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词语教学中,学生如果没有获得对于词语感性的个人体验、感悟,这个词语在今后的生活中是不可能被学生顺利调遣或正确运用的。所以,在引领学生理解字词时,要突现“感性化”这一解词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性体验,使他们在感同身受中不知不觉地走进词语的意境之中。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九色鹿》《桂花雨》这两篇课文的时候,我从字词教学“感性化”入手,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 与课文内容整合,在语境中感悟
《九色鹿》课例片段:
师:九色鹿救了调达,对他有恩。九色鹿是在什么情况下救调达的?
生:波涛十分汹涌、情况万分危急。
生:九色鹿奋不顾身、见义勇为。
师:如果没有九色鹿的出手相救,调达可能就会命丧河中。九色鹿对调达的这种恩算得上是——
生:救命之恩。
生:再生之恩。
师:(出示课文图)得救后的调达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此时的调达对九色鹿可谓是——
生:千恩万谢。
生:感激涕零。
师:课文中用了一个省略号,说明调达还有许多感谢的话要说,可是他的话却被九色鹿打断了。九色鹿不要他的任何报答,只要求他不向任何人泄露自己的住处!从这里,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九色鹿?
生:九色鹿心胸宽阔。
生:九色鹿有不图回报的品质。
师:调达又有何表现?(出示相关句子,理解“郑重起誓”)
师:就是这样一个信誓旦旦、千恩万谢的人在皇榜
面前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相关段落)
生:调达看到皇榜后,回想起自己前几天遇到九色鹿的经过,心想:我发财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乐颠颠的跑去向国王告密。
师:现在的调达,眼中只看到金银财宝,忘记了九色鹿的救命之恩,这就是——
生:见利忘义。
师:他违背了誓言、忘记了道义,这就是——
生:言而无信、背信弃义。
师:他不仅去告密,还在军队前面带路,不懂得知恩图报也罢,反而——
生:恩将仇报。
师:自己再读读这三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三个词语都是形容人的坏品质的,它们都是贬义词。
师:面对这样一个小人,九色鹿是怎样控诉调达的,请同学们读读九色鹿的话,体会体会它当时的心情。
师:九色鹿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舍身相救的调达,竟然——
生:见利忘义。
师:曾对自己郑重起誓的调达,竟然——
生:背信弃义。
师:对自己千恩万谢的调达,竟然——
生:恩将仇报。
师:“竟然”就是指——
生:出乎意料之外。
师:你遇到过令自己意想不到的事吗?请你也用上“竟然”来说一说。(选词填空:竟然、果然、显然)
师:面对如此小人,九色鹿能不气愤吗?再静下心来读读九色鹿的这段话,你又读出了一只怎样的九色鹿呢?
【反思】字词教学中,理解词语、品味词语,离不开文章的语境。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对有些词语很难一下作出全面、准确的解释,如果我们能根据词语的特点,把它放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悟真义,品味语言的深层意思、感情色彩以及表达作用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课文《九色鹿》中的四字词语比较多,如“救命之恩、千恩万谢、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等。教学设计时,我把词语的赏读、理解与积累,作为此次设计的一个重点。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其想象补充,完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词语进行理解、感悟。如调达看了皇榜,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让学生明白调达当时的言行就是见利忘义、忘恩负义、背信弃义。接着通过创设的三个语境,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在这样的一系列语境的创设下,词义在学生的头脑里变得明晰、鲜活起来。随后,在引导学生理解“竟然”一词时,还是通过创设语境,引导学生说词义,选词语。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感悟中,不断地逼近对文本语言的深层“触摸”,从而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洞察力、联想力和深度思维。
二、 与生活经验链接,在情境中体会
《桂花雨》课例片段:
师:找一找,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作者的摇花乐,(板书:摇花乐)把让你体会到摇花乐的句子画出来,边读边想,争取读出味道和感觉来,还可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师:(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请同学们自己再读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急切、迫不及待。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生:我是从“缠着”这个词读到的。作者喜欢“摇桂花”,盼着“摇桂花”,很着急。
生:她反复问了妈妈好多次,不摇到桂花绝不罢休。
师:生活中,你有过缠着大人的经历吗?
生:周末逛街,妈妈想给我买衣服,可我看见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变形金刚”,就拽着妈妈的衣角,缠着妈妈给我买。
师:就是啊,作者小时候也像有的同学一样,不达目的不罢休呢!想想你平时央求妈妈答应你要求时,是怎么说的。谁来当回作者,问问妈妈,看你能否演出“缠”劲,读出“缠”味来。(师生表演“缠”)
师:一早起来,我看到桂花全都开了,金灿灿、香喷喷的,我赶紧跑回家,问母亲——
生:“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师:中午,吃过午饭,一阵风吹来,桂花就落了,哎呀,桂花落在泥土里,香味就差多了,我赶紧跑回家,问母亲——
生:“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师: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眼看就要下雨了,我赶紧跑回家,问母亲——
生:“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反思】在词语教学中,让学生联系生活中自己的相关经历、体验来帮助理解,激活已有表象,拓展词语的外延,才能产生对语言的形象感、情味感、畅通感、节奏感。本片段教学中,我抓住关键词“缠”,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经历,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马上联系到平时的生活体验,找到了感情的基调,再通过师生合作将“缠”的过程充分地展示出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
一、 与课文内容整合,在语境中感悟
《九色鹿》课例片段:
师:九色鹿救了调达,对他有恩。九色鹿是在什么情况下救调达的?
