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导师要我为浙江省高段作文培训班学员上一节研究课,我确定五年级作文《学写新闻报道》为教学内容。课前,我搜集了有关新闻报道的资料,以“通过例文学习,初步学习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和方法,学会报道一次竞赛活动”为教学目标,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第一次教学】
一、 观看视频,了解特点
1. 播放央视体育新闻,思考“新闻报道”的特点。
2. 讨论交流,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真实、鲜活、简洁。
二、 阅读例文,体会写法
1. 以“小记者达人”选秀为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2. 出示例文“宁波市朱雀小学五年级学生写的新闻报道”,并请学生阅读。讨论:报道的题目、开头与记叙文有什么不同?然后总结出“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第一,内容要真实;第二;题目要突出报道的主要内容;第三,要用简洁的语言写清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3. 浏览“友情提示”与诵读“打油诗”,再次强调写作方法。
三、 参与活动,打开思路
1. 分组:按性别把部分学生分成两组。
2. 活动:分组进行男子、女子掰手腕比赛的预赛,小组预赛第一的学生直接进入决赛。随后进行男子、女子掰手腕决赛。
3. 观察:观赛的学生仔细观察,关注双方比拼的场面,记住结果。
4. 试讲:分小组口述比赛情况,要求说清楚比赛规则、时间地点、决赛双方比拼场面、比赛结果,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在全体同学面前交流。
5. 写作:要求在10分钟内成稿。
四、 修改润色,分享喜悦
1. 请学生展示习作,其他学生根据“写新闻报道”的要求进行点评:首先肯定合乎要求的地方,然后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对点评到位的同学进行表扬。
2. 学生再次通读自己的作品,做上修改记号,课后继续修改。
试教结束了,我却有些沮丧:虽然我的设计本意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习作,但是“活动”时间过多,有点喧宾夺主。在“体会写法”环节花时过多,留给学生写作练习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分钟,修改也只能放在课外,更谈不上分享喜悦了。导师在评课时一针见血地指出:整堂课没有充分考虑学情,教师告诉的内容太多、太烦琐,学生作文练习的时间不够充分。他建议采用对比、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跟自己习作的对比中、和教师范文的对比中、习作前后的练习对比中,发现新闻报道的特点,学习新闻报道的方法。
经过几番斟酌,我重新设计了教案,以突出学生的练为重点,对习作的过程进行了优化。
【第二次教学】
一、 课前活动,引导观察记录
二、 增加写作时间,体现练习层次
1. 课内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把掰手腕比赛的过程写下来,记录印象最深刻的内容。
2. 教师写下水文。
3. 学生交流习作。
4. 出示教师以新闻报道形式所写的文章,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新闻报道的特点。
5. 以杭州市胜利小学“胜利校刊约稿”为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6. 出示例文“杭州市胜利小学五年级学生写的新闻报道(全文略)”,学生阅读后,讨论、对比:新闻报道有什么特点?
7. 再次交流,提炼出“新闻报道”的特点:真实、新鲜、简洁。
三、 根据要求修改、评价
1. 请学生根据“新闻报道”的写作要求,对自己写的习作进行改写。
2. 选出仍不够符合要求的习作(如标题不明确等),师生共同进行比较、点评,从而概括出新闻报道的一大写作特点:题目突出报道最重要的内容。
3. 用上述方法概括出新闻报道的另一特点:一般在报道的开头,交代事情的结果。
四、 再次修改,突出重点
与第一套教学方案相比,第二套方案更关注学生习作练习的密度与层次,保证了练习的时间。先安排了8分钟时间写掰手腕比赛的片段,再安排了8分钟时间把前面写的片段改写成新闻报道,第三次又安排了4分钟左右的时间修改新闻标题和开头部分。同时,这三次练习也有不同的要求,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有效地落实了课标对第三学段作文训练的要求。
还存在的问题是:习作练习目标指向性不够明晰,与其让学生把叙事性片段改写成新闻报道,不如抓住重点,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写好新闻报道。
【第三次教学】
一、 把活动放在课前,要求学生参与、观察、记录
二、 任务驱动,自主写作
1. 请学生出金点子,用什么方式让全校同学都分享到这份快乐?(写文章发表在校刊上)
2. 要求学生把班级掰手腕比赛的事情写下来。(大概10分钟,要求250字左右)
三、 模拟情境,交流发现
1. 选出一篇习作,请作者朗读,其他同学担任小主编,评一评报道是否符合发表要求。
2. 梳理出新闻报道的三大特点:真实、简洁、新鲜。
3. 再选一篇标题和开头部分不够符合新闻报道要求的习作,请作者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这篇文章可以发表了吗?
