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一样。”谁都明白,莎士比亚的这段话,要表达的含义不是书籍本身多么重要,而在于启示人们,要努力读书,要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现在的问题是:许多人尤其是我们的中学生,理论上很重视阅读可实际操作上却又很淡化。那么,怎样才能使阅读落到实处,怎样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使学生的阅读达到理想的境界呢?
1.朗读——柳暗花明又一村
学生在刚刚开始阅读的时候,大抵都会有这样的一种困惑:文章读了几遍,大致内容似乎已经明白了,没有什么问题了,可谁知,别人一问起来,或者一到考试的时候,却又似是而非,朦朦胧胧,茫然一片,“不识庐山真面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困窘呢?“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此时的阅读受制于材料,还没有跳出文章之外高屋建瓴地去探究,而是就文章读文章,读过来读过去,当然不会豁然开朗了。现代的阅读理论强调的是“问题驱动”,读者要带着问题去朗读,主动地去发现文章中的奥秘。比如我们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需要不断地引导学生: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这本书的内容属于什么范畴?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特色?与作者的其他作品有什么联系和差异?读这本书会对我有什么启迪?假如我是作者,我会怎么写?只有让学生带着这种勇于和善于发现的积极心态,他才能放开眼界广读博览,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充分调动自身的知识、思维、情感、经验,把文章读透、读懂,把问题转化为收获。当学生不仅读懂了文章的内容,而且对它的结构布局、遣词造句有了深刻的领会;不仅了解了某个作家一篇文章的写作风格,而且据此推演还了解了作家其他文章的特点;不仅掌握了阅读的一般知识,而且具备了较高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时,我们说,学生此时的阅读已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了,那么他的阅读效果一定会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了。
2.寻读——腹有诗书气自华
人们出入高级餐厅或美食城,无论如何不是仅仅为了吃得“饱”,更重要的显然是为了吃得“好”。要让学生明白,阅读也是这样,只局限于读懂了文章内容,还只能算是浅层次的“小儿科”,只能算是“吃得饱”。这些内容是运用怎样的技巧表达的?文中有哪些精彩之处?应仔仔细细地寻找出来,反复研读,力求把握其精髓,并把这些“闪光点”记录下来,储存进自己的大脑“知识库”,以丰富自己的“才智”,这就叫“吃得好”。张之洞先生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他说:“读书不记要领,劳而无功。”试想,如果一天读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寻读记忆两条“闪光点”,那么一年岂不就是700多条吗?还愁不“下笔如有神”吗?在这方面,前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郭绍虞先生,小时候,由于家庭生活贫困,他只学了一年的中学课程,后来应聘到商务印书馆去做工。商务印书馆的涵芬楼有许多藏书,他在朋友的帮助下,一头扎进书海。他采取摘记的办法,凡读到精彩之处便摘记下来,并把这些小卡片、纸条挂在家里边的窗帘上,衣架上,橱柜上,镜子旁,床头上,以便在穿衣、睡觉、刮脸、踱步时随时都能看到,随时都可以记诵、理解。为了使这些卡片系列化,他每月进行一次归类整理,并分别写出评注和心得。为了强化记忆,他还为自己规定了“餐前一,睡前三”的任务——每天饭前,让弟弟考他一条资料,答上便用餐,答不上则空腹上班;睡觉前默诵三条,回答上便睡觉,回答不上便到院子里去思考,直到会了为止。这样,一天6条,一月180条,一年便是2160条资料了然于胸。“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靠着这样的一点一滴地寻读积累,使郭绍虞这个只读过一年中学的“毛学生”成了“腹有诗书”“学富五车”的大教授。其实,又何止是郭绍虞一人,堪称一代文学宗师的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无一不是如此。前辈们这些堪称经典的阅读技艺,应该成为学生阅读的法宝。
3.写读——小舟撑出绿荫来
何谓“写读”呢?就是读了别人的文章之后,要能够引导学生依据那言犹未尽戛然而止的结尾,把以后的情节续写出来;文中的某一部分,还不算尽善尽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重新写来,把人们带入到豁然开朗的又一处佳境;文章是一首诗歌,虽然语言很简洁,但毕竟缺少情节,能让学生用另一种体裁重新改写,“小舟撑出绿荫来”,这也算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妙笔生花的舞台;读了一篇文章之后,受到了哪些启发、哪些教育,有些什么体会,让学生及时地把它们记录下来,一篇、一段亦或一句。写读的过程也是思维流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加深了学生对所读文章的理解,也提高了写作的水平,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双赢”战略。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写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动的“读”,才是学生阅读一篇文章之后要达到的上佳目标。