生:波涛十分汹涌、情况万分危急。
生:九色鹿奋不顾身、见义勇为。
师:如果没有九色鹿的出手相救,调达可能就会命丧河中。九色鹿对调达的这种恩算得上是——
生:救命之恩。
生:再生之恩。
师:(出示课文图)得救后的调达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此时的调达对九色鹿可谓是——
生:千恩万谢。
生:感激涕零。
师:课文中用了一个省略号,说明调达还有许多感谢的话要说,可是他的话却被九色鹿打断了。九色鹿不要他的任何报答,只要求他不向任何人泄露自己的住处!从这里,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九色鹿?
生:九色鹿心胸宽阔。
生:九色鹿有不图回报的品质。
师:调达又有何表现?(出示相关句子,理解“郑重起誓”)
师:就是这样一个信誓旦旦、千恩万谢的人在皇榜
面前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相关段落)
生:调达看到皇榜后,回想起自己前几天遇到九色鹿的经过,心想:我发财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乐颠颠的跑去向国王告密。
师:现在的调达,眼中只看到金银财宝,忘记了九色鹿的救命之恩,这就是——
生:见利忘义。
师:他违背了誓言、忘记了道义,这就是——
生:言而无信、背信弃义。
师:他不仅去告密,还在军队前面带路,不懂得知恩图报也罢,反而——
生:恩将仇报。
师:自己再读读这三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三个词语都是形容人的坏品质的,它们都是贬义词。
师:面对这样一个小人,九色鹿是怎样控诉调达的,请同学们读读九色鹿的话,体会体会它当时的心情。
师:九色鹿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舍身相救的调达,竟然——
生:见利忘义。
师:曾对自己郑重起誓的调达,竟然——
生:背信弃义。
师:对自己千恩万谢的调达,竟然——
生:恩将仇报。
师:“竟然”就是指——
生:出乎意料之外。
师:你遇到过令自己意想不到的事吗?请你也用上“竟然”来说一说。(选词填空:竟然、果然、显然)
师:面对如此小人,九色鹿能不气愤吗?再静下心来读读九色鹿的这段话,你又读出了一只怎样的九色鹿呢?
【反思】字词教学中,理解词语、品味词语,离不开文章的语境。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对有些词语很难一下作出全面、准确的解释,如果我们能根据词语的特点,把它放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悟真义,品味语言的深层意思、感情色彩以及表达作用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课文《九色鹿》中的四字词语比较多,如“救命之恩、千恩万谢、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等。教学设计时,我把词语的赏读、理解与积累,作为此次设计的一个重点。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其想象补充,完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词语进行理解、感悟。如调达看了皇榜,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让学生明白调达当时的言行就是见利忘义、忘恩负义、背信弃义。接着通过创设的三个语境,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在这样的一系列语境的创设下,词义在学生的头脑里变得明晰、鲜活起来。随后,在引导学生理解“竟然”一词时,还是通过创设语境,引导学生说词义,选词语。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感悟中,不断地逼近对文本语言的深层“触摸”,从而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洞察力、联想力和深度思维。
二、 与生活经验链接,在情境中体会
《桂花雨》课例片段:
师:找一找,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作者的摇花乐,(板书:摇花乐)把让你体会到摇花乐的句子画出来,边读边想,争取读出味道和感觉来,还可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师:(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请同学们自己再读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急切、迫不及待。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生:我是从“缠着”这个词读到的。作者喜欢“摇桂花”,盼着“摇桂花”,很着急。
生:她反复问了妈妈好多次,不摇到桂花绝不罢休。
师:生活中,你有过缠着大人的经历吗?
生:周末逛街,妈妈想给我买衣服,可我看见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变形金刚”,就拽着妈妈的衣角,缠着妈妈给我买。
师:就是啊,作者小时候也像有的同学一样,不达目的不罢休呢!想想你平时央求妈妈答应你要求时,是怎么说的。谁来当回作者,问问妈妈,看你能否演出“缠”劲,读出“缠”味来。(师生表演“缠”)
师:一早起来,我看到桂花全都开了,金灿灿、香喷喷的,我赶紧跑回家,问母亲——
生:“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师:中午,吃过午饭,一阵风吹来,桂花就落了,哎呀,桂花落在泥土里,香味就差多了,我赶紧跑回家,问母亲——
生:“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师: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眼看就要下雨了,我赶紧跑回家,问母亲——
生:“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反思】在词语教学中,让学生联系生活中自己的相关经历、体验来帮助理解,激活已有表象,拓展词语的外延,才能产生对语言的形象感、情味感、畅通感、节奏感。本片段教学中,我抓住关键词“缠”,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经历,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马上联系到平时的生活体验,找到了感情的基调,再通过师生合作将“缠”的过程充分地展示出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