四、 赏读比较,发现特点
出示例文“杭州崇文实验学校五年级学生写的新闻报道(全文略)”,师生赏读比较,提炼出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题目突出了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一般在报道的开头,交代事情的结果。
五、 自主修改,突出重点
【设计说明】
一、 组织活动,提供内容
本次作文训练的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的心理开始由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过渡,生动有趣的活动符合他们感性认识的要求。因此,本次教学以学生喜爱的活动开始,精心组织了源于学生生活的“掰手腕”比赛,为学生提供习作练习的素材,激发学生表达与交流的欲望,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在练习中提高。
二、 分层递进,搭建平台
第三次设计安排了三次练习。第一次放在课始,学生有10分钟的独立写作时间。这是在学生对新闻报道的文体特点和写作特点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进行的习作练习。第二次放在课中,用时近5分钟,让学生针对新闻报道“真实、新鲜、简洁”的特点,浏览并修改自己的文章。此时,通过师生合作,共同梳理,学生已经了解了新闻报道的特点,修改起来自然得心应手。第三次放在课终,再一次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修改文章标题和开头,以符合新闻报道“标题概括内容,引文交代结果”的写作特点。三次习作,层层递进,既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练习时间,又使学生掌握了新闻报道的文体特点和写作特点,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 放扶有度,落实指导
习作练习要有层次,注意既面向全体,又兼顾差异。首先,新闻报道的“题目”是画龙点睛之笔,先对例文上的标题进行品评,再在后面练说遇到困难时,运用“李娜夺冠”等几个标题进行品读,发现其特点。这样,学生对标题的拟定就找到了一个支架。其次,新闻开头部分的习作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受以往写记叙文的影响,往往会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教学中,利用两段文字,一段是学生撰写的记叙式的具体描写,一段是新闻式的交代结果的概括描写,让学生进行品读、比较,使学生感悟到新闻开头的写作要领是:用概括性的语言交代事情的结果,为学生后面的习作做好铺垫。
以上这些仅是我以《争当小记者》的习作练习设计为例所进行的实践,如何设计有效练习,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究和思考。
(浙江省宁波市朱雀小学 315000)
【第一次教学】
一、 观看视频,了解特点
1. 播放央视体育新闻,思考“新闻报道”的特点。
2. 讨论交流,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真实、鲜活、简洁。
二、 阅读例文,体会写法
1. 以“小记者达人”选秀为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2. 出示例文“宁波市朱雀小学五年级学生写的新闻报道”,并请学生阅读。讨论:报道的题目、开头与记叙文有什么不同?然后总结出“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第一,内容要真实;第二;题目要突出报道的主要内容;第三,要用简洁的语言写清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3. 浏览“友情提示”与诵读“打油诗”,再次强调写作方法。
三、 参与活动,打开思路
1. 分组:按性别把部分学生分成两组。
2. 活动:分组进行男子、女子掰手腕比赛的预赛,小组预赛第一的学生直接进入决赛。随后进行男子、女子掰手腕决赛。
3. 观察:观赛的学生仔细观察,关注双方比拼的场面,记住结果。
4. 试讲:分小组口述比赛情况,要求说清楚比赛规则、时间地点、决赛双方比拼场面、比赛结果,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在全体同学面前交流。
5. 写作:要求在10分钟内成稿。
四、 修改润色,分享喜悦
1. 请学生展示习作,其他学生根据“写新闻报道”的要求进行点评:首先肯定合乎要求的地方,然后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对点评到位的同学进行表扬。
2. 学生再次通读自己的作品,做上修改记号,课后继续修改。
试教结束了,我却有些沮丧:虽然我的设计本意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习作,但是“活动”时间过多,有点喧宾夺主。在“体会写法”环节花时过多,留给学生写作练习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分钟,修改也只能放在课外,更谈不上分享喜悦了。导师在评课时一针见血地指出:整堂课没有充分考虑学情,教师告诉的内容太多、太烦琐,学生作文练习的时间不够充分。他建议采用对比、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跟自己习作的对比中、和教师范文的对比中、习作前后的练习对比中,发现新闻报道的特点,学习新闻报道的方法。
经过几番斟酌,我重新设计了教案,以突出学生的练为重点,对习作的过程进行了优化。
【第二次教学】
一、 课前活动,引导观察记录
二、 增加写作时间,体现练习层次
1. 课内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把掰手腕比赛的过程写下来,记录印象最深刻的内容。
2. 教师写下水文。
3. 学生交流习作。
4. 出示教师以新闻报道形式所写的文章,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新闻报道的特点。
5. 以杭州市胜利小学“胜利校刊约稿”为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6. 出示例文“杭州市胜利小学五年级学生写的新闻报道(全文略)”,学生阅读后,讨论、对比:新闻报道有什么特点?
