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琵琶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及基础理论研究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YE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改善,致使大多数家长都开始重视孩子的艺术兴趣。琵琶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我国民族乐器中最为古老的乐器之一。本文针对于当下少年儿童琵琶教学,从琵琶基本技术和演奏上探讨了少年儿童琵琶教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少年儿童;琵琶教学;基础理论和方法
  引言
  琵琶作为一种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民族乐器,能在历史长河中始终被人们所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历代艺术家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和它自身优美的旋律和柔和的演奏声音也有着非常大的关联。虽然琵琶的技巧具有一定的繁杂性,但只要结合少年儿童的心理,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就能够让学生学习琵琶的兴趣得到提升,提高琵琶的教学质量。
  一、琵琶基本技术的教学基础理论和方法
  (一)琵琶弹、挑基本技术
  弹挑技巧是琵琶中最为基础的技巧,同时也是其灵魂所在。首先弹挑位置要在二分之一处的复手和末品之间;其次右手的拇指要保持在上,食指在下,拇指搭在食指上,其他手指呈现微拢状态,握成空心拳形状,成龙眼状态;最后运用胶布以上到手指指尖一半的地方与面板平面形成四十五度入弦。发音的时候,略微弓起手腕,面板和指腕小臂形成三角形状,借用手指的大关节来带动小关节,运动呈平均且协调的形态,发出有点带有压弦感觉的声音,并借助所弹的弦为中心,弹挑时屈伸手指,使其和小臂旋转,并反复进行扇子形状的匀速活动。这些是少年儿童学习琵琶弹挑技术的框架和基础理论知识,老师在讲解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还应该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1]。
  首先,老师可以运用示范性的教学方法。老师进行示范演奏,能偶让少年儿童从心灵深处感受到琵琶的美,从而也就能够更好的去表现和创造出这种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只蕴含弹挑技巧的曲目进行示范演奏,将弹和挑的音色效果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让学生注意观察自身在弹挑过程中,手指、手腕以及手臂的运动方式。
  其次,教师可以结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来进行兴趣教学。兴趣是教学中最好的老师,再练习琵琶基本技术的过程中,会非常的枯燥乏味,而少年儿童普遍年龄较小,这种联系过程会促使学生排斥心理的产生,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的引导性教学就更加重要。例如:在练习弹挑技巧时,老师可以不断的变换节奏,以此来让学生进行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同时也间接的对学生的节奏做到了很好的训练,让学生不断的听到琵琶的声音,以及不断变化的节奏,从而加深学生弹挑的掌握程度。
  (二)琵琶轮指技术
  在琵琶技术结构中,轮指和弹挑是其最为重要的两种技术。轮指的基本技术理论为:除拇指之外其他四个手指进行协调、主动的独立一次弹弦;自然平伸拇指,使其和关节进行协调配合,并进行挑弦运动;手腕对各个手指的运动进行调节和稳定;掌关节的作用主要是进行稳定支持;肩关节和肘关节呈自然下垂状态,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轮指技巧在琵琶弹奏的过程中由于要使用多根手指,因此练习难度也相对要大,对于少年儿童以及一些初学者主要有两个难点:第一种是轮指手型,针对这种问题,教师首先要对轮指手型进行固定,在琵琶面板上垂直右手五根手指,拱起掌关节,对手指肌肉的形态和感觉进行努力记忆[2]。然后,慢慢的依次向外张开手指,这种方法也能够在琵琶一弦上进行静态练习,这种练习重点在于感受和思考,并不需要发出声音。第二种则是轮指的颗粒性问题,白居易形容轮指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色效果,而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如果练习正确则能够减少练习时间,反之则需要更加长的时间,而所谓正确的练习方法则是慢轮和快轮、单个论和连续论节奏均匀的结合练习。
  二、琵琶弹奏的教学基础理论和方法
  (一)对少年儿童琵琶弹奏的音乐律动感进行培养
  音乐律动主要是为了对作品节奏和速度关系在弹奏过程中所形成的弹性变化进行感知。例如:逐渐快速或逐渐缓慢的弹奏处理方式,乐段速度对比的处理方式等。培养少年儿童的音乐律动感教学方法主要有:首先,教师在进行新曲目教学之前,先将曲目的有关背景内容讲述给学生们听,促使学生能够对即将要学的曲面有一种整体了解。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唱一些乐曲旋律或者多多听一些音乐,在进行新乐曲学习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乐谱进行演唱,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识谱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能让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得到提升[3]。此外,正确运用弹奏中的气息,是对学生音乐律动感得以提升的重要基础。弹奏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息不应该是浮夸娇揉的表演,而应该是一种自然呼吸和音乐的融合。最后,创造意境教学,让学生能够再次对乐器进行创作,从而体现学生的艺术个性以及驾驭表现性技巧的能力。
