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人师表”要求教师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包括日常言传身教的一切行为。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素质教育和可持续发展。
一 教师自律及其重要意义
所谓自律,是指主体以他律为参照,以严格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监督,经常性地检查自己行为中的得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师自律就是教师主体以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参照,按照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依靠内在的自觉意识、心理需要自愿地约束自己的意志、情感和行为。加强教师自律必须强化自律意识,提高自律能力,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律意愿,完善他律机制,严格法纪惩处。
培养人才是个系统工程,是综合性劳动的成果,不是哪个老师的个人功劳,学生的成才是由各级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培养的。教师应该具备比常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当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加强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代高等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更应培养能够建设、推动社会进步的创新人才。在师德建设中,严格自律是重中之重。
二 教师是师德建设的主体,应自觉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作为一名教师,既要以学问教人,又要以道德教人,即所谓“明德”。这是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所谓“明明德”,便是要发明受教育者自身所具有的“明德”,也就是以道德教人的意思。当然,对于“大学”的含义,古今会有不同的理解。儒家认为“大学”是教人高尚道德的学问,而近代则有人认为“大学”就是有大师之学,这两者并不矛盾,所谓大师,不但学问要大,道德也应是高尚的,他们在以学问教人的同时,也往往以其高尚的道德在感化学生。应树立为国家、民族培育英才的思想,而不是为了谋求个人的利益。
三 教师要“为人师表”,就要严格“自律”
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做人和与人合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道德观念,经过现代转换,都是可以用来教学生的。正如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孙奇逄所说,教人读书,首先要使受教育者“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所谓添一个丧元气进士,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
教师自身须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而且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为人师表。
首先,教师要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教师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而且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随着形势的发展,高科技突飞猛进,让人感觉到只要停止学习,就会落伍。当今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教师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学习能力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其次,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教师要善于继承、汲取民族精华,并赋予时代精神,吸收古今中外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文化,善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体现中国特色,显示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优势。教育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创新,既要打好人文基础,又要打好科技素质基础。
再则,教师要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教师时时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时代和国情特色要求教师不但自身懂法,还应教育学生守法。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现行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条文,强化法制观念,在学法的同时,要懂法、守法、护法,以身作则;在学生中宣传政策和法律条文时,就会受到双重的教育效应。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当代社交的一般常识,讲究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注意礼貌,平等待人,首先自己要做出表率。
教师在职业道德修养上还应处理好几个关系:道德认识与行为的关系,义务与权利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当今时代,人们特别强调培养人才的合作精神,教师更应该在这方面为学生做出榜样。
参考文献
[1]张军力.师德一爱心[J].科技信息(高校讲台),2007(16):119.
[2]王琳.浅谈教师素质[J].文化教育,2006(35):116.
[3]陈新权.他律自律问题札记[N].金融时报,2001-09-15.
[4]邓祯福,陶玉欣.论教师的自律[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19):15—17,
一 教师自律及其重要意义
所谓自律,是指主体以他律为参照,以严格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监督,经常性地检查自己行为中的得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师自律就是教师主体以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参照,按照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依靠内在的自觉意识、心理需要自愿地约束自己的意志、情感和行为。加强教师自律必须强化自律意识,提高自律能力,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律意愿,完善他律机制,严格法纪惩处。
培养人才是个系统工程,是综合性劳动的成果,不是哪个老师的个人功劳,学生的成才是由各级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培养的。教师应该具备比常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当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加强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代高等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更应培养能够建设、推动社会进步的创新人才。在师德建设中,严格自律是重中之重。
二 教师是师德建设的主体,应自觉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作为一名教师,既要以学问教人,又要以道德教人,即所谓“明德”。这是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所谓“明明德”,便是要发明受教育者自身所具有的“明德”,也就是以道德教人的意思。当然,对于“大学”的含义,古今会有不同的理解。儒家认为“大学”是教人高尚道德的学问,而近代则有人认为“大学”就是有大师之学,这两者并不矛盾,所谓大师,不但学问要大,道德也应是高尚的,他们在以学问教人的同时,也往往以其高尚的道德在感化学生。应树立为国家、民族培育英才的思想,而不是为了谋求个人的利益。
三 教师要“为人师表”,就要严格“自律”
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做人和与人合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道德观念,经过现代转换,都是可以用来教学生的。正如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孙奇逄所说,教人读书,首先要使受教育者“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所谓添一个丧元气进士,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
教师自身须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而且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为人师表。
首先,教师要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教师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而且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随着形势的发展,高科技突飞猛进,让人感觉到只要停止学习,就会落伍。当今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教师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学习能力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其次,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教师要善于继承、汲取民族精华,并赋予时代精神,吸收古今中外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文化,善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体现中国特色,显示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优势。教育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创新,既要打好人文基础,又要打好科技素质基础。
再则,教师要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教师时时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时代和国情特色要求教师不但自身懂法,还应教育学生守法。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现行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条文,强化法制观念,在学法的同时,要懂法、守法、护法,以身作则;在学生中宣传政策和法律条文时,就会受到双重的教育效应。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当代社交的一般常识,讲究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注意礼貌,平等待人,首先自己要做出表率。
教师在职业道德修养上还应处理好几个关系:道德认识与行为的关系,义务与权利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当今时代,人们特别强调培养人才的合作精神,教师更应该在这方面为学生做出榜样。
参考文献
[1]张军力.师德一爱心[J].科技信息(高校讲台),2007(16):119.
[2]王琳.浅谈教师素质[J].文化教育,2006(35):116.
[3]陈新权.他律自律问题札记[N].金融时报,2001-09-15.
[4]邓祯福,陶玉欣.论教师的自律[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19):15—17,