7. 再次交流,提炼出“新闻报道”的特点:真实、新鲜、简洁。
三、 根据要求修改、评价
1. 请学生根据“新闻报道”的写作要求,对自己写的习作进行改写。
2. 选出仍不够符合要求的习作(如标题不明确等),师生共同进行比较、点评,从而概括出新闻报道的一大写作特点:题目突出报道最重要的内容。
3. 用上述方法概括出新闻报道的另一特点:一般在报道的开头,交代事情的结果。
四、 再次修改,突出重点
与第一套教学方案相比,第二套方案更关注学生习作练习的密度与层次,保证了练习的时间。先安排了8分钟时间写掰手腕比赛的片段,再安排了8分钟时间把前面写的片段改写成新闻报道,第三次又安排了4分钟左右的时间修改新闻标题和开头部分。同时,这三次练习也有不同的要求,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有效地落实了课标对第三学段作文训练的要求。
还存在的问题是:习作练习目标指向性不够明晰,与其让学生把叙事性片段改写成新闻报道,不如抓住重点,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写好新闻报道。
【第三次教学】
一、 把活动放在课前,要求学生参与、观察、记录
二、 任务驱动,自主写作
1. 请学生出金点子,用什么方式让全校同学都分享到这份快乐?(写文章发表在校刊上)
2. 要求学生把班级掰手腕比赛的事情写下来。(大概10分钟,要求250字左右)
三、 模拟情境,交流发现
1. 选出一篇习作,请作者朗读,其他同学担任小主编,评一评报道是否符合发表要求。
2. 梳理出新闻报道的三大特点:真实、简洁、新鲜。
3. 再选一篇标题和开头部分不够符合新闻报道要求的习作,请作者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这篇文章可以发表了吗?
四、 赏读比较,发现特点
出示例文“杭州崇文实验学校五年级学生写的新闻报道(全文略)”,师生赏读比较,提炼出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题目突出了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一般在报道的开头,交代事情的结果。
五、 自主修改,突出重点
【设计说明】
一、 组织活动,提供内容
本次作文训练的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的心理开始由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过渡,生动有趣的活动符合他们感性认识的要求。因此,本次教学以学生喜爱的活动开始,精心组织了源于学生生活的“掰手腕”比赛,为学生提供习作练习的素材,激发学生表达与交流的欲望,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在练习中提高。
二、 分层递进,搭建平台
第三次设计安排了三次练习。第一次放在课始,学生有10分钟的独立写作时间。这是在学生对新闻报道的文体特点和写作特点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进行的习作练习。第二次放在课中,用时近5分钟,让学生针对新闻报道“真实、新鲜、简洁”的特点,浏览并修改自己的文章。此时,通过师生合作,共同梳理,学生已经了解了新闻报道的特点,修改起来自然得心应手。第三次放在课终,再一次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修改文章标题和开头,以符合新闻报道“标题概括内容,引文交代结果”的写作特点。三次习作,层层递进,既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练习时间,又使学生掌握了新闻报道的文体特点和写作特点,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 放扶有度,落实指导
习作练习要有层次,注意既面向全体,又兼顾差异。首先,新闻报道的“题目”是画龙点睛之笔,先对例文上的标题进行品评,再在后面练说遇到困难时,运用“李娜夺冠”等几个标题进行品读,发现其特点。这样,学生对标题的拟定就找到了一个支架。其次,新闻开头部分的习作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受以往写记叙文的影响,往往会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教学中,利用两段文字,一段是学生撰写的记叙式的具体描写,一段是新闻式的交代结果的概括描写,让学生进行品读、比较,使学生感悟到新闻开头的写作要领是:用概括性的语言交代事情的结果,为学生后面的习作做好铺垫。
以上这些仅是我以《争当小记者》的习作练习设计为例所进行的实践,如何设计有效练习,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究和思考。
(浙江省宁波市朱雀小学 3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