  (二)提高少年儿童的琵琶弹奏能力
  首先,要将一些技术难点给解决掉。每首作品都有一些技术难点,教师应对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判断和解决,从而让学生能够对作品做到熟练掌握。其次,在日常的练习过程中,对一些正确的弹奏手法和感觉进行努力甚至强行记忆,这种方法能够让演奏能力得到迅速提升。此外,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参加一些演出活动,让学生弹奏的实践经验和调整方法得以积累,同时也能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干扰能力得到提升。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少年儿童琵琶教学中最为基础的两个方面就是技术和演奏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只要做好了这两点,就能让少年儿童琵琶弹奏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提升教学质量,促使少年儿童可以以一种快乐的心情去学习琵琶。
  参考文献
  [1]国莹.基于创新教学理论的小学低年段母语课堂读写教学研究——以汉语和英语为母语教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0,06:10-16.
  [2]任宏.琵琶教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之点滴——王范地琵琶教学基础理论管窥[J].中国音乐,2010,02:203-206+229.
  [3]李璐璐.承传变革创新——沈阳音乐学院琵琶教学体系形成过程的探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03:126-132.
其他文献
准确地探究小提琴演奏技巧和艺术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小提琴的演奏水准,朝着高水平、高标准和高技术的方向发展。当今,小提琴演奏和音乐并没有较好的结合在一起,使整个演奏
【摘要】视唱练耳是一门综合性、基础性的音乐学科,是培养优秀音乐人才的奠基石。本文以中国音乐学院资深视唱练耳教授许敬行和孙虹老师联合编著《视唱练耳》(高等教育出版社)为研究对象,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教材中“听辨乐曲基本特征”模块展开分析与研究,将教学实践与教学法研究相结合,旨在通过实例音乐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感。  【关键词】视唱练耳;乐曲基本特征;音乐听觉训练;教学
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文道统一,文质兼美。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提高利用教材的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领略思想境界,陶冶品德情操。
认知——发展理论是从发生学的角度研究人类心理和知识、道德发生发展的理性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的德育方法是由杜威提出的,后由认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代表皮亚杰、柯尔伯格、埃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开始了以国家课程方案为核心的教育集权化改革历程。在这一曲折复杂的改革历程中所呈现出的集权化趋势是英国学校教育对于所处社会经济转型和时代发展而
根据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整合,的程度和深度,将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整合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摘要】笔者在多年的古筝教学中发现,在济南地区的习筝者中,绝大部分没有使用节拍器练琴的习惯,这导致他们中大部分人在演奏时缺乏准确的节奏与稳定的速度。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根据多年教学与练琴经验,将如何在古筝练习中运用节拍器的步骤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划分小段落、分手练习、合手练习等步骤循序渐进进行练习;每个步骤中,节拍器的速度应由慢至快,逐步提升;同时须始终将乐感的加入贯穿于练习过程中。  【关键词】节
课堂教学应进行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应突出其应有的“生命性”。历史课堂教学亦须如此。历史课的最高境界应当是——震撼(情),以及震撼之后带来的长久思考(理)。在教学实施中,如
【摘要】板胡是中国传统民族器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亢明亮的音色特点与浓郁的风格性表现除了来自演奏者自身的演奏技巧表达之外,也需要演奏者运用肢体动作与肢体语言来辅助与烘托,进而更好地呈现板胡演奏的艺术魅力,同时让听者更容易产生感官美与共鸣。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肢体语言在板胡演奏中的作用着手,进而阐述如何在演奏中合理有效、恰如其分地运用及发挥肢体语言。  【关键词】肢体语言;演奏技术;音乐认
'无为而治'作为道家非常重要的治国理政思想,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管理活动中,本文从高校教师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无为而治'思想在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