陈贵有,语文教师,现居吉林扶余。本文编校:石在中
1.朗读——柳暗花明又一村
学生在刚刚开始阅读的时候,大抵都会有这样的一种困惑:文章读了几遍,大致内容似乎已经明白了,没有什么问题了,可谁知,别人一问起来,或者一到考试的时候,却又似是而非,朦朦胧胧,茫然一片,“不识庐山真面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困窘呢?“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此时的阅读受制于材料,还没有跳出文章之外高屋建瓴地去探究,而是就文章读文章,读过来读过去,当然不会豁然开朗了。现代的阅读理论强调的是“问题驱动”,读者要带着问题去朗读,主动地去发现文章中的奥秘。比如我们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需要不断地引导学生: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这本书的内容属于什么范畴?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特色?与作者的其他作品有什么联系和差异?读这本书会对我有什么启迪?假如我是作者,我会怎么写?只有让学生带着这种勇于和善于发现的积极心态,他才能放开眼界广读博览,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充分调动自身的知识、思维、情感、经验,把文章读透、读懂,把问题转化为收获。当学生不仅读懂了文章的内容,而且对它的结构布局、遣词造句有了深刻的领会;不仅了解了某个作家一篇文章的写作风格,而且据此推演还了解了作家其他文章的特点;不仅掌握了阅读的一般知识,而且具备了较高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时,我们说,学生此时的阅读已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了,那么他的阅读效果一定会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了。
2.寻读——腹有诗书气自华
人们出入高级餐厅或美食城,无论如何不是仅仅为了吃得“饱”,更重要的显然是为了吃得“好”。要让学生明白,阅读也是这样,只局限于读懂了文章内容,还只能算是浅层次的“小儿科”,只能算是“吃得饱”。这些内容是运用怎样的技巧表达的?文中有哪些精彩之处?应仔仔细细地寻找出来,反复研读,力求把握其精髓,并把这些“闪光点”记录下来,储存进自己的大脑“知识库”,以丰富自己的“才智”,这就叫“吃得好”。张之洞先生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他说:“读书不记要领,劳而无功。”试想,如果一天读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寻读记忆两条“闪光点”,那么一年岂不就是700多条吗?还愁不“下笔如有神”吗?在这方面,前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郭绍虞先生,小时候,由于家庭生活贫困,他只学了一年的中学课程,后来应聘到商务印书馆去做工。商务印书馆的涵芬楼有许多藏书,他在朋友的帮助下,一头扎进书海。他采取摘记的办法,凡读到精彩之处便摘记下来,并把这些小卡片、纸条挂在家里边的窗帘上,衣架上,橱柜上,镜子旁,床头上,以便在穿衣、睡觉、刮脸、踱步时随时都能看到,随时都可以记诵、理解。为了使这些卡片系列化,他每月进行一次归类整理,并分别写出评注和心得。为了强化记忆,他还为自己规定了“餐前一,睡前三”的任务——每天饭前,让弟弟考他一条资料,答上便用餐,答不上则空腹上班;睡觉前默诵三条,回答上便睡觉,回答不上便到院子里去思考,直到会了为止。这样,一天6条,一月180条,一年便是2160条资料了然于胸。“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靠着这样的一点一滴地寻读积累,使郭绍虞这个只读过一年中学的“毛学生”成了“腹有诗书”“学富五车”的大教授。其实,又何止是郭绍虞一人,堪称一代文学宗师的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无一不是如此。前辈们这些堪称经典的阅读技艺,应该成为学生阅读的法宝。
3.写读——小舟撑出绿荫来
何谓“写读”呢?就是读了别人的文章之后,要能够引导学生依据那言犹未尽戛然而止的结尾,把以后的情节续写出来;文中的某一部分,还不算尽善尽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重新写来,把人们带入到豁然开朗的又一处佳境;文章是一首诗歌,虽然语言很简洁,但毕竟缺少情节,能让学生用另一种体裁重新改写,“小舟撑出绿荫来”,这也算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妙笔生花的舞台;读了一篇文章之后,受到了哪些启发、哪些教育,有些什么体会,让学生及时地把它们记录下来,一篇、一段亦或一句。写读的过程也是思维流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加深了学生对所读文章的理解,也提高了写作的水平,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双赢”战略。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写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动的“读”,才是学生阅读一篇文章之后要达到的上佳目标。
陈贵有,语文教师,现居吉林扶余。本文编校:石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