间文化也是其中的精华之一。如节日、婚丧、庆典时贴对联,店铺酒馆上挂幌子,剪窗花、贴门神、踩高跷、赶旱船……都是流传至今的民间艺术形式,我们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它们,多问几个为什么,了解它们的渊源、文化内涵、发展演变,并去积累这些知识,就会学到不少传统文化知识。
四、积累口头语言,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
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为了交流创造了语言,并在劳动过程中不断丰富口头语言。老百姓的口头语言内容丰富,有俚语俗语、方言土语、歇后语、成语等。这些句子短小精炼、新鲜生动、通俗易懂、富有表现力,它们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或告诉我们某种道理,或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把身边的人有价值的口头语言积累下来,学生通过积累和理解,就会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不仅向书本学习,也能向家长学习,向社会学习,并且在生活实践中自悟自会。这样的学习不仅兴趣盎然、轻松愉悦,不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这种植根于生活实际的学习,学生不仅承担了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者的角色,而且又承担了传统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它将在社会上掀起一股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新风。
(作者单位 甘肃省酒泉市东关街第一小学)
编辑 鲁翠红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生活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了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从甲骨文到中国四大名著,从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不显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它铸造了文明古国的民族灵魂,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给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迹,是构成炎黄子孙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著意存高远,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不仅能启迪人的心智,还是教育人的宝贵精神食粮,更是提升全民族人文素养的载体。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对一个人,特别是小学生起着涵养心性、培养道德、通晓人性、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升人文素养、促进真正文明的积极作用。因此,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但是将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仅仅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是有局限性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延伸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如果忽视了生活这个大课堂,将会使这项教育活动显得狭隘、呆板。任何优美、丰富的教育内容,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都会感到乏味、厌烦,因此,我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植根于生活。
一、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底蕴,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许多传统节日延续流传至今,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节日文化,或有关节日来历的传说,或有关节日的故事,或有关节日的习俗,或有关节日的诗词曲赋……丰富多彩,雅俗共赏。例如,仅端阳节就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辉煌篇章。流传比较广的传说就有四种(源于纪念屈原、源于纪念伍子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有关端阳节的诗词曲赋更是不胜枚举,(如唐朝文秀的《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还有端阳节的饮食、庆典文化更是丰富多彩。这些内容要么饱含着人们对美的向往,要么寄托着人们对美好人性、高尚道德的要求准则,不仅是语文学习的源泉,也是培养健康人格的载体,每到节日,让学生了解吃什么,为什么要吃这些东西,有什么象征意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查找这个节日还有哪些习俗,节日的由来、节日的传说以及与节日有关的文人墨客和文学作品,诵读有关节日的诗词曲赋。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知道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二、利用学生兴趣特点,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生对讲故事、听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历史故事、名人故事以其独特的形式在少年儿童的世界中历久不衰,其精美的文学艺术养分、深刻隽永的人生哲理、高尚道德的典范人物,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即使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少年儿童享受着电子、网络的便捷高效,依然对讲故事、听故事、读故事怀着极大的热情。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进行巧妙的引导,以“开故事会”“我给爸爸妈妈讲故事”“故事大王评选”等活动,把学生引领到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去,让学生从父母及身边人的口中去听故事;在书籍资料中去读故事;从网络媒体上看故事;为伙伴、父母、身边的人讲故事。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轻松愉悦地学习学习传统文化,这样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受到传统文化的滋润、陶冶。
三、寻访民间艺术,学习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民间文化也是其中的精华之一。如节日、婚丧、庆典时贴对联,店铺酒馆上挂幌子,剪窗花、贴门神、踩高跷、赶旱船……都是流传至今的民间艺术形式,我们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它们,多问几个为什么,了解它们的渊源、文化内涵、发展演变,并去积累这些知识,就会学到不少传统文化知识。
四、积累口头语言,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
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为了交流创造了语言,并在劳动过程中不断丰富口头语言。老百姓的口头语言内容丰富,有俚语俗语、方言土语、歇后语、成语等。这些句子短小精炼、新鲜生动、通俗易懂、富有表现力,它们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或告诉我们某种道理,或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把身边的人有价值的口头语言积累下来,学生通过积累和理解,就会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不仅向书本学习,也能向家长学习,向社会学习,并且在生活实践中自悟自会。这样的学习不仅兴趣盎然、轻松愉悦,不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这种植根于生活实际的学习,学生不仅承担了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者的角色,而且又承担了传统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它将在社会上掀起一股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新风。
(作者单位 甘肃省酒泉市东关街第一小学)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